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自3月18日在網上得知沈老師的情況后,一直在關注,以至于他在快手平臺開了直播,我也跟隨下載快手,只要晚上有空,像個學生般聽他講解。</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直播中,他就歷史、文學、詩詞、戲劇、書法、繪畫等娓娓道來,還聯系親身經歷和當前社會現實,為大家解疑釋惑,這是快手平臺上沒有誰能及的。<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慢慢地喜歡上他弘揚傳統文化和堅守垃圾分類的理念,非常敬佩他26年的堅持、堅定和堅強。</span></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一)</b></font></h3> <h3> 他是一個堅持的讀書人。</h3><h3> 中國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悠久燦爛的歷史源遠和豐富多彩的的文學作品,這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他能堅定不移的愛上讀書,孜孜不倦的追求夢想,把執著的讀書當作修養,這種精神難能可貴。</h3> <h3> 他喜歡看書,一直延伸到現在都沒放棄,哪怕不吃飯,不可不讀書。如果要從時間來算,不止是26年,應該在45年左右。他曾說,在與外婆住的二樓大概十多平方做了10多個大書架,就這樣還不夠放,后來連整個房間能都擱滿了書,每天與書為伴,陶醉在書的海洋。這種幸福的享受,只有純粹的讀書人才能深深體會。</h3><h3> 買什么書?他非常注重正版和經典書籍,很多買的是全套或系列,不但買原文,還買評注。他對書的渴求完全融入了生命過程,且把讀圣賢書作為自己修身養性來感悟。無論在從小看“小人書”、歷史書,還是到逐步看經典名著、詩詞歌賦,他習慣性的手不離筆,常常在重點處圈畫和批注點評,將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不斷充實著正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h3><h3> 為了節約,他喜歡去舊書店去淘一些廉價的書,在上海有好幾家舊書店的老板都認識他,也因為在買書的過程中與人結緣,有些成為了他多年的書友、知己,彼此交流讀書心得體會,分享購書選書經驗。自然而然,以書會友成了他與人交往相處的橋梁,也秉承了他的讀書理念。</h3> <h3> 他買的書種類很繁多,既有中國經典,又有世界名著,既有珍藏蝶片,還有戲劇唱片,等等。遺憾的是當年住的老房子被拆遷,很多書被偷被搶被鏟,說沒了就沒了。他開玩笑的說,當時家里的書用金杯車拉十多車都不成問題。可想而知他有多少書,若用小型圖書館來形容點都不為過。</h3><h3> 這么多年,他的書買了丟,丟了又買。主要是因堅持垃圾分類,常常居無定所,有時租房還得用別人的身份證,否則租不到房。他在那個遭人嫌棄的時候,書自然跟隨他流浪,每換一個地方,書也跟挪到一個地方,且很多的書還是在一次次動蕩中丟失,以至于他買的幾十年的書,基本蕩然無存。身為讀書人,這比要他的命還難受。</h3><h3> 書可丟失,但讀書的精神不可丟失。</h3><h3> 這些年來,他閱過的書、讀過的報、看過的蝶不計其數,用超強記憶儲存在腦海里。正如眾多網友說的,他不虧是“超強大腦”“活百度”,懂的實在太多了,無論談什么都言之有物、悟之有理。讓大家尤為敬佩的是,他不讀死書,能結合當下,這是引發共鳴的觸點。</h3><h3> 我們今天聽到他傳播的文化知識,是他長年累月的一個過程,才有了厚積薄發的人格魅力。</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二)</b></font></h3> <h3> 他是一個堅定的環保人。</h3><h3> 生態環境與垃圾分類息息相關。在中央的統一的部暑下,2019年7月1日上海正式啟動實施垃圾分類,全國其他省市也將陸續展開,這是利國利民利己的大好事。盡管他用26年來堅定垃圾分類理念,韶華已逝,但時代沒辜負希望。</h3> <h3> 環保意識的萌芽,最早是他受外婆勤儉節約的影響,舍不得浪費一粒米,能省的盡量省,認為浪費可恥,逐漸對有些垃圾可以再次用,有些還可以賣錢有了濃厚的興趣。以至于到了工作單位,發現同事將只用了一面的紙當作垃圾仍掉太可惜了,就經常翻垃圾桶把還可以用的撿起來。再后來,他認為垃圾里是一個豐富的寶藏,很多人把有用無用的東西混在一起隨意丟棄,若能將有用的分類出來再次利用是多好啊!</h3><h3> 他從小在節約的環境中成長并習慣的形成與一種理念并付諸行動,在他身上真正感受到一股“不到黃河心不死”的倔強脾氣勁。在他看來有些在別人眼里扔的是無用的東西,不排除其他人還可以有用,如果把混合垃圾用一個科學的方法進行分類,既讓人可用又不失浪費,其實就是一種環保理念。但很多人對他的行為不解和挖苦不說,還認為他腦子有病。也就從那時開始,他把垃圾分類當作自己事業來進行。常常凌晨2點或3點起來撿垃圾分類,一干就幾個小時,比環衛工人還環衛,這26年來的堅持就是他真實的寫照。</h3><h3> 縱觀當今世界受環境影響導致全球變暖,南極冰川融化,海洋河川污染,無不與大量的垃圾脫不了干系。我們從有關報道中了解,有些塑料、金屬制品流失海洋,連鯨魚吞食后無情的死去,而且沉積到海里需幾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能腐蝕。</h3> <h3> 在日復一日的撿垃圾過程中,他認為減少筷子、塑料袋等一次性用品浪費,提倡垃圾分類從我做起,就是對生態環境的最好支持。不管別人怎么想,不管上海垃圾每天產生幾千噸,他想的能全部分完就好了。可惜他只有一雙手,力所能及能做的就是少浪費再利用,真正的目的是想喚醒人們的重視。</h3><h3> 這26年來,他分完垃圾房又去垃圾桶撿來分,走到哪分到哪,只要在他視線內有垃圾的地方,就是他的工作場所。有時場地施展不開,他租或借房把垃圾運回家一項項的分,哪怕住橋洞也都帶著一起分,把沒用的拉去垃圾房,將有用的用袋子裝好備注放在路邊。環衛工人對他的行為十分惱火,痛恨他把垃圾翻的亂七八糟,而且往往把他分類的東西,還是當作混合垃圾拉走,氣得他與他們理論和吵鬧,終因寡不敵眾而接受現實。</h3><h3> 事到如今,上海垃圾分類已全面展開,有些曾經熱嘲冷諷他的人才覺得他堅持是對的,很多在他居住過地方的鄰居因他走紅后感到震驚,看他的眼光與以往完全不一樣了,覺得他做的就是國家提倡的。網紅后,就連前來蹭流量的全國各地大小主播圍著他轉,還有的跟著看他撿垃圾,倒不覺得他身上臟兮兮和散發出來的味道。</h3><h3> 這不得不說,他堅定的勤儉節約精神連同垃圾分類的理念,就是一個堅定的環保主義者。</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三)</b></font></h3> <h3> 他是一個堅強的善良人。</h3><h3> 網紅四個多月以來,他的熱愛讀書、崇尚國學的思想和勤儉節約、垃圾分類的理念,被大部分所認同和接受。同時,他的善良和博愛之心,更是浸入骨子里的一種迷人品質,讓人津津樂道。</h3> <h3> 他的善良不是偽裝的,與他接觸過的人都在說:他對弱勢群體抱有強烈的同情心,曾經幫助過的流浪者很多,也借給過很多窮困潦倒人的錢和物,當作一種施舍;凡遇到賣錢的垃圾總讓給其他人,不“與民爭利”,除非沒人撿的時候才會去拾,就是撿到了可以賣錢的東西也挑出來放在一旁,讓需要的人拿去賣錢;每當看到流浪貓流浪狗,就把撿來的食物常去喂,對受傷的小動物也會去買藥救治,很有意思的是他委托朋友給貓狗吃避孕藥,生怕生下小仔再次流浪;平時,走在路上看到螞蟻繞著道走,就連落在身上的蚊子舍不得去拍打,甚至小蟲子爬到書上也會平移到草地放生。</h3><h3> 這樣的善心來自傳統家庭教育的引導,最直接的是他感受到外婆善的溫情,成為了成長中的營養,根深蒂固,難以改變,這是人性本質之所在。以至于他在遭遇人生重到變故,沒忘記自己要做一個善良的人,總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換位思考,寧可辜負自己,也不去負他人。這樣長久以來的善心,也是來自他心底最樸素最純真的情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的。 </h3><h3> 26年來的酸甜苦辣,他裹在心里,很多機會都錯過,唯有堅持讀書和環保理念在孤寂歲月中習以為常真善美,這是一股信仰的力量,吸引著越來越多感同深受的人。</h3><h3></h3> <h3> 自從一個叫“烘焙大師“的山東網友,把他在地鐵過道看書和撿垃圾拍成視頻傳在抖音里,引發刷屏,3月6日這天一夜爆紅。用他的話說,想紅的人沒紅,不想紅的人紅了。他從不接受網絡,到走進網絡,內心既感到緊張,又有一些迷茫,好在喜愛他的網友傾情支持,鼓勵他一步步脫離了現狀,現成為擁有120多萬、在線直播保持1萬左右粉絲的大網紅。</h3><h3> 相信喜愛他的網友從開始懷疑到加深了解,被他非凡的人生經歷所感動,特別這四個多月以來的事實證明,他不但是有儒雅風度的文人,而且還得到四川文豪魏明倫先生說他是一個奇人的肯定。與他見過面的人,都覺得他身上散發出一股濃郁的文化氣息,完全不同于一般的流浪漢。他能日復一日的堅持天天看書是很多人做不到的,盡管現在不用風餐露宿街頭,但看到一些可用的紙片還會撿起來練字,把撿到一些賣錢的東西送給需要的人,對弱勢群體仍然熱心幫助。</h3><h3> 網紅后,他念念不忘網友們的厚愛,常說視網友為衣食父母,雖不能涌泉相報,但會銘記在心,目前將盡自已的綿薄之力,希望通過直播方式傳播文化,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和啟示。有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網友來看他,提出合影發段子蹭熱度從不拒絕,覺得主播們也不容易。對前來送東西的網友,他總婉言謝絕,唯獨對送書和分享讀書心得異常開心。在與網友見面交流中,他認為自己寫的字并不好,但很多網友因為喜歡他寫,從不推辭,盡量滿足。他的與人為善,就是一個讀書人的良知,在什么時候都不會落后。</h3><h3> 我們關注“流浪大師”更重要的是要關注文化本身,關注從沈老師身上散發出來的優秀品質,關注自身,不斷通過啟示來提高素養,這才是我們汲取的精華。</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源县|
宁阳县|
上虞市|
海安县|
武胜县|
喀喇|
扎赉特旗|
民县|
铁岭县|
彭泽县|
天气|
项城市|
永泰县|
尼勒克县|
石阡县|
南川市|
孝义市|
临泽县|
遂溪县|
平度市|
罗城|
壤塘县|
林甸县|
开平市|
城步|
沧州市|
来凤县|
三原县|
东港市|
东兴市|
于都县|
汕头市|
耒阳市|
庆阳市|
诸暨市|
郁南县|
铁力市|
河北区|
冀州市|
安徽省|
许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