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h3><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19年8月7日 立秋</b></div>立秋
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是秋季開始的節氣。立秋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立秋(節氣)以后,秋后下一次雨涼快一次,因而有“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br></h3><h3></h3><h3></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立秋重在收與養</b></h3><h3><br></h3> <h3></h3><h3>
古人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之說,養生一定要順應四時,才能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01、立秋撞上三伏天,謹防“秋老虎!
今年立秋仍處在“三伏天”內,暑氣一時還很難消。養生專家提示:“秋后一伏熱死人”,此時節,市民要密切注意天氣預報,一旦出現“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溫。此時晝夜溫差逐漸變大,也要預防感冒著涼。
02、立秋養生---收斂陽氣
立秋后,自然界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人應當開始做好保養陽氣的準備。
早睡可以順應陽氣的收斂,早起可使肺氣得到舒展。另外,早睡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可預防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發生。
03、立秋養生---養肺護肝
中醫認為,肝為將軍之官,攘外平內全靠肝,相當于西醫的解毒、免疫功能。而“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一身之氣,皆出入于肺。攘外平內之后,就要治理。管理自身、養生不能不靠肺。
肺屬金,而秋季大地一遍金黃,故肺主秋季。另外秋季主收,燥為秋季之主氣,而肺為“嬌臟”不耐寒熱,故很容易被秋燥所傷,因此需要潤燥、養陰、潤肺。
而秋天屬金,金克木,所以秋天這種氣會抑制你的肝氣、肝血的生發。肝開竅于目,所以這時候呢眼睛的視力就會有所下降。應該注意護肝早睡,早起。
</h3><h3><br></h3><h3></h3> <h3></h3><h3></h3><h3><br></h3><h3><b>立秋按摩/艾灸 培補元氣
《黃帝內經·素問》指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季是艾灸的好時節,因為秋冬消耗人體的陽氣多。這時候就更很需要及時補充陽氣,以備一整個冬天的使用!
</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h3><h3><br></h3><h3></h3><h3></h3> <h3><b>
</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椎穴:保健要穴、主宰全身</b></div><b><br></b><br></h3> <h3></h3><h3>
《甲乙經》說過“大椎,三陽,督脈之會”,大椎穴又稱“督陽之海”,能主宰全身,更是保健要穴。所以按摩、艾灸等可以起到提高人體免疫力,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取穴: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02、太白穴:補充氣血、美容養顏
</h3><h3><br></h3><h3></h3> <h3></h3><h3><br></h3><h3><b>太白是脾經的原穴,健脾補脾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強。脾經為少氣多血之經,氣不足、血有余,所以脾經常出現脾氣虛的癥狀,我們常說的黃臉婆就是脾虛的象,每天按摩這個穴位能較好地充補脾經經氣的不足,為脾經經氣的供養之源。
取穴:在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第1跖趾關節)后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03、關元穴:理氣和血,補虛益損</b><br></h3><h3></h3> <h3></h3><h3>
<br></h3><h3><br></h3><h3><br></h3><h3>關元是小腸的募穴。意味著它是小腸的氣積聚在腹部的穴位。《扁鵲心書》里面的,“每夏秋之交,即灼關元千柱,久久不畏寒暑”,艾灸關元,不但可以疏通脈絡、強壯腰脊,還可以很好地理氣和血,補虛益損。不方便艾灸的可以每日圍繞關元穴順時針方向按摩。
取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3寸,是元氣出入的關卡。
04、氣海穴:扶正固本,培補元氣
</h3><h3><br></h3><h3></h3> <h3>
中醫認為此處是人體之中央,是生氣之源,人身真氣由此而生,所以對于陽氣不足,生氣乏源所導致的虛寒性疾患,按摩氣海穴往往具有溫養益氣,扶正固本,培元補虛之功效。
取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1.5寸,是陰中之陽、元氣之海。<br></h3> <h3></h3><h3></h3><h3>立秋之養生食譜
照傳統的說法,秋天物候干燥,人體就需要滋潤,所以,眼下季節適宜多喝具有滋潤肺腑的湯,或者是粥。特別是女人朋友,經常喝一些適應的湯或粥,既能養生也有美容的效果。
01、蜜瓜螺頭雞湯<br></h3><h3></h3><h3></h3> <h3></h3><h3>功用:湯燒出來的正色是奶白色,很濃很白,女人喝最好,具有美容,滋潤效果。
做法:先將水燒開(水量超過材料一倍),姜片、螺肉、雞塊放入,大火燒半小時,然后中火兩小時,然后將切成小塊的蜜瓜放入,再中火半小時即可,此時的湯水約為最初水量的一半到五分之二。
02、玉米面紅薯粥<br></h3><h3></h3> <h3></h3><h3>
01、忌暴飲暴食。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氣候宜人,食物豐富,往往進食過多。攝入熱量過剩,會轉化成脂肪堆積,使人發胖。在秋季飲食中,要注意適量,不能放縱食欲,大吃大喝。
02
忌吃辛辣生冷的食物。
秋天還應當少吃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如尖辣椒等。也要避免各種濕熱之氣積蓄,凡是帶有辛香氣味的食物,都有散發的功用,因此提倡吃辛香氣味的食物如芹菜。
03、忌吃油膩、煎炸的食物。
油膩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積聚在胃中,加重體內積滯的熱氣,不利于潤燥,許多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常在秋季復發或加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04、忌吃過燥的食物。
中醫學認為,苦燥之品易傷津耗氣。秋季燥邪當令,肺為嬌臟,與秋季燥氣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許多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往往從秋季開始復發<br></h3><h3></h3> <h3></h3><h3></h3><h3>功用:秋季最適宜的粥是玉米面紅薯粥。玉米面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物質,紅薯有祛病延年功效。
做法:將玉米面100克,先用涼水調成糊狀,待水燒開后放入,然后將切成碎塊的紅薯一并放入,輕輕攪動以防止玉米面粘在鍋底。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立秋之養生禁忌</b></div></h3><h3></h3><h3></h3> <h5>⊙版權聲明:文章源于:網絡<br>⊙整理編輯:微信:13544945973</h5><h5>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h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巨野县|
依兰县|
常山县|
顺平县|
黄陵县|
湘西|
酉阳|
罗平县|
乌兰察布市|
嘉峪关市|
宜黄县|
乐至县|
方山县|
礼泉县|
泊头市|
宜兴市|
鹿邑县|
呼图壁县|
金塔县|
建宁县|
柳州市|
天津市|
广安市|
壶关县|
邹平县|
鹤壁市|
汽车|
博爱县|
洛扎县|
侯马市|
宣武区|
平顺县|
康马县|
株洲市|
旺苍县|
习水县|
正宁县|
华容县|
望江县|
慈溪市|
开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