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說與別人結伴而行,即便是家人的時間也不是那么好安排的,要么我有事,要么她有事,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真心不容易啊!今年,下定決心,計劃了4年之久的青甘之行終于成行且順利圓滿。回首行程與一路收獲,從不寫日記的我也產生了寫點東西的沖動,一則對得起這次美好的旅行,以資回味;二則將其作為一份可資參考的攻略,以饗親友。<br><br><b><i><font color="#ed2308">D1 </font></i></b>7月16日下午2時許,我們抵達西寧市,撲面而來的一陣陣涼爽的風,似乎是給遠方客人獻上的最好見面禮。稍事休息后,我們來到湟水河畔的中心廣場,在這里第一次身臨其境地觀賞了藏族鍋莊舞。剛開始,跳舞的人不到10人,舞圈自然也不大,后來舞者越來越多,圍成的圈子也越來越大,人們伴隨音樂的節奏翩翩起舞,許多會舞的、不會舞的游客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跳舞隊伍,陶醉其中,盡情地感受藏族舞蹈藝術的魅力,以至于讓我忘記了拍照。回到住地,從窗口遠眺,無意中發現這里竟然是一處極好的賞景地,遠處的燈光秀可與衢州的元宵燈光秀相媲美,于是不由自主地隔著窗戶拍下了這些美麗瞬間。 <h3><br></h3> <b><i><font color="#ed2308">D2</font></i></b> 17日,我們由西寧向西北方向行進。不料,出西寧城不久,便遇上了堵車,幸好堵車地是在一個水庫邊上,據說這是西寧市民的重要飲用水源之一,既然如此,急也急不得,就權把這里當作一個小景點吧,你看,景色還是不錯的哦!所幸的是,整個行程中也只在這里發生了短時間的堵車,總體上暢通無阻。 <h3><font color="#010101"> 大約20分鐘后,前方因塌方而造成的路障被清除。從西寧行駛150多公里后,到達門源,其間翻越了海拔近3900米的達板山。七月的門源,猶如三四月的江南,正是油菜花黃季節。據說,往年這里的油菜花更為大片,而今年間種了許多青稞。金花、藍天、白云、蒼山,遠處隱隱約約的雪峰,以及山谷中繁星般的“彩色”羊兒,交相輝映,織成一幅幅美麗的畫卷,令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一路西行,不知不覺中進入甘肅境內。各種各樣的景色交替呈現在眼前:較門源更為艷麗的扁都口、民樂油菜花,一望無際的草原以及成群結隊的牦牛,挺拔的白楊,綻放的向日葵……祁連草原與呼倫貝爾大草原形成顯明對比,前者高低起伏、綿延不斷;后者一馬平川,遼闊無際,天地相接,仿佛行駛于云海之中。</font></h3> <h3> </h3> 從門源向西北前行220多公里,到達古絲綢之路重鎮、新亞歐大陸橋的要道——張掖。這里有被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的張掖國家地質公園,這就是俗稱的“七彩丹霞”。傳說,這里是因上帝不小心打翻了顏料盤而塑造的一個彩色童話世界。七彩丹霞估計有幾百平方公里,觀其貌,品其色,不愧“色如渥丹,燦若明霞”之美譽。在很多游人眼中,無論是一望無際,還是形態各異,更象是一塊塊饞人的“五花肉”,有人風趣地說餓的時候真忍不住想美美地吃上幾口。正當人們沉浸于丹霞美景時,由遠而近傳來一陣清脆悅耳的駝鈴聲,游人們循聲而去,不約而同地將注意力聚焦到山谷中那支雄健威武的駝隊。令人驚艷的這一幕場面,給斑斕的丹霞世界披上了更為絢麗的色彩,給靜謐的丹霞世界平添了更具生機的意境。<br> <h3><br></h3> <b><i><font color="#ed2308">D3</font></i></b> 18日,從張掖西行230公里左右后抵達嘉峪關。作為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嘉峪關因地勢險要、地位重要而被稱為“天下第一雄關”“邊陲鎖鑰”。的確,在冷兵器時代,長城及其各大關口,扮演了重要的歷史角色。而今,在其失去軍事功能之后,留給人們的則是深厚的歷史文化價值以及無窮的遐想。登樓遠眺,思緒萬千,長城的變遷與歷史的訴說不由自主地在腦海中翻騰,耳邊則情不自禁地響起《長城長》的歌聲——它一頭挑起大漠邊關的冷月,它一頭連著華夏兒女的心房;凝聚了千萬英雄志士的血肉,托出萬里山河一輪紅太陽。長城,宛如一條巨龍浮動于大漠之中。 <h3> </h3> <h3><font color="#010101"> 從嘉峪關一路向西,經過430多公里的行程,抵達飛天的故鄉——敦煌。敦煌城很小,然歷史文化地位和影響十分重要。對逛夜市和商場之類,實在不是我的興奮點。但在敦煌,有一處則令我難以忘懷,這就是敦煌市雕——反彈琵琶。</font></h3> <h3><br></h3> <b><i><font color="#ed2308">D4 </font></i></b>來到青甘旅游大環線,莫高窟則是大多數人向往已久的經典景點。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是我國石窟藝術之瑰寶,被譽為20世紀最有價值的藝術發現。千年莫高窟,始于北魏時期,隋唐時期為盛,歷經宋元明清時期,清時覆修最盛。一幅幅精美的壁畫,一樽樽逼真的雕像,美輪美奐,令人嘆為觀止。“千”言數量之多,莫高窟總計700多窟,現存有雕像和壁畫的總計492窟。余秋雨先生在《道士塔》一文中對莫高窟藏經洞文物的發現過程及去向作了詳盡介紹。由于文物保護的需要,莫高窟A類門票每天限售6000張,因此需要在網上提前預購門票,且不能錯過預約時間。據說,今年西北地區的降水較往年要多,10日前后,敦煌地區就下了幾場大雨,甚至連橋都一度被沖垮。19日,天公作美,我們來到莫高窟。雖然2006年曾來過,但心中依然充滿期待,因為游客每次參觀莫高窟,所能看到的洞窟大部分是不同的。據悉,旺季只能參觀8窟,冬天是淡季,可參觀20窟,且門票為半價。但第17窟即藏經洞則是必看的。為了更好地保護壁畫和雕像,窟內是不允許游人拍照的,所以只能拍些外景。 <h3></h3><h3> </h3> <h1></h1><h3> 下午6點,我們走進鳴沙山/月牙泉。“大鳴”與“小月”宛若大漠戈壁中的一對孿生兄妹,大鳴剛健,小月柔情,千年沙水,相映成趣。令人可惜和擔憂的是,小月的水域越來越小。如何更好地保護小月(至少讓其延緩枯竭厄運的到來),是人們面臨的重要課題。我們首先騎上駱駝,隨著浩浩蕩蕩的駝隊,穿越于茫茫沙漠中,伴隨著悠揚的駝鈴聲,真切感受著古絲綢之路的深邃。而后我們環游月牙泉,登上月泉閣,此時正值太陽西下,落日映照下的大鳴與小月顯得格外秀美。最后,我們還是當了一回好漢,忍著饑腸轆轆,爬越鳴沙山。山雖不高,但步履并不輕松,登上山頂時,雖有“一覽眾山小”的成就,但已是滿頭大汗,累得氣喘吁吁。9時許,開始下山,下山自然較前輕松。行至半山腰,驀然回首,樓閣及周邊的建筑華燈齊上,大鳴、小月、樓閣,加之泉邊的彩色燈帶,繪成了朦朧而美麗的畫面。</h3> <br><h1> <b> <font color="#ed2308">天凈沙·敦煌</font></b></h1><br><h3> <font color="#39b54a"><b><i>莫高鳴沙月牙<br> 壁畫塑像樓閣<br> 大漠綠洲駝隊<br> 夕陽西下<br> 游人玩興正濃</i></b></font></h3> <b><i><font color="#ed2308">D5</font></i></b> 20日一早,我們由敦煌而東南,先繞行40公里左右,到達陽關,著實體驗了一回“西出陽關無故人”“還作陽關腸斷聲”的蒼涼。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由陽關而東南約330公里,在一路風光的陪伴下至魚卡往西再行30多公里,到達傳說中的雅丹“魔鬼城”。乍一看,藍天白云映襯下的“魔鬼城”,讓人誤以為到了埃及。“魔鬼城”位于柴達木盆地深處,汽車行駛其中,足足有幾十公里,至于公路兩旁有多寬,真不得而知,其場面之壯觀真的難以用確切的語言加以描述。到底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如此獨特神奇的地貌,作為游人,估計大多不會進行深究。但人們無不嘆服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于是途經此地時,會忍不住地停下車子,紛紛投入城中。雅丹地貌真是千姿百態、風情萬種,蔚為壯觀:有的像臥虎,有的象睡獅,有的象古城堡,有的象蘑菇,有的象航空母艦,有的象雕像……</font></h3> <h3> </h3> <h3><font color="#010101"> 離開魔鬼城后,我們東向位于大柴旦深處的翡翠湖。翡翠湖宛如被遺忘在荒漠中的一塊翡翠玉石,湖面如翡翠般碧綠,清澈如鏡,遠處的雪山更襯托出湖面的純靜。游人欣喜萬分,紛紛在此留下美麗的倒影。美中不足的是,這一天缺了藍天白云,但清晰的倒影依然令人心花怒放。其實,翡翠湖景區有很多被游人忽略的小湖。當我們發現一處清澈幽靜且游人較少的湖面時,心中暗自喜悅,但那幾個愛拍的老美女和老帥哥遲遲不肯離場。輪到我家美女閃亮登場時,不巧一陣陣風吹個不停,水面蕩起漣漪,倒影很難成形,不免有所失望。但欣慰的是,離開此地不久,善于觀察的我馬上捕捉到一處更為開闊的湖面,遠山近水交相輝映下的湖面顯得更加晶瑩,別有一番景致,真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剛才的遺憾瞬間煙消云散,我們滿載喜悅奔向下一個目標。是日夜宿大柴旦鎮,邂逅“雙停”即停電停水,直到第二天快啟程之前,幸虧我的充電寶給力,將兩只手機都充滿了電。這個小插曲著實讓我們體味到大西北水電資源的稀缺與珍貴。</font></h3> <h3><br></h3> <b><i><font color="#ed2308">D6</font></i></b> 21日,我們離開大柴旦鎮,向西直奔水上雅丹,這是一處由浙江人開發建設的景點,因此浙人憑身份證即可進入景點。如果說雅丹魔鬼城的雅丹地貌在荒涼之中透露出粗曠之美,那么水上雅丹則因為有了碧綠的水而平添了些許靈動,竟然彌漫著江南水鄉的神韻。水是辣么的綠,遠遠望去,波光粼粼之中,一塊塊奇石令人展開無限的想象:抑或江南水鄉的拱橋,抑或一排排待命出港的軍艦…… <h3><font color="#010101"><p> </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離開水上雅丹不久,遠遠望見一片蔚藍色的湖面,這是被一般團隊游客所忽略的景點,司機告訴我們這是小柴旦湖。應我們的要求,司機停下車子,我們穿過高速公路,到達湖邊。雖曰小柴旦湖,但其場面卻不小,在遠處靜臥的雪山陪襯下,更顯得楚楚動人。</p><p> 繼而,我們一路向東,徑直奔向夜宿地德令哈市——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委所在地。</p></font></h3> <h3><br></h3>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D7</i></b> 22日, 從德令哈向東,目的地是茶卡,這也是一處由浙江人經營的景點,浙人也可由身份證替代門票。茶卡鹽湖是鑲嵌在茫茫草原與雪山之中的童話世界,據說是因為遠古的海水干涸而形成的白色世外桃源,被稱為“天空之境”。茶卡鹽湖的鹽儲量約4億4千萬噸,足夠全中國人食用70年。整個湖被小火車路分隔為兩大半,兩半的景色自然也各具特色。有的湖面,猶如結了一層厚厚的冰,晶瑩剔透;有的湖面鹽水交融,藍天白云清晰地倒映在湖水之中……湖天一色,純凈無比,置身其中,心曠神怡。湖中的小半島格外顯目,美女們有備而來,穿著各色艷麗的服裝,站立于半島之上,倒映于湖水之中,把原本色彩較為單調的茶卡鹽湖點綴得絢麗多姿,成為一道最為亮麗的風景。當然,這對于愛拍的美女們來說,是絕對不過癮的,她們紛紛忍住刺痛,毅然走入鹽池之中,使出魔法擺弄各種pose,留下美麗倩影。</p> <h3><br></h3> <font color="#ed2308"><i><b>D8</b></i></font> 23日,從茶卡向東,我們迫不及待地奔向期待已久的青海湖。在一路美景的陪伴下,不知不覺地到達了青海湖畔。青海湖是鑲嵌在青藏高原的一顆藍寶石,被稱為藍色公主。青海湖浩瀚無際,波光粼粼,絢麗壯美。令人震撼的是,遠眺青海湖,湖水遠高近低呈現弧形,似乎在告訴人們:地球是圓的,從我身上就可得到印證。湖邊盛開的油菜花形成的花海,把青海湖裝扮得分外妖嬈。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結束青海湖之行,我們一路向東上坡前行,海拔越來越高,景色也越來越美,正可謂“無限風光在險峰”。在翻越海拔3820米的拉脊山之后,繞美麗的盤山公路而下,返回西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p></font></h3> 青甘之旅將我們帶進神奇的世界,讓人由衷地感嘆祖國大西北的壯美,一座座綿延的雪山,一條條神奇的天路,還有棲息于黑馬河中的那片烏壓壓的、仿佛伸手可及的湟魚……所有這一切,令人回味無窮。<br><br><h1> <b><font color="#ed2308">天凈沙·青甘行</font></b></h1><br> <font color="#39b54a"><b><i>藍天白云草原<br> 駿馬駱駝牦牛<br> 雪山雅丹天路<br> 天空之鏡<br> 大美西北如畫</i></b></font>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攝于德令哈誠信君悅酒店大廳的這張旅游圖,恰好與此行線路吻合,因而省去了我制作行程示意圖的流程。在此表示感謝。</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p></font></h3> <p> 一路陪伴我們的馬強師傅,為人憨厚淳樸,服務周到,令我們的旅行省心、省時、省力,一路上增加了許多額外的景點。在此,我們向馬師傅點個大大的贊,以表達由衷的謝意和美好的祝福!</p><p><br> <b><i>本文完成于2019-08-01-00:15,之后進行了修補。</i></b></p> <b><i><font color="#ed2308">(讀者來信摘選)</font></i></b>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玛县|
康马县|
兴海县|
化隆|
承德市|
张家口市|
博客|
镇原县|
龙江县|
大姚县|
定襄县|
宕昌县|
木兰县|
加查县|
灵寿县|
民乐县|
太仆寺旗|
祁门县|
历史|
察雅县|
滦平县|
友谊县|
丰台区|
乐昌市|
祥云县|
梅州市|
兴义市|
保山市|
天峻县|
西青区|
安平县|
绵阳市|
保靖县|
舞阳县|
广德县|
瑞安市|
保德县|
屏东市|
元阳县|
南漳县|
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