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這首由李雙江演唱的《戰(zhàn)士第二故鄉(xiāng)》,是我在部隊學會的第一首軍歌!</h3> <h3> 時光如逝,歲月如梭,轉眼間,我從部隊退役已經33個年頭了,我的軍齡也已經36年了,很多人說,你現(xiàn)在已經不是軍人了,除了在部隊的那三年,其余的時間都不能叫做軍齡,應該叫工齡,可對于我來說,我覺得我從來就沒有退出現(xiàn)役,在我的心里,夢里永遠都在服役,永遠都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戰(zhàn)斗序列里的一個兵!</h3> <h3>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2周年,在這92個艱苦卓絕的歲月里,我伴隨著它走過了36年,一輩子能有多少個36年?能夠成為它的一員,我驕傲我自豪!</h3><h3> 再過8年,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100周年了,我要一直伴隨他走下去,讓軍徽永遠銘刻在我的心中!</h3> <h3><br></h3><h3> 《略有遺憾的軍旅生涯》是我2011年9月20日寫的,作為退役軍人,總是對部隊的事情很關心,更別說與自己有過千絲萬縷聯(lián)系的相關人員了!看到那篇日志,看到了徐永清的名字,聯(lián)想到了自己軍旅生涯中的許多事情,于是有了這篇文章!</h3> <h3> 略有遺憾的軍旅生涯</h3><h3> 今天轉了一篇日志《中國人民解放軍參加過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現(xiàn)在的高級將領》其中的徐永清上將是我服役期間所在部隊第二十七集團軍的政治委員,時年他才48歲。我現(xiàn)在還清楚的記得1986年部隊即將輪戰(zhàn)的時候,在家探家的我收到的電報內容:命令劉寧同志于8月18日前火速歸隊。落款是軍長:錢國良 政委:徐永清 。</h3><h3> 全軍對在外休假和探親的指戰(zhàn)員以軍長和政委的名義統(tǒng)一發(fā)了加急電報,準備開拔!</h3><h3> 接到電報后,我悄悄的壓了下來,怕被爸爸媽媽知道了,為自己擔心!之后便召集了幾個同學,說是同學,其實就是我那些磕頭的兄弟們在一起吃了一頓飯。席間喝了些酒,我告訴大家,我要去云南邊界參加輪戰(zhàn),家里就我一個男孩兒,一旦有什么不測,希望兄弟們代我照顧我的爸爸媽媽。我記的非常清楚,當時大家站起來,舉著手中的酒碗,紅著眼圈兒,悲壯的看著我,仿佛有一種壯士一去不復返的感覺。</h3><h3> 回到部隊后,我們便開始了一系列的作戰(zhàn)準備。我們是軍直屬汽車營,所有的物資保障都得我們拉運,所以我們優(yōu)先得到了部隊配發(fā)的新式水壺,糧袋兒,防刺夾鋼板的膠鞋及每輛車夜行必備的遠紅外線夜視儀。并且把自己的所有的東西都裝好,標上自己的名字,連同寫的請戰(zhàn)書、決心書、遺書這“三書”統(tǒng)一打包入庫。去軍衛(wèi)生院驗了血。血型都被要求標在領章的后面,以防受傷后需要輸血時快速、便捷。</h3><h3> 這一切都準備好,準備開拔之際,我們營教導員李景朝把我叫到了辦公室,說全軍總共有沒超過100個退伍的指標,他給我搞了一個,讓我退伍。我當然不干了,當時熱血沸騰的,一門子心思準備以身報國呢,怎么可能退伍呢?教導員看著慷慨激昂的我,拿出一封信給我看。信是父親寫給教導員的,他不知道什么時候知道我即將奔赴前線的事情,做老人的,免不了要為我擔心,說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兒,他們年事已高,希望我能回到他們身邊。看完信,我還在堅持。后來教導員看我不為所動,告訴我經調查,第一,你是家里的獨子,第二你屬于傷殘。屬于你這樣的情況部隊不允許參戰(zhàn)。我一下子沉默了!</h3><h3> 后來我聽從了部隊的安排,臨戰(zhàn)之際退役了,為此,回盟安置辦報到的時候,還被工作人員視為逃兵。成為了終身的遺憾!人的一生有許許多多的憾事,這成為我人生之中最大的遺憾。</h3><h3> 2011年9月20日</h3> <h3> 這是我的入伍通知書,它銘記著我曾經是一名光榮的中國軍人!如今,我把它裝進相框里,擺在我書柜最顯眼的位置,時刻提醒著我,我是一個兵!</h3> <h3> 這是我著六五式軍服拍的一張照片,如今也擺在書柜里最顯眼的位置!他同樣記錄著我的光榮與夢想!</h3> <h3>我的書柜里擺滿了收集的各種軍徽、軍種識別章、軍功章、警徽、警銜和紀念章!</h3> <h3> 可能這種軍人的情節(jié)余情未了,我總是希望下一代也能夠步入軍營,穿上軍裝,成為一名軍人,這是我在孩子十一二歲的時候給孩子拍的一組照片,雖然孩子讓我折騰的不愿意,可畢竟還是不想讓我失望。</h3><h3> 最終,孩子也沒有讓我如愿,選擇了他自己走的路!</h3> <h3>這是我投身軍營后的第一張照片!</h3> <h3>這是在當時坦克一師炮兵團52895部隊新兵連的時候離駐地不遠的清東陵拍的!</h3> <h3>這是和新兵連的一幫戰(zhàn)友在二班班長崔利元的帶領下,假日在清東陵!走在我和二班長中間的是集寧籍戰(zhàn)友郭吉榮!</h3> <h3>這是84年首次探家是路過北京在太和殿廣場上拍的,那是我第一次去北京,第一次進故宮!</h3> <h3>這是和戰(zhàn)友郝小東在唐山市榛子鎮(zhèn)北京軍區(qū)后勤部汽車獨立第五營駐地拍的!</h3> <h3>這是內蒙古烏蘭察布籍的幾個戰(zhàn)友在唐山榛子鎮(zhèn)汽車營駐地部隊禮堂前的合影,前排正中是興和籍的王玉清,兩邊是我和石業(yè)權,后面正中是卓資籍的劉永安,右邊是化德籍的郝小東,左邊是卓資籍的宋文忠。其中的興和籍戰(zhàn)友王玉清退役后不幸去世!</h3> <h3>這是剛從坦克一師調到汽車營后,姐夫去唐山出差,專門去部隊看望我時和戰(zhàn)友石業(yè)權一起合影留念!</h3> <h3>什么叫年少輕狂,這張照片就反應出來了,這是唯一的一張標準照片,是85年換裝以后得照片,可那時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覺得歪戴著好看!現(xiàn)在看看真的是后悔莫及!</h3> <h3>這是在榛子鎮(zhèn)部隊駐地門前的小橋上留影!</h3> <h3>這是北京軍區(qū)后勤部汽車獨立第五營首屆新訓司機畢業(yè)留念!</h3> <h3>這是85年在河北正定縣大佛寺拍的,戰(zhàn)士也想穿著干部的服裝虛榮一把!</h3> <h3>這是在正定縣的83版《紅樓夢》拍攝地寧榮街的留影!</h3> <h3>這是在河北趙縣的趙州橋上的留影,因為那時我在營部當通訊員,所以出門的機會很少,這是有數(shù)的幾次外出!</h3> <h3>這是85年大裁軍后,代管我們汽車營的66軍裁撤后,我們歸屬到了陸軍第二十七集團軍直屬汽車營51002部隊后,從唐山榛子鎮(zhèn)移防到了二十七集團軍軍部所在地石家莊市以后,父親去部隊看望我時在石家莊水上公園門前留影!</h3> <h3>這是在部隊受傷后,在家養(yǎng)傷痊愈后父親送我回部隊時路過北京在頤和園留影!</h3> <h3>這是86年輪戰(zhàn)前,部隊在內蒙古朱日和北京軍區(qū)靶場(那時還不叫戰(zhàn)術合同基地)和營長王學德、二連指導員王懷忠和營部通訊員翟成生和二連的文書、通訊員合影!時過境遷,年頭太久了,我真的想不起來二連的文書和通訊員的名字,抱歉!</h3> <h3>這是退伍前和營部的所有人員合影!前排正中是營長王學德、營教導員李景朝,左右兩邊是即將退役的劉志遠和我!后排分別是趙春智(忘記他是干嘛的了)、小車司機張永智、通訊員翟成生、書記員曹建正和炊事班長程叔寶,三十多年過去了,不知道他們的名字是否對?</h3> <h3>這是退伍后回家的途中路過北京在人民大會堂前留影,那時的我已經永遠的脫下了心愛的軍裝!</h3> <h3>回到地方后服預備役,任內蒙古軍區(qū)預備役師炮兵團預任上尉參謀!雖然我們退伍了,但我們退伍不褪色,永遠保持軍人本色,時刻聽從祖國召喚。若有戰(zhàn),召必回!</h3> <h3>敬禮,我的部隊!我的“八一”!</h3> <h3>攝影:劉 寧</h3><h3>文: 劉 寧</h3><h3>轉載請署名 注明出處!</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康市|
克东县|
类乌齐县|
抚顺县|
义乌市|
民乐县|
尼勒克县|
全州县|
阳泉市|
波密县|
东乌|
南丰县|
永德县|
化德县|
应城市|
贺兰县|
启东市|
古丈县|
肃北|
奉化市|
长白|
屯门区|
哈尔滨市|
香港
|
姚安县|
临颍县|
沛县|
攀枝花市|
闽清县|
施秉县|
吕梁市|
保康县|
贺兰县|
宝兴县|
罗田县|
高雄市|
广德县|
兴宁市|
祁阳县|
昌邑市|
弥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