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選擇中國人民解放軍《檢閱進行曲》作為美篇的配樂,是想表達出一種心境。通過每個音符組成的旋律,仿佛戰友們在四十二年后組成了受閱方隊,我就身在其中,身臨其境的感覺。我們邁著整齊的步伐,以軍人的姿態行進在上海南京路上……。</h3><h3> 根據樂曲在音調上前高后低變化,仿佛四十二年前的我們呼喊著口號,行進在打靶歸來的寶幢寶林路那條青石板的小路上……。</h3><h3> 根據音樂旋律在節奏上強弱之間的跳躍,仿佛我們當年在寧波的天童寺與那里訓練的戰友一起聯歡時的歡笑聲,似波濤,一浪高似一浪……。</h3><h3> </h3><h3> 在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國》的歌聲還在聚會現場縈繞未去之時,仇建芳微笑著向大家響亮的報出第二個節目的內容:”下面由鄭新年教官率領我們的女兵隊列方舟重現當年隊列訓練的情景?!?lt;/h3> <h3> 鄭新年教官非常激動和高興的說著隊列演練前的開場白。</h3> <h3><b><font color="#808080"> 鄭新年教官微笑著走上前臺,演練隊列的姐妹們沒有一個人跟隨,我本以為是因為大家剛剛興奮不已的唱完《我和我的祖國》,聚會現場非常熱鬧,也許沒有聽到主持人仇建芳的報幕詞,就大聲的說一句:“集合!請走隊列的戰友集合。”話音未落,鄭教官接過了麥克風??,很輕聲的說:”等一下,等一下。我先說兩句話啊!”</font></b></h3><h3><b><font color="#808080"> 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鄭教官和戰友已經安排好了的。按照現在的網絡用語解釋此情此景是不是就是:哈哈哈,我被套路了……。讓我感覺很有意思母的是,這個小插曲被嫂子錄入了小視頻、編輯到了她《慶祝八一建軍節》的彩視里。我在欣賞的同時還收獲了此照片。真心感謝嫂子留下了這么寶貴的一瞬間。</font></b></h3> <h3> ”戰友們,晚上好!”</h3><h3> 場下戰友們回應了熱烈掌聲和叫好聲。</h3><h3> “戰友們,42年的分別,我們今天在上海南京路上的南新雅大酒店歡聚,我非常的高興和激動。</h3><h3> 42年前,我們相聚在寧波寶幢,在座的每一位跨入了軍營,開始了我們的軍旅生涯的第一步——隊列訓練。</h3><h3> 正如剛才我們的連長所說,我們的訓練是非常辛苦和艱苦的。但是,我們大家不怕苦,不怕累,而且愉快、順利的通過了隊列訓練。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h3><h3> 正如我們有的同志說的,那場大雪下的鋪天蓋地……。我們一起雪鏟、清理訓練場的過程……。我記憶最深、最感動的是:那時候,你們都是十六、七歲的女孩子……。你們僅有的一雙棉鞋被雨雪浸濕了,依然咬著牙在那里堅持完成了訓練任務。至今都讓我難以忘懷!所以說,今天,我們一起重溫當時的這個情景,我感覺是非常有意義的。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歡迎我們參演隊列表演的隊員們上場!”</h3><h3> 親愛的教官,您說的都是大兵姐姐們的年齡,當年新兵連里,我們還有十四、十五歲的小兵呢!</h3> <h3> 聽到鄭教官的上場口令,戰友們紛紛從自己的座位上大步流星的向前臺走來,每個人的表情凝重,讓人深深的感受到了她們都有一種強烈的肩負使命感而來。我知道,她們每個人都是發自內心的、非常珍惜這次等待了四十二年的機會。</h3><h3> 在鄭新年教官發表感言的時候,剛巧連排長們在七號桌敬酒,毛偉麗在上一個美篇里的照片就是一邊敬酒,一邊密切關注著前臺進行中的一舉一動。這不是她伸手叫著正在敬酒的隊列演練隊員之一的戰友吳躍英。</h3><h3> 江紅姐姐,此時此刻,你是啥心情啊?這個表情可以有很多種理解的。第一是上場前的小激動,有點緊張吧?第二,從劉小蘭和陳雪芬的狀態看,她們品嘗的美美噠!你在回味剛剛的味道?嗯??!味道好極了。我知道,你對戰友有著及其深厚的感情,你非常珍惜這次聚會的每一個機遇。</h3><h3> 前排左起:徐永娟、修立萍、蔡玲珍、劉小蘭、劉亞莉、陳雪芬、魏江紅。</h3><h3> 中間左起:李紅、劉瑞香、方芳、吳彩潔、韓燕、王建敏、張愛群、沈秀蘭、宋愛麗、王海平、俞文英、張宏文、梅云芳、孫春妹、申群、聞秀全、李靜。</h3><h3> 后排左起:李曉麗、崔玉英、顧月英、趙磊副連長、陳愛華、葛雪鈞、白春燕排長、吳躍英、劉英排長、李延、吳雪芬、單海燕排長、毛偉麗、張暉、董海英、馬黎明、王一軍、蔡玉華、華妍、郭萍英、孫春英。</h3> <h3> 哈哈哈,親愛的老連長、老排長,真的對不起啊!四十二年后的大聚會活動中,在姐姐們敬酒時,無意之間也再現了一次類似當年吹響三音哨緊急集合的情景,而且,還是當年的那個吹哨人——鄭新年教官“吹的”。又一個意外的驚喜!敬酒的熱烈氛圍、還處在意猶未盡的狀態中,下一個精彩就又接踵而來。<br></h3><h3> 前排左起:徐永娟、修立萍、蔡玲珍、劉小蘭、劉亞莉、陳雪芬。</h3><h3> 中間左起:李紅、劉瑞香、吳彩潔、方芳、韓燕、王建敏、張愛群、沈秀蘭、白春燕排長、毛偉麗、曹梅英、李國平、王海平、俞文英、張宏文、梅云芳、孫春妹、申群、聞秀全、李靜。</h3><h3> 后排左起:崔玉英、趙磊副連長、顧月英、陳愛華、葛雪鈞、李延、單海燕排長、吳雪芬、董海英、馬黎明、王一軍、蔡玉華、沈翠萍、華妍、郭萍英、孫春英。</h3> <h3> 記得決定演練隊列人員名單時,戰友毛偉麗第一個自告奮勇的說:我要求參加隊列演練……。我理解,在她的心里從未脫去那身永遠都是引領時尚前沿的海軍藍。在我們的骨子里也從未離開過那綠色的軍營和養眼的一片蔚藍。</h3><h3> 當時最初安排演練隊員的雛形是想請籌備組姐妹們全體列隊演練,后來考慮聚會當天每一人都有很多工作分工要去完成,都會忙忙碌碌的戰友們提供優質服務。所以,就選擇了毛偉麗作為代表參加演練。</h3><h3> 左起排名:徐永娟、修立萍、毛偉麗。</h3><h3> 后排左起:李紅、劉瑞香、吳彩潔、曹梅英、李曉麗、趙磊副連長、張愛群、陳愛華、王建敏、沈秀蘭、李國平、楊軍攝影師、張暉。</h3><h3> </h3> <h3> 考慮到當年新兵連我們是來自北京、上海、山東三地的戰友組成。如今42年過去了,我們依然選擇了來自三地的戰友同臺,站在大家的面前演練、呈現當年的隊列訓練。當時選擇了北京籍戰友五人、上海籍戰友五人、山東籍戰友兩人,共計十二位戰友。由于場地限制,上場十一人。</h3><h3> 戰友張暉一看自己可能落后了,加快步伐超過攝影師楊軍,看她快步如飛的樣子多可愛?。?lt;/h3><h3> 越是臨近聚會的日子,大家的心情就越緊張、越興奮,親愛的小永,昨晚你一定沒有睡好,你看現在哈欠連天的,一定是太累了。</h3><h3> 哈哈哈,兵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演練隊員們集合還需要時間,咱們干了這杯中酒,再為她們喝彩也不遲。七號桌的姐妹們把已經高高舉起的杯中酒,在現場響起的樂曲旋律伴奏下一飲而盡。</h3><h3> 前排左起:徐永娟、修立萍。</h3><h3> 中間左起:吳彩潔、李國平、陳黎華、韓燕、張愛群、張暉、趙磊副連長、劉英排長、楊軍攝影師、白春燕排長、董海英。</h3><h3> 后排左起、李曉麗、崔玉英、顧月英、陳愛華。</h3> <h3> 張暉是一個特別細心的女人,臨上場前,你一定是考慮到軍容風紀。所以,她主動的摘下了佩戴的手鏈,交給戰友修立萍保管。因為,沒有思想準備,修立萍當時肯定沒有反應過來。親愛的小永,你昨天真的是一宿沒睡吧,看給你困的,真的讓人心疼了。</h3><h3> 照片中看見攝影師楊軍戰友也像聽到了沖鋒號一樣往前臺方向一路小跑的去搶鏡頭,抓拍一縱即逝的美好瞬間,他的敬業精神真的感動到了我。只是沒有機會向他當面道謝。就煩請戰友仇劍萍轉達衷心的感謝吧!在編輯美篇時,也把他當成了聚會戰友的其中一員。按兵齡,他也是一個兵弟弟哦!</h3><h3> 左起排名:徐永娟、吳彩潔、陳黎華、李紅、劉瑞香、修立萍、張暉、韓燕、張愛群、楊軍攝影師、楊軍攝影師、趙磊副連長、白春燕排長。董海英。</h3><h3> 后排左起、李曉麗、崔玉英、顧月英、陳愛華。</h3> <h3> 宋愛麗是排頭兵,所以,第一時間和楊文華、胡寧就進入狀態,并且站在了隊首。根據她的身高應該當年也是排頭兵吧!楊文華自覺的整理著帽子。</h3><h3> 左起排名:宋愛麗、楊文華。</h3><h3><br></h3> <h3> 動作快的幾個戰友剛剛站穩腳跟兒,劉穎剛剛站住的時候,裘慧菊也上場了。你還在這兒……。十幾秒鐘十一位戰友按一字隊形整齊的站在了大家的面前。<br></h3><h3> 左起排名:楊文華、劉穎、胡寧、裘慧菊。</h3> <h3> ”好!所有的參賽演員面向我呈一字隊形集合!全體隊員:聽口令,稍息,立正。”</h3><h3> 鄭新年教官看到全體隊員已經上場,便發出指令。他還是像當年那樣口令下達的清晰、準確,還是像當年那樣神采奕奕、風采依舊。只是更多一些生活沉淀的厚重。少了一些軍事教官訓練場上特有的威嚴,更加賦有親和力和若隱若現的骨子里的軍人魅力。</h3><h3> 戰友們穿上純正的?;晟溃サ袅思t領巾的裝飾,反而更突顯出兵的味道。新兵連三個月言傳身教、爬冰臥雪的嚴格要求與思想品德、隊列軍姿的引導和訓練,讓我們注入了軍人的魂魄,磨練出挺拔的軍姿,培養成具有高尚品質的軍人品格,使我們受益匪淺,受益終生。一路走來經歷了風風雨雨,收獲了睿智和無價的財富。</h3><h3> 左起排名:宋愛麗、楊文華、裘慧菊、劉穎、胡寧、鄭新年教官、魏江紅、吳躍英、張暉、曹梅英、毛偉麗、白春燕排長、李國平。 </h3> <h3> 整理服裝!演練中看似簡單的從頭開始刻板的動作流程,現實生活中,我們從四十二年前入伍的那一天開始,幾十年如一日,這個口令便已伴隨始終直到永遠。從青春美好到暮年挽歌……。</h3><h3> 我非常感謝攝影師楊軍戰友把我的這個工作狀態定格在這個畫面中。</h3><h3> 左起排名:李敬群、鄭新年教官、宋愛麗、楊文華、裘慧菊、劉穎、胡寧、魏江紅、吳躍英、張暉、曹梅英、毛偉麗、李國平。</h3> <h3> 拉進鏡頭看看最遠端的姐妹們是怎樣整理服裝的狀態。</h3><h3> 左起排名:宋愛麗、楊文華、裘慧菊。</h3> <h3> 從一開始安排演練隊列節目的時候,就考慮著要把這一段表演實實在在的以視頻方式完整的記錄下來。為了不影響后面的任何一個戰友觀看姐妹們的表演,也為自己紀念逝去的青春歲月,我選擇了表演區域最邊緣的左角。因為,我知道鄭教官應該習慣性選擇同側位置來指揮。所以,回看視頻的角度是指揮者的角度,另外小角度仰角拍攝,姐妹們個個都是大長腿,好看??。</h3> <h3> 選擇金剛跪姿,首先是因為對內心深處軍人的崇敬和對軍旗的膜拜。其次,為了保證視頻錄制過程中不會因為蹲不住而晃動影響整體效果。第三,讓我坐在地上,面對多年不見的教官總是感覺有失大雅而不敬,自己心里破不了這個底線。再就是因為聚會當天,從凌晨四點一直忙忙碌碌到晚上沒有時間休息,體力上真的感覺有點累了,而這個姿勢,在平時瑜伽練習中,可以保持很久用來緩解一天的疲勞。</h3> <h3> 鄭教官這個姿勢是在指揮姐妹們調整每個人之間的間距,為做原地轉身做準備。戰友用小碎步調整著……。</h3><h3> 左起排名:胡寧、魏江紅、吳躍英、張暉、曹梅英、鄭新年教官、李韻扉音響師。</h3> <h3> 稍息。報數。</h3><h3> 1、2、3、該劉穎報數了,她閉口不言,等待著教官立正的口令。裘慧菊看看她,一下子明白了,劉穎這才說:”沒立正呢!”裘慧菊用右手指著處于稍息姿勢示意著說:教官,稍息著嘞,報數?!</h3><h3> 大家一下子哄堂大笑……。</h3><h3> 邱耀明教官解釋說:“這才是真實的??!”</h3><h3> 鄭新年教官當時可能還在想,報數怎么會停下來?什么情況!</h3><h3> ……。</h3><h3> 左起排名:宋愛麗、楊文華、裘慧菊、劉穎、胡寧、鄭新年教官、魏江紅、吳躍英、張暉、曹梅英、毛偉麗、李國平。</h3> <h3> 拉近鏡頭看看咱們都是稍息姿勢耶?。不是應該立正才報數嗎?</h3><h3> 楊文華看著裘慧菊,心想我怎么沒反應過來呀!劉穎一直就是一個特別愛笑的小姑娘,所以,這樣的情況一定會笑的。胡寧和魏江紅一定心里在想,這是在演練呢,不能笑,一定不能笑,大家都看著呢。所以,就是這樣嚴肅的表情。</h3><h3> 左起排名:楊文華、裘慧菊、劉穎、胡寧、魏江紅。</h3> <h3> 楊文華還低頭看了看裘惠菊的腳,看看大家的腳,哦,還真證實了一下,確實,大家都處在稍息狀態,而其他的隊員也都扭著頭探著身子向三號隊員裘慧菊這邊看過來……。</h3><h3> 鄭教官聽了裘慧菊的解釋,也忍不住的笑了,拿起話筒解釋著……。</h3><h3> 左起排名:宋愛麗、楊文華、裘慧菊、劉穎、胡寧、鄭新年教官、魏江紅、吳躍英、張暉、曹梅英、毛偉麗、李國平。</h3> <h3> 鄭教官笑著說:不好意思,我也是太激動了……。這時聚會現場臺上、臺下歡笑聲一片。</h3><h3> 你看李國平笑得多可愛??。</h3><h3> 左起排名:吳躍英、張暉、曹梅英、毛偉麗、李國平、鄭新年教官。</h3> <h3> 笑歸笑,鄭教官把手中的麥克風遞給了坐在一號桌旁邊的邱教官。重新開始!</h3><h3> 稍息、立正、向右看齊、向前看、報數、稍息、立正……。</h3><h3> 科目:立正、稍息,停止間轉法,齊步與立定、正步與立定,徒手敬禮各兩遍,現在我們開始操練。</h3><h3> 左起排名:宋愛麗、楊文華、裘慧菊、劉穎、胡寧、魏江紅、吳躍英、鄭新年教官、張暉、曹梅英、毛偉麗、李國平。</h3> <h3> 鄭教官在宣布著隊列演練的科目,其她戰友都習慣性反應,啪的一聲自覺處于”立正”狀態。魏江紅忘記了,一直稍息著,張暉只是比大家的動作慢了兩秒鐘。</h3><h3> 左起排名:胡寧、魏江紅、吳躍英、張暉、曹梅英、毛偉麗、李國平。</h3> <h3> 當年新兵連的兩位教官配合非常默契,</h3><h3>42年后的今天,依然如此,當邱耀明教官接過鄭新年教官手中的話筒后,便開始了風趣幽默的背景解說。</h3><h3> 此時此刻,戰友方芳作為現場記者為戰友們拍照、錄像。戰友李延為了看的更清楚從七號桌來的前臺的右側……。</h3><h3> 邱耀明教官(前)、方芳(中)、李延。</h3> <h3> 向左~轉,兩遍,臺上的戰友們做的非常整齊,一看就知道是有扎實的功底的老兵。轉體、跟腳,動作連貫、流暢。臺下的戰友情緒激動,心潮澎湃,如果在當年的訓練場,看見姐妹們精彩絕倫的表演贊不絕口。掌聲和呼喊聲此起彼伏。場面好不熱鬧。</h3><h3> 向右~轉。兩遍做的一樣干凈利索。大家安靜的和臺上的戰友一起,認真而全神貫注的聽著鄭教官的口令。</h3><h3> 向后~轉,因為,戰友們是在地毯上做這些停止間轉法,向后轉相對而言動作有難度,最難做,而且,大家四十多年不做了。當時,我心里想一定有人會因站不穩而晃動。剛剛有這個念頭,戰友宋愛麗就真的晃動了,還是我的手機剛剛好正對著她在拍。我心里想:”親愛的,你也太配合了吧!”當時,真的是太開心了,所以忍不住地笑出了聲。??。后來我問她怎么回事兒?她風趣俏皮的回答我說:我是老天爺派來和你打配合的。默契吧!</h3><h3> 左起排名:宋愛麗、楊文華、裘慧菊。</h3> <h3> 開始準備進行齊步與立定科目的演練,鄭教官在等待戰友張暉整理服裝……。</h3><h3> 左起排名:胡寧、魏江紅、吳躍英、張暉、曹梅英、毛偉麗、李國平。</h3> <h3> 戰友胡寧看見有姐妹整理服裝,自己也順便把項鏈摘下來。此時此刻,鄭新年教官聽到剛剛停止間轉法科目演練時,臺下的笑聲不斷就解釋說:”戰友們,我們42年后的今天,做到現在這個程度已經是非常不容易啦!”其實,在臺下除了歡笑聲,更多的是贊不絕口的感慨:哦喲!真是不減當年哦??!靈額??!噻!一級棒額!老靈光??!……。好!太棒了??!英姿不減當年!??!</h3><h3> 左起排名:鄭新年教官、劉穎、胡寧、魏江紅、吳躍英、張暉。</h3> <h3> 哈哈哈,戰友胡寧的項鏈終于摘下來了,迅速交給了一號桌的戰友,入列、繼續操練起來……。看說的好熱鬧吧!實際上就發生在幾秒鐘之內的小花絮??。</h3><h3> 左起排名:胡寧、魏江紅、吳躍英、張暉、曹梅英、李國平。</h3> <h3> 由于場地限制,前后也就是八米左右的距離,十一位戰友一字隊形齊步走的照片上看好像有點不整齊,實際上真的很整齊。而且,很有氣勢。很有軍人特有的震懾力。</h3><h3> 為了拍攝角度更完美,俺就情不自禁地成了這個膜拜的姿勢。有被攝影師楊軍戰友抓拍圖框。</h3><h3> 左起排名:單菊芳、蔡秀玲、鄭新年教官、宋愛麗、楊文華、裘慧菊、劉穎、胡寧、魏江紅、吳躍英、張暉、曹梅英、毛偉麗、李國平。</h3> <h3> 看到這個畫面,我和戰友宋愛麗調侃說:你看這張照片像不像鄭教官在體罰士兵?他黑著臉,而我還是手機不離手??!他一臉嚴肅,而我還挺泰然自若。結果她再次截圖,更像教官體罰士兵了。為了證明教官的清白,我還是用這張四人同框照片調侃吧!否則,教官有嘴說不清了。</h3><h3> 左起排名:單菊芳、蔡秀玲、李敬群、鄭新年教官。</h3><h3> </h3> <h3> 謝謝石玉妹拼圖合成了這張照片。我們77年的女兵就是這樣——英姿不減當年。</h3><h3> </h3> <h3> 看姐妹們走正步的背影都是那樣漂亮,雖然,教官要求是一字隊形,但姐妹們還是熟練掌握和牢記隊列要求雙人成伍,三人成行。仔細看看是不是兩個人成伍。</h3><h3> 左起排名:楊文華、裘慧菊、劉穎、胡寧、魏江紅、吳躍英、張暉。</h3> <h3> 為了更好的展示戰友們的軍姿,分兩組演練。第一組為前五名戰友演示正面正步與立定。第二組為后六名戰友演示側面正步與立定。這張照片正好是第二組戰友解散重新列隊的鏡頭。</h3><h3> 左起排名:吳躍英、張暉、鄭新年教官、曹梅英、毛偉麗。</h3> <h3> 正步與立定,在隊列訓練中動作最難,要求也最高。姐妹們在行進中,邱教官做了精彩絕倫的解說:這是國慶七十周年大閱兵的預備方隊。請看……。她們的英姿不減當年……。誰能看得出她們都是奶奶級的年齡啊……。歡笑聲、喝彩聲、贊嘆聲、掌聲連成一片。</h3><h3> 左起排名:宋愛麗、楊文華、裘慧菊、劉穎、胡寧。</h3> <h3> 六名戰友在前臺的最右側列隊完畢。</h3><h3> 左起排名:魏江紅、吳躍英、張暉、曹梅英、毛偉麗、李國平。<br></h3> <h3> 戰友們正在進行中的狀態……。</h3><h3>右起排名:楊文華、魏江紅、宋愛麗、吳躍英、張暉、曹梅英、毛偉麗、李國平。</h3> <h3> 科目一—半面向左轉,</h3><h3> 左起排名:裘慧菊、劉穎、胡寧。</h3> <h3> 演練科目一—半面向左轉、敬禮!</h3><h3> 左起排名:胡寧、魏江紅、吳躍英、張暉、曹梅英、毛偉麗、李國平。</h3> <h3> 演練科目一—半面向左轉、敬禮!</h3><h3> 左起排名:宋愛麗、楊文華。</h3> <h3> 攝影師楊軍在前臺右側角度拍攝的……。</h3><h3> 從后排名:宋愛麗、楊文華、裘慧菊、劉穎、胡寧、魏江紅、吳躍英、張暉、曹梅英、毛偉麗、李國平。</h3> <h3> 半面向右轉,敬禮!</h3><h3> 左起排名:劉穎、胡寧、魏江紅、吳躍英、張暉、曹梅英。</h3> <h3> 面向全體戰友——敬禮!</h3><h3> 左起排名:裘慧菊、劉穎、胡寧、魏江紅。</h3> <h3> 面向全體戰友——敬禮!</h3><h3> 左起排名:胡寧、魏江紅、吳躍英、張暉、曹梅英、</h3> <h3> 原汁原味的隊列演練前半部分。由于美篇上傳視頻限制時間在五分鐘內,只能把視頻分成上下兩部分。</h3> <h3> 原汁原味的隊列演練后半部分。由于美篇上傳視頻限制時間在五分鐘內,只能把視頻分成上下兩部分。</h3> <h3> 隊列演練完,全體隊員和兩位教官合影留念。當時兩位教官執意要站在隊員的兩邊,而拒絕站在中間。按他們的話解釋:今天你們是主角。</h3><h3> 前排左起:魏江紅、劉穎、裘慧菊、張暉、曹梅英、李國平。</h3><h3> 后排左起:鄭新年教官、宋愛麗、楊文華、胡寧、吳躍英、毛偉麗、邱耀明教官。</h3> <h3> 為了表示對教官的尊重,大家執意要求兩位教官站在女兵的隊列中間。</h3><h3> 前排左起:魏江紅、劉穎、裘慧菊、張暉曹梅英、李國平。</h3><h3> 后排左起:宋愛麗、楊文華、胡寧、鄭新年教官、邱耀明教官、吳躍英、毛偉麗。</h3> <h3> 隊列演練時,戰友們都是現場的記者。</h3><h3> 左起排名:陳黎華、吳彩潔。</h3> <h3> 戰友程瑋一邊享受著片刻的休息,一邊欣賞著戰友們的颯爽英姿。</h3> <h3>鄭新年教官(上海籍)</h3> <h3>邱耀明教官(上海籍)</h3> <h3>宋愛麗(北京籍)</h3> <h3>楊文華(山東籍)</h3> <h3>裘慧菊(上海籍)</h3> <h3>劉穎(北京籍)</h3> <h3>胡寧(北京籍)</h3> <h3>魏江紅(上海籍)</h3> <h3>吳躍英(上海籍)</h3> <h3>張暉(北京籍)</h3> <h3>曹梅英(上海籍)</h3> <h3>毛偉麗(上海籍)</h3> <h3>李國平(山東籍)</h3> <h3> 隊列演練的戰友們在姐妹們呼喚和贊嘆聲中,踏著鼓掌的節拍走回了各自的座位。主持人仇建芳可能是仍然處在欣賞隊列演練的興奮情緒中,下面請我們戰友孫鋼的愛人——何友誼先生演奏單簧管《鴻雁》。何老師在臺下糾正道:“何聯誼?!?lt;/h3> <h3> 何老師是專業演員,教學生也有二十多年,非常健談,不光單簧管吹得好,琴棋書畫樣樣精通。</h3><h3> 上場時,非常有格局的開場,讓姐妹們喜歡。他說:還有十幾個北京來的當兵的,我代表她們,為大家表演。何大哥真像北京人常常說的那樣,出門在外,我們代表北京,出國旅游,我們代表中國????。在這里我們北京籍戰友謝謝您啦!</h3> <h3> 何老師演奏的第一個曲目《鴻雁》。鴻雁天空上,對對排成行。江水長,秋草黃,草原上琴聲憂傷。鴻雁向南方,飛過蘆葦蕩,天蒼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鄉。鴻雁北歸還,帶上我的思念,歌聲遠,琴聲長,草原上春意暖。鴻雁向蒼天,天空有多遙遠,酒喝干,再斟滿。今夜不醉不還……。聽著那悠揚的樂曲聲,吟唱著《鴻雁》的歌詞,腦海中浮現出遼闊草原的,藍藍的天空上,大雁在南飛……。像不像剛剛當兵時,離開家以后想家、想念爸爸媽媽……。</h3> <h3> 戰友們都沉浸在重逢的喜悅和樂曲美妙的旋律中……。</h3> <h3> 大家隨著樂曲的旋律哼唱著、享受著、樂曲聲結束了,意猶未盡,熱烈掌聲連成一片,歡迎再來一曲……。</h3> <h3> 聽完了何老師演奏的第一首曲目,真的不過癮,在大家的掌聲和要求下,歡快的《插秧曲》在聚會的宴會廳響起,隨著音符的跳躍,姐妹們情不自禁地晃動著手臂,有的人還挪動著腳步,我想起了當年支農插秧時的情景,開始像當地的農民一樣,有模有樣的把褲腿高高的卷起,沒過多久就被螞蝗咬了。為了繼續完成任務,就把褲腿緊緊的扎緊后再下水繼續操練,被農民笑得一幕幕。這些經歷都是美好的回憶。</h3><h3> 何老師演奏完第二首《插秧曲》深深的鞠躬”謝幕”,大家再次掌聲如雷。</h3> <h3> 歡快愉悅的旋律,戰友們合著節拍晃動著、微笑著、每個人都是笑逐顏開,真的太美了!</h3><h3> 左起排名:王海平、蔡玉華、宋愛麗、沈翠萍、蔡玲珍、劉小蘭、俞文英、王一軍、梅云芳、孫春英、郭萍英、申群、孫春妹、劉霞芳、劉亞莉、陳雪芬、服務員、華妍、聞秀全、曹梅英。</h3> <h3> 美醉了心,美醉了你,美醉了四十二年后團聚的戰友們……。程瑋完全投入其,全神貫注的模樣兒多可愛??……。</h3> <h3> 裘慧菊、周琴南沉醉在音樂美妙、動聽的旋律中……。</h3> <h3> 最后,何老師演奏了電影《芳華》中的那段《草原女民兵》旋律片段,紀念我們共同逝去的青春。</h3><h3> 他非常感慨的說了對電影《芳華》的看法:“下面我演奏的這一段是電影《芳華》中的插曲——”草原女民兵”的片段。對于在座各位的我不知道怎么說?對于我來說,《芳華》簡直就是我的生活,我就是70年文革期間入伍的,在部隊文工團。我真的就感覺自己非常慶幸。別人攻擊那個電影我非常不贊成,因為,你沒有那個年代的生活背景,不理解馮小剛為什么這么寫?……?!?lt;/h3><h3> 隨后何老師滿懷深情地演奏著……。</h3> <h3> 曲終人未散,魏江紅如夢初醒的從遐想中回到現場……。</h3><h3> 左起排名:楊文華、魏江紅。</h3> <h3> 何老師表演受到戰友們贊不絕口歡迎,孫鋼姐也非常開心。</h3> <h3> 感謝戰友封琴為我們的美篇提供了現場錄制的視頻。感謝攝影師楊軍戰友拍攝的孫鋼夫婦的照片,這些珍貴的影像資料使美篇充滿了靈性和看點。謝謝孫鋼姐和何大哥為我們的四十二年后的再聚首增添逸彩。讓我們難以忘懷。</h3> <h3> 何聯誼老師完美的演奏三首曲目后,音響師李韻扉先生撤去話筒,為下一個節目做好準備。</h3><h3> 主持人戰友仇建芳非常感慨的:孫老師,剛才的表演蕩氣回腸,(臺下一片笑聲,她印象中的孫鋼是根深蒂固了,所以,她的愛人何老師瞬間也就成了孫老師。)我們聽的是心花怒放。今天簡直就是音樂的盛宴,他的演奏,我感覺我的耳朵要回夢了。真的是非常的動聽,接下來我們有請劉霞芳表演獨舞《天邊》。</h3><h3> 孫老師,剛才把我們帶到了美麗的大草原,現在就讓劉霞芳在大草原上跳她的《天邊》吧!</h3><h3> 在大家的歡笑聲中,劉霞芳穿著鮮艷的紅裙走上了舞臺……。</h3> <h3> 天邊有一對雙星,那是我夢中的眼睛……。</h3><h3></h3><h3> 劉霞芳@劉瑞香:謝謝??,你的錄像,謝謝??@唐麗建?支持。對于我跳舞是從零基礎開始,為了減肥,2015年之前,我的體重達到135斤,經過4年跳舞,我現在的體重是112斤,很有成效。希望姐妹們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做些有益的身心活動,來年再聚首。</h3> <h3> 我要登上,登上山頂去尋覓霧中的身影。我要跨上,跨上駿馬去追逐遙遠的星星,星星。</h3><h3> 劉霞芳@程瑋?:謝謝??你們組委會給我展示的機會!</h3><h3> 程瑋 @劉霞芳:?勿客氣,有機會再多跳幾支,跳的很好,為你驕傲!</h3> <h3> 天邊有一棵大樹,那是我心中的綠蔭,遠方有一座高山,那是你博大的胸襟。我要樹下,樹下采拮,去編織美麗的憧憬……。</h3><h3> 孫鋼@劉霞芳?:真的,跳得很好,我覺得咱們這個年齡,能跳成這樣實屬不易了。為你點贊!</h3><h3> 劉小蘭:絕對點贊!霞芳。</h3><h3> 李國平:跳得是好!</h3><h3> 劉霞芳:謝謝大家!</h3><h3> 崔玉英@劉霞芳:我給你拍的跳午照片看到了嗎?</h3><h3> 劉霞芳@山佳?:你好,我都保存了,謝謝??!</h3><h3> 曲振嶺@劉霞芳?:我看了你跳的舞蹈,太棒了!為你點贊喝彩!</h3><h3> 王祖梅@劉霞芳?:太棒了!</h3><h3> 徐永娟、林維珍@劉霞芳:?要向你學習,健身又美麗。</h3><h3> 封琴@劉霞芳:?舞蹈功底扎實,點贊!</h3><h3> 劉霞芳:謝謝大家的鼓勵與點贊!</h3> <h3> 我要山下,山下放牧,去追尋你的足印</h3><h3>,足印。戰友劉霞芳在深情地翩翩起舞。</h3> <h3> 攝影師戰友楊軍非常認真地蹲在地上,抓拍著每一個優美的舞姿。戰友封琴也一直忙碌著,為聚會美篇收集著點點滴滴的資料。忙忙碌碌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此時此刻,一定感覺的頸椎不舒服了……。</h3><h3> 左起排名:楊軍攝影師、封琴、劉霞芳。</h3> <h3> 在閃光燈的追逐照射下,劉霞芳的舞姿優美,翩翩起舞的狀態很美……。</h3><h3> 全神貫注的欣賞著兵妹妹為聚會的獻舞,顧不上進餐了……。邱教官因為下一個節目即將上場,正在緊張地“臨陣磨刀”備戰中……。</h3><h3> 前排左起:楊軍攝影師、封琴、劉霞芳。</h3><h3> 后排左起:單海燕排長、劉英排長、邱耀明教官。</h3> <h3> 我愿與你策馬同行,奔馳在草原的深處,我愿與你展翅飛翔,遨游在藍天的穹谷,穹谷。</h3> <h3> 為了看的更清楚些舞者——戰友劉霞芳,我特意制作了這張照片。<br></h3> <h3> 趙磊副連長、趙紅嫂子、鄭新年教官認真的欣賞著戰友們的精彩表演。</h3> <h3> 劉霞芳的舞,跳的是婀娜多姿,柔情似水。下面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邱耀明教官為大家詩朗誦——《我想說》。</h3> <h3> 邱耀明教官上臺后:”參加今天的活動,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什么問題呢?我們大家相處三個月,相隔42年,是什么把我們這些天南海北的戰友聯系在一起?剛才看了這么多表演,集體的、個人的,我的感觸特別的深,感覺又回到了軍營,所以,我寫了一首小詩,獻給我們今天的戰友和連領導,題目是——《我想說》。”</h3> <h3>《我想說》</h3><h3>海巡東海艦隊1977年女兵連首次老戰友——“憶青春,敘軍情”聯誼活動抒懷</h3><h3>作者:邱耀明教官</h3><h3> </h3><h3><br></h3><h3>我想說,</h3><h3>感謝!——親愛的戰友!</h3><h3>從京滬齊魯到寧波江畔,</h3><h3>從您的參軍到來、入伍訓練,</h3><h3>我生命的歲月里,</h3><h3>更增添多了幾多燦爛,幾多精彩!</h3><h3><br></h3><h3>我想說</h3><h3>感恩——尊敬的首長!</h3><h3>從政治教育到軍訓行管,</h3><h3>因為您的帶領幫扶、身教言傳,</h3><h3>我軍旅的生涯中,</h3><h3>更增添了守正出新,淬火轉變!</h3><h3><br></h3><h3>我想說,</h3><h3>感佩——可愛的姐妹!</h3><h3>從一身軍裝倒穿著妙曼,</h3><h3>因為您的修齊治平、建樹感染,</h3><h3>我人生的征途上,</h3><h3>更增持了初心不忘、家國情懷!</h3><h3><br></h3><h3>我想說,</h3><h3>感念——知心的伙伴!</h3><h3>從滿頭青絲到兩鬢斑白,</h3><h3>因為您的盛情邀約、如期到來,</h3><h3>我生活的體驗中,</h3><h3>更增多了老夫少狂,青春常在!</h3><h3><br></h3><h3> </h3><h3>我想說</h3><h3>感奮——真誠的同志!</h3><h3>從寶幢三月到四十二載,</h3><h3>因為你的熱情洋溢,活力四濺。</h3><h3>我心靈的年輪下,</h3><h3>更增生了動力無限,奮勇向前!</h3><h3><br></h3><h3> 2019年6月15日于上海南京東路南新雅大酒店。</h3><h3> 朗誦者特意注明使用: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浦東新區、高橋鎮、廣播站普通話。</h3> <h3> 為了收集聚會的有關資料編輯美篇收藏,我特意請邱耀明教官上傳了《我想說》的文稿。于是有了下面的微信交流互動……。</h3><h3> 2019年6月24日</h3><h3> 李敬群@邱耀明?謝謝您,我收藏了。</h3><h3> 蔡玲珍@邱耀明?收藏了。</h3><h3> 聞秀全:真有才!我也收藏了!</h3><h3> 封琴@邱耀明?謝謝!收藏。哪天我也選一個場合,也像您那樣深情的誦讀,但我的普通話上海味太濃。</h3><h3> 徐永娟@邱耀明?謝謝!收藏常念。點贊邱教員?幽默風趣的邱教員,文筆流暢,內涵豐富。為你點贊??????</h3><h3> 邱耀明教官:此乃根據組織者要求奉上。感謝鼓勵,慚愧汗顏!聊表心意,見笑!見諒!!戰友歡聚,忘我動情?。。?lt;/h3><h3> 劉穎@邱耀明?棒!??????</h3><h3> 李國平:棒!我們的教官都了不得!</h3><h3> 仇建芳@邱耀明?,棒棒噠,收藏!</h3><h3> 吳躍英@邱耀明?好文! 好詩 !好棒! ??????轉發并收藏了!??</h3><h3> 王建敏@邱耀明?好感動 !??????收藏了,謝謝教官!??</h3><h3> 毛偉麗@邱耀明?我想說:親愛的邱教官,您的詩文,我收藏于心!</h3><h3> 沈秀蘭@邱耀明?,教官好詩文!好感動!</h3><h3> 程瑋@邱耀明?好文、好詩、好文筆!</h3><h3> 劉小蘭:點贊邱教員。</h3><h3> 張愛群@邱耀明?謝謝您,我收藏了!</h3><h3> 曹梅英:為您點贊??@邱耀明?我們的教官!</h3><h3> 韓燕@邱耀明:我想說,感嘆——曾經的教官!從操場演兵到會場吟詠,因為你的文武雙全,激情澎湃,我多彩人生中,更增長了璀璨華章,難忘今宵。</h3><h3> 單海燕排長@邱耀明?:好文采!漂亮!</h3><h3>女兵們為你驕傲,才子教官!</h3> <h3> 邱教官在臺上激情澎湃地吐露心緒,戰友們在臺下全神貫注的認真聆聽。教官用情的朗讀——我想說,感動了姐妹們:從寶幢三月到四十二載……。</h3> <h3> 看來建芳當天真的是累了。明明是邱教官剛剛從她面前走下臺,她就說成了:鄭教員的詩朗誦《我想說》,說出了我們在坐各女兵們的心聲 ,讓我們仿佛回到了當年那激情燃燒的歲月,那些令我們難忘的時光……。</h3><h3> 讓我們掌聲歡迎鄭教官家屬——趙紅為大家演唱——《梨花頌》。</h3> <h3> 鄭新年教官的愛妻——趙紅走上前臺,為戰友們助興演唱《梨花頌》。</h3> <h3> 鄭新年教官作為愛妻的音響助理,站在了音響師李韻扉先生工作臺旁的為”仙姑”提供優質服務。起到保駕護航作用。</h3><h3> 左起排名:李韻扉音響師、鄭新年教官。</h3> <h3>梨花開,春帶雨</h3><h3>梨花落,春入泥</h3><h3>此生只為一人去</h3><h3>道他君王情也癡</h3><h3>天生麗質難自棄</h3><h3>天生麗質難自棄</h3><h3>長恨一曲千古迷</h3><h3>長恨一曲千古思</h3><h3>。。。</h3><h3> 趙紅嫂子一亮嗓,便獲得了滿堂彩,大家熱烈的掌聲響起來……。</h3> <h3>。。。<br></h3><h3>梨花開,春帶雨</h3><h3>梨花落,春入泥</h3><h3>此生只為一人去</h3><h3>道他君王情也癡</h3><h3>天生麗質難自棄</h3><h3>天生麗質難自棄</h3><h3>長恨一曲千古迷</h3><h3>長恨一曲千古思</h3> <h3> 我們的輕傷不下火線的傷病員戰友孟素潔為戰友拍照、錄像的情景。</h3><h3> 左起排名:孟素潔、張宏文。</h3> <h3> 十六歲的趙紅和聚會時仙姑。</h3> <h3> 36歲時的趙紅。</h3><h3> 她在演唱完成下臺前深情地 對戰友們說:我也是有二十年軍齡的老兵。今天,以特殊的身份參加這次戰友聚會,我非常的高興,在此送上《梨花頌》為大家助興,謝謝大家。</h3><h3><br></h3> <h3> 在聚會現場夫婦二人留下美好瞬間的合影作為紀念。郎才女貌,恩恩愛愛,祝福您們幸福永遠,百年好合!</h3><h3> 左起排名:鄭新年教官、趙紅。</h3> <h3> 在聚會剛剛開始的時候,全體戰友向連排長敬禮致謝時,連長、趙紅回禮的情景。</h3><h3> 左起排名:趙磊副連長、趙紅嫂子。</h3><h3> 后排左起:孫鋼、周琴南、劉瑞香、李國平、崔玉英、孫邦鳳、陳黎華、王建敏、隋丹竹、沈秀蘭。</h3> <h3> 四十歲的教官和三十六歲時趙紅。</h3> <h3> 魏江紅忙碌著記錄下聚會現場中精彩紛呈的一幕幕感動和讓人難以忘懷的瞬間。</h3> <h3> 雖然距離前臺有點遠,可戰友們不會放過每一個細節,用心的傾聽著……。</h3><h3> 左起排名:梅云芳、孫春妹、服務員、李靜、申群、俞文英。</h3> <h3> 臺上精彩不斷出現,戰友們興奮不已,積極配合,掌聲不斷,笑聲連連……。</h3><h3> 左起排名:裘慧菊、周琴南、孫邦鳳、徐永娟、修立萍。</h3> <h3> 你用情傾訴,我用心聆聽,因為我們共同擁有同樣的稱呼——同年兵,一聲召喚,便不顧路途遙遠,跋山涉水來相見。因為我們共同擁有同樣的經歷,彼此曾經出現在對方的世界里,分別40載,牽掛大半生,謝謝你來了,謝謝你,又重新回到了我的世界里……。</h3><h3> 左起排名:蔡玉華、張暉、沈翠萍、孫春英、郭萍英、曹梅英。</h3> <h3> 颯爽英姿排成行,只為重聚演兵場?;厥自佻F芳華夢,留待暮年細端詳。單簧吹奏曲悠揚,舞姿翩翩天邊暢。一首吟誦我想說,軍旅人才多榜樣?!n燕。</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隆县|
毕节市|
玉树县|
元朗区|
柳州市|
沈丘县|
梁平县|
深水埗区|
洞头县|
伽师县|
五华县|
云林县|
梅州市|
沂源县|
阿瓦提县|
乌兰察布市|
天镇县|
鱼台县|
华容县|
汶上县|
宜春市|
罗江县|
教育|
城固县|
双峰县|
南充市|
安国市|
靖边县|
广灵县|
枞阳县|
都兰县|
青州市|
乐昌市|
青神县|
安新县|
高清|
和平区|
大竹县|
馆陶县|
常熟市|
普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