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致八一建軍節

陳文興

<h3>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2周年即將到來之際,當年的山溝之花,舞之明星——左芭蕾,后來的軍中女作家,海政文工團政委左津玲應邀撰寫了描述當年在山西侯馬南山溝時激情燃燒的芳華歲月,抒發揮之不去的對當年軍旅生涯滿懷眷戀情懷的文章《堅守》。</h3><h3> 今我將此文以美篇的形式呈現給戰友們,以慰戰友們對過去軍旅歲月的懷念之情,共慶建軍92周年!</h3><h3> 陳文興</h3><h3> 2019年7月26日</h3> <h3>  左津玲</h3><h3> 1969年11月入伍。曾任海軍航保勤務團三隊繪圖員,團政治處干事;海軍報社記者、編輯;海政歌舞團政委;海軍政治部副秘書長;海軍政治部編研室主任;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h3> <h1><b><font color="#010101">   堅 守</font></b></h1><h3> </h3><h3>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1周年時,戰友陳文興編發了《那山、那溝、那人——航保團三隊戰友的激情燃燒歲月》的美篇,其中老部隊山溝溝的照片,我一張又一張瀏覽,一點一點尋找。看到承載著歷史的老營區靜臥在紫金山溝谷中,依然神秘而從容,雖有的經過歲月侵蝕剩下了斷壁殘垣,但卻感受到它們依然堅定地日復一日默默堅守。這里沒有了以前瑰麗多彩的景色,也沒有了男兵女兵們的喧囂,但是它是我青春成長搖籃,也是我無比眷戀的家,更是我夢魂縈繞的伙伴。我們將理想、追求、情感和希望種植在山間每一片叢林、每一條山路、每一個球場、每一棵樹木。當我的手指一點點沿著熟悉的山溝移動時,仿佛聽到那貫穿于日復一日艱苦的生活和勞動的熟悉歌聲,山窩間球場酣暢淋漓此起彼伏的加油聲,過年時抗美司務長帶領男兵在山坡殺豬女兵們驚恐的叫聲……親切感和榮譽感頓時升騰,撩起我心中深情的守望。</h3><h3> </h3> <h3><b> 海的女兒 </b></h3><h3> 1969年,是準備打仗的一年。在新中國成立20周年大慶金秋。經周恩來主持擬制的口號其中關于戰備方面的有“備戰、備荒、為人民!”“提高警惕,保衛祖國!隨時準備殲滅入侵之敵!”毛澤東在審閱時提筆加上:“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反對任何帝國主義、社會帝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特別要反對以原子彈為武器的侵略戰爭!如果這種戰爭發生,全世界人民就應以革命戰爭消滅侵略戰爭,從現在起就要有所準備!”根據毛主席指示,全軍進入戰備狀態。 </h3><h3> 11月,我們幾個天津陸軍的女孩子匯集到海軍航海保證部,并被告知參軍到海軍。從小聽著軍號長大,“保衛祖國!隨時準備殲滅入侵之敵!”是我們的神圣職責。回到家,我激動地叫上幾個好姐妹告訴這個好消息,然后興奮地轉圈讓長發飄起來,尋找被海風吹拂的快樂。 </h3><h3> 過了幾天,激動地告別了父母,火車毫不留情地將我們拉向黃土高原--山西侯馬。早晨一起來,我們12班剛剛到的女兵從稻草窩里爬起來,沖出屋迎面是一陣陣黃土寒風,再往遠處望去,周圍一切都是灰蒙蒙、冷清清、孤零零的。 </h3><h3> 我偷偷問忽閃著大眼睛的老兵班長郭燕靈:“班長,有海嗎?” </h3><h3> 班長帶著我們跑到路對面樹林的后面,指著凍成冰坨灰蒙蒙的澮河水庫,忽閃著長長的睫毛微笑著說“這是海的女兒”!然后那帶有俏皮雀斑的臉居然神情堅定而驕傲。 </h3><h3> 是呀,在那樣一個激情燃燒的年代,在共和國這場史無前例的備戰備荒中,在物質和精神極度匱乏的環境中,不管在哪里,能為保衛祖國多出一份力,越遠越革命,越苦越光榮! </h3><h3> 新兵連在物質和精神都很匱乏。我們沒有床,一個班住一間房,挨著墻是兩排用新磚頭隔開的“稻草床”,稻草上面鋪上褥子,小老鼠經常在晚上在稻草中竄來竄去與姑娘們展開游擊戰。最緊張的是在睡夢中被一陣陣緊急集合的哨聲驚醒,那尖厲的聲音劃破了夜空,使我的每一根神經都瞬間驚醒,在黑暗中手哆嗦著穿衣服、系鞋子、打背包,擁擠著往外跑,發生了不少拿錯衣服、穿錯鞋子的狼狽事,有時不是忘了腰帶就是背包半路散開,緊張慌亂伴隨著我們向軍人轉變。 </h3><h3>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半夜緊急集合跑到澮河水庫,排長突然宣布敵人傘兵降落,全體人散開隱蔽!我和劉愛敏、南柏明迷迷瞪瞪在隱蔽分散行動時跑到了樹叢中,我一直驚恐地搜尋著黑洞洞天上。 </h3><h3> “快來呀,敵人抓住我了呀”突然,左側樹叢傳來驚叫聲。 </h3><h3> 我當時真以為蘇修從珍寶島打來了,迅速趴在地上,心都快跳出來了。還是劉愛敏在農村呆過膽大,拽起我的細胳膊匍匐前進,不知道哪來的膽量勇敢地沖上前抱住那站在前面的黑大個………嘿,什么敵人呀,是棵大樹枝掛住了南栢明的背包! </h3><h3> 看見我們沖過來,南栢明居然像電影《英雄兒女》王成一樣大喊:不要管我,快抓敵人! </h3><h3> 郭班長迅速跑過來,特別嚴肅地勸我們保持鎮靜,貓著腰解開掛在樹上的背包后,眼睛還四周巡視著真好像有敵人一樣。排長白明庚聞聲趕來表揚了南柏明,帶著我們慢慢摸索著回到隊伍中,那神情就好像戰爭隨時真要發生。我們以為領導會批評的,沒想到,第二天排長還讓炊事班給我們十二班多打菜呢。 </h3><h3> 我們天天吃土豆、玉米和小米,每周只能吃一次饅頭。有一次我們女兵12班沒打上饅頭,全排集合查問后發現一個瘦瘦的男兵竟然吃了11個饅頭!這后來成了女兵說男兵的笑柄,可男兵居然譏笑我們是花生秧垛子的麻雀。我們宿舍門口有一大花生秧垛子,這是水庫農場秋季收完花生,將喂牲口用的花生秧堆成小山一樣的垛,這垛即可背風暖和,又能解餓。中午我們經常曬著太陽在垛里撿秋天打場時落下的小花生和癟花生,誰發現了花生,大家就向發現新大陸一下堆了上去,忘記了衣服和鞋上還遺留著早晨掃豬圈沾的豬糞,忘記了訓練的苦累,忘記了打靶差一分優秀哭得稀里嘩啦的淚水………姑娘們笑著吃著可快樂了!韓凌云的笑聲始終那么爽朗,李援軍總是靜靜地嚼著花生在一旁寫日記,我和段曉芹、楊喆總是在那軟軟的秧子里說完悄悄話就彎腰劈叉 ,在正午的陽光下楊哲和段曉芹紅撲撲的臉清新而純美。 </h3><h3> “起來起來,這哪像個當兵的呀!”郭燕靈班長比我們雖早當一年兵,但穩重又有耐心,每每看到我們從花生垛這摸樣,就無奈笑著一個個將我們拉起。<br></h3><h3> 因為訓練特別苦,坐的都是新磚頭,新兵連沒結束,我們好幾個人的新軍褲就磨破了,她認為太有損軍人形象,總是連夜和劉愛敏在灰暗的燈光下給我們補衣服,讓我們感受到了家一樣的溫暖。</h3><h3> 相比郭燕靈班長充滿愛的大眼睛,副排長王泉申的那大眼可總是氣呼呼的,第一次他給我們12班單獨訓話,他說話居然像唱豫劇一樣,逗得大家捂著嘴笑彎了腰,直率的韓凌云差點笑岔氣。 </h3><h3> “弄啥嘞………立-正!”王排長一吼把我們鎮住了。只見他眼睛瞪得牛眼樣圓“你們咋嫩迷瞪哩,貓嘰什么,一個個嬉皮笑臉像個小流氓似的,你們是軍人知道嗎?!” </h3><h3> 在新兵連我好長時間都覺得王排長太好笑,大家沒事總學他河南話說話活躍氣氛。那天我到井里給班里打水,井旁由于積水形成了冰面溜滑,我小心翼翼好不容易抓著那個轆轤怎么也使不上勁,拉著繩子彎下腰大半個身探到井里拽桶,誰知水桶脫鉤嘩啦啦沉入井底。突然一雙手像老鷹抓小雞一樣拽住我,王排長不知從哪里冒出來來,瞪著牛眼睛一頓訓斥,好像我馬上掉進井里。然后他捋著轆轤的繩子檢查每一處告訴我的動作危險性,看著我一步步學會使用后,居然還露出笑臉夸了我。我謹慎地問他怎么這么懂時,他講從小吃的苦和當兵的經歷,眼睛從憂傷變成堅定。回到班里,我學著王排長的樣子跟大家講了他說的話,頓時全屋安靜異常。理解像陽光一樣,拂去了霧塵,溫暖每一個人的心靈。從此女兵們對王排長像帥氣的白明庚排長和漂亮的郭班長一樣尊敬。是啊,每個老兵身后都有由稚氣到硬氣,在困境中實現了精神升華,對他(她)們真是感動和敬佩。 </h3><h3> 新兵訓練結束了,艱苦的訓練不僅使我們黝黑的臉在陽光下笑的特別自信,更重要是我們對軍人的使命有了更多的認同和領悟,男兵女兵個個挺胸昂頭意氣奮發,只待祖國一聲召喚,哪里艱苦哪安家。當解放卡車載著我們穿過晉南土路爬上紫金山時,雙眼充滿了在山溝里當海軍的神秘憧憬,臉上洋溢著驕傲和自豪。</h3> <h3></h3><h3></h3><h3><b> 野營礪兵   </b></h3><h3> 1969年11月24日,毛主席在北京衛戍區組織部隊進行野營訓練的匯報上,給當時主管軍隊工作的林彪批復說:“此件已閱,我看很好。請你和黃永勝同志商量一下,全軍是否利用冬季實行長途野營訓練一次,每個軍可分兩批(或不分批),每批兩個月,實行官兵團結、軍民團結。”12月月8日,周恩來總理將中央要求“全國各族人民要以毛主席十一月二十四日重要批示為綱,立即掀起一個‘實行野營訓練’的熱潮”的通知稿送呈毛澤東主席,毛澤東主席作出第二次批示:“如不這樣訓練,就會變成老爺兵!”自1970年底到1971年初,野營拉練在全國熱火朝天地開展起來。 </h3><h3> 根據毛主席指示,航保勤務團于1970年12月進行了野營拉練。雖然航保部隊不是作戰部隊,但拉練全軍有明確的指導思想要求,就是一切從實戰出發。1970底我剛過完15歲生日,身背半自動步槍和背包,每天要單兵自帶干糧,左肩斜挎著不是裝了大米的干糧袋,就是裝滿烤熟的發面餅,右肩挎著水壺。行軍的強度挺大,既有跋山涉水的艱難磨練,也有披星戴月的夜行軍,“苦不苦,想想紅軍兩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不僅是口號,而是融入心的動力。   </h3><h3> 那時無論是男兵或者女兵都是在長身體的時候,別看我那時體重只有80多斤,特別能吃,好像總是餓,一長肉就往臉長。記得在夏村為了改善大家生活,路上每人發4張大餅,我竟然一路走一路吃,到了目的地開飯,4張大餅消失地無影無蹤。分隊長瞪著我:“趕快吃飯呀,愣著干什么?</h3><h3> 我一下愣了,因為不知道是一天的伙食,也不曉得自己這一路怎么就不知不覺全吃沒了。 </h3><h3> 劉曉偉悄悄從我身后遞過半張餅微微一笑說“我這有!” </h3><h3> 我深為自己戰備觀念不強而羞愧,低著頭咬著嘴唇點點頭,那半張餅也沒咽下去,悄悄放進書包。從此,不管是水還是食物,都會特別節省,時刻想著戰備,無論再渴再餓,永遠留有戰備糧和戰備水,后來成了我終生的習慣。 </h3><h3> 走進中條山,就開始就地挖鍋埋灶的野炊了。大家分散到各處撿柴火,炊事班用石頭搭鍋灶、燒火、切菜……我們女孩子拿著臉盆找水,沒水就把旁邊的雪水和冰水往鍋里倒。當熱騰騰的開水在鍋里沸騰時,炊事班長就開始興奮地唱歌,就好像他一唱火就旺,飯就熟得快了。盡管打菜的盆曾用來洗臉,盡管有時米飯是夾生飯,但沒有一個人抱怨,就連平時特別挑剔的南方女孩吃得噴噴香的不行。炊事班長平時背口大黑鍋行軍,一做飯又說又唱振振有詞;飯熟了,他又高興地手舞足蹈大喊大叫一勺勺分菜,嘴里還說著鼓動詞,他憨頭憨腦的滑稽樣子一下子驅散了我們所有的疲憊。 </h3><h3> 中條山,居太行山及華山之間,山勢狹長,那高聳入云片麻巖形成的山景和久經風雨溶蝕形成直刺天際的奇峰峻嶺,深邃幽謐氣勢恢宏,濃淡虛實流溢著生命的激情使我心靈震顫,我真是從來都沒見過這么壯觀的,至今難以忘懷。 </h3><h3> 部隊到山村里,給安隊長當通訊員的高平跑來遞給我一把老鄉送的紅棗很神秘告訴我說,這里的村長說自從紅軍來過這里,就沒見過部隊!我陡然間我覺得自己使命感劇增,仿佛隱藏在叢山峻嶺間的路依然留著紅軍的身影。每天走在那彎彎曲曲的山間小道上,我們一改往日嘻嘻哈哈的樣子,神色凝重挺胸昂頭感悟著紅色革命的真諦。 </h3><h3> 由于交通的不便,部隊駐的山村藏匿于大山之中,我們住到老百姓家里。院子里屋頂上鋪滿了霜打的柿子。每條青石板鋪的路上都有紅褐色的大公雞驕傲著昂著頭在散步,每家門口還有一條小黃狗日夜警覺地審視著每一個人。我們女兵幾乎是被大娘大嫂擁簇著上了溫暖的熱炕。她們太熱情,總是把最好的房間讓給我們居住。我們住的是剛結婚的新房。土炕占據了屋子一半的面積,炕的三面都畫著高約二尺的炕圍子,濃濃的色彩描繪了山村人的夢想和祈福,有山水、花鳥、人物,融壁畫、年畫、建筑彩繪為一體。走了一天路,躺在美輪美奐理想王國的炕畫中,夢都是暖暖的。 </h3><h3> 房東老鄉給我們準備山間所有好吃的,花生、柿子、紅薯、紅果……因為我們是紅軍的后代,按照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要求,只是客氣地品嘗感謝,對那像紅燈籠樣的柿子和蜜樣甜的紅薯贊不絕口。后來聽說一隊有個女孩吃了紅薯又吃柿子吃壞了胃,被老百姓抬下了山,就更不敢吃了。步兵行軍使不少人的腳上都起了大小不等的泡,房東用針將泡穿透,燒開水給大家泡腳,看著房東笑瞇瞇的紅臉龐,真心感受到了軍民一家人的深情厚誼。 </h3><h3> 團里根據上級從嚴從難訓練的要求,行軍路線有意選擇了小路、山溝、陡坡等多種地形和道路。緊急集合和夜行軍使官兵戰備弦繃得緊緊的。艱苦的野營行軍,磨煉了我們百折不撓的革命意志,也培養了以苦為樂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在拉練中,經常一邊走一邊從隊伍的前面傳過來口令,那口令又由我們一個接一個地小聲地往后傳的,在黑黢黢的夜晚我們還怕被壞人聽到。隊里還經常接到團長下達的任務,突然命令我們要以急行軍的速度快速奔襲,在規定的時間里趕到目標區域。我們就好像是要奔向戰場的戰士那樣熱血沸騰,一路走一路小跑。我經常氣喘吁吁一只用手緊緊抓著槍,一只手反到后背拖著下沉的背包小跑,滿臉的汗都來不及擦生怕掉隊。看到隊里“大老王”他們扛著機槍奮勇向前的樣子,眼前浮現著都是電影《南征北戰》的鏡頭,好像我就是其中一員,真好像后面有敵人追趕。 </h3><h3>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鎖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在每一處難以通過的地方,在所有野營拉練的官兵看來,演唱小組那清脆的快板鼓動聲傳遞給人們的感染力是直抵心靈的。在這片廣闊的大地上,對新一代軍人史詩級全軍大拉練,神圣的命令、爬山行軍的艱苦和難以磨滅的堅韌精神組成了無法被時間遺忘的戰備場面。 </h3><h3> 在第一年野營拉練中,團里特意安排了兩次急行軍,最長一次是夜行軍110里。當時正遇寒流襲擊,臉沒遮擋只覺寒氣逼人,連呼吸都感到困難,睫毛被嘴出來氣很快結成了霜。后半夜,迷迷瞪瞪我只感到腳越來越沉,身上的背包、槍越來越重,能感覺腳上的血泡在掙扎,整個身體搖搖欲墜頻臨極限,體能儲備好像消耗盡頭。盡管腿極盡全力邁開,但還是在一步一步慢慢往后退,只感覺眼前混黑混黑! </h3><h3> “快快,這丫頭走不動了!把背包拿下來上車吧”安隊長帶著精力旺盛的高平走過來,兩人硬搶我背包想放在團里專門收容的車上。 </h3><h3> 見到安隊長和高平抓住我的背包,不知怎么眼淚幾乎要掉出來,在掙扎中幡然猛醒,馬上使勁抿著嘴把眼淚頂了回去,幾乎在祈求地使勁搖搖頭說:“不累,不累,我能行,我真能行呀!” </h3><h3> 說完,我迅速裝作很輕松地往前跑了幾步,然后沖安隊長咧咧嘴。晚上反正誰也看不出是笑還是哭,當然我一定讓所有眼淚流回去變成能量,默默不停地背誦著“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我自己都不知道背誦了多少遍,使出最后力氣狂走!艱苦的行軍,鑄造了我們堅強和剛忍,成就了我們勇毅和擔當,鼓勵著我一直向前,向前,直至看到東方的太陽升起。</h3><h3> 當我們在清晨到達團里,隊長宣布解散后,我一回到宿舍就癱倒在門口,忘了腳上肉與血交織在一起的疼痛,忘了冰冷的水泥地滿滿地黃土,忘了周圍戰友們一聲聲激動地叫喊,望著宿舍前山體被朝陽染成的紅色,內心激動不已。處在和平年代不在戰爭中的我們,或許永遠無法真正體會堅守的份量,但我軍代代相傳的光榮傳統,使我們有了共同的堅守與追求,正是因為有了這不怕艱難險阻的精神,我軍才有經受各種艱難考驗、迎接苦難輝煌的昂揚斗志。</h3><h3></h3> <h3></h3><h3><b> 踏歌遠行 </b></h3><h3> 2018年12月,一起當兵的戰友突然說起當兵50年了要聚會。大家在微信你一言我一語策劃著聚會的情景,一個戰友提出在聚會大家開始一定同唱《我是一個兵》,此建議一出現,不同地區的戰友們自發的回敬軍禮唱起不同的軍歌,微信里陡然是軍歌嘹亮! </h3><h3> 是啊,凡是當過兵的人,都是唱著軍歌成長起來的。那氣勢磅礴,堅毅豪邁,熱情奔放的軍歌,灌輸著人民軍隊一往無前、無堅不摧的革命精神,熔鑄了肩負歷史重托,為中華民族的解放英勇奮戰的使命,凸顯了我們滿腔熱血和青春歲月迸發出來的激情和力量! </h3><h3> 我第一次感受到軍歌的力量,是剛分到中隊去看電影。那天,三隊是最后到場,只見簡陋的禮堂里各隊4人一排依次列隊將大禮堂坐得滿滿的。只見我們從教導隊畢業的戰友一個個拘謹地縮在隊伍里,當用余光看到熟悉的戰友時,還不時羞澀微笑揚一下眉毛以示問候。 </h3><h3> “工兵連注意了,我是一個兵——唱!”只見一個全副武裝的小伙子用嘹亮的嗓門指揮中間的隊伍唱起來。他濃眉大眼,激情迸發在心里和手上,雙手在強拍時空間有力劃著圖形,弱音時又收緊在胸前兩手交叉輕輕顫抖,在音樂傳達感情的同時,他自己也在用形體動作給全連傳達著自己的情緒,他那厚重中音的音色與的全連高難度高音融為一體,傳神的目光、自然的肢體動作,精準的掌控著工兵連每一個扯著脖子喊歌的兵的力度、速度與聲部的平衡。驚呆了的幾乎不僅僅是我,從新兵連出來的每一個人幾乎都張著嘴在聽和看,所有情緒都被熱烈的場面點燃。 </h3><h3> “工兵連唱得好不好?“三隊的王義堯別看個子小,揮舞著胳膊像揮著勝利的旗幟。 </h3><h3> “好!”三隊呼喊聲冒出了女兵的高八度。 </h3><h3> “再來一個要不要?”一隊的張學來又用高一倍的聲音呼喊著。 </h3><h3> “要!要!要!”一隊、二隊、三隊,甚至四隊、五隊都一起喊。 </h3><h3> “掌聲!” </h3><h3> 呱唧呱唧的掌聲還沒落,“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就在禮堂響起,一場如火如荼的拉歌大戰就開始了,各隊和工兵連雙方你來我往,互不服氣,你唱一個,我唱一個,你聲音高,我比你聲音還高……,豪邁、嘹亮的軍歌響徹山間。 </h3><h3> 工兵部隊飽滿的、堅強的戰斗精神狀態及頑強的戰斗力,不僅在高昂、鏗鏘、有力的拉歌中展現,即使在山嶺隧道施工機械運作的巨大轟鳴聲也蕩漾著青春激情的壯麗和血氣方剛的豪邁! </h3><h3> 我們69年底入伍這批兵大都是從北京、天津入伍的,北京兵雖總帶著與生俱來的優越感,但事事包容對誰都毫無蔑視和冷淡;天津兵直率,嘴皮子都特利索, 豪爽豁達“嘎嘣脆”。因此不管生活多么單調艱苦,所有人都能較著勁干,每個人不僅都有強烈的上進心,還特別多才多藝,使青春年華在山溝里的奉獻中煥發出獨特的光彩。 </h3><h3> 記得有一年團里迎接新年,作曲家張明英指揮三隊10個男兵組成男聲小合唱,在劉恩慶手風琴伴奏下,無論是旋律明快的《我是一個兵》,還是輕松愉悅《打靶歸來》,他們用聲音把軍人的意志、堅強和信念連接在一起,臺下官兵激情瞬間被點燃,演唱剛結束全場,向顯示出軍營男子漢威武和陽光的10個小伙致敬!</h3><h3> 還記得 1971年的7月,全國體育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周恩來總理在會上做了專門發言,充分肯定了“文革”前17年的體育工作的成績,體育事業有了復蘇的轉機。9月1日,第五套廣播體操正式頒布,全國百萬人同做廣播體操的景象令一代又一代人難忘。我一激動編寫了《新廣播體操就是好》的歌詞,張明英老師譜曲,我們三隊男女兵表演唱轟動了全團,后來團里宣傳隊還學了過去。90年代我在海政機關工作,在文化部資料室看到一本《海軍基層文化優秀節目選》,表演唱居然被搜集書中,看到熟悉詞和曲,我當時激動不已。 </h3><h3> 在那文化物質匱乏、文化貧瘠的年代,我們對精神文化的渴望愈發強烈。劉強總是嚴肅地帶著馬列小組通讀《共產黨宣言》,探索著“山溝出馬列主義”的原理;每天吃完晚飯曹久成和宋玉寶愣是把我們幾個教練成乒乓球快手,還被選進團乒乓球隊,使“海軍老曹”名揚侯馬;只要聽說電視機要播好節目,魯莽俠氣的馮立合扯著嗓子扛著椅子總是搶坐前面;團里文藝匯演,陳文興、高平恨不得將做動作總像鬼子進村的張海洋都動員上臺,好在他悟性極強,練了幾次肩膀就打開了;劉卡維、楊昌伯、王珍珍我們從鐵筆、蠟紙和鋼板起步,使黑板報成為隊里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抗美司務長永遠是穩穩當當山上山下倒騰著小碎步,像座山雕沒有他不知道的事,體育文藝評論起來都像做菜一樣有滋有味;李立雄用業余時間養了群肥母雞,它們一到中午就扭著胖胖的腰驕傲地在山坡上下的白花花蛋,竟成了楊昌伯和張建林打籃球后的營養快餐;直率開朗的陳嘉強,時不時展示他身懷絕技,一字馬大劈叉驚呆眾人;帥氣男孩林沖一來三隊大家就圍上去,他幽默逗趣略有磕巴給煩悶的男孩女孩一路播撒陽光;團機關后勤的北京兵劉長華從上海外國語大學畢業,就像朝圣歸來總和趙慶祥甩著自來卷發隨性而灑脫談什么未來,在惴惴不安的茫然中大家也隨之勵志之旅;為了慶祝黨的生日,我和劉秋晨、王捷、劉新民、夏寒編排的《紅旗下》舞蹈,跳得那真是如癡如醉……是啊,就是在遠離城市偏遠山溝里,每天早晨,團里喇叭里響亮的軍歌,就是軍魂的傳承和精神的傳遞,成長起一個個對文化虔誠致敬的風流人物,每每想起他(她)們的一笑一顰至今依然讓人啞然失笑。我們在無人知曉的山溝里默默地為航保事業奉獻青春,我們在歌聲中的成長蛻變。 </h3><h3> 1970年8月,山間突然昏天黑地,緊接著暴雨如注,雷鳴夾著閃電,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卷著碎石沿著山路像兇猛地野獸沖下山,所到之處勢不可擋。正在修建的坑道臥在山林溝澗中,大雨讓坑道危機四伏,山間數不清的干溝里都在冒水形成滾滾的山洪。坑道旁多處土崖坍塌,堆在坑道口的施工器材物資隨時都有被洶涌的洪水沖走的危險,工兵連迅速派人搶救坑道,洪水肆意著卷著物資沖下山,瞬間幾個工兵戰士跳進洪水奮勇搶救物資,但是,在大家呼叫中戰士瞬間就被洶涌的洪水吞沒。</h3><h3> 很快我們就得知那個瀟灑指揮唱歌的帥氣戰士在奮勇相救物資中犧牲了,二隊有人看見他在沖下山的洪水中艱難奮力搶救施工物資,我們為他瞬間作出的抉擇而震撼!戰友們沖出辦公室不斷地向著山間呼喊,向著防洪溝呼喊,尋找遠去的歌聲。</h3><h3> 當氣勢洶洶的雷雨慘淡而無奈地傾撒給大地最后的暴擊時,洪水已脫離了亢奮,拋卻了沖動的山石而陡然消失的無影無蹤。一夜之間,山間所有的空氣都凝固了。 </h3><h3> 這是我們第一次感受生與死的距離!我和祁青生用山上的松柏做了一夜的花圈,眼前總是浮現的是那微笑戰士活龍活現青春豪放的指揮軍歌的身姿,他們不是馳騁沙場戰斗英雄,卻用最質樸的言行打動著我們;他們沒有讓人膜拜敬仰的傳奇人生,卻用為祖國建設奉獻青春的豪邁給了我們最真切的感動。從此那充滿碧綠滴翠濃濃幽香的松油味永遠使我難忘,只要我一聞到松油味就想到生命的悲壯。 </h3><h3> 那時雖然年輕,但攜帶著堅守在山溝里奮斗。無論遇到什么風潮我們堅持內心真實的自己,堅持生命中不愿放棄也不能放棄的種種,幼稚而單純,固執而又頑強。 </h3><h3> 楊昌伯、高平等扛槍上山被陸續復員,在歡送會上劉秉賢、李春山和王俐俐掰碎了揉爛了細講人生意義,但他們這幾個在喝了酒后讓我們在嬉笑中盡閱英雄無淚逐夢無悔;一貫大贊劉曉偉的分隊長突改往日笑臉,要求劉曉偉交出另一個戰友給他的信而遭到斷然拒絕,在分隊長下了“不交就處理你復員”的怒氣中,劉曉偉輕蔑的撇嘴露出不見利忘義的從容深深讓我感動;陳文興劉淑麗邀請我到他們山下的小家做客,當他們逗漂亮的胖兒子滿臉甜蜜,那一聲聲幸福的笑聲駐留在寂靜的山溝,真切地蕩漾在我心中。 </h3><h3> 在那激情燃燒的年代,我們不怕累,甘心情愿無怨無悔,從不喊一聲苦叫一聲累,總想挑重擔在困難面前證明自己。秋收,白天每個人比賽背過像小山一樣高的稻谷,月夜中又挑燈打稻子,當歇工的哨聲一落,黑黢黢的臉沾滿稻糠,眼睛閃爍著人定勝天的快樂和艱苦;在孤寂的寒冬,我們裹著棉大衣抱著鋼槍輪流為“一線天”的山溝站崗,執著相信山溝的安全與世界革命緊緊相連;在日復一日的落實“五七”指示種地收割后,瘋搶站在大卡車最前面一路風吹日曬,只為了享受大汗淋漓后的清風拂面和奮斗拼搏后的內心滿足;深夜在山溝的最高處,三隊辦公樓的燈總是亮著,在星星陪伴下旺盛的求知欲使我們從不寂寞……有一種精神力量牽引著我們,為之奮斗,為之激動,為之不計得失。 </h3> <h3></h3><h3> 是啊,小小山溝最終被人牽掛,不是這個溝多有名,只是因為這條溝里,有激情燃燒的青春年華,有久久揮之不去的人和事,有見證初心與使命的烙印。當兵50年了,白發漸漸攀滿我們的發鬢 ,我們無論走到哪里,無論走多遠,在探索奮進中面對喧囂和誘惑,每個人都堅守著這讓我們青春飛揚的精神家園,堅守自己的本份,堅守內心的精神坐標,使我們在艱難中從不茫然迷惘,也使我們擁有值得憶念的歷史,更使我們充實而不至于一無所有地走向未來。 </h3><h3> 執此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2周年即將到來之際,謹以此文致以我們的青春,獻給每個在夢想中堅守的戰友,并祝戰友們節日快樂! <br></h3><h3> 2019年7月3日夜<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恰县| 扶绥县| 宜昌市| 平阴县| 新民市| 炉霍县| 玉龙| 普定县| 广东省| 庄浪县| 徐汇区| 南漳县| 临潭县| 明光市| 灵宝市| 沂南县| 会昌县| 岱山县| 青阳县| 兴仁县| 电白县| 永城市| 青阳县| 黔西| 噶尔县| 阳春市| 绥芬河市| 宝坻区| 剑川县| 东安县| 调兵山市| 苗栗市| 雷州市| 海兴县| 平远县| 奈曼旗| 雅江县| 吴桥县| 开封县| 景东| 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