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五人(項國強,戚鈺民,戴憲國,葛偉和我)如約,5月30日早8點半會聚天平山大門口,老戴特地背了三角架,先在天平山門前合影。 今天計劃主要去寒山嶺尋探乾隆贊美有加的趙宦光(明代名士)的寒山別業(別墅),千尺雪等。進天平山大門后往北先經過蘇州人家喻戶曉的范仲淹紀念館,老戴給我們四人留了影。 向東經御碑亭時留了影。 再經九曲橋時合影留念。 一路有說有笑。 在范墳前,老戴想留合影,我說算了,就隨便照了一張。 在去童梓門的一條小河邊,人工造了些噴霧,使我們頓覺眼前一亮,紛紛拍照。 看!多專注! 有人說像仙境。 沿著改造過的御道,走向童梓門。 童梓門前留了合影。 出童梓門繼續向北走。 在乾隆南巡御道門坊前再留影紀念。 出門坊就可見到:往西看是法螺寺,往北看是支硎山(現叫觀音山)和中峰寺。用長焦拍下來。 因為我們目的是去找寒山別業和千尺雪,所以往西去法螺寺方問。 法螺寺外景。 到法螺寺門口,老戴發揮短跑運動員特長,來了張合影(正好跑到位置,咔嚓一聲照下來。) 好幾位仁兄沒進過法螺寺,當然不能不進去一睹芳容,買票進入。 法螺寺正在興建大雄寶殿,所用的倒全是很好的木材。 前4一5年前新造的觀音像。 在觀音像前合影(因老葛關節有些不適,不高興爬那些臺階,老項忙于拍照)。 觀音像旁玉佛殿供奉的玉佛。 在法螺寺居士樓北,欣喜地發現了一塊乾隆御碑。 御碑旁的石刻,由于年代久遠,已不識其真面目。 御碑旁有條小路,上去想有新發現,失望而下。 出法螺寺往西一點,就到了我們的主題:我們要探尋的趙宦光的寒山別業。那一片山嶺中似有一股仙氣迎面而來…… 我們沿著小道(雜路)而上,老戴興致特濃,走在前面探路,邊尋找我們想見到的千尺雪等摩崖石刻…… 先見到了這塊涂了顏色,且又較大的石刻,又在石刻下面的地面上,發現現在熱心人寫的寒山別業四字。我們也知道這一帶就是寒山別業遺址。我們想象著趙宧光那時的盛況…… 我們從下到上,從上到下四外尋找,就是不見千尺雪三字的石刻,真是怪了!老葛打電話給曾多次來過的老同事,那老同事還發來了他親繪的那一帶地圖;我也去訊問花山沈主任,他明確告知在法螺寺邊水潭西北方向不遠的地方,有凌波棧三字石刻,在該石刻西北不遠處即有千尺雪。 我們找到了凌波棧三字的石刻,就是找不到千尺雪三字的石刻,怪不怪?!莫非乾隆崇愛的東西不願露面?!還是趙宧光施展了障眼法?!我們五老無奈,只能留到以后再來尋訪 我們繼續興沖沖行走在通往龍池的小道上,那是一條多么幽靜的小路,也曾是乾隆走過的路…… 白馬澗后門有二個門衛在門外休息,我出示高令卡后放我們進入。進后門不遠,就是洗心泉,泉水淙淙,趕緊拍下來。 不遠處即是寒山草堂一一現在新造的寒山別業,趙宦光的像立在中間。 在草堂門前合影。 新造的御道門坊。 龍池噴泉 池里快樂的天鵝! 來張合影! 這里的美景人人皆歡喜,再來一張。 有說有笑朝白馬澗大門走去。當有幾張照片在廠同事群里發了后,我們攝影專家及多才多藝的賈洪生(有三步成詩之才),即作一詩,特附上。健步御道:寒山云霧飄御道,摩崖群刻見山腰。鐘聲悠悠繞法螺,笑語連連谷回蕩。六巡江南乾隆帝,五君探勝人氣豪。安步當轎尋古跡,踏遍青山人未老。其詩是對我們的鞭策和鼓勵,在此衷心道一聲:謝謝! 我們高高興興而來,雖然留了個沒找到千尺雪的遺憾,但大家仍面帶笑容而歸。出白馬澗大門,正好一輛357路開來,趕緊上車到蘇州樂園,大家再轉車回家。估計下午四點都能到家。大家相約七月一起去花山(那時老同事會去的更多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泊头市|
永兴县|
林口县|
洮南市|
措勤县|
宜春市|
双牌县|
绿春县|
蛟河市|
香格里拉县|
永新县|
九龙县|
平罗县|
安西县|
红桥区|
手机|
晋中市|
德清县|
沾化县|
莱芜市|
星子县|
龙南县|
郑州市|
满洲里市|
浦城县|
洞头县|
西乌珠穆沁旗|
阿拉善左旗|
南丰县|
呼伦贝尔市|
通城县|
聊城市|
温宿县|
平利县|
兴山县|
淮北市|
汉沽区|
浦北县|
姜堰市|
哈巴河县|
长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