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功勛和榮譽:我軍建軍90年的勛章獎章</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原創: 徐平 中國軍網 2017-06-13</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勛章、獎章都是獎勵性徽章,因此也統稱獎章。從規格上講,勛章高于獎章。軍事勛章、獎章是軍人榮譽、成績的有形標志,頒發勛章、獎章是軍隊的一項重要獎勵制度,對于激發官兵的上進心和榮譽感,鞏固和提高部隊戰斗力,具有重要作用,歷來受到各國軍隊的重視。</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紅軍的最高榮譽——紅星獎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我軍頒發勛章獎章始于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33年7月9日,為適應紅軍正規化作戰,獎勵在對敵斗爭中有特殊功績的紅軍官兵,中華蘇維埃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提出在“八一”建軍紀念日,頒發紅星獎章。紅星獎章按其功績大小,分為一、二、三等。按照規定,一等發給“領導全部或一部革命戰爭之進展而有特殊功績的”人員;二等發給“在某一戰役當中曾經轉移戰局而獲得偉大勝利的”人員;三等發給“經常表現英勇堅決的”人員。</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紅星獎章只在1933年和1934年“八一”建軍節時頒發過兩次,后來因紅軍長征,形勢發生了變化,紅星獎章沒再繼續頒發。朱德、周恩來、彭德懷等榮獲一等紅星獎章;陳毅、張云逸、羅瑞卿、肖克、何長工、羅炳輝等34人獲二等紅星獎章;王震、楊得志、程子華、楊勇、蘇振華、李天佑、鐘赤兵等53人獲三等紅星獎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span></p> <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周恩來榮獲的編號為第9號的一等紅星獎章</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楊得志榮獲的三等紅星獎章</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在此之前,中央蘇區還頒發過“紅旗勛章”,這是土地革命時期標志最高榮譽的一種獎章,由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制定頒發。1931年11月7日至20日在瑞金召開的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曾授予毛澤東、朱德、彭德懷、方志敏、徐向前等8位當時紅軍的主要領導紅旗勛章。由于紅旗勛章是由政府制定和頒發的,而且也不僅是授予軍隊人員,因此,嚴格地講,不應算軍隊的獎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中央蘇區頒發的“紅旗勛章”</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除了全軍性的紅星獎章,紅軍各部隊還頒發過一些獎章,以獎勵作戰有功的紅軍指戰員。如紅二方面軍“特級優勝獎章”,紅四方面軍三十軍“戰士獎章”,紅四軍第三縱隊獎章,紅軍第十七師司令部“英勇模范獎章”,江西軍區第一分區獎章,贛東北省革命軍事委員會“努力獎章”,彭楊軍校第一分校第四期畢業“優勝獎章”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span></p> <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紅軍第十七師司令部“英勇模范獎章”</span></p><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b></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我軍的獎章</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新四軍和各抗日根據地的部隊,開展了以戰斗、生產和做群眾工作為主要內容的評選英雄模范活動。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準備委員會制定的《抗戰三周年八路軍、新四軍獎勵條例(草案)》規定,為抗日有功人員頒發一、二、三等獎章。各部隊頒發的獎章如晉察冀軍區“鐵軍前衛獎章”,冀中軍區“五一獎章”,冀晉軍區“星旗勛章”和“紅旗獎章”,留守兵團獎章,抗大七分校“勞動英雄獎章”,新四軍“</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毛澤東旗幟獎章”,八路軍晉冀魯豫太岳軍區“勞動英雄獎章”,八路軍晉冀魯豫第四縱隊“戰斗英雄獎章”,三五九旅“南泥灣勞動英雄獎章”,中央軍委騎兵旅“模范生產工作者獎章”,等等。</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冀中軍區“五一獎章”</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八路軍“抗日英雄”榮譽章</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新四軍三師七旅十九團戰斗英雄獎章</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解放戰爭時期,英雄的人民解放軍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勝利,為配合這一有利形勢,我軍廣泛開展了立功運動,涌現出成千上萬的英雄模范。為保證立功運動的健康發展,各軍區、野戰軍先后制定了立功條例,規定了評功標準、立功等級和評功、報功、批功、獎勵、賀功的步驟以及授予英雄模范稱號的辦法。立功運動的開展,極大地調動了官兵英勇殺敵的積極性,全軍涌現出“臨汾旅”“塔山英雄團”“濟南第一團”“鋼鐵營”“大練島連”等英雄集體和董存瑞、郅順義、劉梅村、王克勤、魏來國等成千上萬戰斗英雄和模范。 </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由于這一時期經濟條件有所改善,為表彰獎勵英雄模范,我軍各部隊頒發了較抗日戰爭時期更多的獎章。如晉察冀軍區“大功獎章”“特功獎章”,察哈爾軍區“紅星英雄獎章”,東北民主聯軍(后東北人民解放軍)“英雄獎章”“模范獎章”“勇敢獎章”“毛澤東獎章”“朱德獎章”“炮兵英雄獎章”,華東野戰軍“人民英雄獎章”,華東人民解放軍“一等功獎章”,華東野戰軍第三縱隊“殺敵英雄獎章”,冀魯豫軍區“人民功臣獎章”,冀魯豫軍區三分區“光榮獎章”“英雄獎章”,太行軍區“殺敵英雄獎章”,第三軍“戰斗英雄獎章”,第十四軍“模范黨員獎章”“臨汾旅功臣獎章”,第十六軍“渡江戰斗英雄獎章”“渡江水上英雄獎章”“解放西南人民功臣獎章”等等。</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東北民主聯軍“毛澤東獎章”</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東北民主聯軍“朱德獎章”</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華北軍區第二兵團“大功”獎章</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第十六軍“渡江戰斗英雄”獎章</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革命戰爭時期,由于處于戰爭環境,我軍頒發和制作獎章沒有統一的規定。</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頒發獎章一般為師以上部隊,但最低也有團一級部隊。獎章的材質也不一樣,紅軍時期,雖然條件艱苦,但是仍重視獎章的質量,如一、二、三等“紅星獎章”分別為金、銀、銅質,紅二方面軍“特級優勝獎章”、贛東北省革命軍事委員會“努力獎章”等均為銀質。</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我軍獎章多為銀質和銅質。解放戰爭后期,隨著解放區的不斷擴大,我軍的物質條件大大改善,獎章的材質和形制也較以前講究。特別是解放了許多大中工業城市的東北解放軍獎章種類和質量,在全軍居領先地位。</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建國后我軍統一了獎章的制作和頒發</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中國人民解放軍頒發獎章逐步走向統一。建國初期,各部隊頒發了多種獎章,如西南軍區的“英模獎章”、第十六軍的“執行政策模范獎章”、第十八軍后勤部的“萬里行車安全獎章”、川南軍區的“英雄獎章”、中南軍政委員會的“荊江分洪工程勝利獎章”、中國人民志愿軍的“抗美援朝戰斗英雄獎章”、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頒發的“勞模獎章”等。</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1952年1月21日,為加強對立功創模運動的領導,統一全軍的獎勵工作,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頒布《中國人民解放軍立功與獎勵工作條例(草案)》,確定在中央人民政府頒發全國性的勛章、獎章前,先統一制發戰功獎章、榮譽獎章和英雄紀念章、模范紀念章,分別授予立有各種不同功績和評選為英雄模范的人員。</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1963年9月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頒布《中國人民解放軍戰時立功條例(草案)》,規定了授予立功獎章或英雄(模范)獎章的等級、標準、批準權限和評功、獎勵辦法。1975年11月起,中央軍委歷次頒布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中,對獎勵項目、標準、批準權限和實施辦法,都有明確的統一的規定。</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1979年3月23日、10月20日,經中央軍委批準,總政治部分別對戰時和平時授予獎章作了統一規定。中國人民解放軍獎章分為英雄模范獎章和立功獎章兩類 ,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統一制作。英雄模范獎章分一級、二級兩種 ;立功獎章分一、二、三等功獎章三種。獎章頒發的范圍和辦法是:凡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授予英雄模范稱號的個人,頒發一級英雄模范獎章,其獎章由中央軍委委托軍區、軍種、兵種首長授予;由軍區、軍種、兵種授予英雄模范稱號的個人,頒發二級英雄模范獎章,其獎章由軍區、軍種、兵種首長或軍區、軍種、兵種首長委托下一級首長授予;立一、二、三等功的個人,分別頒發一、二、三等功獎章,其獎章由批準單位的部隊首長或委托下一級部隊的首長授予。獲得英雄模范獎章或立功獎章者,均發給總政治部統一印制的獎章證書。</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除了全軍性的英模獎章和立功獎章,各軍區、軍兵種還頒過許多兼有獎章和紀念章性質的榮譽證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各軍區都頒發了五好戰士證章</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海軍政治部保衛南沙獎章</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空軍飛行人員金質榮譽獎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1955年首次給革命戰爭功臣授勛</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建國后,我軍曾兩次大規模地為革命戰爭時期的人民功臣頒發勛章。第一次是1955年。這一年,人民解放軍實行了軍銜制、薪金制和義務兵役制(史稱“三大制度”),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對推動軍隊正規化建設起著重要作用。同時,還有一件令世人矚目的大事,這就是第一次在全軍范圍內大規模地給革命戰爭時期的有功之臣頒授勛章、獎章。</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1955年2月12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了《關于規定勛章獎章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人民革命戰爭時期有功人員的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人民革命戰爭時期有功人員的勛章獎章條例》。決定將八一勛章和八一獎章、獨立自由勛章和獨立自由獎章、解放勛章和解放獎章,分別授予在紅軍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革命戰爭有功的人員。條例規定,勛章每種分一、二、三級,獎章不分級。勛章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授予;獎章由國務院批準,國防部長授予。</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八一勛章和八一獎章的中心圖案是紅星和“八一”,突出反映中國共產黨于1927年8月1日獨立領導革命武裝的光輝史實;獨立自由勛章和獨立自由獎章的中心圖案是紅星和延安寶塔山,象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革命圣地延安是中國人民抗日民族戰爭的革命大本營;解放勛章和解放獎章的中心圖案是紅星和天安門,象征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武裝奪取全國勝利。</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各級勛章、獎章的授予條件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八一勛章和八一獎章 授予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7年8月1日~1937年7月6日)參加革命戰爭有功人員。一級八一勛章授予當時的師級以上干部。二級八一勛章授予當時的團級和營級干部。三級八一勛章授予連級以下人員。八一獎章授予在1937年7月6日前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的上述人員以外的人員。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獨立自由勛章和獨立自由獎章 授予抗日戰爭時期( 1937年7月7日~1945年9月2日 )參加革命戰爭有功人員。一級獨立自由勛章授予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時的旅級和相當于旅級以上干部,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新四軍時的支隊級和相當于支隊級以上干部,1945年9月2日前在八路軍、新四軍中相當于軍級的縱隊和新四軍師級以上干部。二級獨立自由勛章授予當時的旅級、團級及其相當干部。三級獨立自由勛章授予當時的營級、連級及其相當干部。獨立自由獎章授予參加八路軍、新四軍的排級以下人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解放勛章和解放獎章 授予在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9月3日~1950年6月30日)參加革命戰爭有功人員。一級解放勛章授予當時的軍級以上及其相當干部。二級解放勛章授予當時的師級及其相當干部。三級解放勛章授予當時的團級、營級及其相當干部。解放獎章授予當時的連級以下人員。</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我國的勛章、獎章條例是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發展情況以及革命戰爭時期立功運動、獎勵工作的經驗,并參照蘇聯、朝鮮等友好國家對軍隊頒發勛章、獎章的經驗制定的。我軍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為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為了表彰戰斗和工作中的有功人員,我軍各部隊在歷次革命戰爭時期也曾頒發過獎章和紀念章以示獎勵。但是過去由于受各種條件的限制,獎勵標準不統一,獎勵范圍也有很大局限。這次根據憲法規定頒發勛章、獎章,是對人民解放軍在各個革命戰爭時期有功人員的一次總結性獎勵。這種殊榮,不僅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立功受勛人員的關心,也是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偉大歷史功績的肯定,對全軍官兵具有巨大的教育和鼓舞作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毛澤東授予朱德元帥三枚一級勛章</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1955年9月27日下午5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授銜授勛典禮在中南海懷仁堂隆重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毛澤東親自將元帥軍銜的命令狀一一授予朱德等十位開國元勛,又將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授予參加中國革命有功人員。此后,全軍各級機關和部隊均分別舉行授予校、尉級軍官軍銜和勛章獎章儀式。</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1955年至1957年,共授予人民解放軍革命戰爭時期有功人員各種勛章10萬余枚,各種獎章52萬余枚。</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彭德懷元帥的勛章證書</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1988年第二次為革命戰爭功臣授勛</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第二次頒發勛章是1988年。這一年,人民解放軍重新實行軍銜制,同時,頒發中國人民解放軍功勛榮譽章。功勛榮譽章(簡稱勛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革命戰爭時期入伍或參加革命工作的離職休養干部的榮譽證章。1988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次會議批準中央軍事委員會《關于授予軍隊離休干部中國人民解放軍功勛榮譽章的規定》。7月3日,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發布命令,頒發施行。同年“八一”建軍節前后開始授予。</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功勛榮譽章共分三種:紅星功勛榮譽章、獨立功勛榮譽章、勝利功勛榮譽章。 </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紅星功勛榮譽章 采用紅星和星火圖案,象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工農革命之火呈燎原之勢。分為兩級: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約重30.2克,含金(7K金)8.6克,含銀21.6克。授予1937年7月6日以前入伍或參加革命工作,并在1965年5月21日以前曾被授予少將以上軍銜,或曾任省、部級以上領導職務的軍隊離休干部。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約重29.5克,含金(6K金)7.2克,含銀22.3克。授予1937年7月6日以前入伍或參加革命工作,并在1965年5月21日以前曾被授予大校以下軍銜或未被授予軍銜的軍隊離休干部,包括這期間曾被授予少將以上軍銜或曾任省、部級以上領導職務,及1965年5月22日以后受降職、降級或撤職處分的軍隊離休干部。 </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獨立功勛榮譽章 采用長城圖案,象征中國人民為民族獨立而筑成抗日的堅固長城。約重29克,含金(5K金)5.9克,含銀23.1克。授予1937年7月7日~1945年9月2日期間入伍或參加革命工作的軍隊離休干部。 </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勝利功勛榮譽章 采用天安門和旗海圖案,象征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和人民歡慶勝利。 約重28.3克,含金(4K金)4.6克,含銀23.7克。授予1945年9月3日~1949年9月30日期間入伍或參加革命工作的軍隊離休干部。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1988年7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授予軍隊離休干部功勛榮譽章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國家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楊尚昆主持了授勛儀式,他宣讀了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授予軍隊離休干部中國人民解放軍功勛榮譽章的命令,命令授予肖勁光等830人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授予汪榮華等3704人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授予賀進恒等47914人獨立功勛榮譽章;授予鄧兆祥等31519人勝利功勛榮譽章。后來,又陸續補授了一些。截止到1988年底,全軍有835人獲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3721人獲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50159人獲獨立功勛榮譽章;53159人獲勝利功勛榮譽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span></p> <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從左至右:一級紅星榮譽章、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獨立勛章、勝利勛章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建國后我軍兩次大規模授勛,雖然都是授予軍隊人員,都分三個歷史時期,而且都是與授銜同時進行,但有幾點不同:第一,1955年授予的絕大多數是軍隊在職人員,1988年只授予離休干部;第二,1955年授勛人員同時授銜,1988年授銜不授勛,授勛不授銜;第三,兩次授勛對代表三個歷史時期的勛章冠名不同,1955年分別為“八一”“獨立自由”“解放”,1988年分別為“紅星”“獨立”“勝利”;第四,兩次授勛對解放戰爭時間界定不同,1955年解放勛章和獎章截止時間為1950年6月30日,1988年勝利功勛榮譽章截止時間為1949年9月30日。</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2011年新的15種勛章、獎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新世紀初,總政治部結合新時期的形勢特點和軍隊建設的需要,根據《紀律條令》有關規定,設計制作了一、二級英雄模范勛章和國防服役、衛國戍邊、獻身國防、和平使命、執行作戰和重大任務等紀念章,重新設計制作了一、二、三等功獎章和獎勵證書。從2011年8月1日起,全軍正式啟用新式勛章、獎章、紀念章及獎勵證書。</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系軍史專家、解放軍后勤學院學術研究部研究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國軍網微信(zgjw_81)出品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策劃:曲延濤</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徐 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編輯:陸金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园市|
淳安县|
吴川市|
鄱阳县|
玉田县|
栾城县|
茂名市|
平塘县|
黔江区|
湟中县|
牙克石市|
萝北县|
郸城县|
丁青县|
基隆市|
额济纳旗|
扎赉特旗|
磴口县|
惠安县|
如皋市|
无棣县|
乳山市|
建宁县|
霍邱县|
靖安县|
闸北区|
杭锦后旗|
大兴区|
宁化县|
嘉峪关市|
墨脱县|
咸宁市|
桦南县|
天水市|
承德县|
竹溪县|
通化市|
开阳县|
山东省|
天水市|
东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