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個去過還想再去的城市

培堯

<p class="ql-block"><b>布宜諾斯艾利斯</b>是阿根廷的首都,它的名子是西班牙殖民者1532年在拉普拉塔河口登陸時給取的,那時這里還是一片一無所有的大草原。后來大量歐洲移民陸續到此定居,帶來了歐洲文化,并把它建成了素有“<b>南美巴黎</b>”之稱的大都市。</p> <p class="ql-block">布宜諾斯艾利斯是南美洲第二大城市,也是南美首屈一指的<b>文化之都</b>。這里有許多美麗的廣場、公園、雕塑和眾多歐式的歷史建筑,人們交流使用的是西班牙語。如果去過其他南美國家再來到這里,相信很多人都會說它很像是一座歐洲城市。</p> <p class="ql-block">我們先參觀了布宜諾(后用簡稱)西南角的<b>博卡區</b>。這是個老城區,比較破舊,也是阿根廷著名詩人<b>博爾赫斯</b>曾說這里是<b>布宜諾斯艾利斯中唯一完全不像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在<b>北港</b>未建之前,<b>博卡港</b>曾是布宜諾唯一的港口。它位于馬坦薩河河口,故以“河口”La Boca命名。當年歐洲來往的船只停泊在這里,歐洲移民從這個港口登上阿根廷土地,去追尋他們各自的夢想。</p> <p>▽瓷磚墻畫描述博卡港當年繁忙場景</p> <p class="ql-block">博卡區最早由熱那亞來的意大利移民創立,他們在這里定居并開辦了造船廠。隨著歐洲移民的增多,博卡逐漸形成以造船、碼頭裝卸和捕魚為主業的居民點。設立海關后,這里酒館、咖啡店和舞廳等也應運而生。1870年博卡設鎮。</p> <p class="ql-block">▽博卡港老碼頭沿岸己改建成了沿河步道</p> <p>1919年隨著北港的正式啟用,昔日喧囂繁忙的港口逐漸歸于平靜,博卡港成為歷史的定格。</p> <p>▽麥哲倫街還遺留著來往港口的鐵軌</p> <p class="ql-block">上世紀50年代,根據當地著名畫家<b>金克拉</b>·<b>馬丁</b>的建議,將該區一條街道兩邊的建筑粉刷成當地代表性的顏色,并以“<b>小路</b>”(卡米尼托)命名。1959年,政府又將它打造成了<b>步行街道博物館</b>,成為了布宜諾著名的一處觀光地。</p> <p><b>金克拉</b>·<b>馬丁</b>銅像,后面是馬坦薩河的羅恰轉彎處,為歷史上的<b>博卡港</b>。</p> <p>我們主要在<b>卡米尼托</b>(街)轉了轉……</p> <p class="ql-block">藍色房子是一家禮品店,在卡米尼托北入口,陽臺上三位招手“名人”是馬拉多納、貝隆夫人和卡洛斯·葛戴爾(該國探戈之王),算是個地標景觀吧。</p> <p class="ql-block">卡米尼托為南北走向的斜街,全長約二百多米。路面方石鋪設,不太平整,兩旁排列著瓦楞鐵皮質的各種建筑,高低錯落、隨心所欲。外墻上涂抹著各種明亮艷麗的色塊,使人們仿佛進入了五彩斑斕的世界。</p> <p>面向卡米尼托的建筑物都被涂成彩色</p> <p class="ql-block">卡米尼托在19世紀前曾是一條淌向馬坦薩河的水溝,兩邊都是貧民區。水溝干涸后又成了拉圾填埋場,附近居民非常厭惡這個地方。上世紀50年代末,在金克拉·馬丁的努力下,才將它改造成現在這個樣子。</p> <p class="ql-block">沿街兩邊裝飾著當地藝術家的浮雕、壁畫、雕塑等作品,大多數題材是描繪當年的港口和勞動的人們,使八方游客漫步其間,體驗一把濃郁的藝術氛圍。</p> <p>這是一個有故事的消防員塑像</p> <p>愛情題材的雕塑·樓上樓下的人偶</p> <p>路邊墻上的神龕</p> <p>卡米尼托的涂鴉</p> <p class="ql-block"><b>哈瓦那咖啡館</b>是一座三角形狀的兩層小樓,位于卡米尼托的最南端與麥哲倫街相匯的夾角處,是一棟老宅,也這一片著名的地標建筑。</p> <p>▽左為麥哲倫街,右是卡米尼托(街)。</p> <p class="ql-block">咖啡館前面小廣場是這一片最熱鬧的地方。在露天座椅休息一下喝杯咖啡,與“探戈女郎”拍張照,再到二樓陽臺上與“教皇”合個影,都是不錯的選擇!</p> <p class="ql-block">博卡港地區是<b>阿根廷探戈</b>的<b>發源地</b>。據說探戈最初是屬于不入流的社會底層的舞蹈。當年,勞累一天的“港口人”閑坐在酒館和咖啡店時,他們將平時隱藏的苦悶、憂傷、緊張和放肆等情緒在吟唱和舞蹈中發泄出來,久而久之,形成了探戈舞的雛形。</p> <p>探戈在初期也是五花八門的,每個人各自根據自已的理解和感覺去跳。上世紀初,探戈傳入歐洲,經過了那里的藝術感染、熏陶和提煉,逐漸的進入了主流社會。探戈回歸故里后,在阿根廷藝術家多年的呵護和培育下,最終成為了阿根廷的國粹。</p> <p>▽舞女與游客</p> <p>麥哲倫街咖啡館的店員為了吸引游客光顧,時不時的還在門口跳上幾段探戈。</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探戈故鄉的街頭,欣賞當地探戈<b>票友</b>們的精彩表演,那優雅的舞姿和美妙的樂曲,使你恍若回到了探戈最初的年代。(團友拍攝)</p> <p>伊伯露西亞山谷街在卡米尼托的東邊,沿街一直向東便是<b>博卡青年體育場</b>。</p> <p>伊伯露西亞山谷街上的卡米尼托酒吧,大門兩側是阿根廷家喻戶曉的<b>馬球王</b>和<b>煤球王</b>。</p> <p class="ql-block">博卡區還是<b>博卡青年</b>足球隊的<b>根據地</b>。1905年俱樂部創建時,據說球員主要以意大利移民為主。世界球王<b>馬拉多納</b>曾在這里效力過一個賽季(1981年),還有巴蒂斯圖塔、貝隆和里克爾梅等球星也是從這里走向世界的。因時間有限,未能前往。</p> <p>卡米尼托街上的值勤警察</p> <p class="ql-block"><b>五月廣場</b>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靈魂和心臟,它曾稱大廣場或勝利廣場,其歷史同這座城市一樣古老,是每位觀光客的必游之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10年5月25日,布宜諾民眾以廣場為中心發動了“<b>五月革命</b>”,殖民總督被迫退位,自治政府宣告成立。1816年7月9日,在這里發表了《<b>獨立宣言</b>》。廣場見證了阿根廷400多年政治和社會生活最重要的事件,是國家獨立的紀念地,也是阿根廷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這座白色西班牙式建筑是<b>老市政廳</b>,位于廣場西側,始建于1725年。它曾是五月革命的發源地,現在這里是市議會歷史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b>五月金字塔</b>矗立在廣場中心,建于1815年5月25日,是該城最早的紀念碑。塔頂立有手持矛和盾的女神像,正面太陽光芒圖案下刻有1810年5月25日金色大字,讓人們銘記阿根廷人民光輝的獨立斗爭歷程。</p> <p class="ql-block">五月金字塔前方的國旗桿旁,立有一尊<b>曼努埃爾·貝爾格拉諾</b>將軍騎馬舉旗的青銅雕像。</p> <p class="ql-block"><b>曼努埃爾·貝爾格拉諾</b>(1770.6~1820.6)是阿根廷獨立戰爭中的杰出軍事將領和阿根廷國旗的設計者。1938年,阿根廷議會決定將他逝世這一天定為“<b>國旗日</b>”。每年這時全國都舉行各種紀念活動。</p> <p>在廣場的最東端,有一座粉紅色的西班牙洛可可式建筑,這就是<b>總統府</b>。殖民時期這里是一個要塞,后擴建為城堡作為了總督官邸,又經多次翻新,1894年建成了現在的模樣。從薩米恩托總統開始,建筑外墻都使用粉紅涂料至今,故稱<b>玫瑰宮</b>。</p> <p>廣場的西北角是<b>大教堂</b>,正面12根高大的羅馬柱撐起的三角楣上刻有圣經的故事。據說這座教堂16世紀就存在了,后經多次重建,現在樣子是1827年完成的,為該市最大、最古老和等級最高的教堂。</p> <p>步入教堂,內部高大華麗、莊嚴肅穆。中央走道的馬賽克地面、圓形穹頂和布道的主祭壇等據說都是“原裝品”,從18世紀保留至今。</p> <p>巴洛克式的主祭壇金碧輝煌</p> <p>教堂兩側排列著裝飾精美的各禮拜堂</p> <p>虔誠的教徒</p> <p class="ql-block">對于我們游客來說,這座教堂里最值得一去的地方是瞻仰一下<b>圣馬丁將軍</b>的陵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何塞·德·圣馬丁</b>將軍的靈柩安放在教堂的右側大廳內。他在1812~1821年領導南美人民進行了獨立戰爭,為南美解放運動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享有<b>南美洲的解放者</b>和<b>祖國之父</b>等稱號。</p> <p>門口有兩名士兵守衛,其著裝是按照當年圣馬丁將軍率領的獨立軍軍服式樣復制的。</p> <p>圣馬丁將軍的靈柩左中右三面的護衛女神代表著阿根廷、秘魯和智利。</p> <p>圣馬丁的兩位戰友和無名戰士墓也同置廳內</p> <p>大教堂正面右側的外墻上安放著火炬,被稱為“阿根廷火焰”。聽說它從1950年8月17日圣馬丁將軍逝世百年那天起一直燃燒至今。</p> <p>廣場東北角大廈頂上的時鐘和敲鐘力士</p> <p class="ql-block"><b>圣馬丁廣場</b>為該城最古老的廣場之一。獨立戰爭時期這里是圣馬丁將軍的騎兵訓練場。1878年為紀念圣馬丁的百年誕辰,將廣場以他的姓氏命名。紀念碑銅像出自法國著名雕塑家庫伊·道梅斯之手。</p> <p class="ql-block"><b>英國鐘樓</b>坐落在圣馬丁廣場對面的阿根廷空軍廣場上,1916年由當時的英國移民出資建造。鐘樓高70米,大鐘直徑5.5米,據說大鐘敲響的聲音與倫敦的大本鐘一樣。該鐘樓也是布宜諾的地標建筑。</p> <p class="ql-block"><b>國會大廈</b>和<b>國會廣場</b>位于城西,兩者以一街相隔。大廈被譽為南美洲最宏偉壯觀的國會大廈,廣場被稱作布宜諾的三大著名廣場之一,阿根廷全國公路零公里的起點也設在這里。</p> <p class="ql-block">國會大廈是一座希臘羅馬式建筑,建于1887年~1906年,設計者是意大利人維克托·梅阿諾。因為大廈外墻在維修,未能走近參觀。但從建筑的上半部看,很精致漂亮、非常有氣勢。</p> <p class="ql-block">大廈的塔樓頂端高度為85米,青銅穹頂直徑20米,其外表在風雨沖刷下通體泛綠。塔樓中央高臺安放一輛青銅四架馬車,凌空欲飛。</p> <p class="ql-block">國會廣場中央矗立的是“兩會”紀念碑(紀念1813、1816年兩屆議會的立法工作成就),碑頂主體是象征著共和國的女神銅像。紀念碑落成于1914年7月9日,由比利時藝術家朱爾斯·拉蓋創作。</p> <p class="ql-block">紀念碑基座下的噴水池中有一組銅雕群像。趕馬少年背后飄逸的披肩寓意著拉普拉塔河水,他身旁的兩個捧罐婦女代表著拉普拉塔河的支流巴拉那河和烏拉圭河,躍起駿馬的口是噴泉的出水孔。</p> <p>廣場周圍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廣場東邊有一尊“<b>思想者</b>”青銅像,為羅丹名作的復制品,據說是用原模澆鑄,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p> <p>在雕像的右邊有座石碑,象征全國公路的起始點,右圖為石碑上半部的阿根廷地圖。</p> <p><b>行人</b>·車拍</p> <p class="ql-block"><b>七九大道</b>和<b>方尖碑</b></p><p class="ql-block"><b>7月9日大道</b>是布宜諾最重要的大街,南北走向,街名以阿根廷宣布獨立的日期命名。街長4.6公里,寬140米,據說比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還寬出10米。</p> <p class="ql-block"><b>方尖碑</b>坐落在7月9日大道<b>共和國廣場</b>中央。是為紀念布宜諾建城400周年于1936年落成,碑高67.5米,基座面積49平方米,為該城最著名的地標建筑。</p> <p class="ql-block">“<b>BA</b>”是布宜諾的簡稱,它的全稱名字可是有點長:<b>圣迪西瑪特立尼達德圣瑪麗亞港布宜諾斯艾利斯</b>。</p> <p class="ql-block">▽這座白色大樓是阿根廷勞工部所在地,深受國民愛戴的<b>貝隆夫人</b>(大樓圖像)曾在這里工作過。為紀念她,尊重人民的意愿,將大樓保留了下來,<b>七九大道</b>向南拓寬到此為止。</p> <p class="ql-block"><b>七九大道</b>地處繁華的城市中心,與市內最熱鬧的24條街道交叉,是游客必到打卡地。(畫報圖片)</p> <p class="ql-block">在<b>七九大道</b>西側的自由街上,有一座阿根廷人引以為傲的劇院,它與米蘭的斯卡拉歌劇院和巴黎的國家歌劇院齊名,在1973年悉尼歌劇院落成之前,它還曾是南半球最大的劇院,它是<b>科隆劇院。</b></p> <p>高雅藝術的殿堂·科隆劇院</p> <p class="ql-block">“科隆”在西班牙文里,是哥倫布的意思,所以科隆劇院又叫<b>哥倫布劇院</b>。1857年4月科隆劇院在此建成,當即成為了全國的歌劇中心。據說那時候這里演出劇目幾乎與歐洲同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為使劇院的硬件更上一層樓,由建筑師弗朗西斯科·塔布里尼操刀設計,1887年在劇院原址上開始了翻新改造,這一修就是20年。1908年2月25日,現在的這座科隆劇院落成開幕。</p> <p class="ql-block">科隆劇院具有歐洲歌劇院的傳統建筑結構和濃郁古典風格,占地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78萬平方米。因時間有限,我們未能入內參觀,聽當地導游說,劇院主劇場舞臺的臺口寬34.5米,比咱們人民大會堂的大舞臺還寬2.5米,號稱世界最大的舞臺之一。</p> <p>科隆劇院的正門</p> <p class="ql-block">科隆劇院正門馬路對面是<b>拉瓦列廣場</b>。在廣場南側圖庫曼大街的中央,聳立著<b>胡安·加洛·拉瓦列</b>的雕像(1797~1841)。拉瓦列是阿根廷一位重要的軍事政治人物,1828年曾任布宜諾省的首任省長。</p> <p>拉瓦列廣場周邊的建筑物</p> <p>拉瓦列廣場旁邊的圖庫曼大街</p> <p><b>雅典人書店</b>是阿根廷最具名氣的書店,曾在全球十佳書店的排行榜上,名列第二。這座大廈的前身是建于1919年的歌劇院。</p> <p>1917年,阿根廷文化傳媒大亨大衛·格魯克斯曼買下這塊地皮,建造了這座豪華大廈并取名“大光明劇院”。當時這里還集中了唱片公司和廣播電臺,曾是那個年代最熱門的探戈傳播地和城市文化地標。</p> <p class="ql-block">書店開業于2000年12月,其內部空間可以用富麗堂皇和美輪美奐來形容。劇院原有的形態一切保存完好,舞臺改為讀者休息的咖啡廳,包廂則成為了一個個閱覽室...。每年吸引上百萬人到此購書和參觀。美國《國家地理》雜志還將它評為全球最美的書店。</p> <p class="ql-block">劇院當年落成時,剛好“一戰”結束。格魯克斯曼請來意大利畫家約薩雷諾·奧蘭迪,以期待世界和平的內容為劇院穹頂作畫。如今,華麗的穹頂依然是這座美麗書店里的欣賞亮點。</p> <p>漫步游覽書店,大家在靜靜地選書、看書或者休息,人們之間的偶爾對話也都是低聲細語的,偌大的空間,一切都顯得是那么的安靜。</p> <p>老伴在三樓的唱片區</p> <p class="ql-block">著名詩人<b>博爾赫斯</b>曾說過: <b>如果有天堂,那就是圖書館的樣子</b>。這座文化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書店,或許就是他心中的天堂吧!</p> <h3>我們旅游團的大巴駕駛員</h3> <p>街邊的禮品小店</p> <p class="ql-block">旅行社安排大家到城里一家著名的烤肉館,品嘗了一頓正宗的<b>阿根廷烤肉</b>。</p> <p class="ql-block">阿根廷的烤肉聞名于世,堪稱完美!這里的烤肉館都是選取一流優質肉材,未經過任何切割、腌制,以純粹原始的姿態直接放在鐵架子上面翻烤,分量超大,酣暢淋漓!</p> <p>給烤肉再加上點胡椒粉</p> <p>“大餃子”叫<b>恩帕納達斯</b>,是阿根廷具有代表性的小吃,味道還不錯!</p> <p>樓梯墻上掛滿了政要名流光顧餐廳的照片</p> <p>吃完烤肉,我們又乘車來到城北30公里處的老虎洲,這里是布宜諾近郊著名的風景區。</p><p><br></p><p><b>老虎洲</b>又稱巴拉那三角洲,是由巴拉那河和烏拉圭河的復雜水系所形成了一個三角洲地帶。因古時候此地曾有美洲虎出沒,故爾得名。這里的<b>蒂格拉</b>小鎮也被稱為<b>虎城</b>。</p> <p>蒂格拉小鎮碼頭旁的圣母像</p> <p>木船是河流水系上的“公交車”</p> <p>老虎洲是城里市民最喜歡的休閑度假地。這里生態環境保護的很好,到處生長著茂密的溫帶和亞熱帶林木。河流、水道和小溪縱橫交叉,大小島嶼星羅棋布,被譽為“南美威尼斯”。</p> <p>人們在河中悠閑地劃著皮劃艇</p> <p>在這里碼頭乘船,可以“出國”前往<b>烏拉圭</b>的城市卡梅洛,行程大約4小時。</p> <p>老虎洲自20世紀初始就有富裕人家來此修建避暑別墅,如今風格迥異的民舍豪宅和私人碼頭遍布島上。乘坐游船巡河兩岸,河灣港汊中來來往往的私人小艇,岸邊林木中若隱若現的漂亮房子...,猶如一幅幅美麗的風景畫!</p> <p>華人開的<b>中國城</b>,聽說是個超市。</p> <p>同船游客和他漂亮的兒子</p> <p>夕陽下的虎城·蒂格拉</p> <p class="ql-block">在布宜諾的最后一個晚上,我們欣賞了一場精彩的探戈表演,地點在“七九大道”的西側,與科隆劇院毗鄰的<b>波特諾探戈劇場</b>。</p> <p><b>波特諾探戈劇場</b></p> <p>探戈表演劇照</p> <p class="ql-block">開場序幕是一個酒館形式的場景,在節奏明快的樂曲中,演員們時而翩躚起舞,時而吟誦歌唱,中間還穿插著一些小的故事情節,使節目活潑詼諧,不斷將演出引向高潮。</p> <p class="ql-block">接下來的演出更是精彩紛呈。不同風格與多種組合的探戈舞蹈,使人大開眼界;高喬人(阿根廷混血人種)的表演桀驁剽悍,體現出了陽剛之美;探戈歌曲的演唱時而高亢激越,時而如訴如泣,令人陶醉;探戈音樂的美妙旋律和強烈切分音,為演出錦上添花!</p> <p class="ql-block">全場探戈表演看下來,使我認識到阿根廷探戈不只是一種舞蹈,而是一種<b>綜合的歌舞表演藝術</b>。雖然<b>國標探戈</b>是從阿根廷探戈發展演變來的,現在己經規范化了,但<b>阿根廷探戈</b>則更加活潑、歡快和花樣迭出,但跳<b>阿根廷探戈</b>可不是“小品“中形容的“三步一搖頭,五步一招手”那樣哈。′</p> <p>最后放一張老倆口的探戈造型??</p> <p>我們在這城市逗留不到兩天,</p><p>還有許多精彩的景點未能去成,</p><p>有些去過的地方也沒看夠。</p><p>留個遺憾</p><p>給下一次吧!</p><p><br></p><p>布宜諾斯艾利斯</p><p>一個來過還想再來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謝謝關注瀏覽 ??</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北京飛到布宜諾斯艾利斯需多長時間</b></p><p class="ql-block">北京到美國的達拉斯需要飛行13小時</p><p class="ql-block">達拉斯到布宜諾斯艾利斯飛行11小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州市| 万全县| 阿克陶县| 阜南县| 玉溪市| 靖安县| 定西市| 新营市| 尚义县| 淮安市| 微山县| 宜黄县| 应城市| 仙桃市| 屏边| 吉木乃县| 安多县| 洛隆县| 吴川市| 竹溪县| 新宁县| 汉川市| 福鼎市| 万年县| 忻州市| 武山县| 太保市| 双柏县| 屯留县| 柳州市| 武平县| 易门县| 敦化市| 宁河县| 天峻县| 孝感市| 皮山县| 松滋市| 合阳县| 平舆县| 岫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