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四眼井,位于常德市武陵區四眼井街,離泮池街和武陵大道僅一步之遙。據碑文記在,此井始建于西漢,后毀于戰火。三國時蜀國大將張飛鎮守常德時重建。1999年六月常德市政府下令在原址修復,2007年立6月碑以記之。2011年確定為湖南省省級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h3><h3> 修復后的四眼井身處繁華街道,一顆槐樹相伴,時令八月,槐花落英,滿地黃花。井欄、井蓋、石碑就在方寸之間。井欄為六方形,全為石柱。石柱上刻有花紋,柱頭為圓錐體,亦似燈籠狀。井蓋為四眼,此井因此而得名。井蓋為青石,為安全記,在眼中間加了四個平放的鐵欄網,有一個鐵欄網一角上系有紅布。每個鐵攔網上有一字,或古或井。鐵攔網已見銹跡,青石井蓋四眼光滑,雖經歲月風蝕,依然如故。為何四眼,也有講究,曰:加蓋為安全記、為防污、為方便多人同時取水。足見先人智慧。</h3><h3> 井中有水,雖被井蓋覆蓋,仍偶見波光。所謂井水千年,常年不竭,潤四方百姓,繁衍生息,此為福井也,亦為武陵人之福。據傳,井壁上有“張飛重建”四字。因在井壁,無緣得見,想是修繕之人或有福之人方可見之。</h3><h3> 碑為五塊,全為石料,分五個內容:四眼古井、澤潤桑梓、西漢開鑿、張飛重建、飲水思源。四眼古井碑,銘文為四眼井之今夕。后四塊除標題之外,無其他銘文,均是圖案。圖案所示均為詮釋標題。張飛重建一塊,人物及服裝、武器、旗幟等均為古時,是否為三國時期習俗,不得而知。人物持長矛,是與歷史吻合,但旌旗上“張”字為簡化漢字,應為“張”字,此為瑕疵,憾也。其他圖案人物,或洗漿或取水,無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h3><h3> 五塊石碑,按序擺放,從右至左,最后一塊為飲水思源,是為告誡世人不忘滴水之恩。忽然腦海里浮現,兒時課文,有一篇文章,但由于年代久遠,是何題目已經模糊不清,只有一句至今記憶猶新: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愿當今華夏子孫,當以此為訓,當今之中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實屬不易。港獨之徒、臺獨之小撮、漢奸之輩,忘祖忘宗,當誅!</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轮台县|
怀远县|
滦平县|
三穗县|
西昌市|
磴口县|
夏河县|
惠水县|
元谋县|
台江县|
高尔夫|
丰都县|
巴彦县|
象山县|
遵义市|
长治市|
浮梁县|
横峰县|
镇康县|
中宁县|
黄浦区|
板桥市|
涡阳县|
拜泉县|
开封市|
佛学|
墨玉县|
云林县|
巴林左旗|
梧州市|
类乌齐县|
宕昌县|
交口县|
房产|
类乌齐县|
南雄市|
灵宝市|
宁德市|
达日县|
方正县|
五家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