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元稹和他的六個女人

鄭三牛

<p class="ql-block">提起唐朝大詩人元稹,所有人的腦子里首先會不由自主地浮現出兩個字——“渣男”,然后才會想到他是著名詩人、政治家、散文家、小說家。其實,我們想要評判他到底是不是唐朝第一渣男,不能拋開歷史維度,以現代的道德標準和思維模式對古人輕下結論。一千個讀者眼里就有一千個元稹,他是風流才俊,也是朝廷重臣,他是多情浪子,也是負心之人。走進歷史,走進元稹,走進元稹深愛過的六個女人,你或許會對這個唐朝最有爭議的男人有著不同的理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u>初戀崔雙文</u></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元799年,剛滿二十歲的元稹到蒲州就職,他在蒲州有個遠房姨媽得知此事,便派人盛情邀請元稹至家中做客,順便答謝當年元稹在戰亂期間對自己一家的保護和照顧。席間,姨媽吩咐下人將女兒崔雙文召喚出來,讓她坐在自己身邊。愛情總是來得太突然,讓人毫無防備,當崔雙文裊裊婷婷搖曳著身姿經過元稹身邊的時候,元稹一下子找到了戀愛的感覺,兩眼怔怔地望著表妹那張羞澀中又帶點傲嬌的臉,一時間竟失了神。姨媽一邊張羅著給元稹倒酒,一邊對女兒說:“這是你的表哥,也是我們的大恩人,你呢,代表咱全家敬表哥一杯,以表謝意吧!”崔雙文落落大方地端起酒杯沖著元稹道了個萬福,脆聲說道:“多謝表哥當年搭救之恩,小妹無以為報,只能先干為敬了。”還沒等元稹應聲,崔雙文一飲而盡,動作干脆利落,然后坐在母親身旁再也沒往他這邊瞧上一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心里裝著一個人,睡眠就成了負擔。回到臥房,元稹翻來覆去睡不著,崔雙文的影像在大腦里仿佛幻燈片一樣來回穿梭,撩撥著他渾身上下每一根敏感的神經。心里暗自揣想:“表妹故意擺出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姿態,究竟是什么意思啊?不行,我得想辦法接近她,確認一下,她到底是討厭我還是喜歡我,單相思實在是太折磨人了,可是有什么好辦法呢?”元稹猛然一拍大腿:“有了,先找崔雙文身邊的丫環探個究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崔雙文的貼身丫環跟隨小姐多年,對于小姐的脾氣秉性,興趣愛好早已經了如指掌。當元稹找到她的時候,她禁不住捂著嘴笑道:“我家小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一般人可入不了她的眼,但公子你是蓋世英才,若真心喜歡我家小姐,何不發揮你的才情作詩一首,表明心意呢?”“啊,對呀!”元稹恍然大悟道:“作詩是我的強項,別說一首了,兩首也沒問題啊!”于是,寫了兩首表白詩讓丫環交給表妹。其實此時的崔雙文也是春心蕩漾,夜不成眠,表哥風流倜儻,才華出眾,簡直就是書里面的鮮衣怒馬少年郎!只是一個女孩子要矜持,男女之事不能太主動,從而讓人家看輕了自己。有文化的人約個會都是詩情畫意的,看到了元稹的表白,崔雙文也立即回詩一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b></p><p class="ql-block"><b>拂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短短四句詩,其中含義不言自明。于是,兩個情竇初開的年輕人情不自已,開始偷食禁果,夜夜春宵。西廂從此成了他們的歡愉之所,朝隱而出,暮隱而入,一場場風花雪月讓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光變得豐滿充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轉眼到了第二年,按照當時的人事制度,元稹必須回長安城重新考試,再任職新的崗位,相當于現在的事業編考公務員。習慣了你儂我儂的日子,元稹和崔雙文依依不舍,分別之時,兩人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相擁半晌,元稹輕撫著表妹埋在自己胸前的一頭秀發,柔聲說道:“你放心,考取功名之后,我就回來找你,記得給我寫信。”崔雙文緊咬朱唇,雙目含淚,輕輕點了點頭,眉宇之間隱隱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惆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元稹回京參加吏部考試,很快就有了自己的圈子,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很是愜意。公元803年,元稹與大他八歲的白居易同登書判拔萃科,并入秘書省任校書郎,二人成為生死不渝的好友,被后人稱為“元白”。這幾年崔雙文干嘛呢?自從和元稹分別之后,她把相思之苦和惦念之情訴諸筆端,鴻雁傳書,遙寄給遠在京城的心上人。一開始,元稹基本上是秒回信息,漸漸地,由于備考占用了他大部分的精力和時間,他的回信越來越少。雖說距離能產生美,但時間也能稀釋感情,隨著分別的日子越來越久,兩個人終于從無話不說陌生到了無話可說的地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一年的秋天,元稹收到表妹最后一封書信,內容很長,大意如下:自哥哥走后,小妹寢食難安,每每回想起那段深情繾綣的日子我都會倍感溫暖,可是冷靜下來我會思考一些現實的問題,崔家雖是富貴人家,但無權無勢,對哥哥的仕途毫無幫助,以現在哥哥的地位,只有在京城才能有更好的發展,所以,還是忘了我吧!我曾幻想著與你共結秦晉之好,那樣的話,當初的那些風花雪月就會成為我倆在平淡日子里最美好的一份回憶。而現在,我和你的緣分盡了,我為自己輕賤的行為感到羞恥,也許有那么一瞬間你是愛過我的,但是你沒堅持,我也不想當真,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別來找我了,當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已經在紅塵中前行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元稹看完書信,內心五味雜陳,他知道表妹的分析不無道理,自己現在的處境不能算是功成名就,微薄的收入娶妻生子都成問題,若想在仕途上一帆風順、大有作為,留在京城是最明智的選擇。他把書信遞給了白居易,讓好友替自己拿拿主意。白居易感嘆道:“兄弟好福氣啊,竟然有此艷遇,這女子非同尋常,深明大義,這看似是一封分手信,實則是你先拋棄了她啊!”元稹苦笑著搖了搖頭:“誰拋棄誰已經不重要了,只能說是有緣無分,我想在科考之后回去看望她,只要她安好,我也就放心了。”次年春天,元稹回蒲州看望崔雙文,得知她已經嫁為人婦,元稹便以表哥的身份肯求一見,崔雙文閉門不出,寫了一首詩讓丫環交給元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棄我今何道,當時且自親。</b></p><p class="ql-block"><b>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意思就是:以前你拋棄了我,現在你又何必多說,你啊,把對我的那份情意用來好好珍惜你的眼前人吧!元稹這才意識到,一切都已經結束了,表妹的人生自己再也沒有資格參與,曾經的情話,如今也都變成了笑話,幾行冰冷的文字讓他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噤,就像熨帖在胸口的熱水袋被突然抽離掉,空落落的同時也失去了那份依賴很久的溫熱。后來,元稹為了紀念這份初戀,把這段故事寫成小說《鶯鶯傳》,也就是《西廂記》的前身。崔鶯鶯就是崔雙文,張生就是他自己。</p> <h3><b><u>結發之妻韋叢</u></b></h3><h3><br></h3><h3>經歷過一段刻骨銘心的初戀之后,元稹似乎更成熟了,這一年,他24歲,精致的五官變得更加深邃俊朗,文學創作也正處于巔峰時期。當時有一位嶺南節度行軍司馬,名叫韋夏卿,為人正直,與太子關系密切,屬于名門望族。他十分欣賞元稹的才華,有意將自己的小女韋叢許配給他。古代談婚論嫁講究的是門當戶對,元稹出身于小地主之家,與韋家這樣的豪門相比簡直太寒酸了。并且韋叢是出了名的知性美女,也是元稹的崇拜者。豪門、美女、粉絲,這么完美的女人哪找去,元稹豈有不應允之理。完婚之后,韋叢從貴族大小姐搖身一變,成了家庭小主婦,猶如天使落入凡塵。但她無怨無悔,臉上始終洋溢著幸福,把清苦平淡的日子過得活色生香。</h3><h3><br></h3><h3>為了仕途,元稹不是在考試,就是在考試的路上,工資不多,消費卻不小,再加上孩子的降生,家里的狀況捉襟見肘。一次,元稹帶一群朋友回家把酒吟詩,吩咐妻子做幾個小菜,韋叢出門很久才把菜買回來,雞鴨魚肉是樣樣俱全,經過了一番煎炒烹炸之后,一道道美味被端上了餐桌。客人們驚嘆之余都豎起了大拇指:“真是好廚藝!”緊接著,碰杯聲、吟詩聲、歡笑聲充斥著整個房間,韋叢則是一臉欣慰,悄然躬身而退。到了晚上,客人逐漸散去,元稹醉意朦朧地對妻子說:“今天謝謝你這么盛情款待我的朋友們,給我賺足了面子,不過,你哪來的這么多錢啊?”韋叢微微一笑道:“錢的事你不必操心,安安心心地準備考試吧,家里的事交給我,你主外就行。”過了不久,韋叢過生日,元稹興沖沖地從外面趕回來,雙手背在身后對韋叢說:“老婆,你猜猜我給你準備了什么生日禮物?”“準備的什么啊,我猜不到。”“你看。”說著,元稹攤開雙手,只見一枚剛剛打磨過的木頭簪子精巧而別致。“其實我早知道你買菜那天賣掉了你的金簪,今天是你的生日,我花了一天時間做了這枚木簪,但愿你能喜歡,等以后日子好了,我會買個大大的金簪補償給你,你信我嗎?”元稹飽含深情地看著妻子。“嗯,我信。”韋叢輕輕轉過頭去,眼中淚光點點。</h3><h3><br></h3><h3>有人說:年輕時陪你一起吃苦的女人是好女人,成功時陪你享受富貴的男人是好男人。元稹感激妻子的患難與共,也暗下決心,在自己功成名就之時不離不棄。然而,現實從來都不會成人之美,當元稹科考之后勇奪第一,官至左拾遺的時候,韋叢心力交瘁,香消玉殞,年僅27歲。愛妻的猝然離世給了元稹致命的打擊,他常常在夢中驚醒,望著窗外慘淡的月光,獨自流淚,輕輕撫摸著身邊的空枕,試圖挽留妻子殘存的溫度。悲痛之余,他寫下千古名句:</h3><h3><br></h3><h3><b>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b></h3><h3><b>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b></h3><h3><br></h3><h3>見過洶涌的大海,別的地方的水根本不是水,看過巫山的云,其他地方的云都黯然失色,走在百花叢中我都懶得回頭看,一半是因為我的修為,一半是因為你啊!</h3><h3><br></h3><h3>元稹的悲傷只能通過書寫文字來宣泄和化解,他一口氣寫下《離思》五首,《遣悲懷三首》,首首都是走心之作,句句都是泣血之詞。</h3><h3><br></h3><h3><b>昔日戲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來。</b></h3><h3><b>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b></h3><h3><b>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b></h3><h3><b>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b></h3><h3><br></h3><h3>平時總是戲言身后之事,誰知如今已經來到眼前。因為害怕睹物思人,你的衣裳我都捐出去了,只是針線盒還留著不忍打開。想起你我以往的舊情義,看到你的婢女我都心懷憐憫。怕你在那邊仍舊過著清貧的日子,每次夢見你之后,我都會燒些紙錢給你。雖然我知道這種死別之恨人人都有,但是一想到過去你和我共苦的那些事,我還是會感到格外的悲哀!</h3><h3><br></h3><h3>元稹對韋叢的愛包含了很多東西,有尊重、有感激、有憐惜、有遺憾。尊重她的人品、感激她的下嫁、憐惜她的付出、遺憾她的早逝。如果說,崔雙文的離開只是丟了一個熱水袋的話,那么,失去了韋叢,對于元稹來說無異于扒了一層皮。畢竟再多的風花雪月也抵不過七年的相濡以沫。經歷了與初戀的生離,也遭遇了與妻子的死別,接下來,元稹的人生又將何去何從呢?</h3> <h3><b><u>情人薛濤</u></b></h3><h3><br></h3><h3>公元809年,還沉浸在喪妻之痛中的元稹接到朝廷指派,前往蜀中督辦反腐大案。四川是個人杰地靈的地方,文人薈萃,人才輩出,男有李白、陳子昂。女有薛濤、卓文君、花蕊夫人、黃娥,她們并稱蜀中四大才女。其中薛濤還和魚玄機、李冶、劉采春被后人稱為唐朝四大女詩人,一生作詩500多首,收于《錦江集》,《全唐詩》收錄其詩八十九首。薛濤八歲時就才華初露,她的父親薛鄖在朝為官,視女兒為掌上明珠。有一天,薛鄖在院子里的梧桐樹下納涼,忽然來了興致,張口吟了一句:“<b>庭除一古桐,聳干入云中</b>。”在一旁玩耍的薛濤連眼皮兒都沒撩一下,直接續了下句:“<b>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b>。”薛鄖驚得差點沒從藤椅上跳起來,厲害了,我的閨女。可是仔細一琢磨,薛鄖總感覺這句詩里隱含著一種不可名狀的預兆,讓他對這個寶貝女兒的將來充滿了擔憂。</h3><h3><br></h3><h3>薛濤十四歲那年,父親遭人排擠,被貶蜀中,更不幸的是兩年之后,父親因出使南詔沾染瘴癘不治身亡。突如其來的變故徹底改變了薛濤的命運,家里的天塌了,只能去外面的世界尋找棲身之地。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背負一身才華的薛濤注定要經歷與常人不一樣的人生。她憑借自己通曉音律、擅長寫詩的優勢,加入了樂籍,成為一名官妓。可能有人會問,好好的良家婦女不當,為何偏偏去做妓女呢?你想啊,以薛濤的才情,她可能嫁給一個在精神上無法交流的平庸之輩么?要想接觸那些達官貴人、文人雅士,做妓女是她唯一的選擇。并且妓和娼不一樣,娼,是指站街女或者是窯子里的女人,她們面對的客戶都是底層人,給錢就行,沒有才藝,只賣身。妓,是指青樓里的女人,檔次相對要高很多,擅長琴棋書畫各種才藝,面對的客戶非富即貴,還有一些騷人墨客流連其中,她們有的只賣藝不賣身,但更多的是被包養。</h3><h3><br></h3><h3>包養薛濤的人叫韋皋,此人是朝廷紅人,他原本是中書令,后來被派往四川擔任劍南西川節度使,名副其實的西南總瓢把子。在一次大型宴會上,韋皋請來當時已經紅透了半邊天的薛濤侍酒,酒至半酣的時候,他讓薛濤現場作詩以祝酒興。別的不行,論寫詩,薛濤張口就來:</h3><h3><br></h3><h3><b>亂猿啼處訪高唐,一路煙霞草木香。</b></h3><h3><b>山色未能忘宋玉,水聲尤是哭襄王。</b></h3><h3><b>朝朝暮暮陽臺下,雨雨云云楚國亡。</b></h3><h3><b>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斗畫眉長。</b></h3><h3><br></h3><h3>韋皋一聽,這又是哭襄王,又是楚國亡的,一個小小的煙花女子竟然還有憂國憂民的情懷,當場宣布:“你,薛濤,以后就跟我混了。”唐朝雖說還是男權社會,但有一半是女人的天下,畢竟曾經擁有過歷史上唯一一個女皇武則天,還有一個巾幗宰相上官婉兒,所以韋皋打算在皇上面前為薛濤申請一個官職——校書郎。由于種種原因,皇上沒批,薛濤就在府上幫韋皋處理一些公務,其實就是校書郎的工作,相當于現在的女秘書。中國是人情社會,什么年代都有送禮的,韋皋位高權重,給他送禮的人更是絡繹不絕,薛濤涉世不深,不好意思拒絕,照單全收,但自己從來不留,全部上繳。時間一長,造成很壞的影響。這讓韋皋十分惱火,為了平息外界輿論,將薛濤發配松洲,給前線將士慰問演出。松洲是邊陲重鎮,被稱作是“川西門戶”,自漢唐以來,此處均設關尉,屯有重兵。薛濤走在人煙稀少,滿目荒涼的小路上,不禁悲從中來,于是作詩一首,抒發感受:</h3><h3><br></h3><h3><b>聞道邊城苦,而今到始知。</b></h3><h3><b>卻將門下曲,唱與隴頭兒。</b></h3><h3><br></h3><h3>早就聽說邊關苦,如今到這才知道確實如此,但我仍要把軍帳里的歌曲唱給戍邊的鐵血男兒們聽!</h3><h3><br></h3><h3></h3><h3>西南邊陲的惡劣環境和舉目無親的孤獨感使得薛濤十分絕望,她接連寫下十首悲悲切切的《十離詩》,派人送到韋皋手上,韋皋看罷心腸一軟,又把她召回了成都。經歷了這場歷時兩個月的磨難,薛濤沒有再回到韋皋的身邊,她脫去樂籍,恢復了自由身。寓居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院子里種滿了枇杷花,為自己尋得一方靜謐。</h3><h3><br></h3><h3>話說元稹剛來到四川,就聯系好友嚴綬一起喝酒,訴說自己的悲愁。真正的朋友,當你得意時,他送你祝福,當你失意時,他給你安慰。安慰人的方法有很多種,最蒼白的就是好言相勸。嚴綬是個聰明人,不說廢話,直接轉移話題聊起了薛濤。對這個蜀中大才女,元稹早有耳聞,也頗感興趣,于是說道:“既然提到她了,那就有空去拜訪一下,你幫我知會一聲,以免唐突。”嚴綬一抱拳:“好嘞,這事兒包在我身上。”</h3><h3><br></h3><h3>正值盛夏的浣花溪畔綠意盎然,梧桐掩映的林蔭小路一直通向薛濤的庭院,滿園的枇杷花被翠竹環繞著,紅色花墻上爬滿了嫩白色薔薇。薛濤身著一襲淡綠色長裙,端坐亭閣之中輕撫一把古琴,流水般的琴聲嘈嘈切切,仿佛流淌了千年。一陣清風拂來,院門徐徐打開,元稹如約而至。</h3><h3><br></h3><h3>看慣了風月場上的虛情假意,曲意逢迎,步入不惑之年的薛濤早已心靜如水,但和元稹四目相對的那一刻,內心還是不由自主地泛起了漣漪。薛濤緩緩起身,招呼元稹坐在自己身邊,拿出親手制作的紅色紙箋,(薛濤以“浣花溪的水,木芙蓉的皮,芙蓉花的汁”制成紙箋,人稱“薛濤箋”。)當場揮毫潑墨賦詩一首,元稹也不示弱,以詩回敬。一時間,二人你來我往,笑聲不斷,歡樂的氣氛中彌漫著愛情的味道。薛濤雖然閱人無數,但那都是逢場作戲,她沒有真正談過戀愛,元稹的出現讓她體驗到了從未有過的感覺,那帥氣又略帶憂郁的氣質,那幽默又不失儒雅的談吐,令薛濤深深地沉醉其中,不能自拔。就這樣,42歲的薛濤和31歲的元稹碰撞出了愛的火花。接下來的日子里,兩人相伴在蜀中山水,流連于浣花溪畔,出雙入對,雙宿雙飛。薛濤滿懷柔情地寫下《池上雙鳥》。</h3><h3><br></h3><h3><b>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 </b></h3><h3><b>更憶將雛日,同心蓮葉間。</b><br></h3><h3><br></h3><h3></h3><h3>詩文通俗易懂,字里行間蕩漾著幸福,儼然一副嬌羞小女人的心態。然而,快樂的時光僅僅維持了三個月,離別的日子就來了,元稹又接到朝廷的一紙調令,趕赴洛陽任職。人生自古傷別離,薛濤蜷縮在元稹的臂彎里默默無語,桌子上的紅燭搖曳著暗淡的微光,整個房間都氤氳著一股傷感的氣息。元稹低聲問道:“想什么呢?”“沒什么。”薛濤簡短地結束了問話。把身子往前靠了靠,突然一口咬住元稹的肩膀,雙唇裹住肌膚用力一吸,頓時留下一個深深的血色草莓印痕。“我想要你永遠記住我。”她目光直視著眼前這個自己最愛的男人,神情出奇的冷靜。“我會的。”元稹疼得咧了一下嘴。“嗯,那就抱緊我吧!”薛濤的眼神漸漸變得柔和起來。“<b>長來枕上牽情思,不使愁人半夜眠。</b>”她口中喃喃著這句詩躺在元稹懷里安然睡去。<br></h3><h3><br></h3><h3>元稹剛到洛陽不久就給薛濤寄了一首詩《寄贈薛濤》</h3><h3></h3><h3><br></h3><h3><b>錦江滑膩蛾眉秀,幻出文君與薛濤。</b></h3><h3><b>言語巧偷鸚鵡舌,文章分得鳳凰毛。</b></h3><h3><b>紛紛辭客多停筆,個個公卿欲夢刀。</b></h3><h3><b>別后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五云高。</b></h3><h3><br></h3><h3>錦江滑膩,峨眉山秀麗,幻化出卓文君和薛濤這樣的才女。言語巧妙,好像偷了鸚鵡的舌頭,文章華麗,好像得了鳳凰的羽毛。擅長文辭的人都紛紛停下筆,公卿們個個都想升官離開,因為他們都自愧不如。分別后遠隔煙水無限思念,這思念就像菖蒲花開那樣盛,像天上的云彩那樣高。</h3><h3><br></h3><h3>薛濤看到來信激動不已,把滿腹情思化成《春望詞四首》回寄給元稹。<br></h3><h3></h3><h3><br></h3><h3><b>《一》</b></h3><h3><b>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b></h3><h3><b>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b></h3><h3><br></h3><h3><b>《二》</b></h3><h3><b>攬草結同心,將以遺知音。</b></h3><h3><b>春愁正斷絕,春鳥復哀吟。</b></h3><h3><b><br></b></h3><h3><b>《三》</b></h3><h3><b>風花日將老,佳期猶渺渺。</b></h3><h3><b>不結同心人,空結同心草。</b></h3><h3><b><br></b></h3><h3><b>《四》</b></h3><h3><b>那堪花滿枝,翻作兩相思。</b></h3><h3><b>玉箸垂朝鏡,春風知不知。</b></h3><h3><br></h3><h3>薛濤寫了一首又一首,寄了一次又一次,可是元稹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再無半點音信。攢夠了失望就該徹底死心了,薛濤最后遙寄了一首《柳絮》,斷了所有的念想。</h3><h3><br></h3><h3><b>二月楊花輕復微,春風搖蕩惹人衣。</b></h3><h3><b>他家本是無情物,一任南飛又北飛。</b></h3><h3><br></h3><h3>這世間的情事啊,就像那紛飛的柳絮,無故飛上你的衣襟,其實都是春風惹的禍。它原本就是無情的東西,轉瞬間,又將飛落在別人的肩頭。詩中有自嘲,也有責備,笑自己多情,怪元稹無情。從此,心如死灰的薛濤告別了寓居多年的浣花溪,移居碧雞坊,筑起吟詩樓,一襲道袍了卻余生。一個女人,如果自己深愛的人不在身邊,就算有再多的男人陪伴也會感到寂寞,所以,她選擇了遠離塵世的浮華與喧囂,潛心修道,終身未嫁。</h3><h3><br></h3><h3>薛濤與元稹的姐弟戀,其實一開始就已經寫好了結局,元稹就像是她指縫里的陽光,溫暖、美好,卻永遠也無法抓住,無論是年齡上的差距,還是她曾經做過妓女的經歷,都注定了他們沒有白頭到老的那一天,但當緣分來了的時候,薛濤還是選擇了奮不顧身地投入,猶如飛蛾撲火,愛得熱烈,也愛得孤獨!</h3> <h3><b><u>緋聞女友劉采春</u></b></h3><h3><br></h3><h3>公元801年,也就是離開薛濤的第二年,元稹因為得罪朝中舊勢力,被貶江陵。老朋友李景儉看他一個人帶著小女兒,孤苦伶仃,生活無人照料,便將表妹安仙嬪嫁與他為妾,這是元稹的第二段婚姻。但這段婚姻僅僅存續了三年,安仙嬪生下一個孩子后生病去世。安仙嬪是平常人家的女兒,但元稹與其感情也非常真摯,在安仙嬪亡故之后有《葬安氏志》抒發自己的感情。對安仙嬪留下的兒子元荊更是愛撫有加,夭折之時有《哭子十首》哀悼。公元815年,元稹又被貶通州。在上司權德輿的關照下續娶大家閨秀裴淑為妻,裴淑是涪州刺史裴鄖的女兒,這是元稹的第三段婚姻。</h3><h3></h3><h3><br></h3><h3>公元823年,44歲的元稹任越州刺史時,遇見了與薛濤、魚玄機、李冶齊名的江南才女劉采春。劉采春出身窮苦家庭,早早的就加入了戲班子,后來,她和丈夫還有大伯哥一起組建了家庭戲班,四處巡演。他們擅長一種參軍戲,類似于現在的相聲,一個逗哏,一個捧哏。最早的參軍戲只是兩個人表演,后來演變成了多人參與,和現在的小品差不多。劉采春以歌聲見長,有古代鄧麗君之稱。據說她有夜鶯般的嗓子,“歌聲徹云”,繞梁三日而不絕。《望夫曲》是她的代表作,詞曲唱都是自己一人擔任。唐朝時期江南商業比較發達,男人們幾乎都出去經商,剩下一些留守婦女在家照顧小孩和老人。由于長期的兩地分居,這些商婦們雖然有錢但是空虛,整天唉聲嘆氣,倚門思君。</h3><h3><br></h3><h3><b>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b></h3><h3><b>載兒夫婿去,經歲又經年。</b></h3><h3><b>莫作商人婦,金釵當卜錢。</b></h3><h3><b>朝朝江口望,錯認幾人船。</b></h3><h3><br></h3><h3>劉采春用平實質樸、淺顯直白的歌詞,代替她們唱出了心底壓抑的悲苦與愁緒,據說江南一帶,只要劉采春的《望夫歌》響起,“閨婦、行人莫不漣泣”,可見她在當時該有多么強大的影響力。</h3><h3><br></h3><h3>元稹聽說在自己管轄的地界居然有這么一位天后級歌手,說什么也得見識一下,通知所有部門放假一天,包場去看戲。果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劉采春剛一出場,元稹就徹底淪陷了。心想,世間怎么會有如此姿容絕色的美女,身形窈窕,神情嫵媚,一雙澄澈的雙眸脈脈含情,仿佛在向你訴說著情話。一開嗓就更了不得了,歌聲高亢如夜鶯,婉轉似百靈,凄婉哀怨,如泣如訴,臺下的商婦們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跟著互動,將整場演出推向了高潮。</h3><h3><br></h3><h3>作為當地的最高領導,元稹決定演出之后上后臺慰問一下全體演職人員,既體現了領導對藝人的體恤和關懷之情,又能順便跟劉采春搭個訕。在元稹的世界里,沒有一首詩打動不了的女人,如果有,那就兩首。他揮筆寫下一首《贈劉采春》。</h3><h3><br></h3><h3><b>新妝巧樣畫雙蛾,謾里常州透額羅。</b></h3><h3><b>正面偷勻光滑笏,緩行輕踏破紋波。</b></h3><h3><b>言辭雅措風流足,舉止低回秀媚多。</b></h3><h3><b>更有惱人腸斷處,選詞能唱望夫歌。</b></h3><h3><br></h3><h3>果然不出所料,當劉采春從元稹手里接過這首詩的時候,被元稹的致命美顏和絕世才華所折服,目光流轉中不由自主地傳遞出一絲曖昧。接下來的事情就可想而知了,一個羅敷有夫,一個使君有婦,二人公然玩起了婚外情。元稹評價劉采春“詩才雖不如濤,但容貌佚麗,非濤所能比也”。說她寫詩不如薛濤,但姿色能甩薛濤十條街。由此可見,元稹愛的是薛濤的才、劉采春的色。</h3><h3><br></h3><h3>公元829年,元稹當上了他這輩子當得最大的官,尚書左丞,直接進入中央最高領導層。他帶上妻子裴淑和一群兒女回京赴任,獨獨撇下了一心想要小三上位的劉采春。自古以來,紅杏出墻的女人都沒有好下場,女人出軌只有零次和N次的區別,聰明的男人寧娶從良妓也不要出軌妻。所以,元稹對拋夫棄女的劉采春毫無留戀,快刀斬亂麻,結束了這場長達七年的婚外情。身敗名裂的劉采春再想回頭,身后已經無人等候。她最終為自己的背叛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投河自盡,大唐最著名的一代名伶就此隕落。</h3> <h3><b><u>尾聲</u></b></h3><h3><br></h3><h3>元稹的仕途之路一直磕磕絆絆,在京任丞相一年都不到,再次被貶到武昌任武昌軍節度使,妻子裴淑始終一路相伴,51歲的元稹為之動情地寫下《贈柔之》。<br></h3><h3><br></h3><h3><b>窮冬到鄉國,正歲別京華。</b></h3><h3><b>自恨風塵眼,常看遠地花。</b></h3><h3><b>碧幢還照曜,紅粉莫咨嗟。</b></h3><h3><b>嫁得浮云婿,相隨即是家。</b></h3><h3><br></h3><h3>年末回到故鄉,正月就得告別京城,我這雙沾滿了風塵的眼睛,經常看到的都是異鄉的花,綠色幃簾的小車在陽光下多么漂亮,你呀,就不要嘆息了,嫁給我這個漂泊不定的夫君,能相互伴隨就好,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我們的家。裴淑看完是淚流滿面,也回贈了一首詩:</h3><h3><br></h3><h3><b>侯門初擁節,御苑柳絲新。</b></h3><h3><b>不是悲殊命,唯愁別近親。</b></h3><h3><b>黃鶯遷古木,朱履從清塵。</b></h3><h3><b>想到千山外,滄江正暮春。</b></h3><h3><br></h3><h3>大意就是:我不是抱怨自己的命不好,只是我啊,太想念我遠在故鄉的親人了。裴淑賢惠善良,與世無爭,盡心盡力地照顧著元稹,以及韋叢的女兒和安仙嬪的兒子,她陪著元稹走到了最后。</h3><h3><br></h3><h3>公元831年七月二十二日,元稹大病,一日后在鎮署去世,時年53歲,死后追贈尚書右仆射,好友白居易哭天搶地為其撰寫了《祭微之文》。第二年,遠在成都的薛濤在吟詩樓寂然長逝。當時的劍南節度使段文昌親筆題寫墓志銘,并在墓碑上刻下“西川女校書薛洪度之墓”幾個大字。后有欽慕者在薛濤曾經居住過的成都望江樓上懸掛這樣一副楹聯,<b>“古井冷斜陽,問幾樹枇杷,何處是校書門巷?大江橫曲檻,占一樓煙雨,要平分工部草堂。”</b>意思是說薛濤可與杜甫平分秋色,道出了薛濤一生的寂寞與才華。</h3><h3><br></h3><h3>在那個群星閃耀的時代,隨著元稹、薛濤、劉采春的逝去,大唐的星空也隨之暗淡了許多。用真情寫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的風流才子永遠定格在了歷史長河中,但是世間仍然流傳著他與他的六個女人的傳說,他們之間的愛恨情仇成為了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也是我們用來洞穿自己內心的一面鏡子!</h3><h3><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门县| 新余市| 兴文县| 乐陵市| 临泉县| 内江市| 堆龙德庆县| 铜陵市| 丹寨县| 沙田区| 来凤县| 桐梓县| 都兰县| 斗六市| 陵川县| 紫阳县| 南投市| 庆阳市| 新竹县| 任丘市| 温州市| 南昌县| 全椒县| 右玉县| 陕西省| 综艺| 剑川县| 嵩明县| 镇远县| 乡城县| 洪雅县| 株洲市| 兰西县| 阿拉善盟| 扎兰屯市| 东乡| 九龙城区| 岑溪市| 东山县| 杭锦后旗| 织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