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上一篇呢,我們介紹了五經穴中的心經和肝經穴,那么到目前為止,五經穴我們已經學習了3個了,五經穴與五臟相對應,如果是相應的臟腑出現了問題,就可以在對應的穴位上來推拿,從而調理臟腑,那么今天就來介紹剩下的兩個常用穴位,肺經和腎經穴。</h3><h3>“小兒百脈,匯于兩掌”,小兒的特定穴位中,70%分布于兩掌。在小兒兩掌上取穴,不僅方便操作還蘊含著中醫的整體觀念。其中五經穴與五臟相對應,其推拿方法也與其生理特點相對應。小兒生理特點為“心肝有余,肺脾不足,腎常虛”,因此,心經和肝經是常用清法,而肺脾腎三穴的推拿方法多是補法,其中腎經較為特殊,上面說的腎常虛,并不是我們常說的“腎虛”,而是小兒生長發育迅速,相對于這個發育速度來說,腎是不足的,對于小兒,是不能隨便吃補藥的,一定要辨別清楚才行的。如果孩子的情況需要補一補,不妨給孩子做一做推拿~</h3><h3>肺經</h3><h3>【位置】</h3><h3>位于小兒無名指的掌面指根到指尖。</h3><h3>【操作】</h3><h3>可清可補,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為補法,由指根推向指尖為瀉法,操作2~3分鐘即可。</h3><h3>【應用】</h3><h3>補肺經能補益肺氣。用于肺氣虛損及咳嗽氣喘、虛寒怕冷等肺經虛寒證。</h3><h3>清肺經能宣肺清熱、疏風解表、化痰止咳。用于感冒發熱及咳嗽、氣喘、痰鳴等肺經實熱證。</h3><h3><br></h3> <h3>2、五經穴之肺經、腎經!</h3><h3>妙不可言生活志 昨天</h3><h3>上一篇呢,我們介紹了五經穴中的心經和肝經穴,那么到目前為止,五經穴我們已經學習了3個了,五經穴與五臟相對應,如果是相應的臟腑出現了問題,就可以在對應的穴位上來推拿,從而調理臟腑,那么今天就來介紹剩下的兩個常用穴位,肺經和腎經穴。</h3><h3>“小兒百脈,匯于兩掌”,小兒的特定穴位中,70%分布于兩掌。在小兒兩掌上取穴,不僅方便操作還蘊含著中醫的整體觀念。其中五經穴與五臟相對應,其推拿方法也與其生理特點相對應。小兒生理特點為“心肝有余,肺脾不足,腎常</h3><h3>腎經</h3><h3>【位置】</h3><h3>位于小兒小指的掌面偏尺側一些,指根到指尖。</h3><h3>【操作】</h3><h3>腎無實證,只補不清。補法可補腎、固攝、健腦益智。但需要注意的是,操作方向與其它四經相反,由指根直推向指尖方向為補,操作2~3分鐘即可。</h3><h3>【操作演示】</h3><h3>【應用】</h3><h3>補腎經能補腎益腦、溫養下元。用于先天不足、久病體虛、腎虛久瀉、多尿、遺尿、虛汗喘息等。</h3><h3>在《幼科推拿秘書》中記載肺經“肺金在無名指,屬氣,止咳化痰。性主溫和,風寒入肺固嗽,傷熱亦嗽,熱宜清,寒亦宜清;惟虛宜補,而清之后亦宜補。凡小兒咳嗽痰喘,必推此。”對于咳嗽,虛實是都可以用肺經的,只不過是實用清大,虛用補法。腎經則是常用補法,那如果孩子小便黃赤,下焦有熱,腎經又不適合做清法,該怎么辦呢?對于這種須用清法的時候,則用清小腸代替。</h3><h3>以上穴位,習慣是在小兒的左手上操作,每穴可推2~3分鐘,家長可根據孩子的年齡來增減推拿次數,同時根據孩子病情的不同,配合之前介紹的穴位和相應的手法,如果有記不清的,可以回去翻看的,復習的時候也是學習。</h3><h3>最后,對于腎經的推拿方法,這里在強調下,腎是只補不清的</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秦皇岛市|
河间市|
公安县|
和龙市|
宜黄县|
孟津县|
松原市|
天全县|
营口市|
开平市|
南昌市|
连南|
古浪县|
邓州市|
津南区|
大新县|
彩票|
常宁市|
同德县|
怀远县|
南阳市|
社旗县|
资兴市|
安阳市|
古浪县|
永宁县|
霍林郭勒市|
喀什市|
祁连县|
安达市|
通化县|
阳原县|
石林|
舒兰市|
青浦区|
象山县|
凌海市|
垣曲县|
阳泉市|
禄劝|
都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