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h3>人生中,最容易忽略的是小學同學。而最不該忽略的,恰恰也是小學同學。因為,里面藏著天真,浪漫,純潔,無瑕……。令你回味無窮,魂牽夢繞!</h3> <h3>竹溪縣城關鎮第二完全小學,座落在竹溪縣城關西關五街(又名反帝街)境內,背靠風景秀麗的五峰山,面臨清溪奔涌的竹溪河。</h3><h3>學校是由西寺廟(又稱彌陀寺)改建而成。當年為小學生時,學校舊房還殘留著許多石雕的佛像。校內有兩座佛塔,全是石頭雕砌而成。校菜園里有許多比大人還要高的小石塔,聽老師說是和尚墳。學生上課下課用的鐘,正是當年和尚撞的大吊鐘,掛在校操場邊一株大槐樹下,牽著長長的繩子,一旦響起,整個西關街方圓五里都聽得到。當年的“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空間竟變成了悠長的,朗朗的輕脆讀書的童聲。</h3><h3>當時,全竹溪縣只有十所完全小學,城關鎮只有兩所,老城墻內一,二,三街孩子上一完小,西關四,五街孩子上二完小。在包括半日制眾多小學里,如果一完小是全縣小學里的中“清華”,那么,二完小肯定是“北大”了。因為,竹溪一中百分之七十的生員,都來自于這兩所小學。可見,師資力量,教學水平都是最棒的,學生的成績可而知。</h3><h3><br></h3> <h3>一九六二年九月一日清晨,二完小大門口站滿了大人,小孩,或大爺,或老奶奶,或爸爸,或媽媽,牽著兒娃子,女娃子的手,等候著新生報名。這些孩子,有沉靜的,有跳皮的,有大膽的,有羞澀的,有淌著鼻涕的,有抹著眼淚的。女娃穿著花布衫,扎著羊角辮,男娃子穿著剛縫住的開檔褲,嘰嘰喳喳吵個不停,簡直是一群糊涂蛋,跳皮蛋,鼻涕蛋!</h3><h3>隨著老師的引導,這群小雞仔被趕進了教室,坐上指定的座位,雙手被強迫地背上身后,等老師發課本,本子和鉛筆。</h3><h3>開始點名:張大鳳,翁金平,王倫秀,夏冰芬,張傳華,萬支友,焦煥英,陽家元,趙功秀,辛玉敏,袁景平,袁昌秀,明昌旺,昝建偉,常青山,何毓波,曾慧云,彭巧云,劉少榮,梁明揚,陳清平,龍顯鳳,周世芳,樂義清,柯玉華,黃隆全,吳世和,湯守海,湯顯福……。</h3><h3>就這樣,包括我在內,瞬間成了這所小學的學生,我們自然也成了永久忘不掉的小學同學了。</h3> <h3>小學生涯在一片懵懂中開始了。大家帶著迷盲,數學從1,2,3,4開始,拼音從b,p,m,f開始,文字從山石田土,日月水火開始,像吸吮著母乳一樣,一點一滴地汲取著營養。</h3><h3>別小看小學六年,它比初中多三年,比高中也多三年,比大學還多兩年!學年最長,同窗時間最長,相處機會最多,相互了解最多,同學友誼最純,最真,最誠,最濃!</h3><h3>他們之間沒有政治斗爭,沒有社會偏見,沒有貧窮富貴,沒有經濟糾紛,不嫌男娃女孩,不嫌高矮胖瘦。剛剛還吵鬧扭打,哭哭鬧鬧找老師告狀,轉個身,又嘻嘻哈哈,勾背搭肩。</h3><h3>滋生了團隊意識。別個班有人欺負本班同學,總有人出面打抱不平!</h3><h3>形成了同享意識。一個同學帶一點好零食,總要給要好的同學分享,校門口金家爺爺的葵花籽,兩分錢一酒盅,不管誰買,見者有份;吳世和的燒苞谷頭兒,黃隆全榨干了油的芝麻餅,都成了垂涎欲滴佳品。</h3><h3>昵稱勝于學名。剛踏進校門。絕大多數同學不習慣學名,小孩子耳朵尖,聽長輩或鄰居或街坊喊小名,立刻記住,為表親近,直呼乳名,竹溪風俗乳名后面帶“娃子”,如是,苕娃子,波娃子,秀娃子,平娃子,這娃子那娃子,張口就來,隨心所欲。還不過癮,就起個綽號:柯白話兒,黃聾子,袁胖子,不亦樂乎!</h3><h3><br></h3><h3><br></h3> <h3>小學同學間是兩小無猜的。友誼濃濃,卻不夾半點雜念,不會勾心斗角,不會落井下石。夏天乘課間休息時間,跑到河潭里,光著屁股泡個澡,顧不得濕淋淋的頭發回教室上課,老師追問誰是領頭的,哪怕罰站,也決不出賣,因為,經常看電影,“叛徒”是可恥的。</h3><h3>同學許衍華下河洗澡,不小心游到水深處,差點淹死,同學們個個著急傷心,知道救活后,都松了一口氣,自覺掏出一毛二毛零花錢接濟他。</h3><h3>小學生學會吃虧長見識,黃隆全家住在小學河對面郭家梁子,每逢下雨河里長大水,昝建偉,樂義清和我就著急地站在河這邊,扯著稚嫩的嗓子對著對岸喊:“可不能過河”!關切之情表露無遺。</h3> <h3>盡管那個年代物資缺乏,但小學生的校園生活還是多姿多彩的。課外活動跳房子,跳繩子,踢毽子,搶乒乓球臺,上五峰山“捉特務”。冬天來了,一下課,就沖出教室“擠油”,要么“斗雞”,一只腿端起,氣勢兇兇地沖向另一個“雞”,敲,打,挑,撞,不擇手段將其斗垮。結果無論贏輸,笑哈哈收場回教室上課。當教室窗外飄著雪花的時候,同學們最搶眼的御寒工具便是烘爐。竹子編的籃子,里面裝個壇子蓋,放上灰,再用黑炭生著火,手拎著帶進教室,烘烘手,烤烤腳,舒服死了。更愜意地是,一下課,全班亂了套,三五成群,燒苞谷,燒黃豆,偶爾從一個角落傳出苞米爆炸的聲音,迸得灰頭灰臉,顧不了那么多,趕快搶過來喂進嘴里,花臉貓們露出來得意忘形地笑容。一雙從家里偷出來的筷子,不到一天,被燒成半截,一雙手像是挖煤工人的。</h3><h3>春秋季節,滾鐵環便成了男孩子專用玩具,很小的或很大的鐵環,在手中鐵鉤的控制下,不偏不倚不倒,嘩啦啦滾滾向前,那才叫本事!只有好朋友,才松手讓你也玩一把。自己也想有一個,便盯著木盆,木桶打主意,才找個錘子敲兩下,被大人發現,一頓“栗殼子”上頭,便悻悻作罷。</h3><h3>班上的女生個個聰穎漂亮,但都不是省油的燈,凡是男生玩的游戲,她們都想嘗試一把,“擠油”擠得哇哇怪叫。校園里古老的桑樹結出又紫又大的桑椹(俗稱桑泡兒),女生嘴饞,抬著小腦袋望著高大的樹,涎水長流,老實等在樹下,“守株待泡兒”,掉一顆,撿一顆,朝小嘴里喂一顆。上課鈴響了,才一步三回頭的回教室。貪吃起歪心,哪怕是女孩子也不例外,甚至比男孩子還機靈。辛玉敏竟敢在課堂上舉手,要上廁所,老師批準后,跑到桑樹下獨享其樂,還拾到后與同學們分享欺騙老師的果實。</h3> <h3>玻璃球的蛋珠,則是兒娃子的必備品,看誰打得準,誰就贏得多。同樣,同香煙盒做的三角板,通過摔打利用風的震動,讓其翻個個兒,這個戰利品就歸你了,輸的沮喪,贏的裝滿半書包。第二天再戰。陀螺大家也喜歡玩,但做的最好的還是在機械廠住的樂義清和柯玉華,他們的老爹,一個是木工,一個是機修工,做出來的陀螺很漂亮,與眾不同的是,陀螺底部安了鋼珠,轉起來十多分鐘都停不下來,讓人眼饞!</h3> <h3>六年的時光,“人看小,馬看蹄”。同學們彼此互相看著成長,再熟悉不過。</h3><h3>張大鳳,班長,一直和善待人,不仗勢,不拿架子,同學們都喜歡。</h3><h3>梁明揚,熱心快腸,樂于助人,有組織協調能力。</h3><h3>昝建偉,聰明機靈,跳皮但不搗蛋,由于是家中老大,處事通情達理,有親和力,外交能力強。</h3><h3>趙功秀,待人熱情,處事厚道。</h3><h3>袁昌秀,秀外惠中,溫柔大方。</h3><h3>王倫秀,心底善良,和睦待人。上學時,同學們特羨慕她:家住學校正對門,等上課鐘響才上學,絕不會遲到;放學后,等樂義清等人還沒走到家,她飯都吃罷了。</h3><h3>袁景平,輕財重友,仗義待人,為朋友能排憂解難。</h3><h3>黃隆全,憨厚里藏著精明,說話詼諧可愛。</h3><h3>曾慧云,溫柔沉靜,不搶風頭,輕言細語。</h3><h3>陳清平,精明大方,平易近人。</h3><h3>常青山,文質彬彬,謹言慎行,頗有書倦氣。</h3><h3>湯顯福,豪爽大氣,不拘小節。</h3><h3>吳世和,謙虛禮貌,待人和善。</h3><h3>……總之,這個班同學,個個都非常優秀,值得大家牽掛,思念。</h3><h3>六年的光景,同班同學相聚相親,有增無減,如增加插班生張祥林(張毛頭)。從入學到畢業,一直是德高望重的陶竹勛老師當校長。而老師卻經常更換,從啟蒙老師朱老師算起,胡生安,吳良深,徐老師(女),胡圣祖,熊慎楷,申克珊(女),孟福聲。這些老師懲治方法各有特色:有的喜歡打手心,有的喜歡打屁股,有的喜歡罰站,有技術的還玩隔空拋物,只要你敢打野,就準會挨從講臺上飛來的粉筆頭。但度把握得恰到好處,挨打有點疼,決不會傷筋動骨,或皮肉損傷。女老師則溫柔多了,學生犯錯誤,總是像慈祥的母親,語重心長的叮囑。</h3><h3>唉……,這種愛這輩子再難享受了,這些老師,有的健在,也是耄耋老人,恐怕大部分已經作古了。</h3><h3>同學們:借此機會,我們站在天涯各處,向賦予我們知識的恩師致以最純樸,最真摯,最崇高的敬禮!</h3> <h3>憶往昔:在一起啟蒙的孩子,經過五十多年的風雨洗練,學得了各種知識,各項技能,在各自的天地里,摸爬滾打,爭芳斗艷。贏得了甜蜜事業,創建了幸福家庭!</h3><h3>看如今:個個年愈花甲,人人青絲變白發。孩提時的德智體“三好學生”,大都轉變成了血壓,血脂,血糖“三高老人”了。真應了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這句話。</h3><h3>從一九六八年到二零一九年,小學畢業整51年。同學們分手后,各自東西,有的偶爾還能見上一面,有的至今難以謀面。</h3><h3>剩下的時間,對你我來說,叫有生之年,衷心的希望各位同學身體健康,平平安安,享受天倫,晚年之樂!</h3> <h3>這樣的證書你還有嗎?是不是既陌生又熟悉?翻開箱子找找,它能為你找回童年,找回歡樂,找回兒時伙伴給你烙印下的永恒留念。</h3> <h3>謹以此文獻給我小學的每一位同班同學。如有遺漏之人,只能怪我老眼昏花,記性不好;不妥之處,敬請諒解!</h3><h3> 二零一九年七月十七日 觸感而發</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鸡泽县|
乌兰浩特市|
中牟县|
凤凰县|
瑞安市|
徐闻县|
乡宁县|
丹巴县|
勐海县|
和政县|
修文县|
朔州市|
屯门区|
西林县|
海丰县|
白玉县|
桐柏县|
虎林市|
武乡县|
揭阳市|
信宜市|
中山市|
扶沟县|
浦北县|
永康市|
铜梁县|
马鞍山市|
景德镇市|
桐城市|
承德市|
锡林郭勒盟|
高平市|
利川市|
于田县|
龙岩市|
民勤县|
龙口市|
高唐县|
吉首市|
莱芜市|
保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