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大美新疆,我又來了——新疆研學游記(1)

草原風

<h3>地理攝影采風研學開始了,一群地理老師在中地參和地理攝影解讀群的組織下,又一次走到一起,有人這樣描述:辛苦一學期,放棄在家休息,是什么理由讓我們自掏腰包、不辭勞苦、不畏酷熱,從祖國各地相聚? 這是一場盛大的戀愛,這是一場神奇的約會。只要一次,便是久久牽掛。</h3><h3> 近三年來,在地理教師攝影解讀群(413330382)和“中地參”卓越發展群(413475324)群友的自發組織下來自全國中學地理攝影愛好者的老師們自發組織在一起,相聚在一起選擇具有典型自然地理環境特征和人文環境特征的地區進行采風攝影活動。隨著該項研學活動不斷的深入和擴大,參與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從五六十人到百人以上。到目前為止,這樣的活動已經組織4年。</h3><h3> 這是與一般的旅行或者旅游有很大的區別的。首先他的隊友主要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地理老師。第二,他們所去的地方往往不是著名的旅游景區,或者不全是著名的旅游景區,而是選取在地形人文,地貌,自然環境,生產活動中具有典型地理環境特征的地區。如喀斯特地貌典型的恩施大峽谷,湘西土家族民族風情。再如自然地帶過渡明顯的內蒙古赤峰地區,以及風蝕地貌典型的北疆地區。今年的研學線路選擇在南疆,主要是沿塔里木盆地周邊,最高登至帕米爾高原。在左老師的領導下,涉及的地區不斷擴大,今天可以稱得上真正意義的全國性自發研學活動。</h3><h3> </h3><h3> 伴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實踐活動越來越重視。前提是老師自身的實踐力培養和提升。在研學旅行所有的主題中有一個共同的認識是如果老師要開展研學旅行。首先要能夠研學,首先自己研學過。才能具備研學體驗,經驗,進而成長為老師研學課程開發的能力。</h3><h3> 該項目研學活動要求是每個老師需要有單反相機或無人機,要求研學結束每人至少上交10幅攝影作品,并對照片進行解讀。一個簡單要求也是能夠求證老師們能不能下定決心參加研學,鼓勵老師用地理視角發現美,解讀美,特別是地理人眼中的美。很多老師正是在這樣活動的號召下,購買了自己的相機,相約在研學集結地,開始了在自己的研學觀察和認識周邊的世界,將我們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踐進行連接。</h3><h3> 本次我參加的是南疆地區塔里木盆地和帕米爾高原的綜合考察。這個團隊的報名比較活躍,來自全國大約105人積極參與。這次行程稍有波折,在赤峰研學結束的第二天就是新疆研學報道時間,于是買了當晚到北京的火車票,以及9.00飛往烏魯木齊的機票,本來應該5點到北京,4個小時的間隔,到機場時間寬裕,可是早上4.00多醒來,打算收拾準備下車時,發現車是停著的,一問才知道,在密云附近已經停了2個多小時了,因為受臺風影響,一場強降水導致鐵路被淹,火車晚點了,盼著火車快快開吧,不然飛機趕不上了,晚點3個小時后,終于到了北京站,這時已經8.00了,如果再到機場,安檢,等等,時間顯然是來不及了,怎么辦?南苑機場是不能去了,碰一下運氣的結果可能就是來回折騰,一陣糾結之后,毅然決定退票,重新買,于是去了首都機場,到了機場買了最近一班去烏魯木齊的機票,還是第一次這樣到了機場臨時買票的情況,飛行4個多小時下午3.30終于到達烏魯木齊,報道地點是曾經住過的81賓館。這時就陸續遇到了來自全國各的老師,有以前我們已經熟識的伙伴,也有新的伙伴。</h3><h3> 大家熱情地互相打招呼,分享著一年來從上次分開到這次相遇中間發生的種種趣事。那是闊別依舊的老友再次相會,其樂融融。</h3> <h3>新疆,我又來了</h3> <h3>再來新疆,沈經理盛情安排了新疆特色美食,在這里再次感謝沈經理</h3> <h3>賞大美新疆,嘗西域美食,品絲路文化,這一行文字,詮釋了本次研學的真諦</h3> <h3>老酸奶</h3> <h3>大羊肉串</h3> <h3>大盤雞</h3> <h3>卡瓦斯,新疆特色飲品</h3> <h3>第一天,7月24日,我們百人團的第1個目的地是羅布人村寨。清晨我們從烏魯木齊出發。時間大約是8點。從烏魯木齊趕往羅布人村寨,需要首先一路向南至托克遜,再由托克遜向西至庫爾勒,從庫爾勒再向南進入沙漠深處的羅布人村寨。</h3><h3> 乘車大約經過了七八個小時,在著名的馬蘭軍博園附近午餐。這也是我們的第一站。</h3> <h3>我們午餐的地方就在金沙灘附近——南疆旅游第1站——朗庭大酒店。從建筑的風格和布局上來看,有明顯的蒙古族特點。那里位于著名的馬蘭軍博館附近。我國上世紀六十年代核試驗基地的研究中心場所之一和部隊指揮中心,有較多軍事遺跡,是“兩彈”研發的軍事紀念地。曾留下諸多國防將領和核試驗科學家工作與生活的足跡,許多重要的居所和工作場館至今仍較好地保持了原主體風貌,長達300米深邃迂曲的人工防空隧洞(三線指揮部)透露著核試驗的神秘與艱辛,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軍事文化旅游基地,具有發展“紅色旅游”的國家旅游資源品質。來這里將建成我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據當地人講,大約在今年年底的時候這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將全部建成對外開放。那段崢嶸的歲月,那段偉大歷史能揭開一些神秘的面紗,對青少年進行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h3> <h3>一路上我們就可以看到著名的戈壁灘。這里的戈壁灘是黑戈壁。所謂黑戈壁一個是它的顏色呈現黑色,在長期的風吹日曬,物理化學的作用下,碎石的表面形成黑色的漆狀物質。黑戈壁的第二層含義是,這里寸草不生。的確,車在行進的過程中很少見到植被,偶爾見到就是那些耐旱耐鹽堿的駱駝刺、芨芨草等等。沿高速公路行駛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一個神奇的現象,在我們行進的右手邊,也就是北邊有少量的植被。但是,這些植被僅限于在公路附近。于是研學的第1個問題便產生了,為什么在公路附近有少量的植被,而在我們的左手邊也就是沙漠,戈壁,幾乎沒有植被。有人說是為了公路的養護,也有人說是公路的北側的冰雪融水引入這里。我個人認為應該是防風沙保護公路的。大家在車上議論起了黑戈壁的成因。無論是來自于大西洋的暖濕氣流,還是來自于北冰洋平洋的氣流。都在高大天山的阻擋下不容易到達。資料顯示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雪線,新疆天山西坡北坡和西坡都要比南坡的海拔要低一些。我們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當這些氣流翻越高大的天山后在下沉的過程中形成“焚風效應”。所以,在天山山腳下的這個位置也就是盆地的邊緣,氣流更加干燥,水分稀少,植被生存困難。當然黑戈壁的成因有很多方面,我想翻過高大山脈的焚風效應,應該是起到了一個加劇的作用。這類的黑戈壁主要還是因為封閉地貌對于暖濕氣流的阻擋應該是最主要的成因。</h3> <h3>它位于尉犁縣城西南35公里處,村寨方圓72平方公里,是中國西部地域面積最大的村莊之一。</h3> <h3>進入村寨之前,先經過成片的沙漠,典型的新月型沙丘</h3> <h3>晚上8.30,我們終于到達目的地:庫爾勒市南羅布人村寨。在沙漠內部,別樣的風景展現眼前,大面積的湖泊,猶如沙漠明珠,據說這里的居民原來以打漁為生,是不是難以想象,沙漠腹地的聚落是靠著打漁生存的?由此可見,當時這個地方應該是一個水域廣闊,蘆葦叢生,魚蝦比較豐富的地區。</h3> <h3>一個打漁的老者,撐著獨木舟在打漁,看到我們,還招手和我們打招呼</h3> <h3>由于今天行程很長,8.30才到達目的地,由于時差原因,21.30才夕陽西下,神女湖一片金色,景色迷人,神女湖附近,那是一個和塔里木河相連的。在一片沙海周圍下陷形成了一個個小型的湖泊。目前景區修了棧道,工人參觀游覽。再往里邊走就到了塔里木河沿岸。真正進入景區,太陽已經快要落山。余暉倒映在塔里木河上,波光粼粼。在這里看到的太陽在露出地表輪廓很大。真的有點像那個長河落日圓的感覺。</h3><div><br></div><div> 在塔里木河的沿岸可以看到成片的胡楊林以及就是羅布人當時生活是留下的足跡。包括他們的住宅以及他們打魚的漁船。也許今天我們很難想象在這樣一個干旱少雨的地區,竟然生活著一群一打漁為生的人,而且在這里生活了幾百年。聽說這里距離樓蘭古國也在附近。水光倒影,漁人乘坐漁舟在水域中的捕魚,太陽慢慢的落下,留下了漁人長長的影子。太陽金色的光輝,灑滿了湖面。真是一副愜意的園田風光。</div><div><br></div><h3> 在塔里木河畔,胡楊林旁,思考著在這里繁衍生息羅布人創造的風俗文化。有人這樣概括羅布人村寨:來到這里,你會驚嘆于大自然鬼斧神工。粗獷恢宏的戈壁沙漠中,綿延數十公里的金色沙灘與尉藍的 湖水衣帶相連,柔美入骨,一剛一柔,如此和諧。 傍晚,落日成金的夕陽余暉,伴隨著翩翩歸巢的飛鳥,慢慢消失在水沙一線的天際,禁不住讓人神思飛揚,產生許多優美的遐想。</h3> <h3>典型的湖岸階地</h3> <h3>塔里木河,這是我國最大的一條內流河</h3> <h3>神女湖</h3> <h3>在村寨中晚餐,</h3><h3> </h3><h3><br></h3> <h3>第二天,7月25日,我們的行程相對比較單一,主要是庫車胡楊林公園欣賞那片成片的胡楊林。早上我們8點出發在沙漠公路,一路向前。剛起來的時候還是風和日麗,風清云淡的。剛上車,大家就隔著玻璃窗,觀察兩側的沙漠、隔壁。按照慣例,今天是第一組根據昨天研學研學,給大家分享研學成果的時間。第一組老師們準備充分,他們就昨天遭遇風道,干溝地區沙山形成,羅布人生活與環境,胡楊林葉子特點與氣候,胡楊樹的生態價值和藥用價值,土壤鹽堿的治理等主題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解讀。這群地理人用自己的眼光來觀察身邊見到的事物,調用專業知識進行分析,結合材料解讀,還有其他老師不時的有人進行補充和分析,氣氛熱烈而溫暖,充分體現了地理研學特色。</h3><h3><br></h3> <h3>常生長在沙漠中,它耐寒、耐旱、耐鹽堿、抗風沙,有很強的生命力。“胡楊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爛”。胡楊是生長在沙漠的唯一喬木樹種,且十分珍貴,可以和有“植物活化石”之稱的銀杏樹相媲美。它曾經廣泛分布于中國西部的溫帶暖溫帶地區,新疆庫車千佛洞、甘肅敦煌鐵匠溝、山西平隆等地;如今,除了柴達木盆地、河西走廊、內蒙古阿拉善一些流入沙漠的河流兩岸還可見到少量的胡楊外,全國胡楊林面積的90%以上都發布于新疆,而其中的90%又集中在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所以說世界胡楊看新疆,新疆胡楊看輪臺</h3> <h3>由于今天上浮塵天氣,所以給滄桑的胡楊林蒙上一層面紗,更增加了其滄桑和神秘</h3> <h3>我從遠古走來</h3> <h3>結束了游覽,坐車繼續前行,在途中遇到強沙塵暴</h3> <h3>盜圖</h3> <h3>車行至庫車二八臺檢查站,大巴車突然停了下來。再看周圍的車都停下來,我們隔著窗戶看發現沙子越來越多,風力越來越強。檢查站已經關閉了通行通道。所有的車都在原地等待,這場沙塵這場大風。隔著窗戶,我們發現沙塵的數量越來越多,風力越來越大,天空能見度越來越低,最大的時候能見度不足10米。檢查站所停的車輛越來越長,排起了長龍。</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有老師用手機拍攝到當時風力之大,樹木搖擺,沙石滿天。天氣預報說庫車地區有8~11級的大風。據我們的目測,這里的風速至少達到8級以上。因為風一直在,不停的拍打著車企和卷起地面的沙子。根本不清楚什么時候這場沙塵暴能過去。一方面在探討著沙塵暴的形成,也開始擔憂什么時候才能返回酒店。</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這次偶遇沙塵暴的經歷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們以以前總是在講沙塵暴,總是在搜集素材,這一次才感受到它的猛烈和熱情。大家說我們這一次算是系統的了解了這個地區沙丘的形成。昨天我們看到的是靜態的沙丘,今天我們看到了大自然是如何去塑造它,看到的是一個動態形成的過程。也有人說,今天的經歷可以再次驗證這里干燥氣候對當地環境地貌、人們生活的影響。我們這群勇敢快樂,熱愛生活的人,在沙塵暴的遭遇中并沒有任何悲觀的情緒,而是在探究中尋求快樂!</h3> <h3>第三天,7.26 Fri:庫車-天山神秘大峽谷-阿克蘇 </h3><h3> 早乘車前往天山南麓克孜利亞山,參觀比美國羚羊地縫式峽谷還壯美的地質奇觀-庫車【天山神秘大峽谷】,龐大的紅色山體群形成于距今1.4億年前的中生代的白堊紀,經億萬年的風剝雨蝕,洪流沖刷,形成縱橫交錯,層疊有序的垅脊與溝槽,隨著太陽光照的照射角度、強度變化出不同的色彩,令人神往。</h3><h3><br></h3><h3></h3> <h3>到峽谷的路上,路過鹽水溝,大家興奮的研究著</h3> <h3>今天運氣不錯,大晴天,在這樣的天氣里,峽谷更顯壯觀,色彩通透,幾天來的長途跋涉也是值了</h3> <h3>第四天,7.27 Sat:</h3><h3>今天早餐后乘車前往“絲路明珠”喀什,新疆喀什以其厚重的歷史文化、濃郁的民族風情和獨特的自然風光,享有“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的美譽。喀什噶爾老城是喀什的靈魂所在,喀什老城內街巷縱橫交錯,布局靈活多變,曲徑通幽,它代表著這個城市古老的過去。當地居民把樹木去枝后,不經刨削加工,直接用來架構和支撐屋頂、閣樓和陽臺,這樣的房屋墻體厚重堅固,在缺少雨水的沙漠地區,這些房子顯示出獨特的“生態適應”,冬暖夏涼。晚住喀什。<br></h3> <h3>終于是到了新疆,這里是我國最西的城市,據說這里的人生活的非常悠閑,早上11.00上班,下午5.00下班,中間還有2個小時的午休</h3> <h3>午餐的地方,據說是最古老的英國領事館原址</h3> <h3>第五天,7.28 Sun: </h3><h3> 早乘車前往喀什巴扎中最具特色的【牲口巴扎】。這里是新疆最大的活畜交易市場,主要進行牛羊、駱駝等牲口交易。只在每周日開市,場面十分壯觀。喀什,因為巴扎,多了一份傳承和獨特。巴扎,是喀什的靈魂。在巴扎日,可以看到巴扎里川流不息的人,聽到巴扎里此起彼伏的吆喝聲和討價聲。走進巴扎,兜上兩圈,意猶未盡。</h3> <h3>剛一進來,就被導游娜娜的問題所吸引,知道這是什么嗎?竟然是土鹽,牲畜補充鹽分用的,我們可愛的地理老師,竟然有人也是舔了一下,嘗了嘗。</h3> <h3>這也許是最后一餐了,互相直接都有一些不舍</h3> <h3>什么情況?一起尋聲望去</h3> <h3>在這里老師們買了各種能吃的,烤羊肉串,烤包子,西瓜,甜瓜,等等,同時還有人仔細觀察著市場上的交易,竟然還是比較古老的交易方式,伸出手指,捏來捏去,通過這種方式互相討價還價,竟然不是語言交流,大家也是觀察到出售的牛羊都是頭對頭拴著,后來了解到,這是為了更方便快捷的查看牛羊狀況,看看牙口,了解牛羊的年齡,看看屁股,了解牛羊的性別,便于挑選。</h3> <h3>從牲口巴扎出來之后,前往世界屋脊帕米爾高原,參觀世界上少有的高原湖泊蔥嶺圣湖【卡拉庫里湖】,“卡拉庫里”意為“黑海”,是一座高山冰蝕冰磧湖,四周有冰峰雪嶺環抱,特別是周圍的公格爾、公格爾九別峰和慕士塔格峰 更為這個湖增添了神奇而美麗的色彩。途中參觀【白沙湖、白沙山】,發源于慕士塔格峰東坡冰川的康西瓦河,到布倫口鄉一帶,經過一個大拐彎后突然放緩了流速,形成了一片寬闊的三角形河灘。夏季水豐時節,冰川融水量大,使整片沙湖都淹沒在水中。而到了秋季,枯水季節,河灘裸露,盛行風經過峽谷后的強風,吹起河道白色細沙堆積在山體一側,形成白沙山。之后前往塔什庫爾干縣。</h3> <h3>白沙湖,白沙山</h3> <h3>由于浮塵天氣,只能看見灰蒙蒙的水面和山體,遠處的雪山不肯現出真容</h3> <h3>白沙山,竟然是風把湖里的細沙吹到山上,可見這里的風力有多大,我們這次行程,感覺不是很大的風,可依然是浮塵天氣,所以白沙山的成因是深有體驗</h3> <h3>回程再次路過白沙湖和白沙山,由于天氣原因,終是見到了湖水的真面目</h3> <h3>遠處雪山,山麓沖積扇,河流,這里地理要素完整,系列地貌發育完全,是特別好的課堂素材</h3> <h3>卡拉庫里湖</h3> <h3>遠處是雪山慕士塔格峰,可惜的是浮塵天氣,沒能一睹芳容</h3> <h3>不過比較幸運的是,再回程的時候,晴天了,在雪山腳下大家興奮的拍照,只是不能以河為前景了,只能在路邊拍,一路為前景也是不錯呢,因為主體是雪山</h3> <h3>晚上入住塔什庫爾干縣,塔縣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在帕米爾高原的東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35°37′-38°40′、東經71°20′-77°01′之間。外與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國接壤,邊境線長888.5公里;縣境東西長484公里,南北寬329公里,總面積2.5萬平方公里。塔什庫爾干,在維吾爾語里意為“石頭城”,因城北有古代石砌城堡而得名。</h3><h3> 塔縣位于西昆侖褶皺帶的塔什庫爾干隆起地帶,此處為喀喇昆侖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和阿賴山脈的聯結處。屬于帕米爾高原,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山脈自西南向東北延伸。</h3><h3> 塔縣屬高原高寒干旱-半干旱氣候。冬季漫長寒冷,干旱少雨,光能充足,熱量欠缺;春秋季短暫多風,有少量降雨;無明顯夏季。大致可分為冷暖兩季。年平均濕度為30-35%;年均日照時數達4434.7小時;晝夜溫差大,平均日較差14.7℃ 左右,最大日較差25.2℃;平均降水量為68.1毫米;平均風速為2米/秒;平均無霜期為113天。</h3> <h3>午餐的地方</h3> <h3>紅其拉甫口岸(Khunjerab Pass)位于東經 75°33′22″,北緯37°02′,地處中國新疆喀什地區西南部,帕米爾高原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境內,同巴基斯坦北部地區毗鄰。口岸海拔4733米,是世界上海撥最高的口岸。</h3> <h3>看看這是什么?竟然這里的餐桌桌面都是這樣的</h3> <h3>未完待續</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阳市| 宁晋县| 五家渠市| 正镶白旗| 新竹县| 闵行区| 鄢陵县| 沧州市| 玉环县| 奉新县| 花垣县| 哈密市| 澎湖县| 尚义县| 鸡泽县| 建瓯市| 大渡口区| 盐城市| 青阳县| 长岛县| 长葛市| 双桥区| 清新县| 洪湖市| 新兴县| 武城县| 乐安县| 锡林郭勒盟| 三亚市| 江永县| 巴林右旗| 松滋市| 池州市| 肇庆市| 富顺县| 石楼县| 嘉祥县| 三亚市| 哈密市| 赤壁市| 浑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