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南京是一個六朝古都。記得上次來南京是1989年,三十年過去,彈指一揮間。</h3><h3><br></h3> <h3>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景不同。那年南京,今日南京。好想寫點感懷,卻又寫不出來,且用幾張自拍照片記下這個七月之旅。</h3> <h3> 這個是南京市的標志性建筑紫峰大廈。據說高度為世界第九,中國第三。可怎么看也算不上高聳入云。登上72層樓頂,站在瞭望臺上極目遠眺,金陵城的玄武湖、鐘山、明長城,還有長江大橋盡在眼中。</h3> <h3> 暑假帶孩子來南京的人,肯定會去南京大學的老校園逛逛。走進這個文化底蘊深厚的校園,心中會條忽生出一種朝圣般的情愫。</h3> <h3> 南京大學老校園大門</h3> <h3> 南京大學起源于張之洞創辦的三江師范學堂,后改為兩江師范學堂。</h3> <h3> 再后與金陵大學堂合并成為南京大學。而今南京大學的主體,則是由原先的國立中央大學而來。</h3> <h3> 南大這個牛人很厲害,叫顧毓珍。他的學生更厲害,譬如說江澤民,朱镕基……</h3> <h3> 這是東南大學的老校區大門。</h3> <h3> 東南大學與南京大學淵源頗深,也起源于三江師范學堂,后改為赫赫有名的國立中央大學。現在的東南大學老校區就是原中央大學的所在地。徜徉其間,許多的場所,甚至連教室那一扇扇門窗,仍保留著民國的印記。</h3> <h3> 知道秦淮河,是比較晚的事了。有一年買了一本散文選,有兩篇同名的散文,都是叫《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一個作者是朱自清,一個作者是俞平伯。這兩個牛人的散文寫得太牛逼了,就記住了秦淮河。</h3> <h3> 后來讀了董小宛,知她是秦淮河的大美女。她與冒辟疆的愛情故事讓多少人訴說,她的嬌美與柔情至今讓前來秦淮河畔尋夢的許多癡子,心生迷濛。<br></h3> <h3> 秦淮河的夜是溫柔的,也是詩情畫意的。漿聲燈影連十里,歌女花船戲濁波。這句古人的詩句道盡了此間的繁華、情彷與浪漫。</h3> <h3> 漿聲燈影</h3> <h3> 秦淮河的醉,在于夜。夜不醉人人自醉,酥夢如蘭。</h3> <h3> 秦淮河的夫子廟,是中國第一所國家最高學府,也是中國四大文廟,由孔廟、學宮、貢院組成。不知夫子廟是因秦淮河而著名,還是秦淮河因夫子廟而蜚聲。遙想當年,書聲瑯瑯,花柳依依,才子佳人,漿聲燈影,真是別有一番風情。</h3><h3><br></h3> <h3> 夫子廟里的狀元愿</h3> <h3> 這是玄武湖的玄武門</h3> <h3> 玄武湖西靠明城墻,是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湖泊、僅存的江南皇家園林,被譽為“金陵明珠”。</h3> <h3> 玄武湖暮色</h3> <h3> 玄武湖的蓮花正在怒放。這些青蓮讓我想起周敦頤的《愛蓮說》。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質,影響了多少人的精神情操。</h3> <h3> 這是從玄武湖拍的明長城夜景,多么燦爛壯觀!</h3><h3> 緊依秦淮河的南京古城墻,據說是用石灰、桐油、糯米汁混合夾漿筑砌。如今屹立數百年,巍然無恙。</h3> <h3> 這個可是蔣委員長當年當總統辦公的地方</h3> <h3> 記得30年前那次去總統府,覺得總統的辦公樓好小好小,這次暮夜再來,大門前連一盞明亮的夜燈都沒有,讓人感慨。</h3> <h3> 南京博物院是全國八加三共十一個頂級的博物院之一,相當于985哦。</h3> <h3> 正值暑假,來參觀的中小學生擠滿了展廳。</h3> <h3> 南京博物院前留影</h3> <h3> 館藏好多展品,可惜全然不知那些消失的故事,人生有許多的遺憾,也許有一種是來世上一回,又卻懵懵懂懂的回去。</h3> <h3> 最后在博物院里來一段穿越民國的浪漫與暢享。</h3><h3> 這是建在博物院地下的一條民國風情街,民國風格的建筑很有些讓人懷念那些漸行漸遠的民國舊事。徜徉小街,世事如煙。</h3> <h3> 知識在于學習,可現在記性不好,眼睛也不好使了。做個樣子,留個念想。</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乡县|
清河县|
万年县|
同仁县|
肥乡县|
盐边县|
额济纳旗|
辽源市|
安平县|
邵东县|
禹州市|
永清县|
霍林郭勒市|
荣成市|
监利县|
江安县|
兰西县|
博爱县|
泸水县|
大同县|
靖安县|
普格县|
曲松县|
伊宁市|
西峡县|
澄江县|
沙湾县|
沿河|
南城县|
乐安县|
盐池县|
兴海县|
喜德县|
河东区|
新干县|
灵川县|
岫岩|
屯留县|
京山县|
延长县|
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