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長春街路雜談(上)</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長春市城區面積很大,由八十年代初的一百多平方公里發展到了今天的五百多平方公里,街路也由五百六十多條增加到兩千條以上。由于縱橫交錯,紛繁復雜,許多人都吃過走錯方向、摸不著南北的虧。尤其是一些初到長春的外地人,更是不得要領,不免有些暈頭轉向。</p><p class="ql-block"> 那么,能不能有什么簡潔的方法,既能對長春街路有個大概了解,又不感到難記呢?回答是肯定的,因為不論哪條街路的形成和命名都有其歷史的背景和原因,了解了這一點就能事半功倍的掌握道路的特點和地理信息。下面就把長春的街路做一個簡單的梳理歸納,從幾個不同方面進行歸類 ,或許對大家了解熟悉長春的街路有一定的幫助。</p><p class="ql-block"> 首先,說說大馬路及其周邊區域。住在長春市的人大概都有這么一個感覺:去過那里多次,每次都搞不清楚什么幾馬路、幾道街,時常就糊里糊涂地走錯路。其實,這就和這一帶的道路不規范,都是什么什么馬路、什么什么道街的路名重復有關。</p><p class="ql-block"> 為了了解這一帶的情況,先說說大馬路的歷史。在滿鐵附屬地設立之前,長春就有了老城,具體位置是現在的長春大街以南,頭道街以北的區域。在老城里有一條南北走向的中軸路,三道街以南的叫南大街,以北的叫北大街。從1909年開始,修建了連接滿鐵附屬地與長春老城的商埠地,歷史上的商埠大馬路就是這時開始修建的,它和現在的大馬路并不是一個概念。商埠大馬路南起長春老城的北門口,北至滿鐵附屬地的日本橋,就是現在的長春大街到上海路,是貫穿長春最早的商埠地南北的交通干線(見長春街市老地圖)。后來,在商埠大馬路的沿途又陸續修建了許多條與之交匯的如二馬路、三馬路等多條馬路。五十年代,把長春老城的南大街、北大街和商埠大馬路統稱為大馬路,這就是現在的大馬路由來。此時的大馬路從頭道街開始一直到上海路,呈弓字形形狀。</p><p class="ql-block"> 由于這片區域開始建設時就沒有系統嚴密的規劃,所以就形成了不太規范的街路,不像橫平豎直的馬路容易讓人記住。那怎么辦呢?我們可以用一個非常簡潔形象的方法記住它。如果大家打開長春地圖,就會發現大馬路和與之交匯的街路就像一條游動的大魚,魚頭是南廣場,魚尾是頭道街處,魚脊椎骨就是大馬路,從北向南依次與這個脊椎骨交匯的街路就是一根根魚刺,它們分別是七馬路、六馬路、五馬路、四馬路、三馬路、二馬路(長春大街)、四道街、三道街、二道街、頭道街。與大馬路交匯的路在大馬路東面的就冠以東什么街或路,比如東三道街、東三馬路。反之就叫西三道街、西三馬路。以后誰要是開車行駛在這片區域,那就像孫悟空在一條大魚肚子里穿行,這條以大馬路為脊椎骨頭朝北尾在南的大魚活靈活現,彰顯出勃勃生機。</p><p class="ql-block"> 至于長春其他的街路,因為大致都是按規劃建設的,所以就沒那么亂,相對容易記憶。長春有幾片區域就是這樣的情況,比如汽車廠廠區,經濟開發區,高新開發區等,這些區域街路是在不同時間修建的,因而也就打上了時代的烙印。汽車廠一帶,形成于五十年代。那時的背景是掀起社會主義建設高潮,所以街路就帶有奮發躍進的勁頭:從西向東依次為飛躍路、奔馳路、革新路、振興路、躍進路,從北向南為創業大街、錦程大街、東風大街。一聽到這富有時代感的街路,就會想到汽車廠。后來,國家又在汽車廠西面成立了汽車產業開發區,街路的命名干脆就用汽車品牌的名字,什么高爾夫路、威馳路、夏利路、大眾街、寶來街、捷達大街。望名生義,不用告訴就知道是搞汽車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經濟開發區街路的命名更具時代特色。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成立經開區的時候,那里多數都是一片片的農田,許多街路都是新鋪設的,新命名的街路直接就把1984年沿海開放的城市和先后開放的特區名字挪了過來,好像是讓這些特區為長春的經開區鼓勁吶喊。這其中有:從北向南的??诼?、南通路、浦東路、威海路、珠海路、北海路、湛江路、煙臺路、秦皇島路,從西向東的深圳街、連云港街、溫州街、福州街、洋浦大街。有這些全國著名的開發區給你助威,你想不發展都不行??。</p><p class="ql-block"> 長春市高新區也是在九十年代初成立,末期大規模建設。新的街路命名雖然想盡量彰顯出科技、創新、超越的主題,但在便于記憶方面顯然考慮不周。我們不妨看一下:從卓越大街開始向東順次為超強街、超越大街、超群街、超然街、超凡大街、超勝街,以及超達大路和以南的超達路。還有與創新路從西向東順次交匯的創譽街、創建街、創立街、創信街、創舉街。當我們接觸到這些街路時是不是有些發懵?記不住哪是哪,腦子里只剩下超和創兩個字?但也有一條好處,就是一出現超字輩和創字輩的街路,馬上就能斷定在高新區。</p><p class="ql-block"> 說到輩分,長春街路比較老的當屬青字輩。除了寬城區的青松街,所有以青字開頭的街路都集中在位于長春西北的綠園區。以青年路牽頭,周邊聚集著一群小兄弟:青岡路、青林路、青石路、青欣路、青浦路、青溪路、青柳路、青州路、青城街、青春街、青蓮胡同、青梅胡同??吹竭@里,你是不是感到進入了青青世界???</p><p class="ql-block"> 在生態大街兩側還有一片天字輩的街路,從北向南整齊排列著天富路、天合路、天成路、天青路、天勤路、天普路、天澤大路。這一片街路的兩旁很多都是待開發的土地,視野開闊,天空蔚藍,還真有景天一色的感覺,名字起的恰如其分。</p><p class="ql-block"> 位于臨河街左右,三環路和四環路之間還有彩字輩的:彩霞街、彩織街、彩宇大街。這里不得不說的是,彩宇大街因為某些原因把本來生動、富有想象力的名稱改成了抽象、干巴巴的生態大街,這真是一件憾事。</p><p class="ql-block"> 除了這些,在南部新城還有華字輩,衛星路以南臨河街左右有世字輩等的街區,感興趣的朋友不妨自己翻閱一下地圖,在此就不一一敘述。</p><p class="ql-block"> 說完了按字排輩的街路,再看看長春的兩塊街區,它們大多是以林木和花卉來命名。一塊是在寬城區西部,遼寧路以東;一塊是在凈月開發區。寬城區的這片花卉街路多是芬芳艷麗的花朵:薔薇路、芙蓉路、白菊路、丁香路、百花街、花園街。而凈月開發區的街道名稱則充滿了浪漫的色彩和詩情畫意:夏花街、秋韻街、槐蔭路、錦竹路、柳鶯路。當然還有那些令人喜愛的花卉和樹木:杜鵑路、銀杏路、金桂路、夏荷路、楓葉??路、郁金香??街、紅梅街、百合街、歐李街、紫荊??街、擎天樹??街、梧桐街、金棕櫚街。</p><p class="ql-block"> 如果說上面這些街路給人一種清新芬芳的感覺,那么凈月區如下這七條小路則賦予了人們超乎尋常的想象。以赤橙黃綠青藍紫七個字開頭的小路從北向南圍繞著聚業大街依次相擁:赤楊路、橙桔路、黃丹路、綠柳路、青桐路、藍桉路、紫杉路。這七條小路就似飛舞的七條彩虹??,給人以夢幻般的感覺,仿佛置身于七彩斑斕的童話世界。把這段街路稱為長春最富浪漫最富創意的命名也不為過。</p><p class="ql-block"><br></p><h5>(待續)</h5><h5>2019.8.9</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33年長春街市老地圖</span></p> <h5>偽滿時期的大馬路</h5> <h5>偽滿時期的勝利大街</h5> <h5>偽滿時期的長江路</h5> <h5>偽滿時期的火車站</h5> <h5>偽滿時期的人民大街</h5> <h5>偽滿時期的人民大街,人民廣場</h5> <h5>偽滿時期修建中的人民廣場</h5> <h5>偽滿時期的人民廣場</h5> <h5>偽滿時期的新發路</h5> <h5>偽滿時期的新民大街,道路盡頭是順天廣場,也即現在的文化廣場,遠處的樓是國務院。</h5> <h5>偽滿時期的西安大路</h5> <h5>偽滿時期的官舍街</h5> <h5>偽滿時期的凈月潭</h5> <h5>偽滿時期的般若寺</h5> <h5>偽滿時期的勝利公園附近</h5> <h5>等車的人們</h5> <h5>亞細亞列車</h5> <h3>新京國都建設規劃圖</h3> <h5>長春新貌.南湖</h5> <h5>南湖公園</h5> <h5>凈月潭秋色</h5> <h5>凈月潭秋色</h5> <h5>市政府</h5> <h5>友誼公園</h5> <h5>北湖公園</h5> <h5>南湖大橋</h5> <h5>南湖夕照</h5> <h5>南湖夜色</h5> <h5>伊通河岸</h5> <h5>重慶路</h5> <h5>東風大街</h5> <h5>凈月暢懷</h5> <h5>凈月晚霞</h5> <h3><br></h3><h3><br></h3><h3>圖片來自于網絡</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枣强县|
郸城县|
淮北市|
桃源县|
普宁市|
永嘉县|
清水县|
绥宁县|
财经|
余江县|
汉源县|
张家口市|
诸城市|
富平县|
关岭|
明溪县|
云阳县|
清流县|
朔州市|
阜阳市|
沙洋县|
盐源县|
高陵县|
吴忠市|
湾仔区|
绥棱县|
海门市|
泰顺县|
崇礼县|
沈阳市|
乌拉特前旗|
大连市|
彰化市|
陵川县|
会理县|
九江市|
伊春市|
静海县|
西畴县|
那曲县|
阳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