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克拉瑪依河上的橋,有型、有行、有興,跨越南北城區,構成一幅幅優美畫卷,總讓人魂牽夢繞。于是,只好把它蘊藏在《美篇》里,慢慢品味,悟出一絲一縷的思鄉韻味。</b></h1> <h1><b>克拉瑪依是因油而成的邊疆小城,屹立在祖國邊陲的戈壁荒漠之中。水一直都是石油人的夢想,2000年8月,引水濟克工程竣工。從此,克拉瑪依有了一條穿城而過的人工河。</b></h1> <h1><b>由東向西的穿城河,把克拉瑪依市區分成河南河北兩個片區。在工程浩大,資金短缺的情況下,原想在穿城河建串糖葫蘆式建筑小品的計劃擱淺。</b></h1> <h1><b>當初,大部分人行橋由石油企業承擔設計制造,于是,便有了鉆井橋、油建橋、運輸橋、明珠(電廠)橋等。后來因諸多原因,在克拉瑪依河改造工程中拆除,成為歷史遺跡。</b></h1> <h1><b>早先為觀賞九龍潭瀑布而建設的迴型橋,后來在改造工程中,為拓寬水面而不復存在。</b></h1> <h1><b>這是當年的迴型橋。當年,站在那里,近距離接觸瀑布氣勢磅礴轟鳴,沐浴水霧清爽愜意,也有些令人流連忘返。</b></h1> <h1><b>實施改造工程后的九龍潭水面,加深了,拓寬了。現在已經可供游船、游艇漫游,在游船上欣賞煙雨蒙蒙的九龍潭瀑布,看看克拉瑪依河水潺潺,怎不讓人心曠神怡。</b></h1> <h1><b>經改造后的克拉瑪依河上,有不同形態的景觀橋梁17座。其中,10座人行天橋,7座機動車交通橋。從九龍潭出發,順水西行約500米,便來到第一座人行天橋——臥龍橋。</b></h1> <h1><b>臥龍橋,顧名思義,宛如一條蛟龍盤臥于水面之上。臥龍不僅是一種意像,更是一種情愫,一種神往。</b></h1> <h1><b>穿越臥龍橋西行,便來到準噶爾拱橋,它是克拉瑪依準噶爾路向東延伸出城區的主要交通樞紐。</b></h1> <h1><b>這座拱橋沒有賦予新的名稱,是因為它仍是克拉瑪依準噶爾路其中的一段。駛入拱橋就進入市區了,來來往往的車輛匆匆而過,或是離別,或是歸來,撒落一路的思念!</b></h1> <h1><b>雙曲線型的人行天橋叫做龍行橋,龍行于水又稱之為“戲水”或“鬧水”,這一戲一鬧,道出龍在水中的自由、歡快、順暢、快捷,也是人們的一種向往。</b></h1> <h1><b>龍行于云,不懼風暴,不懼雷電,更彰顯出龍的毅力、勇氣與魅力。這也是克拉瑪依石油人的精神,“風雪雷電任隨它,我為祖國獻石油,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b></h1> <h1><b>第三座人行橋被譽為龍飛橋,龍是華夏人的最愛,因此,叫龍飛的地名、人名有很多很多。然而,只有龍飛是不夠的,人們盼望鳳來,早日呈現“龍鳳呈祥”和“龍飛鳳舞”的美好畫卷!</b></h1> <h1><b>龍飛鳳舞,很好很吉祥的意象。它象征著人們向往的幸福生活,祥和而富足,向往著欣欣向榮的和諧社會。</b></h1> <h1><b>位于阿山路的阿山橋,是一座機動車交通橋,橋下的水面到這里收窄,大約有15米左右,橋梁跨度小,使修建重型機動車交通來得經濟實惠、安全可靠。</b></h1> <h1><b>這座氣勢如虹的橋梁叫龍騰橋,讓大家立刻想到的是“龍騰虎躍”。龍騰虎躍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給人們帶來更多的福祉。</b></h1> <h1><b>到這里,河水進入市區人口稠密地區,因此,橋修建得比較了寬闊、高大。河的水面也拓寬了許多,人們的視野立馬開闊起來!</b></h1> <h1><b>河水進入東郊路與昆侖路的交匯處,水面再次收窄、加深(約2米左右),在這里修建了一座機動車交通橋,命名為昆侖橋。</b></h1> <h1><b>昆侖橋是是市區南北交通樞紐,車輛流量較大,河兩岸綠樹成蔭,綠草如茵。</b></h1> <h1><b>過了昆侖橋,再西行500米,便來到龍門橋。龍門也有著許許多多的傳說故事,據老人們說,進入龍門,便可以到達龍宮了,就可以見到小龍女了!</b></h1> <h1><b>龍門是邁向理想生活的一道門檻,寓言故事《鯉魚跳龍門》,說的就是這個理念。想尋求幸福嗎?來跳龍門吧!</b></h1> <h1><b>跳過龍門,便是勝利。位于勝利路的機動車交通橋,命名為勝利橋。</b></h1> <h1><b>勝利橋上的交通比較繁忙,因此也建造得十分牢靠。勝利,人們常用這種手勢?表示,從勝利走向勝利,我們會變得更強。</b></h1> <h1><b>要取得勝利,就必須團結一致,心連心。位于克拉瑪依河主要景區的這座橋叫連心橋,它寓于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b></h1> <h1><b>它還寓于著各族人民像天山青松一樣,心連心,根連根,永遠不分離。</b></h1> <h1><b>圓夢橋坐落于克拉瑪依河的主景區,它是一座小巧玲瓏而又精致可人的石拱橋。每晚在音樂噴泉和水幕電影的映襯下,顯得愈加絢麗嫵媚。</b></h1> <h1><b>它也是鏈接克拉瑪依主景區和市區世紀公園的主要通道。它的建成,成為人們休閑娛樂、集會慶祝的好場所。夢緣夢緣,理想信念在這里夢圓!</b></h1> <h1><b>在圓夢橋的旁邊,有一座巨大的雕塑,叫什么來著?哦!水來了!每年8月8日,克拉瑪依的水節,都在這里舉辦。</b></h1> <h1><b>位于主景區的西側,屹立著一座斜拉橋,叫做友誼橋。它是克拉瑪依友誼路上的主要交通樞紐,主橋200多米,引橋約600米。</b></h1> <h1><b>迷你版的友誼橋,據說是世界上最小的斜拉橋,但它是展現克拉瑪依靚麗的風景。</b></h1> <h1><b>人們可以在橋下或是休閑納涼,或是談情說愛,自由自在,多么愜意!</b></h1> <h1><b>如果你駕車出游,那么,在大橋下,人們也可以在這里停放你的愛車。</b></h1> <h1><b>游艇在橋下急馳而過,河面上泛起陣陣漣漪,井然有序。</b></h1> <h1><b>夕陽西下的友誼橋,更顯得愈加挺拔、壯美。友誼之路,將克拉瑪依和周邊地區緊密聯系,成為經濟輻射區,拉動北疆地區的經濟發展。</b></h1> <h1><b>繼續西行500米,一座靚麗的風景橋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它就是彩虹橋。</b></h1> <h1><b>它象是一道五彩繽紛的彩虹,橫跨于克拉瑪依河上。寓于各族人民享受多姿多彩的生活,向往著健康安寧的日子。</b></h1> <h1><b>彩虹橋的兩岸,有許多各俱特色的建筑小品,閑暇之余,可以在這里健身娛樂,遛遛孫兒享受天倫之樂。</b></h1> <h1><b>頗為寬大流暢的機動車交通橋,當屬油建橋。它位于交通繁忙的油建路上。</b></h1> <h1><b>油建橋的周邊,原是新疆石油管理局油田建設工程公司的所在地,所以用了“油建”來命名。</b></h1> <h1><b>綠蔭下的油建橋。</b></h1> <h1><b>遠遠望去,進入眼瞼的是廊橋。廊橋是個統稱,世界和中國各地,都有很多很多的廊橋,但克拉瑪依河上的這座廊橋叫什么名字,目前還不得而知。</b></h1> <h1><b>廊橋也叫風雨橋,就是橋上帶有頂棚,可供人們遮風避雨、老朋友見面嘮嘮家常的橋梁。</b></h1> <h1><b>靜謐的廊橋,會引起你的遐想嗎?</b></h1> <h1><b>人們可以在廊橋下休息休息、觀賞觀賞美景。也可以在這里延續你我他的《廊橋遺夢》!夢想與現實是有差距的啊!我們趕緊換下一座人行橋吧!</b></h1> <h1><b>克拉瑪依河上最后一座人行天橋,叫做丹碧橋。丹碧是形容山川地貌之美的詞語,用于命名一座橋梁,也凸顯出特色。</b></h1> <h1><b>丹碧橋最大的特色,在于你看那斜拉索立柱,不同地點、不同角度看是不是不一樣的。前面那張照片里它是直立的,到跟前看是不是斜啦!</b></h1> <h1><b>看看它的傾斜角度又不一樣呀!它與意大利的比薩斜塔可有一拼哦!</b></h1> <h1><b>在這個角度看更邪乎啊!好象馬上要傾倒的樣子,怪好看,怪嚇人的!</b></h1> <h1><b>還是把丹碧橋的斜拉索立柱正過來吧,這樣觀賞舒服一些!</b></h1> <h1><b>斜拉索立柱拉起來的橋梁,是一座圓弧形的橋面。</b></h1> <h1><b>從九龍潭出發,到達西環路上的西環橋,足足走了有九千米了。</b></h1> <h1><b>西環路上的公路橋,是克拉瑪依河上的最后一座橋梁。</b></h1> <h1><b>它是雙向四車道,外加雙向人行道的交通樞紐。</b></h1> <h1><b>克拉瑪依河水穿越到這里,便要進入位于西郊的水庫了。</b></h1> <h1><b>嘮嘮叨叨說不完啦!我也說累了,你也聽煩了,在河邊的景點里歇歇吧!拜拜! </b></h1><h1><b> 圖片攝影:蔡志平 </b><b> 文字編輯:蔡 秦 </b></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超|
灵石县|
双桥区|
镇宁|
奉新县|
陕西省|
丹阳市|
繁昌县|
合水县|
新津县|
华亭县|
方城县|
鄂托克旗|
十堰市|
晴隆县|
同心县|
佛教|
兴城市|
建平县|
高清|
运城市|
班戈县|
阜平县|
页游|
得荣县|
德阳市|
南雄市|
原阳县|
建始县|
浠水县|
滨州市|
金寨县|
桦甸市|
平谷区|
资兴市|
肃宁县|
阳山县|
井冈山市|
安溪县|
尚义县|
曲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