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血與火的記憶 “尋根追溯來時路 戎馬一生家國情” (原創)

戎老兵

<p class="ql-block"> 為了迎接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牢記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兄弟姐妹5人于2019年8月12日相約從成都、重慶、新疆烏魯木齊市齊聚山西太原,追溯戎氏家族革命前輩走過的革命道路,尋找他們留下的革命足跡。此行,稱之為“賡續傳承紅色血脈”之路。</p><p class="ql-block"> 圖為老兵與(從右至左)建華哥、晉生大姐、秦生二姐、小玲妹在太原國民師范學校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位于山西太原市杏花嶺的山西國民師范學校始建于1919年,是閻錫山創辦的一所專門培養全省小學教師的師范學校。后來成了山西革命活動的堅強堡壘。是第一次、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初期中國共產黨在山西開展革命活動、建立抗日救亡運動的重要基地之一。1936年父親戎占芳參加犧盟會以后在這里的軍政訓練班十連八班學習了3個月,結業后到大同學生集訓三中隊任政治工作員,1937年4月到祁縣任教導二團十一連政治工作員</p> <p>  這里是父親走上革命道路的啟蒙地和出發地</p> <p class="ql-block"> 雖然正值周末休息閉館,但紀念館負責人得知戎氏后人要來瞻仰前輩留下的革命痕跡,專門留人并開館接待了我們。</p> <p class="ql-block"> 在父親曾經學習過的教室合影留存</p> <p>  老兵留言:不忘初心 尋根溯源</p> <p class="ql-block"> 建華哥,晉、秦生姐和小玲妹分別留下肺腑之言</p> <p class="ql-block">  戎子和(伍勝)爺是個老兵。早在三四十年代就擔任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副主席,在鄧小平領導下主持邊區的財稅工作。為了保證軍隊的作戰供應,他精打細算,合理籌劃,想方設法聚集財物,有力地支援了戰爭,使邊區成為四戰之軍,四戰之地的大倉庫。為此,受到黨中央的高度贊揚。幾十年后,鄧小平到山西視察時,還深情地回憶說,你們山西人會理財,我在太行時,就是靠你們山西人戎子和等同志主持財經的。子和爺被小平同志親切地稱之為邊區政府的“總帳房”、“大管家”。(摘自1999年3月25日中國財經報《理財有方,功在太行》)子和爺爺還是北平和平解放中共3人談判代表之一。“文革”期間子和爺被“四人幫”視為眼中釘關押監獄8年之久,但對黨感情仍然至醇至濃,平反昭雪后,他婉拒了小平同志建議他到國務院任職的提議,繼續擔任財政部黨組書記兼任中央財經大學書記院長。子和爺始終初心不改,每每提及往事,他淡然地說:我就是一個老兵,一個普通的共產黨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由子和爺(原名戎伍勝)親筆題寫刋頭的太行太岳根據地報刊《戰斗日報》</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戰爭時期時任邊區政府副主席的戎子和(伍勝)</p> <p class="ql-block"> 1938年抗日決死三縱隊軍政首長合影,右1為司令員戎子和</p> <p class="ql-block"> 子和爺(前排左3)陪同朱德總司令(前排左1)、薄一波(前排左4)視察新軍</p> <h3>  山西革命早期歷史名人合影</h3><h3>左起1楊秀峰 2 南漢宸 3 戎子和 4 薛暮橋 5 楊立三</h3> <p class="ql-block">  時任共和國財政部代部長的戎子和</p> <p class="ql-block"> 毛澤東主席簽發的任命書</p> <p class="ql-block">  周恩來總理簽發的任命書</p> <p class="ql-block"> 時值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來臨之時,我又重溫了子和爺文選“我心中的天安門”~‘當禮炮鳴響的時候’的文章,想起子和爺與傅作義將軍的“一次特殊的對話”:傅將軍說:我們國民黨取得政權后,20年就腐化了,結果被人民打倒了。你們共產黨比我們國民黨好,執政后,肯定20年內不會腐化,可30年、40年以后是不是也會腐化?子和爺對他說:我們共產黨是勞動人民的精華,是由特殊材料構成的!(摘自中共中央直屬機關“中直黨建”刊物2001年第10期和中共中央國家機關刊物“紫光閣”2001年第11期 戎建洲文)《一次特殊的對話》) 子和爺的革命生涯雖經歷了一波三折、大起大落,但正如他所說:共產黨員是特殊材料構成的! 今天,值得告慰老人的是,新的時代和新的歷史變革已經到來,我們的黨一定會更加團結、更加純潔、更加偉大、更加堅強,我們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一定會更加燦爛輝煌!</p> <p>  戎子和文選</p> <p class="ql-block"> 戎子和為抗戰烈士陵園題詞手跡</p> <p class="ql-block"> 戎子和與宋任窮合影照</p> <p class="ql-block"> 戎子和和姚依林夫妻合影照</p> <p class="ql-block"> 小平親切接見戎子和</p> <h3>  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刊物《中直黨建》和中共中央國家機關刊物《紫光閣》刋登老兵的追憶文章“一次特殊的對話”</h3> <p>  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刋物《中直黨建》</p><p>中共中央國家機關刊物《紫光閣》</p> <p>  父親戎占芳是1936年參加革命的一名老兵</p><p>圖為1937年時年22歲的父親,時任決死二總隊五團二營四連政治指導員</p> <p>  左3為父親。和生死與共浴血奮戰的戰友們</p><p> 父親1938年任決死二總隊五團一營教導員,由于在與日冦作戰中身負重傷,1940年~1942年任呂梁交城交西縣武委會主任,1942年9月任第八軍分區(二縱隊)供給部長兼政委。父親曾自豪的告訴我們,他在著名的“百團大戰”中參加過戰斗17次,曾帶領一個營的兵力打垮摧毀了敵人三個團。在1942年3月21日父親率領的交西縣抗日武裝隊伍配合分區部隊,在石沙莊打了個漂亮的伏擊戰,消滅日偽軍一個輕裝突擊隊,殲敵百余人。為此,受到了晉西北軍區的立功通令嘉獎</p> <p>  抗日的烽火燃燒在太行山上</p><p><br></p><p>前排居中為父親,1943年在山西呂梁地區與日冦作艱苦殊死的戰斗。</p> <p class="ql-block"> 敵人從那里進攻,我們就把它那里滅亡!</p><p class="ql-block"> 前排左2父親,后排右3(黑衣)為母親</p> <p class="ql-block"> 毛澤東主席1944年9月對晉綏邊區八分區的褒獎電文原文:發晉西北 呂林(注:呂正操 林楓)請你們考慮,在其他各分區也令他們開展八分區那樣的戰斗,打出威風來擴大自已,擠小敵人但在每一處打勝仗后應叫那里提高防備敵人報復的警惕性 毛澤東</p> <p>  1946年交城米家莊,前排左3父親</p> <p class="ql-block"> 這張破損褪色的老照片,攝于1946年交城米家莊。是爸媽在烽火狼煙的戰斗歲月中,結為終身伴侶和患難夫妻的真實記錄。他們在交城山的崇嶺環抱中并肩盤腿而坐。在老兵眼里,爸媽的這張“戰地愛情照”,是永不褪色、永不萎靡的忠貞與信仰的表達。是窮盡人間文字,讓髙山仰止,讓星辰暗淡的“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崇高浪漫情懷的體現,描繪出世上最浪漫、最樸實、最凝重、最真摯的愛情永恒篇章!</p> <p>  2019年8月18日,我們專程來到設在山西交城縣的晉綏八分區革命歷史紀念館。在此要感謝交城縣文史研究院院長張其豪,他放棄了周日的休息,專程到交城高速公路來接我們,顧不上喝口水,顧不上吃口飯,頂著35~37度的酷暑陪同我們走完交城的尋根路。張院長這種對老區革命傳統教育工作的極大熱情和認真負責的態度,我們表示由衷的感謝。前排左2為張其豪院長</p> <p>  現在這里成了革命傳統教育基地</p> <p>  山西交城是晉綏八分區領導機關所在地</p> <p>  建華哥仔細探究晉綏邊區八分區所轄圖:晉綏八分區是晉綏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轄交城、文水、汾陽、離東、陽曲(西)、靜樂、清(源)太(原)徐(湯)榆(次)太、平(遙)介(休)等縣,是保衛黨中央所在地延安的重要屏障,是延安通往晉冀魯豫、華東、華中的交通要道,是扺御省城太原之敵的前沿陣地。抗日戰爭時期,八分區“擠”敵斗爭受到毛澤東高度贊揚,解放戰爭期間為解放山西全境作出了重大貢獻</p> <p>  在革命前輩的名單里看見父親的名字,小玲妹與老兵激動的淚水奪眶而出</p> <h3>  人民記得您,祖國記得您:父親和所有的革命老前輩,您們的戰斗故事和革命經歷,您們頂天立地的形象和音容相貌,永遠定格在中國革命歷史的豐碑里!</h3> <p class="ql-block">  參謁華國鋒同志陵園</p><p class="ql-block"> 1940年~1942年華國鋒任交城交東縣武委會主任,父親戎占芳屆時任交城交西縣武委會主任。他們共同戰斗在抗日殺敵的“擠敵”戰線上。</p> <p class="ql-block"> 2019年8月18日5兄弟姊妹和二姐夫蔣強(后排左1)在交城米家莊八分區領導機關舊址留影存照</p> <h3>  這里就是交城米家莊八分區領導機關工作所在地。透過這瓦礫堆積殘垣斷壁的景象,我仿佛看到了父親偉岸挺直的脊梁、母親博大寬廣的家國情懷。英雄的八路軍先輩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做出了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偉大事業。</h3> <p>  米家莊地勢險峻,背靠山脊連綿,群眾基礎牢固,是抗日殺敵的好地方</p> <p>  這里雖殘垣斷壁,卻埋藏著多少“雞毛信”、“信號樹”“撲不滅的火焰”和“呂梁兒女英雄傳”的故事。圖為老兵與侄兒戎新(左1)張其豪(左3,交城文史院院長)建華哥(左4)、晉生大姐(左5)、秦生二姐(左6)和小玲妹</p><p><br></p> <p>  這棵1200多年前的老槐樹根深葉茂。當年八路軍常在這里與鄉親們開會聚集共商抗日御冦大事</p> <p>  前排左2母親右2父親</p><p><br></p><p>1949年西安 父親時任西北軍區后勤軍需處處長并兼任接管偽聯被服總廠的軍代表</p> <p>  前排居中為父親,左2為懷有身孕(二姐戎秦生)的母親于西安</p> <p>  1949年西安軍事接管會任軍代表的父親(左)與戰友享受勝利的喜悅</p> <p>  西安解放后,時任軍代表的父母親腳穿自制的布草鞋席地而坐,媽媽告訴我她當時懷有身孕,肚子里是我二姐戎秦生(二姐生于西安,故取名秦生)</p><p>每當看到父母這張照片,老兵眼里總是含著淚花。他們衣著簡單樸素,一屁股坐在地上,臉上都掛著幸福的微笑。為有這樣的父母親,老兵時常感到幸運和驕傲。這正是:</p><p>一生征戰永不悔,生生死死終相隨。</p><p>戎馬倥傯共患難,此生愛恨只一回……</p> <p>  軍管會主任賀龍簽署的軍代表命令</p> <p>  重慶解放時屬西南行政大區和西南軍政委員會駐地。由于工作需要,父親被政務院周恩來總理任命為財政局副局長、局長。重慶省轄后首任財政局局長兼稅務局局長,黨組書記。1958年父親因堅持黨的財稅制度,抵制奢侈浪費之風被錯劃為右派分子21年,罪名是“財權高于黨權”。1979年平反昭雪后繼續擔任重慶市財政局長、黨組書記、市顧問委員會委員。父親生前對我說:不要求你學會做官,但要求你必須學會做人……父親的教誨對我影響至深</p> <p>  1950年政務院周恩來總理簽署的任命書</p> <p>  1951年政務院總理周恩來簽署的任命</p> <p class="ql-block"> 母親孫福英,參加革命后改名:孫斌。母親是1943年年僅15歲時參加八路軍的老兵。在晉綏八分區從事話務及后勤勤雜工作,1949年入黨后從事機要保密工作。新中國成立后隨父親到重慶,任重慶市財政局人事科科員。父親被錯劃右派分子后母親受牽連,調重慶百貨商店當營業員站柜臺。母親一生勤儉,含辛茹苦,在逆境和困苦中,對父親和家庭不離不棄,默默地承受和支持倍受摧殘折磨的父親,鼓勵兒女們要堅信父親是被冤屈的,要堅信黨組織遲早會解決父親的問題。在那些漫長的欲哭無淚欲喊無聲的日子里,母親的愛,給予了父親不盡的溫暖和咬牙活下去的支撐,也給予了兒女們生活的希望和獨立抗掙的力量。記得當時二姐秦生因在學校入團問題受阻,回家后在您面前哭訴,您默默地幫她揩去淚水,陪著她到文化宮看露天電影,以此來抹平受傷的幼小心靈。母親,沒有您,哪有我,沒有您,哪有這個家。您是平凡堅強的女兵,更是我們善良無私慈愛偉大的母親。您純粹的母愛,對我們猶如黑燈瞎火時的燭光,昏天黑地時的希望,這盞永不熄滅的燭光和希望永遠、永遠燃燒在我們兒女們的心上,您是黨最忠誠的戰士,一個堅強的共產黨員!</p> <p>  大姐戎晉生1948年誕生在戰火紛飛的年代。爸媽為了革命工作,把晉生大姐寄養在山西交城米家莊老鄉家吮百家奶。重慶解放后由黨組織出銀兩和兩擔小米把兩歲的晉生姐接回重慶與家人團聚</p> <p>  1953年奶奶和爸媽,六叔戎占海與大姐晉生、二姐秦生、建華哥和在媽媽懷中的我攝于重慶</p> <p>  親愛的媽媽與我們:</p><p>后排左1二姐戎秦生 右1大姐戎晉生 前排左1大哥戎建華 母親懷抱小妹戎小玲 </p><p>右1戎建洲 攝于1956年</p> <p>  五子妹相依相偎幸福的童年</p> <p class="ql-block"> 老兵和建華哥</p> <p>  看到爸媽的這張照片,老兵感嘆不已。他們雖遭受莫大厄運痛創,心胸始終樂觀敞亮,雖衣衫穿著襤褸,但笑容依然燦爛。他們用行動踐行了他們共同的遠大理想,共同的革命道路,共同的苦樂人生:你是我的一切我的全部,向往你的向往,甘苦你的甘苦,生死相依,只為了那一句承諾。生生不息,只為了那一句托付!……</p> <p>  這是父母遺留的兩套 解放西北、解放華北、解放西南的勝利紀念章,雖然歷經風霜歲月巳經銹蝕斑駁,但映透的光輝歷史猶如就在眼前。</p> <p> 1965年文革前爸媽與我們五子妹的合影</p> <p>  相依相偎的全家人:1969年哥姐們到蒼溪縣農村插隊落戶前的全家合影</p> <p>  1979年父親平反昭雪復出后的工作照</p> <p>  1981年父親與財政部長王丙乾</p> <p>  建華哥出生于重慶,取名:渝生。上學后改為建華,寓意建設中華。69年到革命老區蒼溪農村插隊落戶,插秧搭谷當纖夫,回城后當鍛工打鐵,艱苦的生活和勞作磨礪造就了他堅強的意志和與貧苦鄉親們的深厚感情。最令人難以相信和驚愕的是建華哥憑借難得的粗喉嚨大嗓門被成都軍區戰旗文工團特招入伍。雖然當了副團長和成都市地稅局工會主席,但初心不移心系鄉情。他為人耿直豪爽大氣敞亮,深得戰旗戰友和農村鄉親們愛戴。建華哥說要把余年的精力做點實事,使無償資助的農業藤椒產業做好做實,使鄉親們早日脫貧脫困。也許這就是建華哥平凡而偉大的黨員情操和博大胸懷!</p><p><br></p> <p>  1992年建華哥任成都軍區戰旗文工團副團長職務命令</p> <p>  爸媽和二姐秦生送建華哥參軍留影</p> <p>  爸媽和小玲妹送建華哥參軍留影</p> <p>  爸媽和二姐秦生,小玲妹與建華哥合影</p> <p>  老兵與建華哥</p> <p>  二姐與建華哥</p> <p class="ql-block">  老兵出生于重慶,取名:小渝。讀書后改為建洲,寓意建設五大洲。1970年17周歲的我,懷揣一封來自新疆突如其來的電報,從重慶獨自乘火車來到河南新鄉找到了某部接兵的雷團長。雷團長見我長得眉清目秀且身材高挑單薄,皺著眉頭說:這個兵我不敢要,當鐵道兵鋪路修路太可惜了。于是雷團長自已掏錢給我買了張火車票,讓我來到了冰天雪地的烏魯木齊。父母親的老戰友時任新疆軍區后勤部部長的李秉仁伯伯親自踏著雪花到門崗把我接進了家門。伯伯告訴我:今后這里就是你的家,你一定要相信你的父親! 在李伯伯的安排下,我到了父親以前曾經戰斗過的老部隊。就這樣,我在當時家庭還背負著沉重冤屈的情況下,幸運的穿上軍裝當上了兵。我這個兵,在當時被昵稱為“后門兵”或“黑兵”。</p> <p>  父親母親和小玲妹送我參軍留影</p> <p>  媽媽、建華哥、小玲妹與老兵合影</p> <p>  “文革”浩劫最危難時,父親老戰友為我指引并帶上革命的道路,正是:戰友感情最真誠,患難之時見真情!</p> <p>  父親曾反復告誡我們兄弟姊妹:我是一個紅軍戰士,革命隊伍中的一名老兵,我離開這個世界時一定要給我穿上軍裝戴上帽徽領章……。 父親去世后, 我們經請示黨組織,滿足和實現了父親這個神圣而莊嚴的心愿。</p><p> 圖為身著軍裝的父親與我的珍情合影</p><p><br></p> <p>  父親1957年在北京中央黨校學習時與老戰友李秉仁合影</p> <p>  1977年父親還未平反昭雪,李秉仁伯伯和田淑芬伯母冒著巨大政治風險,前來重慶與老兵的父母攜手合影</p> <p class="ql-block"> 小玲妹生于重慶,與我年齡只相差10個月。每每想起玲妹,老兵總是熱淚盈盈,玲妹是我心坎深處永遠的愛和痛。在家庭蒙受厄運時,父母親每天都工作到深夜,而哥姐們1969年又插隊落戶到蒼溪農村,家中只有妹妹與我相依相偎。為了讓我有更多的學習和玩耍的時間,妹妹承擔了家里所有的家務勞作,提水洗衣燒菜做飯。50年過去了,我當年如何當兵的秘密才從小玲妹那里得知:當年為了讓我能夠躲避下鄉,小玲妹成天扭著鬧著要爸媽給我找條出路,逼著爸媽給新疆軍區的老戰友李秉仁伯伯寫信求助,這樣,才開啟了我當“黑兵”、“后門兵”的幸運之門。我當兵的第二年,也就是1971年的下半年,16歲的小玲妹只身來到烏魯木齊,在新疆軍區后勤部軍馬場隱姓埋名當“黑兵”。李秉仁伯伯及全家一直把小玲妹當作親人善待,彼此結下了難以割舍的深厚感情。1979年黨的三中全會后,父親的冤案得以徹底平反昭雪,小小年齡的小玲妹走過大漠洪荒,經歷過歲月滄桑,不知是出于真情還是懷有感恩報德之心,把對父母親和哥姐們的愛深深地埋在心底,選擇了把青春、愛情、婚姻和事業留在了新疆的廣袤大地上,成為了李秉仁伯伯家的大兒媳婦及家庭成員。這樣,我們兄妹的一走一留,揮淚轉瞬間已是50年!意料之外的是原本文化底子薄基礎差的小玲妹竟然有著驚人的潛質和毅力,經過幾年的刻苦學習和銘心鉆研,成為了屢次受到國家表彰如今桃李滿天下的優秀共產黨員和全國優秀小教髙級教師!我親愛的小玲妹妹,你在哥的心中就是戈壁灘上最頑強的紅柳,就是天山頂上最純潔的雪蓮。你對哥的這份愛,超越了人世間所有的愛,你對哥的這份情,是寰宇間最撕心裂肺的吶喊……。我最心疼的小玲妺妹,你是平凡善良堅毅博大的典范,是永遠埋藏在哥哥內心深處的一曲會呼吸、會訴說、會微笑、會流淚的勵志之歌!</p> <p>  在軍馬場的小玲妹</p> <p>  老兵與妹夫李西來</p> <p>  老兵與建華哥、小玲妹和妹夫李西來</p> <p>  1979年父親平反昭雪后五子妹合影</p> <p>  建華哥、小玲妹、玲妹的女兒小春與老兵合影</p> <p>  戎新侄兒是建華哥的兒子,是戎氏第四代軍人和第四代為國聚財的稅務人。戎新在部隊光榮的加入了黨組織并多次立功受獎。期盼你能夠深知肩上的責任和傳承的份量,期待你見識大地洪荒,期待你經歷歲月滄桑,做一個有志向有魄力有擔當的好黨員</p> <p class="ql-block">  屈指一算,我從當年的小戰士參軍至今已50多年了。當年很多戰友納悶并置疑我的身世,新疆南疆庫車戈壁灘上偌大的軍營為啥獨來了一個重慶兵?這個兵不張揚不喧囂,不屑受氣受累受嘲諷,能夠忍氣呑聲而坦然面對。這都源于戎氏前輩們的教誨和言教身傳,把挫折和磨難當作人生的礪煉和終身的財富,遭受再大的冤枉和屈辱,對黨組織沒有一句抱怨和不滿。命運往往會捉弄我們,捉弄一個家庭,甚至捉弄一代人,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歷史的發展,個人、家庭、國家的榮辱、興旺和命運總是會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最終,歷史總會作出正確的抉擇和答案!</p> <p class="ql-block"> 由于家庭經歷的曲折,老兵的入黨也經受了三次全體黨員通過而最終未能批準的漫長考驗。1979年父親問題平反昭雪后,老兵終于成為了一名久經考驗的共產黨員。如今,我們的祖國已經進入了偉大變革的新時代,我要理直氣壯的上呈列祖列宗,下告大地滄桑:戎氏數代革命軍人,數代共產黨人雖遭受冤屈歲月磨難,但始終低調做人踏實做事,始終愛黨愛國精忠報國,始終不屈不撓勇于擔當。旨在以黨為本以黨為榮,志在立黨德豎黨威筑黨魂,繼承和弘揚黨的優良傳統,不忘初心,永遠記得我是一個共產黨員!</p> <p class="ql-block">  老兵的心意</p> <p class="ql-block">  值此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謹以此勵志篇獻給為黨為國為民奉獻終身的戎氏革命前輩和所有為新中國的建立和建設作出畢生奉獻的革命先輩們,牢記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不忘來路,不忘初心,放眼未來,砥礪前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于田县| SHOW| 军事| 都昌县| 五原县| 吴堡县| 佳木斯市| 鄂尔多斯市| 宣化县| 托里县| 松滋市| 罗田县| 铁岭县| 恩施市| 渭南市| 博野县| 平度市| 城步| 武义县| 六盘水市| 包头市| 济宁市| 沙田区| 苏尼特右旗| 孟州市| 汉中市| 永年县| 普兰店市| 将乐县| 沈丘县| 揭西县| 乌鲁木齐县| 仲巴县| 新乐市| 珲春市| 中牟县| 昭觉县| 开阳县| 弥渡县| 平塘县| 梁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