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這幅油畫我凝視了很久,很久,畫面里的軍人表情就是我們當年的真實寫照:</h1><h1>他展現(xiàn)了當年我們作為軍人的激情,豪情;</h1><h1>作為筑路兵正在經(jīng)歷和已經(jīng)品嘗的甜酸苦辣;</h1><h1>作為兒子,丈夫?qū)胰说乃寄詈屠⒕巍?lt;/h1><h1>我的故事開始了……。</h1> <h1>1974年5月,我從原濟南軍區(qū)裝甲兵坦克二師運輸營一連作為技術(shù)骨干和全師抽調(diào)的11名戰(zhàn)友一起奉命調(diào)往新組建的軍委工程兵獨立汽車營。<br>我們先在西安西郊阿房宮和平村集結(jié),經(jīng)過三個月集訓(xùn),接車,8月底乘坐軍列經(jīng)過一個星期的跋涉到達烏魯木齊,短暫休整后,我作為頭車帶領(lǐng)車隊駛往目的地南疆庫車。<br>在庫車縣呀哈公社又經(jīng)過一段時間整頓,待命,1975年3月來到了我們的營區(qū),天山腹地的克孜利亞。<br>初到新疆,第一感覺就遼闊壯觀。廣袤無垠的大戈壁一望無邊,紅褐色的庫車大峽谷神秘莫測,川流不息子母河水清澈甘甜,土坯壘起的舊營房寒酸溫暖。<br>至此,我才真正知道了我們的使命:修筑天山戰(zhàn)備公路。<br>我們汽車營的任務(wù)就是往返全疆各地為筑路部隊運送物資……。<br>天山公路,又叫獨庫公路,是217國道的早期形態(tài),修建于上世紀70年代,是由毛主席提議,國務(wù)院、中央軍委下令修建的國防戰(zhàn)備公路。該路段全長561公里,北起石油城獨山子,南至龜茲故國庫車。<br>當年,施工路線陡峭險峻,很多地段海拔超過2800米,被標明在“雪線”(終年積雪)區(qū)域,年平均氣溫零下9℃,最低為零下46℃,其施工難度堪稱歷史之最。我們的筑路官兵,在高高的雪山上,戰(zhàn)冰雪斗嚴寒,經(jīng)受了生與死、苦與樂的考驗,用鮮血與汗水創(chuàng)造了人間奇跡。<br>每當看到今天天山公路的秀美圖片,就閃現(xiàn)出我當年參加修建天山公路的無數(shù)畫面。為此我搜集了一些修筑天山公路時留下的珍貴老照片并整理出來,為自己軍旅生涯寫下濃重的一筆,并以此向那些曾經(jīng)并肩戰(zhàn)斗,為修建天山公路流血,流汗,流淚的英雄戰(zhàn)友們致敬!<br></h1><h3></h3><h3></h3><h3><br></h3> <h1>天山公路全圖。</h1> <h1><b>我們當年在克孜利亞的駐地。</b></h1><h3></h3> <h1>我們住過的土坯營房。</h1> <h1><b>曾經(jīng)的連隊戰(zhàn)友們</b></h1> <h1>當年我們就是這樣開車行駛在雪山,深谷,懸崖,河灘。</h1> <h1>照片背后的故事:<br>1975年6月的一天,我?guī)ьI(lǐng)班里的3臺車往施工工地運送物資,當我們快要到達山頂時突然下起了大雪(俗稱天山6月雪),前方路段也被塌方的石塊堵塞了一半,我們沒有退路,身穿單衣又不能長時間在原地等待救援。經(jīng)過仔細勘察地形,我首先開車慢慢前移,由于是上坡路,需要一點一點用油門配合手剎和腳剎“竄行”,(緩沖一下心情,跟老司機們交流一點大型車陡坡行車操作要領(lǐng),左手扶方向盤,右手隨時拉手剎,左腳控制離合器,右腳橫過來,腳跟踩剎車,腳尖點油門踏板,轟一腳油門,同時松腳剎和手剎前進幾米,然后停下來再重復(fù)操作,呵呵)當時汽車的左后輪兩條輪胎一條在路基上,一條懸空,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看著我……。我讓戰(zhàn)友們下車步行觀察,自己來回往返,分別把3臺車都開了過去……。50米的“生死路”就這樣安全通過了。停車后,正好趕上施工部隊的文化干事下山,特意為我們留下了這張難忘的合影。<br><br></h1><h1>在通過最險要的生死路段后與我班的戰(zhàn)友合影(前排右一是我)</h1><h3></h3> <h3>極似場景(網(wǎng)絡(luò)圖片)</h3> <h1><b>我的愛車</b></h1> <h1>從我們駐地庫車到烏魯木齊全程900多公里,車隊行駛要走三天,晚上就住在兵站。為了保證施工進度和需求,我們基本是每月兩趟到三趟。<br>那時候,整條路況很凌亂,一會兒柏油大道筆直通天,一會兒搓板路顛的渾身散架,幾個月前接的新車,駕駛室接縫處就脫焊了,你們聽說過汽車駕駛室自己還要二次加固嗎?再就是通過臨近烏魯木齊的干溝,由于它奇特的地貌,公路都是在夾縫中穿行,上坡汽車只能用一檔“龜行”,二十多公里路段要走好幾個小時,我甚至學(xué)會了單手卷莫合煙(新疆最著名的土煙絲)。我們每次出發(fā)都會帶上幾個饅頭放在發(fā)動機的排氣管上,這樣走一段時間后就能吃到香脆的烤饅頭。我們主要營養(yǎng)就是軍供的豬肉罐頭和壓縮菜,在新疆三年沒有吃過新鮮豬肉,以至于很長時間看到罐頭就惡心。當然羊肉串還是經(jīng)常吃的,那時一毛錢一串,后來不用現(xiàn)金了,用全國糧票甚至報廢的汽車鋼板就能換幾串過過癮。(去馬蘭基地送貨后,好奇心驅(qū)使,想看看原子彈啥樣,結(jié)果開車迷路,在茫茫戈壁灘水盡糧絕,最后渴到喝尿那段糗事就省略了吧,呵呵)<br>由于那時新疆生存條件太差,營區(qū)也沒有洗澡設(shè)施,難受的時候就跳到河里涮一涮,以至于我探家時媽媽發(fā)現(xiàn)我的褲腰里滿是跳蚤的蟲卵,當?shù)厝私袔鬃樱敃r就哭了。<br>記得有一次去吐魯番運貨,那天正好是中秋節(jié),由于風(fēng)特別大不敢行進,就坐在駕駛室等著。那天晚上看到邊關(guān)上空的滿天繁星和圓圓的月亮,想到在這本該是家人團聚的美好時刻,我們還在茫茫戈壁餓著肚子風(fēng)餐露宿,孤獨,寂寞,無助的我當兵后第一次傷感的哭了……。<br>類似的故事太多了,但我們都挺過來了,誰讓我選擇了當兵呢。</h1><h3></h3> <h1>解放軍第十七野戰(zhàn)醫(yī)院遺址。</h1><h3></h3> <h1>十七醫(yī)院位于庫車縣城與我們駐地克孜利亞之間,是專門為筑路部隊服務(wù)的軍隊醫(yī)院。<br>記得當年由于長期跑車,飲食沒有規(guī)律,得了胃炎,有一段時間住進了十七醫(yī)院。<br>在醫(yī)院住院期間,結(jié)識了很多好朋友,譚軍,祁紅,李玉池……。在她們的悉心照料下,我很快康復(fù)了,并且學(xué)到了一個治療胃病的偏方,就是把雞蛋殼焙干,碾碎然后吞服,效果極佳。<br>但是在住院期間,我還干了一件內(nèi)疚多年的事,出于好奇和為了顯示自己的開車技術(shù),我居然把上級給醫(yī)院剛剛配置的第一臺大轎車給刮壞了……。<br>離開新疆四十多年了,據(jù)說十七醫(yī)院已經(jīng)搬到庫車縣城,但舊址還在,有機會一定要去再看看。<br>我很想見見當年照顧我的好朋友,好戰(zhàn)友。</h1><h3></h3><h3></h3> <h1>我住過的病房旁門。</h1><h3></h3> <p class="ql-block">十七醫(yī)院的好朋友祁紅和譚軍</p> <h1>狗熊溝往事。</h1><h3></h3> <h1>記得也是1975年夏天,我?guī)ьI(lǐng)兩臺車往狗熊溝施工部隊駐地送物資,卸完車就在部隊吃午飯,由于狗熊溝地勢比較高,大概在海拔3000米以上,我們吃的是面條,當看到鍋里水已經(jīng)翻滾了,就把面條下進去,煮了很久,面條都快成漿糊了,盛到碗里湯卻是溫的,這時才知道高海拔地區(qū)水不到80°C就“開了”,勉強吃完飯我就帶著他們上山去采雪蓮,因為雪蓮都生長在海拔3000米以上。我們順著緩坡一直往上走,但還是沒有看到雪蓮,眼看天就黑了,我們卻找不到下山的路了,情急之下,我決定順著陡坡往下滑,畢竟山上都是雪。我第一個下滑,還沒到一半,突然眼前一黑掉進了深深的雪坑里,后面的戰(zhàn)士發(fā)現(xiàn)我突然不見了,可嚇壞了,幸好我還帶著槍,我就朝天開槍,告訴他們我的位置。找到我后,我讓他們抓住槍口,我抓著槍托,費了很大勁才把我拉上來,要是一個人肯定就“犧牲”了,現(xiàn)在想起來都后怕。這時天已經(jīng)完全黑了,我們只能借助月光趟著河水往下走,我記得駐地就在河邊上,其實最擔(dān)心的是怕遇到狗熊,雖然有槍,但也很難對付它。幸好一路平安,夜里三點走到駐地,當時也把部隊的同志們嚇壞了,以為我們失蹤了……。</h1><h1>那時怕受處分,這個秘密,我一直保留到現(xiàn)在才敢說出來,哈哈。</h1> <h1>天山之前沒有完整的道路,只有一條祖輩用腳踩出來的羊腸小道。</h1> <h1>施工部隊的戰(zhàn)友們就是在這種常人不可思議的艱苦條件下用鋼釬,鐵鎬,手搬,肩扛一寸一寸的開鑿著……。</h1> <h1>9年筑路,先后有2300多位官兵負傷(含致殘),更有168名年輕戰(zhàn)友犧牲在這里,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23歲,相當于天山公路每修建1公里有4位軍人負傷,每3公里就埋著一具烈士的忠骨……。</h1><h1><br></h1> <h1>我這些不曾見面的戰(zhàn)友,為了建設(shè)今天的美麗天山,付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仔細看看,想想他們犧牲的場景,我們這些有親身經(jīng)歷的人無不落淚……。</h1><h1>他們雖長眠在這里,在我心里,他們就是天山的守護神,他們的神靈在護佑著我們每一個走在天山公路的人!</h1> <h1><b>……。</b></h1> <h1>坐落在天山深處的喬爾瑪烈士陵園。</h1> <h1>我們施工部隊的戰(zhàn)友陳俊貴復(fù)員后又重返天山,決心用一生為168位犧牲的戰(zhàn)友守陵,并為38位犧牲戰(zhàn)友找到了家屬……。(陳俊貴感人事跡百度有詳細介紹,在此略過)<br>老陳,您辛苦啦!我會去看望您。</h1><h3></h3> <p class="ql-block">老朋友替我向犧牲的戰(zhàn)友們致敬,獻花!</p> <h1>這是當年的老戰(zhàn)友為我整理的“名片”。</h1> <h1>當我們漫步在風(fēng)景如畫的天山公路上;<br>當我們行駛在陡壁懸崖的天山公路上;<br>當我們駐足在嘆為觀止的天山公路上;<br>當我們享受在雪山白云的天山公路上;<br>你可曾想到,腳下的每一寸路基都是筑路官兵用鮮血和汗水澆灌的;<br>都是我們軍人用忠誠和奉獻鋪就的;<br>都是大自然賜予我們?nèi)祟惖模?lt;br>天山公路不愧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偉大的工程!</h1><h3></h3><h3><br></h3> <h1>以下精美的圖片選自全國各地影友們的作品。</h1><h3></h3> <h1>天山公路克孜利亞路段。</h1><h3></h3> <h1>盤山公路。</h1><h3></h3> <h1>新疆茫茫戈壁灘。</h1> <h1>神斧天工的庫車大峽谷</h1> <h3>天山深處的險峰與溝壑。</h3> <h3>我們駐地克孜利亞典型的雅丹地貌。</h3> <h1>深藏在天山腹地的巴音布魯克大草原。</h1> <h1>獨山子大峽谷。</h1><h3></h3> <h1>三年多的艱苦生活,讓我領(lǐng)略了天山的雄姿和壯美,體驗了大自然的恩賜與瘋狂,感受到了戰(zhàn)友之間的生離死別,磨練了自己在任何條件下的忍耐和堅韌……。</h1><h1>1984年我根據(jù)自己在新疆的經(jīng)歷寫了一篇短文《天山深處的大兵》(與電影同名),被北京景山學(xué)校收錄為范文。<br>在我的軍旅生涯里,這三年讓我終生難忘!</h1><h3></h3> <h1>舊情如夢猶在,</h1><h3></h3><h1>為何鬢發(fā)如霜?<br>人生幾許春秋?<br>豈可留遺憾!<br>未俱雪霜撲面,<br>豪氣沖破云天!<br>滿腔熱血兒郎,<br>何懼流血汗!<br>手握鋼釬向天嘯,<br>血染沙場終無憾,<br>誓將天塹通,<br>換新天!<br>刀鋒浪里行,<br>從不計聲名,<br>只為江山秀如畫。<br>燃盡英雄意,<br>了卻一世情!<br></h1><h3></h3><h3></h3><h3></h3><h3><br></h3> <h1>離開新疆整整50年了,當年的情景還歷歷在目,我真的太想回新疆看看,去看看我曾經(jīng)的戰(zhàn)場,看看我那些犧牲的戰(zhàn)友,看看如今壯美如畫的大天山。</h1> <h1> —— END ——</h1> <h1>請看軍旅三步曲之起步篇《我曾經(jīng)是王杰的戰(zhàn)友》<br>軍旅三步曲之成就篇《我沒有愧對這身軍裝》又名:《永不磨滅的番號853》</h1><h3></h3> <h1><b>另外,我想通過《美篇》尋找當年一起生活戰(zhàn)斗過的老戰(zhàn)友……。</b></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车致|
香港
|
疏勒县|
门源|
搜索|
南开区|
高唐县|
荣昌县|
井陉县|
连云港市|
松溪县|
潮州市|
遂宁市|
炉霍县|
瓮安县|
罗江县|
巴塘县|
新郑市|
南安市|
通州市|
三江|
荃湾区|
高清|
嵩明县|
宁津县|
庆元县|
滦平县|
和田县|
内江市|
黄山市|
武强县|
砚山县|
仙居县|
沾益县|
嫩江县|
探索|
蓬溪县|
穆棱市|
酒泉市|
阳信县|
华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