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初識“世界音樂之都”維也納

zjghym

<h3>  維也納,奧地利首都和最大城市,歐洲最宜居城市和主要的文化中心,還有“多瑙河女神”之稱。市中心老城區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享有“世界音樂之都”美譽。2018年7月16日,跟團游覽維也納,雖走馬觀花、行程匆匆,但對維也納還是留下美好印象。 </h3> <h3>  美泉宮始建于17世紀末,原為神圣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的一座巴洛克風格皇家獵宮,1743年奧地利女皇瑪麗亞?特蕾西亞命宮廷建筑師將其按洛可可風格改建為奢華的皇家夏宮。最終落成的宮殿總面積2.6萬平方米,宮內1441個房間,建筑氣勢磅礴,規模僅次于法國凡爾賽宮。美泉宮外觀光彩奪目,內飾富麗堂皇。</h3> <h3>  美泉宮曾是神圣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宮。美泉宮及其花園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h3> <h3>  美泉宮宮前廣場氣勢恢宏,大門兩旁兩根白色高大的方形柱子上,各有一只張開雙翅的金色奧地利雄鷹,十分壯觀。</h3> <h3>  美泉宮。1830年,茜茜公主的丈夫、奧匈帝國的第一位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出生在美泉宮。弗朗茨與皇后茜茜公主在美泉宮居住了很長時間,直至1916年弗郎茨在美泉宮與世長辭。</h3> <h3>  人面獅身雕像。美泉宮正門外廣場,半臥的人面獅身雕像,面容姣好,十分傳神。</h3> <h3>  美泉宮。現為維也納最負盛名的旅游景觀,有小凡爾賽宮美譽,游人如織。 </h3> <h3>  美泉宮內景。皇帝、帝后共同的臥室。1854年,弗郎茨?約瑟夫同他年僅十六歲的表妹伊麗莎白(即茜茜公主)結為伉儷,帝后的婚房優雅別致,內部裝飾藍白相間的絲綢和名貴花梨木制成的家具。</h3> <h3>  美泉宮內景。桃木廳,因護壁鑲板為珍貴的核桃木而得名,廳內富麗堂皇,鍍金的裝飾,高端大氣、一派奢華。</h3> <h3>  美泉宮主體建筑(北立面)。宮殿外觀為巴洛克風格,其中有45間房對外開放供參觀。宮殿北立面正中二樓窗戶外辟有5間房寬度的觀景平臺。</h3> <h3>  美泉宮主體建筑(北立面)。宮殿南面寬闊的中軸線步道,碩大的皇家花園沿中軸線步道兩側呈擴散狀分布。</h3> <h3>  美泉宮花園,1750年瑪麗亞?特蕾西亞下令建造,園林面積2平方公里,是與美泉宮配套的皇家花園,奧地利境內最輝煌的一座法國巴洛克風格園林。</h3> <h3>  美泉宮花園。從南向北眺望,中軸線步道盡頭是海神噴泉和凱旋門,隱約可見對稱的綠茵草坪大花壇和兩側樹墻前聳立的人物雕像。</h3> <h3>  美泉宮花園。花園中的噴泉群雕,人物造型精美絕倫、栩栩如生。 </h3> <h3>  美泉宮花園。花園中的一處噴泉,碩大魚頭上兩個可愛的嬉戲小孩,清泉從魚嘴中噴出。</h3> <h3>  美泉宮花園。花園內超過30萬棵綠樹,綠樹經過精心修剪成樹墻。</h3> <h3>  美泉宮花園。花園兩側的樹墻,樹墻前各點綴10尊高5米、精美的古希臘神話故事人物雕像。</h3> <h3>  美泉宮花園。樹墻中間的游覽步道。</h3> <h3>  美泉宮花園。花園中軸線步道西側,綠茵草坪上的大花壇。花園中軸線步道東、西兩側花壇對稱,格局優雅,精雕細琢。</h3> <h3>  美泉宮花園。花園中軸線步道東側,綠茵草坪上的大花壇。</h3> <h3>  美泉宮花園。綠茵草坪上的花壇呈各種幾何形狀,碧綠草坪,艷麗鮮花,優美圖案,賞心悅目。</h3> <h3>  美泉宮花園。花園花壇中的圖案簡潔明了。</h3> <h3>  美泉宮王子花園,花園位于宮殿東面,同樣是綠茵草坪上的花壇格局。</h3> <h3>  美泉宮海神憤泉,位于花園盡頭,1765年開鑿,水池中央是一組根據希臘海神的故事塑造的雕塑。龐大的海神噴泉雕塑中,有8位人物,手持權扙的海神涅普頓傲立于一巨大礁石之上。 </h3> <h3>  美泉宮海神噴泉。海神涅普頓身后,是貝殼形戰車。</h3> <h3>  美泉宮海神噴泉。海神涅普頓右前方有一位半脆的仙女忒提斯,抬頭仰視威嚴的海神,懇求他照顧旁邊的兒子阿基里斯。</h3> <h3>  美泉宮海神噴泉。噴泉的下一層雕塑刻畫的四個人魚,是海神涅普頓的隨從,他們手持海螺號角,駕馭著海馬征戰遠方。</h3> <h3>  美泉宮海神噴泉。海神噴泉雕塑生動鮮活,大氣渾然。 </h3> <h3>  美泉宮海神噴泉。</h3> <h3>  美泉宮海神噴泉。</h3> <h3>  美泉宮凱旋門。為紀念瑪麗亞?特蕾西亞女皇一七五七年戰勝普魯士的弗利德里希大帝的軍隊,在美泉宮花園最高點建造了凱旋門,現為觀景亭,購票登頂,維也納的全景可盡收眼底。</h3> <h3>  美泉宮凱旋門。建于花園山頂上的凱旋門,11道拱門一字排開,中間三門是主門,各門之間是巍偉的羅馬柱,主門兩側及兩端是塔樓,門頂的雕塑是一座棲息在金色圓球上、口中銜蛇的老鷹雕像,這是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標志。門前安放有祭祀用的6個造型相同的羊頭石杯座。</h3> <h3>  美泉宮凱旋門。藍天白云下的凱旋門,在大水池中的倒影,美侖美奐,極具視覺沖擊效果。</h3> <h3>  美泉宮凱旋門。凱旋門的兩側,各有2座雕像,是由頭盔、盔甲、戰袍組成,是為紀念戰死沙場的將士而立。</h3> <h3>  美泉宮凱旋門。凱旋門右側二座雕像的特寫。</h3> <h3>  美泉宮凱旋門。凱旋門兩側各4道拱形門中間的空間是開放的,游人可在這觀光門廳俯瞰美泉宮和維也納市容。</h3> <h3>  美泉宮凱旋門。凱旋門三道主門中間的空間是封閉的,辟有供游客品飲休息的咖啡廳。</h3> <h3>  美泉宮花園。從北向南眺望,中軸線步道起始地的美泉宮,兩側對稱的綠茵草坪大花壇,樹墻前林立的人物雕像隱約可見。</h3> <h3>  美泉宮及其花園。人氣爆棚的旅游景點,璀璨奪目的藝術寶庫,美不勝收的綠茵花壇,精美絕倫的人物雕像,震撼人心的精神大餐。</h3> <h3>  奧地利國會大廈。奧地利國民議會和聯邦議會兩院所在地,歐洲最美麗的國會大廈。大廈興建于1874年至1883年,是一座希臘神廟式建筑,靠近霍夫堡皇宮。國會大廈三角檐上,雕刻了弗朗茨一世皇帝向17個民族頒發憲法的場景。國會大廈前聳立非常有名的雅典娜女神噴泉雕像,雕像高達4米,女神左手持有代表公正的權杖,右手托著一個勝利女神,底座的雕塑象征當年奧匈帝國的多瑙河、萊茵河、易北河和摩爾多瓦河。是時,國會大廈正進行大規模修繕。</h3> <h3>  城市公園。位于老城區,面積約6.5萬平方米,是游客和維也納本地人都喜愛的景點。音樂廳前的花鐘特別漂亮,可以與日內瓦湖邊的花鐘媲美。城市公園是維也納紀念碑和雕塑最多的公園。</h3> <h3>  城市公園。建于1862年,是維也納市內第一座公園。</h3> <h3>  城市公園。公園內綠樹茵茵,花香陣陣,空氣清新。</h3> <h3>  城市公園。小巧玲瓏的公園,精致優雅的環境。</h3> <h3>  小約翰?斯特勞斯雕像。小約翰?斯特勞斯號稱“圓舞曲之王”,其雕像位于城市公園,1921年6月26日揭幕,大理石浮雕的框架,鍍金的銅像,是維也納最有名的以及被拍攝最多的紀念物,俗稱“小金人”。</h3> <h3>  小約翰?斯特勞斯雕像。雕像前花團色彩繽紛,雕像立于白色弧形拱門內,拱門上雕刻著精美的天使,全身金色的施特勞斯正全神貫注演奏小提琴。</h3> <h3>  貝多芬雕像。貝多芬廣場上聳立著一尊引人注目的貝多芬銅像,貝多芬身披長袍,表情嚴肅凝重。大理石碑座上九個小天使環繞兩尊男女神像,代表貝多芬九部驚世不朽的交響曲。</h3> <h3>  貝多芬雕像。貝多芬雖為德國人,但大部分不朽傳世作品在維也納創作,奧地利人給予了他極高的榮譽。</h3> <h3>  金色大廳。全稱維也納音樂協會金色大廳,這是維也納最古老也是最現代化的音樂廳,舉世聞名。金色大廳始建于1867年,1869年竣工,是世界五大音樂廳之一,意大利文藝復興式的建筑,黃紅兩色相間的外墻,屋頂上站立許多古雅別致的音樂女神雕像。</h3> <h3>  金色大廳。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常年演出場地,每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也在這里舉行,通過新年音樂會的電視轉播,更提高了金色大廳的知名度。</h3> <h3>  格拉本大街。維也納城區內一條漂亮、繁榮的購物街,街中不乏名家設計的建筑,擁有眾多高級時尚精品和大牌奢侈品店,道路擁擠,路邊眾多露天咖啡座。著名的黑死病紀念柱、圣斯蒂芬大教堂等都在這條街上。</h3> <h3>  圣斯蒂芬大教堂。地處維也納市中心的圣斯蒂芬廣場,始建于十二世紀,是維也納的主座教堂,全世界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之一,也是維也納的城市標志,有“維也納心臟”之稱。</h3> <h3>  圣斯蒂芬大教堂。教堂由1座主體樓和3座樓塔組成,136.7米高的錐形南塔是全世界第三高教堂尖塔,有“維也納精魂”之美譽。</h3> <h3>  圣斯蒂芬大教堂。屋頂鑲嵌的黃、綠、黑三色瓦片,圖案光彩奪目,是歐洲教堂建筑耳目一新的屋頂。</h3> <h3>  黑死病紀念柱。位于格拉本大街,是歐洲最大的巴洛克式黑死病紀念柱。黑死病(鼠疫)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瘟疫之一,最初于1347年傳入西西里群島,立即橫掃歐洲,并在隨后300年內多次在歐洲肆虐,總計2億多歐洲人死于這場瘟疫。</h3> <h3>  黑死病紀念柱。1679年,黑死病幾乎奪走三分之二維也納人的生命。后來為了紀念死于黑死病的受難者,奧地利皇帝奧波特一世下令建造了這尊黑死病紀念柱。</h3> <h3>  黑死病紀念柱。紀念柱外型臺座上描繪神創天地、黑死病流行、最后的晚餐等浮雕,柱身表現皇帝摘下皇冠,半跪在地祈求上帝保佑自己的臣民以及在天使指引下,圣人打倒化身為女巫的黑死病。碑文提示世人,勿忘上帝給這座城市的懲罰。</h3> <h3>  圣彼得教堂。位于格拉本大街附近,是一座巴洛克風格的古老羅馬天主教堂,修建于1701年到1733年,長50米,寬20米,高56.8米,可容納400人。教堂雖然不大,但內部的裝飾非常華美。</h3> <h3>  克恩頓大街。位于市中心的克恩頓大街,與格拉本大街相鄰,維也納最著名的步行區,是世界十大著名步行商業街之一。</h3> <h3>  霍夫堡皇宮大門。白色的大理石建筑,非常有氣派的皇宮大門,完全是由士兵們動手建造。</h3> <h3>  霍夫堡皇宮大門。1824年,這座富麗堂皇的大門,專門選在萊比錫大會戰(盟軍第一次從拿破侖軍隊手中收復失地)的紀念日落成,以此為弗郎茨皇帝敗北雪恥。</h3> <h3>  霍夫堡皇宮。從13世紀開始,直至1918年君主帝國滅亡,霍夫堡皇宮一直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皇室的重要居所。這個占地面積24萬平方米,有18幢樓房、19個庭院和2900個房間的龐大宮殿群,如今是聯邦共和國總統辦公地,更有20多個世界級的收藏館。</h3> <h3>  霍夫堡皇宮。見證歐洲各種建筑風格,匯集了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和仿古典式等建筑。</h3> <h3>  英雄廣場。位于維也納市中心、新霍夫堡皇宮前,原是霍夫堡皇宮的外園,興建于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皇帝統治時期。因廣場上有打敗土耳其軍隊的歐根親王和打敗拿破侖軍隊的卡爾大公兩位奧地利英雄銅像而得名。</h3> <h3>  新霍夫堡皇宮。弗郎茨?約瑟夫一世皇帝下令于1881年建造,1926年建成時,哈布斯堡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卡爾一世已經退位8年。它曾是哈布斯堡王朝奧匈帝國皇帝的冬宮。</h3> <h3>  英雄廣場歐根銅像。英雄廣場上聳立公認的歐洲第一名將、神圣羅馬帝國元帥,屢次率軍打敗土耳其軍隊的民族英雄歐根親王騎馬銅像。</h3><h3><br></h3> <h3>  新霍夫堡皇宮。皇宮一層,是國家圖書館閱覽室和目錄檢索大廳。1938年3月15日,希特勒在二樓的陽臺上,宣布德國與奧地利合并,開始了納粹對奧地利的統治,這是維也納歷史上著名的事件之一。</h3> <h3>  英雄廣場卡爾大公銅像。卡爾大公是奧地利帝國皇子、大元帥、軍事理論家,第一個擊敗拿破侖的奧地利英雄,銅像取景自阿斯佩恩-艾斯林會戰中,大公親自擎起軍旗,帶領奧軍堵住法軍沖鋒的一幕。</h3> <h3>  英雄廣場。卡爾大公銅像一側為奧地利總統府。</h3> <h3>  圣米歇爾教堂。一座尖頂的皇家教堂,教堂前的圣米歇爾廣場,是老霍夫堡皇宮的所在地。</h3> <h3>  老霍夫堡皇宮。老霍夫堡皇宮大門名圣米歇爾門,皇宮內有二十一間皇帝居室開放。圣米歇爾門兩側各有二組雕塑,雄偉、精美、傳神,具有很高的藝術水準。</h3> <h3>  老霍夫堡皇宮。皇宮內朝見大廳、會議室、辦公室、宴會廳、茜茜公主居室、弗朗茨?約瑟夫的居室等開放,供游人參觀。</h3> <h3>  弗郎茨皇帝廣場。老霍夫堡皇宮前的廣場,廣場上聳立著弗郎茨二世(1768.2.12一1835.3.2)皇帝銅像。這位神圣羅馬帝國的末代皇帝,1806年主動解散了這個帝國,同時成立奧地利帝國,弗郎茨因此由神圣羅馬帝國的弗朗茨二世皇帝,變成奧地利帝國的弗郎茨一世皇帝。 </h3> <h3>  弗郎茨皇帝廣場。</h3> <h3>  瑞士人大門。位于弗郎茨皇帝廣場右側,源自中世紀時期,哈布斯堡王朝讓彪悍而誠實的瑞士人把守皇宮大門而得名。</h3> <h3>  茜茜公主博物館。博物館位于老霍夫堡皇宮,是維也納政府為紀念和慶祝國王約瑟夫一世和皇后伊麗莎白(茜茜公主)結婚150年而建造,館中展示了很多茜茜公主生前的私人物品,還有一些著名的茜茜公主肖像畫。</h3> <h3>  市政廳。維也納市政廳1872年開始建造,1883年完成。市政廳正面有5座尖塔,中間的正塔高98米,在塔尖又加上一尊高3.4米的“市政廳鐵人”,向世人宣示對非教堂建筑高度不得超100米舊勢力的挑戰。正塔兩邊各有兩個低一點的側塔。這一宏偉的新哥特式建筑,是維也納市長和市議會的辦公地。</h3> <h3>  市政廳。市政廳正面最吸引人的是高聳的拱形窗棱和帶有曲線的陽臺,窗棱上檐上站著一些穿戴甲胄執槍矛的武士塑像。市政廳前廣場上眾多餐飲小吃、商品攤販,人聲鼎沸,氣氛熱鬧。</h3> <h3>  城堡劇院。造型古樸的城堡劇院位于市政廳正對面,環城大道旁,入口的上方雕塑為太陽神阿波羅與悲劇中的繆斯,原是1741年瑪麗亞?特蕾西亞女皇所建,1888年后改建為現在的意大利文藝復興式建筑。</h3> <h3>  城堡劇院。奧地利的國家劇院、德語區最古老和最重要的戲劇舞臺,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德語劇院之一。</h3> <h3>  瑪麗亞?特蕾西亞廣場。瑪麗亞?特蕾西亞(1717-1780)女皇是奧地利女大公和國母,匈牙利女皇和波希米亞女皇,神圣羅馬帝國的皇后,廣場中央聳立她的紀念碑。</h3> <h3>  瑪麗亞?特蕾西亞廣場。廣場兩側是自然史博物館和藝術史博物館,廣場后部為博物館區。博物館區域有知名的博物館,是世界上十大文化區域之一,總面積6萬平方米,是當年的皇宮馬廄。現在這里各種文化設施齊全,各式餐館、咖啡館、商店隨處可見,巴洛克式建筑與現代建筑錯落有致,組合形成超現代的建筑風格。</h3> <h3>  瑪麗亞?特蕾西亞紀念碑。紀念碑實際上是一座栩栩如生的雕塑群,高19.4米,是世界上最豪華的紀念碑。紀念碑群雕人物全部青銅鑄造,氣勢磅礴而莊重肅穆,主體部分是女皇坐像,頭戴皇冠,手持權杖,神情威嚴,傲視群雄,儼然一尊高尚圣潔的人母形象。</h3> <h3>  瑪麗婭?特蕾西亞紀念碑。奧地利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瑪麗亞?特蕾西亞執政近40年,深受民眾愛戴。紀念碑除高高在上的女皇雕像外,四尊姿態優美的女神各據一角,中間四方廊內,各有3至6尊大臣模樣雕塑,正面是首相考尼茨,分立四方的是四尊騎馬將軍,最受游人贊美的是音樂神童莫扎特雕像位列其中。紀念碑30多尊雕塑,栩栩如生,神態各異,堪稱世界上最豪華的紀念碑。</h3> <h3>  瑪麗亞?特蕾西亞紀念碑。哈布斯堡王朝的瑪麗亞?特蕾西亞一生生育了3個兒子和13個女兒,她把女兒都嫁給歐洲各國的王公貴族,丈夫和兒子、女婿獲得歐洲諸國皇冠,被譽稱“歐洲丈母娘”。</h3> <h3>  藝術史博物館。全世界規模最大和最重要的博物館之一,下轄8座分館,主館位于瑪麗亞?特蕾西亞廣場,與霍夫堡皇宮相對,其藏品的歷史垮越五千年。</h3> <h3>  自然史博物館。位于瑪麗亞?特蕾西亞廣場,維也納乃至奧地利最大的自然博物館,亦為世界十大自然史博物館之一。該館創立于1807年,藏品超過2000萬件。</h3> <h3>  自然史博物館與藝術史博物館是面對面的雙子建筑,外觀基本相同,如宮殿一般富麗堂皇。</h3> <h3>  城堡花園。位于霍夫堡皇宮旁,1819年,弗郎茨一世皇帝下令在被法國軍隊摧毀的城防工事遺址上建造了這座花園。1848年弗郎茨?約瑟夫一世皇帝下令把它擴大面積,改建成英式花園風格。</h3> <h3>  城堡花園。 花園原來只面向皇室人員,直到1919年才向普通市民免費開放。</h3> <h3>  城堡花園,花園草坪上聳立的是哈布斯堡君王的雕像。 </h3> <h3>  莫扎特雕像。莫扎特雕像位于城堡花園,雕像創作于1896年,雕像前面草坪上是一個由花卉拼成的高音符號。</h3> <h3>  莫扎特雕像。</h3> <h3>  里本伯格紀念碑。紀念碑位于維也納大學敘對面,它是為紀念1680年至1683年擔任維也納市長的里本伯格而建的。1683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圍攻維也納,這位市長負責監督修建的防御工事,對扺御外敵入侵,起了很大作用。這座紀念碑后面的高臺,是遺留至今的防城工事。</h3> <h3>  里本伯格紀念碑。紀念碑后面高臺上還保留著作曲家貝多芬居住過8年的帕斯克瓦拉提房屋(綠樹后面的樓房),現在在這棟房子里設有一個貝多芬紀念館。</h3> <h3>  分離派藝術展覽館。維也納著名的分離派建筑,位于環城大道不遠的卡爾廣場附近,興建于1897年,是為了展示杰出的視覺藝術,其屋頂(俗稱“金色雜草”)由鍍金縷空月桂葉片組成,綠葉相襯,金光閃耀奪目,十分別致。</h3> <h3>  維也納城中一隅。</h3> <h3>  維也納城中一隅。</h3> <h3>  維也納城中一隅。</h3> <h3>  維也納城中一隅。</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萨迦县| 林州市| 榆树市| 崇左市| 白银市| 郓城县| 台东市| 周至县| 天长市| 商城县| 陕西省| 衡南县| 吉隆县| 古蔺县| 镇远县| 额敏县| 石林| 南开区| 吴桥县| 盘山县| 天长市| 遵化市| 神池县| 望都县| 阳城县| 犍为县| 遵义市| 泸州市| 睢宁县| 克东县| 锡林浩特市| 赤水市| 宁安市| 土默特右旗| 柞水县| 思茅市| 怀集县| 雷波县| 武平县| 邯郸市| 汶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