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19年8月1日。今天中午就要離開滿州里返回天津了,紀念下鄉50周年回訪草原之旅即將結束。上午自由活動,有的人在旅店休息,有的人外出散步或購物或買些食品車上吃。來之前聽朋友說滿州里和西旗的物價挺貴,其實從這幾天的吃住來看與天津差不多。比如說這里的豬肉價格每斤在17元左右,好一點的黃瓜每斤2-2.5元。吃過早點回旅店路上一個騎摩托的小販將他攜帶的幾兜黃瓜和西紅柿以每袋5元的價格推銷給我們,每袋至少3~4斤重而且新鮮好吃。所以當地人認為物價貴應該是地區差的問題,相對于來自大都市的我們感覺并不算太貴或至少持平。不過我們在大石磨中午那15元一碗的漂著幾小片羊肉的湯是湯面是面的湯面,倒是不便宜,好像被人用小刀割了一下。改革開放了,很多內地人來這里做買賣,開飯館,蘭州拉面,山西面館比比皆是,所以賺游客的錢沒商量,而且也都是手機掃碼付費。50年前在蒙古包的時候走到哪吃到哪走到哪睡到哪而且也不用掏錢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p><p> 早晨洪深夫婦己經來看過我們,因為八一建軍節他的老朋友樂團有演出還要排練不便送行,所以大家就此別過。</p><p> </p><p>這張照片是我和葉大哥在滿州里火車站候車時合影留念。</p> <h3>候車大廳內大家等候發車。再見了滿州里,也許此行是我們生命中的最后一次。</h3> <h3>淳樸的葉大哥,來去都是這一身戎裝,您看是不是有點像返鄉的農民工老大爺?</h3> <h3>候車大廳打撲克,輸了端抖沒商量。怎么總是你贏啊?</h3> <h3>登上回返列車,13點22分火車準點離開滿州里。</h3> <h3>滿州里是始發站但我們只買到了上鋪,中下鋪早已售光而這些人大部分是到海拉爾以后才上來,甚至有張下鋪一直空閑到山海關,真不明白為啥?</h3> <h3>下鋪是一對俄羅斯青年,而我們回程全都是上鋪,這對我們這些年近古稀的老了的老知青們不能不是個考驗。</h3> <p> 七八月份正是內蒙草原旅游的高峰季節也是這條運輸線路最忙碌的時候,可謂一票難求,我們來時多數人是中鋪已感到上下不便了而回時均為上鋪,這還多虧了精通網絡購票的玉庫手快呢!所以長途旅行,上下臥鋪的安全問題對于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人的確是一個考驗。我特別擔心年過七旬的葉大哥和身高體胖的大馬能否利索地爬上上鋪,幸虧心細的大倫來給我們演示了如何安全上下的全過程,所以上鋪沒給我們造成太大的困難。</p><p> 回家的路,4500余里,需30個小時,這較當年的三天兩夜要輕松了許多。何況那時也沒有臥鋪,我們往返于家和草原之間在年末和開春的客運高峰季節能有個硬座就不錯了。記得1973年3月返蒙時,從哈爾濱到齊齊哈爾的600里路程火車整整走了14個小時,列車上人擠人,像莊稼桿兒一樣地矗在那里一動也不能動,由于人太多,由于超載,由于晚點,一再地晚點。這14個小時我們一口水沒喝,一口飯沒吃甚至連一泡尿也沒尿。現在想來那時就是年輕,年輕就是本錢就是生命力,如果換在今天還不得把老命搭上?</p><p> 車輪滾滾,夜幕沉沉,列車在朝著家的方向飛奔。一覺醒來路程已過半,剛剛告別草原的那種倦戀漸漸地淡去,家的臨近意味著尋常的日子又將開始,生活仍將繼續。</p><p> 一路平安,也沒再拍些照片,回訪草原的愿望已經實現而且圓滿成功,沒有什么比這更開心的了。每個人都很興奮,都感慨萬分。50年啊,記得當年下鄉時這里的艱苦條件讓我們認為它比內地至少落后了50年!而今50年過去了,草原的天還是那么高那么蘭,草場還是那么綠浪無邊。不到草原就不知道天之廣地之大,就不知道什么叫廣闊天地!但今天它確實進步神速與內地已無太大的差別。</p><p> 正如一同學在微信群里所說(以下為他的原文);這次重回草原感受最深的是草原的變化實在太大了。變化一,生活方式的改變,由于分牧到戶草場圍了,改變了千年來牧民游牧的生活方式,由游牧變定居。這樣含養了草原,沙漠化減少了。二是牧民住進了樓房。上了年紀的老一輩牧民都住進了冷暖設施家電齊備的樓房安享晚年,年輕人打理牲畜。三是,改牧機械化了,蒙古包改為房車了。四是,草原農業的興起,以牧為主農牧結合。成片的玉米地出現了,大棚菜地建起來了,這在50年前是沒有的。五是,文化的改變。早晚人們跳著廣場舞,草地蒙古文化融入了現代文化,服裝也變了,平時穿蒙古袍的很少了。六是,商業化。和全國一樣商業化改變了草原。</p><p> 是的,他說的沒錯!</p> <h3>途中,遇到不少同樣下鄉50年回第二故鄉的老知青,有浙江的也有北京的,大家交談起來,話題自然是過去的事情。</h3> <h3>一路順風,8月2日晚7點列車正點到達天津,大家互相道別相約有機會再外出旅行。由于忙著打車回家也沒照張集體像,有點小遺憾。</h3><h3>時間不長,朋友圈里大家都向群主報了平安,為時一周的回訪草原行圓滿順利地結束。這幫老了的知青,最年長者年過七十,最小者六十有七,其中半數以上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是回去看看這樣的一個心愿支撐他們克服重重困難到達了勝利的彼岸。</h3><h3>在本篇結尾時想要感謝幾個人:</h3><h3><br></h3> <h3>感謝這次回訪草原行的組織者玉庫。為了促成此事他不顧自己糖尿病在身和冠心病搭橋術后一年,早在三個月前就積極策劃,與旅行社聯系購票事誼,與滿州里和西旗的知青,牧民朋友密切磋商從而制定出完美的出行計劃,還要感謝他的知青夫人夫唱婦隨全身心地予以支持和配合。所以說回訪草原的圓滿成功他倆功不可沒。</h3> <h3>感謝滿州里老知青洪深為我們的到來解決了旅店住宿和交通工具,使我們獲得了旅行順利的基本保障。在滿期間他熱情款待,在回津前夜帶領他的老朋友樂團為我們上演了一臺精彩的歌舞節目,其歡樂感人場面讓我們終生難忘。更要感謝他的夫人同樣熱情真誠地招待大家而且能歌善舞將她最好的美展現給了我們,我們由衷地為洪深高興。</h3> <h3>感謝牧民朋友鎖成大哥在西旗全程陪伴我們,引領我們走遍了黃花草原,感謝你和你的家人對我們的熱情接待。欽佩你的豪放與真誠,我們會記住你并期望你能到天津我們再歡聚。</h3> <h3>感謝留守知青劉桂珍同學,謝謝你與我們一起祭奠張勇及在西旗期間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歡迎你回歸黃花公社知青群體并能參加大家的活動更祝賀你有一雙孝順能干的兒女并祝福你晚年幸福。</h3><h3>感謝周萍做為張勇最親密的同學和戰友,克服老伴突發疾病的困難從上海奔波數千公里來滿州里與我們會合,使我們的回訪草原大放光彩。</h3> <h3>感謝我們這個團體回蒙期間團結合作,相互幫助,特別是服從命令聽指揮,確保了回訪草原的圓滿成功!</h3> <h3>感謝來自北京的,張勇的中學同班同學,性格豪爽,快人快語的給我們增添無盡歡樂的杜寶琴,你對草原的神往和到草原看望張勇的愿望得到了實現,我們真心地祝福你。</h3> <h3>感謝雖沒有知青經歷卻對知青情有獨鐘陪同姐姐來草原的陳小妹,旅行期間你給予了知青哥哥姐姐們熱心的幫助,特別是在離滿前夜的聯歡會上你現編現演的天津快板為晚會增色不少,你才華橫溢令人欽佩!</h3> <h3>我還要感謝我自己。50年前我們懷著要建設邊疆保衛邊疆的滿腔熱情來到草原,后來國家因牧區條件艱苦等特殊原因將知青分批調離了草原。隨著慢慢地變老,一種想回到年輕時代奮斗過的草原看看的念頭逐漸燃起,但因為身體不好等原因又都放棄。在下鄉50年紀念的時候這種愿望再也按奈不住,當玉庫提出倡議的時候便做出了積極響應。我很慶幸自己做出這個選擇,所以在感謝大家的同時我要感謝我自己,不然真的會抱憾終生。</h3> <h3>感謝在我發文期間的眾多讀者,是你們的關注和贊賞鼓勵我繼續寫我擬定中的六篇回訪草原紀實并把它寫完。特別感謝新右旗克爾倫通訊駢江芳,李琦等編委的關心與支持并為自已未能及時做出應有的回應表示欠意。</h3> <h3>祝曾經的新巴爾虎右旗草原知青們,天津的,滿州里的還有返鄉的,知青友誼長存。</h3><h3>回訪草原已寫完,文字有些冗長,如有興趣,建議耐心閱讀并請提寶貴意見,謝謝!</h3> <h3>新巴爾虎右旗,我的第二故鄉,我祝你日益繁榮昌盛。</h3> <p>在本系列草原行美篇結束后,做為補充又制作了幾段由我個人演唱的音樂視頻,將本次回訪草原的美好瞬間記錄在這里,日后慢慢地回味吧。</p><p><br></p><p>牧歌</p> <p>下馬酒之歌</p> <p>我們這一輩</p><p>本視頻收集了一些我旗我公社部分知青的照片,年代跨度較大,從中似可領略草原知青五十年的變遷。五十年什么概念?它基本含蓋了人的大半生!作為下鄉五十年紀念活動,回訪草原的我們僅是天津知青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知青未能重回草原不是他們不想而是多種原因所致,比如身體狀況,家庭負擔等等而且在當年黃花公社八十多名天津知青中至少有14人由于疾病的原因去世了。我們曾經將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歲月奉獻在草原,從而形成了獨有的草原情結,這種草原情無人能比!從某種角度講,我們的草原行也是代表未能重回草原的知青朋友們了卻他們的一個心願!如今這個心願實現了,我們不再遺憾。</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宫市|
曲松县|
莱州市|
桐庐县|
福海县|
封开县|
正定县|
永和县|
永修县|
桐城市|
河池市|
大方县|
子洲县|
兰州市|
久治县|
彩票|
南开区|
永济市|
荆门市|
台山市|
资兴市|
宜都市|
宁德市|
怀远县|
塔河县|
法库县|
翁牛特旗|
巴林左旗|
贺兰县|
马尔康县|
澄迈县|
开封县|
宿迁市|
高尔夫|
临沧市|
翁源县|
铜陵市|
永昌县|
东至县|
普陀区|
阿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