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b04fbb"><b>攝影:韋 國 梁 勇</b></font></h3><h3><font color="#b04fbb"><b>文字:韋 國<br>器材:<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大疆“御”Mavic 2 PRO<br></span> 尼康D810<br> 索尼ILCE-650</b></font></h3><h3><font color="#b04fbb"><b><br></b></font></h3>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上世紀五十年代,新中國剛剛建立不久,國家百業待興,我父親(祖籍江蘇)和我母親(祖籍廣東)聽從國家的號召,為支援內地建設從部隊轉業來到洛陽,成為了我們家第一代洛陽人。五十年代末我呱呱墜地隨之也來到了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從那時起就注定我與這座被歷史上稱為千年帝都的古城息息相關。我的童年、少年、青年時期都是在這座都城度過的,它承載了我最美好的記憶和難忘的成長歷程,它始終影響著我的人生。盡管18歲參軍報國戎馬二十余年,但從部隊轉業后我還是回到了洛陽,并且在政府相關部門從事城市建設、城市管理和大遺址保護工作二十余年。在洛陽我成家立業有了兒子,他是我們家庭的第三代洛陽人,更讓我歡喜的是己亥豬年陽歷十二月十九日,我們家第四代洛陽人(我的寶貝孫女)順利降生。我們</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一代一代相傳,始終執守在摯愛的這片熱土,見證她的發展變化……。</b></h1> <h1><b><font color="#1564fa"> 洛陽,古稱斟鄩、西亳、洛邑、雒陽、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于黃河中游南岸的伊洛河盆地。古代洛陽北依邙山,南對伊闕,伊、洛、瀍、澗四條河流蜿蜒其間,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宋李格非說:“洛陽處天下之中,挾崤澠之嚴阻,當秦隴之襟喉,而趙魏之走集,蓋四方必爭之地也。”清人顧祖禹也認為洛陽“河山拱戴,形勝甲于天下。”因而洛陽成為帝王建都的首選之地,“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為王者之里。”</font></b></h1><h1><b><font color="#1564fa"> <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中國古代伏羲、女媧、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等神話,多傳于此。</span></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洛陽就是最早的中國。“宅茲中國”出自何尊銘文,銘文記述了成王繼承武王遺志,營建成周(今洛陽)之事。而銘文中的“宅茲中國”是“中國”一詞的最早來源。</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洛陽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font><font color="#ed2308">中國四大古都</font><font color="#1564fa">(北京、南京、西安、洛陽)之一。論文化底蘊,很多一二線城市都無法比肩,自古以來,這里墨客騷人云集,因此有“詩都”之稱,牡丹香氣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譽。</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洛陽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也是</font><font color="#ed2308">世界四大圣城</font><font color="#1564fa">(耶路撒冷、麥加、洛陽、雅典)之一,中國古代發明的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都是在洛陽誕生。另外,中國的道學發源于此、儒家興盛于此、佛學首傳于此、理學光大于此、科舉制度創建于此,絲綢之路與隋唐大運河在此交匯。各類文化思想在此相融共生,河洛文化是海內外炎黃子孫的祖根文源。</font></b></h1> <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font color="#1564fa"><b> 洛陽擁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 ,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b></font></span></h1> <h1><b><font color="#1564fa"><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洛陽在隋朝人口就達到了100萬,是</span>中國第一個達到百萬的城市,<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并且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達到百萬的城市。</span></font></b></h1> <h1><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九朝古都</b><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是洛陽的特有稱呼,這里的“九”并不是指只有九個朝代在這里建都,而是因為九的數字為最大,在這里泛指最多的意思。“九朝古都”的美譽是由清朝的乾隆皇帝御封的。而在唐朝睿宗和武周時期,洛陽還有“神都”之稱。</b></h1><h1><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b><span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span><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洛陽九龍鼎,建成于1992年9月,是一個33米高的九龍鼎花崗巖雕塑。代表東周、東漢、魏、西晉、北魏、隋、唐、后梁、后唐等9個朝代在這里建都。是洛陽的一座標志性建筑。</b></h1> <h1><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洛陽自中國的第一個王朝夏朝開始,先后有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晉等十三個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國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歷史最悠久的都城。這是官方一直以來認定的說法,所以洛陽也被統稱為“</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十三朝古都</b><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b></h1><h1><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圖為“河圖洛書”。洛陽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搖籃,以“河圖洛書”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華夏文明的源頭。</b></h1> <h1><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近現代學者,通過對史書記載和考古發現的研究后,認為洛陽應該是“十五朝古都”。十三朝的基礎之上,再加上西漢和武周兩個朝代。西漢立國之初定都在洛陽,后遷往西安。武則天篡唐建立的周朝,也算是一個朝代。“十五朝古都”是目前學界普遍認可和接受的事實。所以洛陽也可以稱為“</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十五朝古都</b><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b></h1> <h1><b><font color="#1564fa"> 幾千年的戰火始終燒不毀洛陽的王氣。</font></b></h1><h1><b><font color="#1564fa"> 現在有跡可尋的夏都斟鄩、商都西亳、周都成周與王城、漢魏洛陽城、隋唐東都城等著名的都城遺址都印證了洛陽乃至于國家的輝煌歷史。</font></b></h1> <h1><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中國第一個王朝——夏都斟鄩。</b><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斟鄩是夏太康、仲康及帝桀的國都。遺址在今洛陽市市區東側伊、洛二水匯流處上游的二里頭村一帶。二里頭遺址,因享有“最早的中國”之稱而備受矚目。二里頭遺址是經考古學與歷史文獻學考證的中國最早王朝——夏朝中晚期的都城遺址,是距今約4000年的夏都斟鄩二里頭遺址。</b></h1> <h1><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商都西亳。位于洛陽市市區東側洛河北岸的尸鄉溝一帶。1983年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現,是我國迄今發現年代較早、規模較大、保存完好的一座商代早期都城遺址。</b></h1> <h1><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周都成周城與王城。西周時期,洛邑成周與鎬京宗周并列為國都。西周時期的成周城北依郟山(即邙山),南系洛水,西至澗河,東逾瀍河,其中心區域在洛河北瀍河下游兩岸。東周時期的王城位于西周成周城之西、澗水兩岸。考古工作者自1954年以來,通過考古調查和勘探,發現了東周王城遺址。</b><br></h1> <h1><b><font color="#1564fa"> ▼</font></b><span style="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span><b><font color="#1564fa">中國古代第一大的都城——北魏洛陽故城。漢魏洛陽城是在東周成周城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計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四朝以此為都,共334年。現存漢魏洛陽城的基本結構和布局,基本上為北魏時期所遺留。漢魏洛陽城的規模在北魏時達到最大,分為宮城、內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面積100平方公里,是西漢長安城的2.6倍、隋唐長安城的1.5倍,比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大9倍、比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達城大8.2倍。</font></b></h1> <h1><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隋唐洛陽城是隋、唐兩代的都城,由外郭城、皇城、宮城以及東城、含嘉倉城、圓璧城和曜儀城等小城構成,規模宏大,布局有序。該城城址主要分布在今洛陽市西工、老城、瀍河、洛龍區范圍內。</b></h1><h1><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定鼎門。定鼎門是隋唐洛陽城外郭城正南門,隋初名建國門,唐時更名定鼎門,定鼎門內的街道稱為“天街”。定鼎門為一門兩闕格局,雙闕與主城門樓呈一字型對稱平行分布,門樓與闕臺之間有飛廊連接,其門道的寬度和進深為隋唐兩京郭門之最,這種“一字闕”的城門在隋唐兩京考古中也是孤例。</b></h1> <h1><b><font color="#1564fa"> ▼應天門。應天門是紫微城正南門,始建于隋大業元年(605年),原名則天門,神龍元年(705年)避武則天諱改稱應天門,又稱五鳳樓。五代、北宋相繼沿用,是朝廷舉行登基、改元、大赦、宴會及接見萬國來使等外朝大典的重要場所。唐高宗俘獲百濟國王、武則天稱帝、唐玄宗接見日本第八次遣唐使等儀式均在應天門上舉行,功能類似現在的北京午門。</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九州池。九洲池興建于隋,主要建筑有千步閣、瑤光殿、琉璃亭、一柱觀等。唐代除保留了上述建筑及九洲池之外又增建望景臺、映日臺等建筑,環池還修建了花光院、山齋院、翔龍院、神居院、仙居院、仁智院并其他院落,形成了水網密布、殿臺樓閣點綴其間的宮苑園林勝景,是隋唐洛陽宮城(紫微城)的重要組成部分。</font></b></h1> <h3><b style="font-size: 20px;"><font color="#1564fa"> 洛陽城北不遠的邙山被歷代視為風水寶地,最適宜穴居,民間有“生在蘇杭,葬在北邙”之說。</font></b><br></h3> <h1><b><font color="#1564fa"> 在這里自古匯聚著帝王將相之陵冢,是中國第一大的墓葬群,分布著三十余座從東周到五代時期的帝王陵墓,加上它周圍洛陽盆地里的那些帝王陵,共計有八十余座。這種密集程度蔚為壯觀。不但如此,歷代高官顯貴、文人雅士等埋葬于此的更是數不勝數。比如秦相呂不韋,唐代大詩人杜甫、王之渙、白居易、孟郊,宰相狄仁杰、大書法家顏真卿;北宋范仲淹、文彥博、邵雍、二程等等。以致民間有個說法,邙山一帶“跺一腳就驚動三皇五帝,刨一鎬滿是秦磚漢瓦”。 </font></b><br></h1> <h1><b><font color="#1564fa"> ▼漢光武帝原陵。漢光武帝陵位于市區北側20公里處的孟津縣白鶴鎮。漢光武帝陵古謂原陵,俗稱漢陵,又稱原陵。為東漢開國皇帝――世祖光武帝劉秀(公元前6―公元57年)和光烈皇后陰麗華的陵園,始建于公元50年,由神道、陵園和祠院組成。</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狄仁杰之墓。狄仁杰是唐朝和武周兩朝重臣。他頗有謀略,剛直不阿,對唐高宗、武則天等施政不當之處,即便違逆龍顏,也不避艱難危險,多次進諫,前后匡復奏對數萬言;他體恤民生,多次為民請命;他樂意推薦、拔擢賢才,許多他推薦的賢才,皆立下不世之功勛。</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杜甫之墓。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公園712-770年)。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經歷了唐代由盛到衰的過程,因此,與詩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對國家的憂慮及對老百姓的困難生活的同情。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世尊稱為“詩圣”,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李白之墓。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font></b></h1> <h1><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嚴格來說,北邙這塊風水寶地,是指洛陽以北的這段邙山。邙山東西綿延190公里,屬于崤山的支脈,是河南中原腹地的文化名山,道教的七十二福地之一。從孟津到鞏義西部這段,長約40公里,稱為北邙。</b></h1><h1><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傳說當年老子曾路過北邙山,對此處的風水大為贊嘆,于是就在這里架火爐,煉金丹。全真教祖師王重陽也曾慕名瞻仰北邙山的上清宮。</b></h1> <h1><b><font color="#1564fa"> ▼孔子問禮處碑。孔子問禮老子在中國歷史上有著巨大影響,在孔子問禮老子之地,多有碑記留存。</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龍馬負圖寺。龍馬負圖寺是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傳始建于晉穆帝永和四年(公元348年),是為感念“人文之祖”伏羲的功績,在圖河故道上建起的第一座祭禮場所,是河洛文化中“河圖”出現地,也是中華易學的發源地,距今已有1600余年。因歷代戰亂,屢建屢廢。經修復的負圖寺大殿,重修伏羲龍馬像,并建山門一座,在圖河架石橋三座,逐步恢復寺院原貌,使其發展成為炎黃子孫的祭祖圣地”和“河圖洛書”的研究中心。</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古老的華夏文明給現如今的洛陽留下了無數的寶藏。</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洛陽博物館(老館)。創建于1958年,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也是中國地方性的綜合歷史博物館。館藏文物40多萬余件,展出文物1.1萬余件館藏量處于全國博物館前列。</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洛陽博物館(新館)。新館位于洛陽市洛龍區隋唐里坊區西北隅,北臨洛浦公園,南接洛陽植物園,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是洛陽市的文化地標。</font></b></h1><h1><b><font color="#1564fa"> 新館占地300畝,建筑面積6.2萬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積4.2萬平方米,地下2萬平方米,總投資3.5億元。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河南省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學研究、陳列展覽、社會教育與文化交流諸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font></b></h1> <h1><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原名洛陽古墓博物館,占地面積130余畝,建筑面積8200余平方米,由一組仿漢代建筑群和一組仿北魏建筑群組成,整個地面建筑之間,廣植花草樹木,間設假山水池,堪稱公園式博物館,1987年建成開放。</b></h1><h1><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自古有“北邙山頭少閑土,盡是洛陽人舊墓”之說的洛陽北邙山及周邊地區,歷代古墓葬星羅棋布,在此基礎上應運而生的專題性博物館——洛陽古墓博物館,其面積之大、風格之別致、收集古墓年代之久、類型及數量之多均屬世界首位,是中國一大絕觀。因此,洛陽古墓博物館又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古墓博物館之一,同時也成為目前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館。</b></h1> <h1><b><font color="#1564fa"> ▼周公營造洛邑雕塑。武王伐紂取得成功之后,于公元前1046年建立周王朝。兩年之后,武王疾歿,成王(武王之子)繼位。接著,周公奉旨東征平叛,營建洛邑。可以說,真正歷經了中國的上下五千年漫漫歷史的都城,不是西安,更不是北京,而唯有如今略顯默默無聞的洛陽。</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中國最大的佛像群體——洛陽龍門石窟,</font></b><b><font color="#1564fa">石窟大小佛像共十萬座,為世界之最。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位于洛陽市洛龍區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龍門石窟與莫高窟、云岡石窟、麥積山石窟并稱中國四大石窟。</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盧舍那大佛。龍門石窟開鑿于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后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余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里,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2800余品。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范。</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關林。關林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為埋葬三國時蜀將關羽首級之地,前為祠廟,后為墓冢。洛陽關林為海內外三大關廟之一,千百座關廟中獨稱“林”,是中國唯一的冢、廟、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經典建筑。關林始建于明萬歷年間,清乾隆時加以擴建,現存建筑主要為明代,是一處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關林的建筑規格按照宮殿形式修建,布局嚴謹壯觀。廟前有戲臺,中軸線建筑依次有大門、儀門、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牌坊、林碑亭、關墓。中軸線兩側附以其他形式相同的對稱建筑物。其中最具特色的當數舞樓,前臺的歇山式和后臺的硬山式組合在一起,重檐樓閣,構筑之妙全國罕見,也為“洛陽古代藝術館”所在地。</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中國第一座寺廟白馬寺。白馬寺創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是佛教傳入中國后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現存的遺址古跡為元、明、清時所留。</font></b></h1><h1><b><font color="#1564fa"> <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據史書記載:東漢永平八年明帝遣使去天竺國求佛經,得到經書四十二章及部分佛像,用白馬馱回。于是建寺以示紀念,白馬寺門口那一對粗拙的石塑白馬,便是文化使者的象征。</span></font></b></h1> <h1><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武則天當政時期所建的明堂、天堂,是洛陽紫微城內最高大的兩個建筑,它們一改皇宮中軸線主殿為單層的傳統,使洛陽紫微城殿宇的立體輪廓和風貌氣勢顯得更加輝煌壯麗。</b></h1><p><br></p> <h1><b><font color="#1564fa"> ▼明堂。 明堂是紫微城的大朝正殿,亦是唐神都洛陽的地標性建筑。唐睿宗垂拱三年(687年),武則天下詔拆除乾元殿,于其地造明堂,號“萬象神宮”,高294尺(91.43米),“去都百余里外,遙望見之”。明堂共三層,底層方形,象征四季。中層十二邊形,效法十二時辰,其上為圓蓋,九龍捧之。上層二十四邊形,法二十四節氣。頂層置金鳳,高一丈。中有巨木十圍(周長15米),上下通貫,是中國歷史上體量最大的木構建筑,其建筑和施工技術驚世駭俗,是唐代建筑的巔峰之作,唐人劉允濟作賦贊曰:“粵自開辟,未有若斯之壯觀者矣!”“盛矣美矣,皇哉唐哉!”</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font></b><span style="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span><b><font color="#1564fa">古代第一高建筑——天堂,記載高度在160米左右,超過了當時世界最高的胡夫金字塔。天堂是紫微城內的禮佛堂,亦名通天浮屠、天之圣堂、功德堂,由武則天建于公元689年的唐神都洛陽,位于紫微城核心區,正殿明堂的北側。天堂是一代女皇武則天感應四時、與天溝通的御用禮佛圣地,天堂內有用夾紵工藝制造的大佛,相當巨大,其小指中猶容數十人。</font></b></h1> <h1><font color="#1564fa"><b> ▼<span style="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span></b></font><b><font color="#1564fa">中國第一座塔——齊云塔,它開創了中國塔類建筑。<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齊云塔本稱釋迦舍利塔、金方塔、白馬寺塔。始建于東漢永平年間,金代重修。齊云塔在洛陽白馬寺山門外東南約200米處,是洛陽一帶地面現存最早的古建筑,也是中原地區為數不多的金代建筑遺存之一。塔的造型具有唐、宋時期密檐樓閣式塔的特點,并采用了仿木結構做法,對研究金代建筑特征、尤其是中原地區金代磚塔結構特點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例證。從塔的造型和內部結構來看,該塔都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1961年,國務院公布白馬寺及齊云塔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span></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天子駕六博物館。天子駕六是我們古代的禮制的一種行為。皇帝級別的六匹馬拉的兩輛馬車,即著名的“天子駕六”。天子所御駕六,其余副車皆駕四。《尚書。夏書。五子之歌》曰:“懔乎若朽索之馭六馬”。逸禮《王度記》曰:“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font></b></h1><h1><b><font color="#1564fa"> 洛陽市考古發現的“天子駕六”大型車馬陪葬坑,是21世紀重大考古發現,“天子駕六”大型車馬陪葬坑,原地原址修建的遺址型博物館。車馬坑規模大,車子類型多,擺放整齊,氣勢宏偉,是當今世界獨一無二的“駕六”遺存,東周瑰寶,舉世無雙!</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上陽宮。在距今1300多年的唐朝,唐高宗在洛陽皇城西南、洛水之濱興建上陽宮,宮內建筑氣勢雄偉,園林風景秀美宜人,有詩贊曰:“上陽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宮處處流。”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均曾在此設朝聽政,或是舉辦宴會。安史之亂時,上陽宮遭嚴重破壞,后逐漸歸于沉寂。</font></b></h1><h1><b><font color="#1564fa"> 上陽宮文化園建立在昔日上陽宮遺址上,占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7000多平方米,是洛浦公園整體提升改造項目的重要工程之一。該文化園定位為唐文化綜合傳播平臺,將展示洛陽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font></b></h1> <h1><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兩程故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宋代理學家程顥、程頤兩兄弟著述、講學的地方。</b></h1><p><br></p> <h1><b><font color="#1564fa"> ▼周公廟。洛陽周公廟遺址博物館,又稱洛陽周公廟博物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亦稱元圣廟,始建于隋末唐初,歷代都有修葺。洛陽周公廟博物館(原洛陽都城博物館)是在周公廟基礎上建立的一座以弘揚周公文化、展示洛陽都城遺址文化內涵的專題博物館。</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洛邑古城。被譽為“中原渡口”的洛邑古城文化旅游景區位于老城區。項目一期分布在洛邑古城東南角。該項目東至新街,西至金業路,南至南護城河,北至中州東路,總規劃面積系1360畝,總投資逾人民幣127億元。開發周期約10年,項目分為四期,首期規劃建設面積280畝。景區包含文峰塔、河南府文廟、妥靈宮、四眼井、金元古城墻遺址等多個歷史時期保護建筑,是集游、玩、吃、住、購于一體的綜合性人文旅游觀光區。</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潞澤會館(洛陽民俗博物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潞澤會館,因祀關羽又名關帝廟,為清乾隆九年(1744)所建。現有舞樓、鐘鼓樓、穿房、廊房、正殿、后殿、配殿等,是一組結構嚴謹、風格獨特的古建筑群。1981年建為豫西博物館,1987年改為洛陽民俗博物館,次年對外開放。</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洛陽山陜會館(隋唐大運河博物館)。洛陽陜山會館始建于清康熙雍正年間,現有琉璃照壁、東西儀門、山門、東西僧房、舞樓、東西廊房、東西官廳、拜殿、正殿、東西配殿,是一組結構嚴謹、風格獨特的古建筑群,是清朝初年山西、陜西商人為經商方便,在洛陽古運河(今洛河)北岸邊、緊鄰洛陽當時的南關碼頭,集資籌建的經商聚會場所。</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千唐志齋。千唐志齋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font></b></h1><h1><b><font color="#1564fa"> 千唐志齋是已故國民黨起義將領張鈁先生所營園林“蟄廬”的一部分。興建于民國21~23年間(1932~1934年),包括15孔磚質窯洞、3個天井和1條走廊。著名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予以命名并用古篆題額。整個建筑里里外外,鑲滿了大大小小的墓志和書法、繪畫石刻。現存各類藏石1413件,其中唐代1185件,宋代88件,明代30件,五代22件,北魏2件,隋2件,西晉1件,元1件,清2件,民國7件。此外,還存墓志蓋19件及其他各類書法、繪畫、造像、經幢、碑碣54件。</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font></b></h1> <h1><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近現代的洛陽也倍受國家的重視。在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政府與蘇聯政府陸續簽訂156項援建協議,其中的第一拖拉機廠、軸承廠、礦山機器制造廠、熱電廠、黃河冶煉廠、柴油機廠等企業,國務院決定在中原地區建設,由此開始了洛陽市的建設高潮。隨后又有耐火材料廠、棉紡織廠、玻璃廠、水泥廠、機車工廠等等入住洛陽。在國家的規劃下,洛陽不斷完善工業體系,一舉成為僅次于北京、上海、武漢、天津的全國第五大現代化城市。</b></h1> <h1><b><font color="#1564fa"> ▼那時,洛陽誕生了很多全國第一。誕生了我國第一臺拖拉機、第一臺壓路機、第一臺軍用越野汽車、第一條浮法玻璃生產線等眾多的“全國第一”。擁抱昔日洛陽的成就,每一個洛陽人都會為之驕傲。</font></b></h1> <h3><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font-size: 20px;"> ▼與此同時,為配合國家重點項目的建設,截至1957年8月,還從上海、廣州等地遷入17家工廠(洛陽單晶硅廠、洛陽機車工廠、洛陽制冷機械廠等),形成了以國家重點項目為中心,大、中、小企業相配套的工業體系。還遷來了商店88家,這些商店組成的上海市場、廣州市場等商業市場對洛陽商業服務業的發展影響深遠。記憶較深的還有百貨樓、新華書店、上海劇院、廣州酒家、上海三友理發店、紅光照相館、上海國泰服裝……</b></h3> <h3><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1, 100, 250);"> 洛陽從那時起,便坐穩中西部非省會城市第一的稱號,更在1959年成為全國最強三線城市,在中西部GDP僅次于武漢,一時風光無二。</b></h3><h3><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1, 100, 250);"><br></b></h3><h3><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1, 100, 250);"> 可惜改革開放后,計劃經濟時代遠去,進入市場經濟時代,洛陽與東北老工業基地命運相仿,轉型一直未成功。</b></h3> <h1><b><font color="#1564fa"> 近些年洛陽經濟轉型得以完成,開始步入新的快速發展時期。</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2005年,“神舟六號”發射成功,洛陽LYC為神舟號系列飛船加工配套軸承。</font></b></h1><h1><b><font color="#1564fa"> 2007年,“嫦娥一號”順利升空,洛陽LYC再次完成這一舉世矚目工程的研制配套任務,為此次奔月工程作出了貢獻。</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2013年,黎明化工研究院生產的火箭推進劑、洛陽軸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載人航天系統中的特種軸承、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鍛造的逃逸艙及逃逸火箭發動機殼體航天鍛件,為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做出了重大貢獻。</font></b></h1><h1><b><font color="#1564fa"> 2016年,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在整個發射及對接過程中,來自洛陽LYC的產品再次為我國的載人航天工程保駕護航。</font></b></h1><h1><b><font color="#1564fa"> 2017年,5月5日14:01, 我國首架國產大飛機C919,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成功沖上云霄!中航光電9套電子設備綜合設備架裝備C919,中信重工鋁合金厚板為C919穿上“鐵甲衣”。</font></b></h1><h1><b><font color="#1564fa"> 這些都是讓洛陽工業名聲大噪的成績。</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2018年,被外媒評為“新的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從香港自駕到珠海澳門僅需30分鐘!而這項偉大的工程中應用了我市雙瑞特種裝備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158個“橋梁關節”——特種減隔震耐蝕橋梁支座。</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2019年,中國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這與洛陽中航光電,有著緊密關系!作為高速磁浮列車研發項目的重要配套企業,中航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供應了CT49系列盲插連接器和GJB系列連接器,傳輸電流從毫安級到100安以上不等,以高標準的抗電磁干擾等性能,助力研發項目的順利推進。在制動、導向、磁浮、監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小浪底水利樞紐。小浪底水利樞紐位于洛陽市孟津縣與濟源市之間,是黃河中游最后一段峽谷的出口,是黃河干流三門峽以下唯一能取得較大庫容的控制性工程。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是黃河干流上的一座集減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發電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水利工程,是治理開發黃河的關鍵性工程。小浪底水利樞紐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河南省十大旅游熱點景區,更被譽為“小千島湖”。</font></b></h1> <h3><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1, 100, 250);"> 2017起河南自貿區片區落戶洛陽,與加快洛陽河南經濟副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設等政策紅利加持下,洛陽重新煥發,一再經濟提速。</b></h3> <h1><b><font color="#1564fa"> 2017年12月2日,國家公布“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項目,<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其中,河南唯一入選的建筑遺址是</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洛陽一拖早期建筑”。</span></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2015年第四屆中國旅游產業發展年會發布“中國城市國際影響力20強”,<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洛陽是唯一的非直轄市和省會城市。</span></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洛陽是一座有著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光榮傳統的雙擁模范城市,自1994年以來,連續八次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稱號。</font></b><b><font color="#1564fa">歷代洛陽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現如今洛陽也是駐軍大市,市政府全面落實雙擁各項政策,扎實做好雙擁工作,大力加強軍地協調,推進軍民共建融合發展,不斷探索具有洛陽特色的軍民共建發展新路子。</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近些年來,洛陽城市建設也開始奮起直追……</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洛陽牡丹機場。洛陽牡丹機場位于洛陽市北郊邙山之上,是河南省重要的空中交通樞紐、地區重要支線機場、對外開放的國家一類航空口岸、全國唯一一個由高校主管的民航機場。洛陽機場2008年、2016年和2018年進行了多次改擴建工程,工程包括航站樓改造、延長跑道、飛行區等級提升至4E級,擴建完成后航站樓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現已開通通航城市已達29個。</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洛陽龍門通用機場。主要用于開展從事空中作業、應急救援,以及旅游觀光、飛行培訓、飛機航材銷售、托管維修服務等通用航空飛行任務。</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龍門高鐵站。位于洛陽市洛龍區,隸屬于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 是徐蘭高速鐵路上的一座中間站。</font></b></h1><h1><b><font color="#1564fa"> 洛陽龍門站于2008年12月9日開工建設,于2010年2月6日正式投入運營。洛陽龍門站站房面積約3.2萬平方米,站內共設3臺7線,設計承載量為每小時發送4000人次。</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洛陽地鐵。1#和2#地鐵線路已開工建設,明后年將正式運營。3#和4#地鐵線路已完成規劃設計,正在報國家審批。</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洛陽高速公路和快速通道四通八達,大大增強了洛陽與周邊城市互聯互通能力。</font></b></h1> <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城市立交極大的提高了市區的通勤速度。目前已建成通車16處大型立交,在建15處立交,年內新開工4處立交,未來規劃新建18處立交。</b></h1> <h1><b><font color="#1564fa"> ▼過街天橋,給行人帶來了方便和安全</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城市主次干道干凈整潔綠樹成蔭</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黃河濕地和洛河濕地建設成績斐然。洛陽以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為載體,盤活水資源,做好水文章,打造中原經濟區最佳宜居地的“金質名片”。</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開放式城市休閑廣場遍布市區。</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標準和“大游園提升城市形象,小游園方便群眾生活”的要求,洛陽在中心城區建設小游園150處,讓市民看得見綠草,聞得到花香。</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改造后的西工體育場,主要用于全民健身和運動訓練。</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新建的新區體育中心,設有室內體育館、室內網球館、室內游泳館、射擊館、自行車館和露天大型體育場,主要承接大型賽事。</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值得一說的是大型露天體育場,它總面積為45220平方米,建筑高度為33.086米,能容納4.5萬名觀眾。</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體育場建筑主色調呈金屬灰色,充分顯示了體育建筑的力與美。它由混凝土看臺和屋面鋼結構罩棚兩大部分組成,地上5層,頂部為鋼結構罩棚,四周有4根高達89米的白色巨大立柱直指蒼穹,就像是帆船的桅桿,再加上“桅桿”周圍環繞著幾十道懸拉索,共同穩穩地托起了體育場,寓意為洛陽新區揚帆起步,鵬程萬里。</font></b></h1> <h3><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1, 100, 250);"> ▼亞洲第一大音樂噴泉-開元湖音樂噴泉。開元湖位于洛陽城市現代軸線上,這里匯聚了泉舜財富中心、正大廣場、市民之家和行政中心等功能板塊,高樓林立。每當節假日的夜幕降臨,這里燈光璀璨,五顏六色的水柱在優美的音樂旋律中歡唱起舞,17.85萬平方米的水面成為水和樂、光和影激情演繹的廣闊舞臺。在七彩燈光的映襯下,開元湖周邊夜景像一道彩虹,隨手一拍都是美景,更是洛陽國際化現代化都市的最佳寫照。</b></h3> <h1><b><font color="#1564fa"> ▼洛陽國際會展中心。會展中心的構成主要由:展覽廳、大型會議中心、同聲傳譯會議中心、學術報告廳、餐飲中心和地下停車場等相關設施。</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洛陽城市規劃展示館。<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主要介紹了洛陽這座不朽之城的規劃歷史,宣傳當代城市規劃建設的偉大成就,展示未來洛陽城市發展的燦爛明天。</span></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近兩年,政府提出了新的文化工程“城市書房”,打造15分鐘閱讀圈,目前已累計建成并開放城市書房165座,其中城市區93座,縣(市)72座,總建筑面積2.5萬余平方米,藏書86.6萬余冊,閱覽坐席7450余個。</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濱河游園,是沿洛河兩岸修建的幾十公里長的綠色長廊,是市民休閑散步納涼的場所。</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萬安山山頂公園是市民周末踏青賞花和健身的后花園。</font></b></h1> <h3><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1, 100, 250);"> 沿洛河和伊河有十幾座各式各樣的跨河大橋,它們承載著南北交通和運輸重任,夜晚又是霓虹閃耀的觀景橋。</b></h3> <h1><b><font color="#1564fa"> 洛陽還有71家A級景區,其中5A級景區5家。景區風光俊美,是旅游觀光的極佳地,比如:老君山、白云山、黛眉山、天池山、雞冠洞、龍峪灣、龍潭大峽谷等等。</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在洛陽有個盛行于唐朝時期的陶器燒制工藝珍品-唐三彩。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釉彩有黃、綠、白、褐、藍、黑等色彩,而以黃、綠、白三色為主,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唐三彩”。</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在帝都洛陽,牡丹花會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民俗活動。起于隋唐,盛于宋朝。現如今每年四月是牡丹盛開的時節,國內規模最大的牡丹花會在洛陽舉辦。</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洛陽山好水好,風光也無限好。</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隨著帝都洛陽的不斷發展,我們家也在不斷的添丁擴大,從最初的五口之家,已經發展到二十幾口人的四代家族。</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作為土生土長的洛陽人,我很自豪和驕傲,因為在這片熱土上人文薈萃、名勝眾多,它不僅有著悠久燦爛的文明史,有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她依山傍水,山水自然資源豐富,她四季分明是二十四節氣的最為典型適用地區,她空港、高鐵、地鐵、高速公路和城市交通四通八達,她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5%,她在中外城市競爭力研究會公布的“2019第十八屆全球國家(城市)競爭力分類優勢排行榜”中,以92.34的高分上榜,位列第2。</font></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我們深愛著故鄉洛陽,不僅愛她輝煌歷史的熏陶,愛她秀美山水的寄情,更愛她繁榮、開放、包容、文明的今天。衷心祝愿千年帝都洛陽再展輝煌!!<br></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最后,借用宋代司馬光《過洛陽故城》詩作為結語:<br></b><b><font color="#ed2308"> </font><font color="#1564fa">四合連山繚繞青,<br></font></b><font color="#1564fa"><b> 三川滉漾素波明。<br></b><b> 春風不識興亡意,<br></b><b> 草色年年滿故城。<br></b><b> 煙愁雨嘯奈華生,<br></b><b> 宮闕簪椐舊帝城。<br></b><b> 若問古今興廢事,<br></b><b> 請君只看洛陽城。</b></font></h1> <h1><b><font color="#b04fbb"> ——完——</font></b></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靖县|
正阳县|
东莞市|
巨鹿县|
天峨县|
玉门市|
梁山县|
宣恩县|
双桥区|
改则县|
玛曲县|
武清区|
唐海县|
任丘市|
安平县|
明星|
枣强县|
泽普县|
固镇县|
启东市|
安达市|
江阴市|
苏尼特右旗|
亳州市|
宝山区|
清徐县|
曲水县|
沙坪坝区|
宿松县|
恭城|
红河县|
团风县|
鄂伦春自治旗|
土默特右旗|
滕州市|
丰台区|
沅江市|
桐庐县|
阿瓦提县|
册亨县|
慈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