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趙民戰友是這次活動的積極組織和熱心負責人之一,老伴也積極協助,熱情為大家服務。</p><p><br></p><p> 歲月如歌 戰友情深</p><p> 我1986年由錦州部隊轉業后,33年來沒有回去過,雖然錦州有老戰友曾數次邀請,但因沒有合適的機會,一直未能成行,所以對錦州很多老戰友以及曾經生活、工作了16年的軍營、機場魂牽夢繞非常想念。</p><p> 2019年八一建軍節前夕,北京戰友商秉正、馬長旗、劉志英、蔣保忠和浙江湖州戰友沈根江、錢松梅相約回錦州老部隊,我得知后隨即加入其中。</p><p> 7月29日,我們北京一行九人由北京出發,馬長旗、劉志英、蔣保忠和我都帶老伴同行。當天下午5點多,我們和浙江戰友沈根江、錢松梅先后到達錦州,受到了錦州戰友趙民,張鳳斌、賀守亮、楊晉、田躍、周大恩、宋殿軍等戰友以及趙民夫人的熱請款待,得知他們提前幾天就為我們安排好了食宿和活動計劃,令我十分感動。</p><p> 7月30日上午,我們首先重返老營房和機場。天氣炎熱,張鳳彬老哥、趙民夫婦冒著炎熱酷暑親自陪同,跑前跑后,既是聯系人,又當攝影師,還兼講解員。張鳳彬老哥已70多歲,身體也不太好,但堅持陪同到底。</p><p> 下午,我們再次游覽遼沈戰役紀念館和校部舊址。在部隊時,這些地方我們常去,記不清去過多少次。賀守亮老戰友轉業后就安置在這個單位,所以一直陪同到最后。</p><p> 呂愛老領導得知我們回錦州,告知了原政治處的劉志和、韓剛、楊品元、云寶鋼等戰友,并安排了海鮮大餐。特別令我感動的是劉志和得知我到錦州,專程從沈陽趕回錦州,我們得一相見。韓剛老戰友除過組織接待,還安排晚上唱歌,我們一起唱歌述情,感覺非常好。</p><p> 7月31日,呂愛親自駕車、賀守亮專門陪同我們老倆口游覽了筆架山風景區。</p><p> 8月1日,原飛行大隊戰友陳永才、機務三中隊中隊長曹樹環倆位老哥,安排我們參加了海邊大餐和游泳娛樂等活動,十分快樂盡興。</p><p> 總之,通過錦州戰友們精心安排和熱情周到的服務,我和老伴以及我們這次所有來錦州的戰友們吃的好,住的舒服,玩的高興盡情。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次聚會,再次見到了闊別30多年的戰友,重回昔日工作學習和生活了16年的地方,看到老部隊發生的巨大變化,非常高興。了卻了我多年魂牽夢繞的牽掛,內心感到非常的滿足和愉快。因各種原因,還有一些未能見到的老首長和老戰友,深感遺憾。</p><p> 臨別之前,趙民、夏殿發等戰友還專門到酒店送別。在此,向錦州所有參加這次活動的戰友及家人表示衷心的感謝!</p><p> 我作此美篇,是想把這次有意義的活動紀錄下來,留作永遠的紀念。同時發到戰友群里,也請戰友分享。</p><p> 這次聚會過程中,戰友群里發的很多照片因過期不能顯像使用,無法錄入使用。有的我也無法修改,只能原版使用。</p><p> 本人能力水平有限,錯誤和不周之處,敬請大家諒解。</p><p> 敬禮!</p><p> 柳東</p><p> 2019.8.13</p><p> </p><p> </p> <p>自左到右:前排賀守亮 沈根江 柳東夫人 劉志英夫人 蔣保忠夫人 馬長旗夫人</p><p>二排:宋殿軍 柳東 錢松梅 馬長旗 蔣保忠 趙民</p><p>三排:周大恩 田躍 張鳳彬 劉志英 楊晉 商秉正 </p><p>二中隊參加這次聚會戰友合影留念</p> <p>自左到右:蔣保忠夫人 蔣保忠 田躍 楊晉 商秉正 馬長旗</p><p>海闊天空侃大山</p> <p>自左到右:趙民 張鳳彬 劉志英 劉志英夫人 蔣保忠 馬長旗 楊晉 趙民夫人 蔣保忠夫人 商秉正 柳東夫人</p><p>戰友見了面,話兒說不完</p> <h3>照片中的戰友,前面解紹過的后面不在解紹。左四 柳東</h3><h3>個別的事個別說</h3> <h3>自左到右: 賀守亮 宋殿軍 錢松梅 劉志英 周大恩</h3><h3>舉杯邀戰友 酒是我的心</h3> <h3>左一 田躍</h3><h3>相逢一笑樂呵呵</h3> <h3>見了老哥述衷腸</h3> <h3>激動的熱淚往下淌</h3> <h3>吃菜吃菜,趁熱別涼!</h3> <h3>酒桌“三大戰役” 指揮田躍休息</h3> <h3>錦州老火車站,也是錦州標志性建筑之一,下車后就先合影留念。</h3> <h3>營區新貌美如花園</h3><h3>新營區南門(位置大概在原家屬招待所附近)</h3> <h3>原運油專用線,原東門現不能進營區,只能由此繞新南門進營區</h3> <h3>剛進新南大門,我們經門衛同意,拍照留念。</h3> <h3>老營房大門前馬路兩邊的刺槐 應該是受保護的古樹名木了</h3> <h3>二中隊新樓前留影紀念</h3><h3>右一為現任指導員 右三為中隊接待人員。現任指導員年青精干,熱情歡迎我們一行。主動且又嚴格保護軍事密秘,為我們介紹了現中隊、營區和部隊的一些情況,回答解釋我們的問題。聽說我原來在飛行一大隊工作,還主動帶我去了現在的飛行一大隊營房,給我照了像。在此,衷心的感謝這位指導員同志,為我們這些老兵提供的熱情服務。占用了你的工作時間,添了麻煩,謝謝!向指導員敬禮!(當時心?情激動,忘記問指導員姓名了)</h3> <h3>二中隊營區原址,老房已拆,合影照后邊是新樓</h3> <h3>二中隊部內</h3> <h3>二中隊榮譽室</h3> <h3>二中隊歷任主官名單 我認識和熟悉的多名戰友名在其中 </h3> <h3>參觀二中隊會議室 我們那時每人一個小凳子,有的是老兵傳下來的,有的是自己做的,我曾自己做過兩把鐵質小凳。每次開會都要自己帶小凳子。</h3> <h3>現在的設備好,整齊劃一好搞。過去桌椅床柜破舊,再好不如現在好看。</h3> <h3>官兵的運動鞋擺放的整整齊齊。我們那時全擺在床下(不能超過四雙)</h3> <p>中隊的曬衣房 形容錦州的風,有一句話很形象真實:錦州的風一年刮兩次,一次刮半年。錦州卻實常年刮著四、五級風,早上九、十點鐘后至下午五、六點前尤著。夏季涼爽舒服,冬季的風如小刀剌臉。我們那時全是室外露天曬衣場,衣服掛在外邊,飛行后回來常常找不到衣服了,要么吹跑了,要么又被吹的沾滿灰土,重新洗曬,現在這么好的條件真很羨慕。</p> <h3>我在二中隊時的老營房西門外照片(懷念過去的時光,想今昔對比一下,卻很難再找到哪時的老照片,在此只能湊合用幾張,請諒解)</h3> <h3>原三中隊大樓 后改為團機關樓,現在原基礎上改造擴建。東半部是新建部分。</h3> <h3>原團機關大樓照片</h3> <p>這是現在飛行一大隊大樓,在部隊時,我曾在一大隊任副政委和政委四年多。</p> <p>原飛行大隊樓 這是首批大學生飛行員和首批本科大學生飛行員的畢業合影 有校、團領導參加。</p> <h3>原機務中隊大飯堂,現改為室內羽毛球館。</h3> <h3>這是室內羽毛球賽場</h3> <h3>氣象臺樓</h3> <h3>老氣象臺大樓,這棟樓是在唐山大地震后,團機營股組織建造的,主要勞動工人是靠各連隊派公差,我就曾在這經參加過建樓勞動。</h3> <h3>油料股樓</h3> <h3>現在的張作霖小姐樓(原軍人招待所)</h3> <h3>我在部隊時這里是軍人招待所。我轉業時,帶我母親來隊,曾和母親和我兒子在此住過半月余。</h3><h3>這是我和戰友王金良在此合影留念</h3> <h3>八棟房的老房子還在,有的現在還在使用。我在這間房子曾經臨時住過一段時間。</h3> <h3>新建的營房</h3> <h3>營區馬路 總的感覺現在的營區煥然一新,各種設施完備,各就各位悄然有序。馬路端直平整,營區干凈衛生,草木勤于修繕。我忘記問指導員了,感覺營區空曠,人員很少,好像是一個沒有多少軍人的空營房,不知什么原因?</h3> <h3>暢游新營區,心情不一般。舊貌換新顏,如同逛公園。</h3> <h3>錦州老火車站前合影留念 1971年入伍后,當新兵的時候,在星期天團員青年組織學雷鋒做好事,我們就常到車站幫助打掃衛生,那時真好!</h3> <h3>車站夜景</h3> <h3>戰友提供的良好的住宿</h3> <h3>遼沈戰役紀念碑</h3> <h3>和戰友沈根江、錢松梅</h3> <h3>一條路,在現實中延伸,也在時光的隧道里通向永恒!</h3> <p>機庫里工作的戰友</p> <p>看到這里,戰鷹,機庫,停機線,工作房,想起昔日有很多故事……</p> <p>這一片風景,陪伴了我們的青春,揮灑了我們汗水,珍藏了我們永恒的記憶!</p> <h3>我和呂愛、賀守亮戰友在錦州市世博園門外合影留念。</h3> <h3>老伴在筆架山風景區留影</h3> <p>筆架山遠景</p><p> 重游筆架山 我們在錦州時,筆架山似乎還只是一個沒有怎么開發的荒島。我曾帶轉業干部來游覽過兩次,那時也沒有人收門票,潮汐路和島上的一切基本上是原生態。島上就有一個小廟,游人之中偶有香客燒香拜拜。因過去去過島上,這次沒有再上島游,只在海岸看看。令人震驚的是,過去連路都不通的小漁村,現在已變成繁華的城市了,寬闊的街道和馬路四通八達,車流不息。樓房林立,人潮擁擠。錦州港的建設給這里帶來了大發展,但我感覺對旅游景點來說,從環境到景觀上都有負面影響。</p> <h3>呂愛領導盛情款待,海鮮大餐味美意長</h3><h3>左四為原政治處主任呂愛 左二原政治處文化干事韓剛 右一電影放映組長云寶鋼</h3> <h3>右一 政治處組織干事楊品元老哥</h3> <h3>三位老戰友、老球友、老朋友,難的喜相逢。中為原政治處文化干事劉志和</h3> <h3>舉杯干一個,嗨!</h3><h3>右一 原政治處干部干事封繼永</h3> <h3>韓剛老戰友邀請我們唱歌</h3> <h3>劉志和、商秉正合唱</h3> <h3>劉志和唱歌、柳東跳舞助興</h3> <h3>韓剛、錢松梅合唱</h3> <h3> 八月一日,原飛行一大隊飛行員陳永才(左六),機務三中隊中隊長曹樹環(左八)邀請我們參加了在渤海之濱舉辦的文化娛樂和聚餐活動,熱鬧刺激,非常開心。</h3> <h3>涼棚之下,眺望大海。海風習習,心曠神怡。</h3> <h3>吃飽喝好,手舞足蹈。跟著美女,把舞狂飆。</h3> <h3> 原司令部參謀沙德福老哥。這次在錦州,他平常在我們住的酒店后鍛煉身體,先一天和商秉正碰到了。我聽說后,第二天一早又專門到此等候,見到了沙老哥。沙哥愛人李大姐,婦科醫生,原在錦州市婦嬰醫院上班。1981年,我愛人生孩子時,沙哥夫婦幫助入院住院直到生產完后,前后十多天,多虧沙哥夫婦幫忙,真是有緣千里來相會。因時間關系我們不能登門看望,再次表示衷心感謝!祝二位身體健康,生活幸福,萬事如意!</h3> <h3> 我和老伴專程到婦嬰醫院看看,過去好像二層老樓早已不見了,原址上早蓋起了現在的新樓。</h3> <h3>現在的錦州市婦嬰醫院</h3> <h3> 原司令部參謀隋振民(照片中),隋振民原也是二中隊機械師,我們一個分隊一個房間多年。轉業留錦,退休回原籍河北保定長住。恰逢來錦州辦事,我們就碰到了,真是戰友緣深。</h3><h3><br></h3> <p> 我們參觀機場時,路過修理廠,我認識修理廠唯一的一個人鄧畢,就非常巧的碰到了,且一眼認出來了。鄧畢是原修理廠儀表技師,和我們政治處林冠真熟悉,我通過林冠真,曾讓他給我的手表加上夜光。嗨!那時干的那些事啊?現在人真是不理解的!</p> <p>左二、三 :原司令部參謀夏殿發老哥和夫人。戰友情,真有緣。無意間,喜相見。</p><p>割不斷,扯不散。驀回首,在眼前。</p><p>見如故,情未變。雙手握,把言歡。</p> <h3>遼沈戰役紀念館南門</h3> <h3>遼沈戰役紀念館新建主樓</h3> <h3>我曾經擔任機械師維護過的殲教五60號飛機,退役后就停放在遼沈戰役紀念館外場,供游人參觀展覽,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戰友賀守亮,轉業后就分配在遼沈戰役紀念館工作,他給我講了這些事情。</h3><h3>我和戰鷹合影留念</h3> <h3> 其實,戰友分專業很多人都在此飛機上工作過,看到自己的戰鷹退役后停放在這里,都很高興和自豪,一起合影留念。</h3> <h3> 前兩年,戰友賀守亮發給我該飛機的照片,停放條件不好。看到現在有了很大的改善,戰友們深感欣慰和高興,我更是如此。</h3> <h3>我在部隊時和鮑傳芳在60號飛機前合影</h3> <h3>老伴七十年代在遼沈戰役紀念碑前照片</h3> <h3>我七十年代在遼沈戰役紀念碑前照片</h3> <h3>這次合照留念</h3> <p>學校大操場 我和商秉正曾在這里代表三團,參加過學校舉辦的拔河比賽,為三團贏得冠軍。</p><p> 1976年毛主席逝世,學校在這里舉辦追悼會。</p><p> 現在,隨著三航校被撤消,這里閑置。到處長滿雜草,一片荒涼冷清,回想當年熱鬧場景,令人無限傷感。</p> <h3> 現在的校部大樓 我們入伍初期,這里曾是教導隊教學樓,當時簡稱花樓。我曾在樓內學習飛機、發動機理論三個多月。樓是日本人統治時期修建,外觀樸素,堅固實用。中央塔樓就是后增建的。</h3> <h3> 原學員隊大樓 飛行學員理論學習期間住此樓。當時因表面灰色,簡稱灰樓。(西邊理訓處大樓因表面紅色,簡稱紅樓)我在教導隊學習時曾如內參觀,當時對飛行學要求嚴格,內務整齊劃一,干凈衛生。我感覺既生氣勃勃又有點神秘兮兮。</h3> <h3> 三飛院展覽大樓 三航校改三飛院后建 我們在部隊時沒有此建筑。三飛院撤掉后,現在這些建筑閑置此處,空無一人。</h3><h3>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我們到部隊后,很快就來到教導隊學習。那時候北山校部一帶,包括烈士陵園在內,在錦州市算是環境優雅,風景別致,非常宜人工作學習和居住的地方。曾給我留下美好的印象。這次來錦州,我專門到此舊地重游。想再感覺回味一下曾經有的感覺和味道。可是,看到過去這些曾經有過火熱生活回憶的建筑物內,現在人去樓空冷冷清清的此番現象,無論什么原因,都令我深覺傷感。我們那個時代一去不復返了!</h3> <p>錦華商場 三十多年前在錦州也是商業發達的地方,我們上市里常來這里。但已今非昔比了,這次專門到這里買了錦州蝦油小黃瓜。</p> <h3>百貨大樓 周日到錦州市,這里是必須要去看看的。那時沒有高層建筑,百貨大樓只有三層,感覺就比較高,現在變的矮小了。</h3> <h3>百貨大樓七十年代的外景</h3> <h3>重修古塔碑文</h3> <h3>錦州十景,古塔朝暉過去好像叫古塔昏鴉,兩個名字各有千秋。</h3> <p class="ql-block"> 修建于明代的古塔,還是那個古塔,只是修繕一新。雨燕飛繞,昏鴉嘎嘎,在部隊時常到此游。當時塔身年久失修,塔身上長滿了草木。現在重修后,舊貌換新顏。塔下綠樹草坪環繞,大路小道縱橫交錯,看客游客香客不斷,戲聲歌聲樂聲悠揚。好風水來好地方,不虧錦州十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我在錦州當兵的古塔</p> <p> 再見,錦州!再見,戰友!</p><p>說聲再見不容易,</p><p>好多話還窩在我心里,</p><p>聚會想說沒來得及。</p><p>很多戰友還未見,</p><p>幾位老首長也沒看看。</p><p>人老話多愛回憶,</p><p>戰斗歲月常想起,</p><p>把戰友高興的事兒沒忘記。</p><p>曾記否?</p><p>天天讀的老三篇,</p><p>早早鑄定世界觀。</p><p>曾記否?</p><p>一對紅來一幫一,</p><p>小凳子談心親兄弟。</p><p>曾記否?</p><p>宿舍、飯堂、停機線,</p><p>三點一線走了多少年?</p><p>曾記否?</p><p>停機線上燈光閃,</p><p>維修戰鷹流血揮汗戰風寒。</p><p>曾記否?</p><p>戰鷹藍天翱翔時,</p><p>常常低頭看表心惦記。</p><p>曾記否?</p><p>沙石球場沙灰飛,</p><p>生龍活虎小年青。</p><p>曾記否?</p><p>拱豬牽羊貼紙條,</p><p>周日玩牌真熱鬧!</p><p>曾記否?</p><p>沒有電話只盼信,</p><p>盼信如同盼親人!</p><p>……</p><p>不能忘,</p><p>2019729</p><p>我回錦州看戰友。</p><p>不能忘,</p><p>鳳彬老哥古稀年,</p><p>為陪戰友心喜歡。</p><p>不能忘,</p><p>趙民夫婦勇擔當,</p><p>組織、聯系、講解又照相。</p><p>不能忘,</p><p>守亮戰友親陪北山上,</p><p>紀念館幾上幾下把病身忘。</p><p>不能忘,</p><p>為我游覽筆架山,</p><p>呂愛驅車司機導游一身兼。</p><p>不能忘,</p><p>韓剛包了練歌廳,</p><p>戰友唱出戰友情。</p><p>不能忘,</p><p>永才、樹環邀請海邊餐,</p><p>一吃二喝三表演。</p><p>不能忘,</p><p>二中隊現任指導員,</p><p>一斑看出不一般!</p><p>……</p><p>祝戰友,</p><p>戰友情誼長又長,</p><p>戰友深情永難忘。</p><p>只是時光不饒人,</p><p>革命的本錢是根本。</p><p>風雨兼程入了秋,</p><p>大家已是夕陽人。</p><p>平時注意多鍛煉,</p><p>身體健康是關健。</p><p>飲食營養多注意,</p><p>業余生活常調理。</p><p>戰友微信要交流,</p><p>相互鼓勵打打氣。</p><p>祝愿戰友永年輕,</p><p>個個爭做不老松。</p><p>有支歌兒唱的好,</p><p>戰友常唱別忘了。</p><p>革命人永遠是年輕,</p><p>他好比大松樹冬夏常青。</p><p>他不怕風吹和雨打,</p><p>他不怕天寒地凍。</p><p>他不搖也不動,</p><p>永遠擎立在山頂。</p><p>戰友們,</p><p>今日一別何日見?</p><p>五年十年二十年?</p><p>戰友深情永不忘,</p><p>想重逢時再相見!</p><p><br></p><p> 謝謝分享!</p><p>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丰市|
甘泉县|
曲松县|
浙江省|
西平县|
汽车|
稻城县|
临西县|
句容市|
长汀县|
竹北市|
建平县|
松潘县|
法库县|
荥阳市|
乐平市|
张北县|
大埔县|
翁牛特旗|
浦县|
昭苏县|
万荣县|
西乌珠穆沁旗|
稻城县|
清远市|
东乌珠穆沁旗|
陇西县|
清镇市|
湄潭县|
瑞安市|
周至县|
措美县|
奉节县|
万源市|
藁城市|
米脂县|
通化县|
旌德县|
广东省|
黑水县|
元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