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5><font color="#333333"> 挺有意思的一件事,我從一位小學老師那借閱了《窗邊的小豆豆》一書,才讀到“好,就這樣吧!你就是這個學校的學生啦!”,我便跑新華書店買了一本屬于自己的《窗邊的小豆豆》。我想:讀一遍,是不夠的。它應該成為教育者的參考書。</font></h5> <h5><font color="#333333"> 無論是學校還是社會,總有那么一兩個“刺頭兒”或“傻兒”,會讓人或“敬而遠之”或“避之不及”或“放任自流”甚至“放棄治療”......,每每想到此處,心中便隱隱作痛。上電車之前,小豆豆就是這么一個“窗邊族”.....</font></h5> <h5> 直到步入巴學園,見到小林宗校長........</h5> 小林宗校長 <h5> 毋庸置疑,小林宗校長是最受學生喜愛的校長。以至于作者以專著予以紀念。她的成長離不開深諳教育之道、尊重孩子成長的小林宗作校長。正是小林校長獨特的教育方式,把巴學園變成了孩子們的天堂,讓小豆豆們健康發(fā)展,讓“窗邊族”在巴學園里無憂無慮盡情地成長,享受孩提時代的美好,奠基人生的幸福。</h5><p><br></p><p><br></p> 有趣的電車 <h5><p> 就在上周,我和一群同事聊起學校社團。有一同事,在一新建學校,學校暫時只招收了一個級的學生,約300名左右,大小活動社團12個,全校20余名教師全部安排到各社團擔任帶團指導老師,全校160余名學校很“幸運”的分別被安排在各個社團。每周一練習,每月一小匯報,每學期一大匯報,同事告訴我,老師們都疲于應付,于是,開始發(fā)動家長,參與其中出出成果。挺有意思的“出出成果”.........</p><p><font color="#b06fbb"> <u>一般的學校里,如果第一節(jié)課是語文就上語文,第二節(jié)課是算術就上算術,都是按照課程表的順序上課的,但巴學院卻完全不是這樣。<br>在第一節(jié)課開始的時候,由女老師把當天課程表上全部課程的問題都滿滿地寫在黑板上,然后對學生們說:“好,就從你自己喜歡的那個題開始作吧!”<br>所以,不管是語文也好,算術也好,學生們都是按自己的愛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喜歡作文的孩子在寫作文。坐在后面的孩子愛好物理,就點燃酒精燈,把燒瓶燒得咕嘟咕嘟地往上直冒泡兒,或者又把什么東西引爆了。這種情形在每個教室里都能看到。這種上課的方式,對于老師來說,是了解學生的最好方法,因為隨著年級的升高,老師就能清楚地掌握每個孩子的興趣、特點、思考問題的方法以及他們的個性。</u></font><br></p><p><font color="#333333"> 再往前一段時間,大約是在去年的這個時候,全縣各校在積極籌備校園文化建設,因工作原因,走了四十幾所學校, 我跟這些學校的校長就“校園文化”和“學校社團活動”有過交流分享。我始終會問到他們一個問題:社團是主學科(以小學為例:語數(shù)英)之外的嗎?社團是自愿參加的嗎?社團能覆蓋所有的學生嗎?</font></p><p><font color="#333333"> 以我的愚見,諸如語、數(shù)、英這類既然已經(jīng)被大家或被所謂制度視為“主重學科”,不得擠占使用的課堂,是沒有必要再立社團的,畢竟學生在繁重的題海中,興趣已經(jīng)失衡,再之,學習時間已經(jīng)“過長”學習內容已經(jīng)“過深”學習要求已經(jīng)“超綱”(不好意思,牢騷又起)。這是一,其二,既然是因創(chuàng)校園文化而創(chuàng)的校園社團,是不是每個人都應該受到校園內文化的熏陶?此謂教育公平。其三,既然是社團,不是主重,是不是應該考慮學生的興趣和意愿? 就好比“榴蓮”,愛者視若珍寶,不喜其味者見而遠之,非要他們吃下去,恐怕只會增加他們對“榴蓮”的厭惡之情。</font></p><p><font color="#333333">提了這么多年的素質教育,不應該只顧空談,不應該只是匯報材料里精彩絕倫的文字再配上幾張神采飛揚的圖片。</font></p></h5> 味道 <h5> “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是一種教育智慧。 午餐講究營養(yǎng)均衡,吃飯講究細嚼慢咽,這些都是非常科學的。小林校長沒有給孩子們講這些大道理,而是用“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和《飯前歌》,就讓每個孩子都學會了科學的飲食方法!</h5> 后記 <h5><p> 教育的本質或者說本來面目究竟是什么樣子的呢?</p><p>我想也許就是小林先生這樣想方設法的保護孩子的向上、向善、向好的“人之初”的品性吧。正是小林老師的期待與耐心,使得在“巴學園“里生活學習的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的成長并在成年后有所建樹.</p><p>教育是慢的藝術,他需要教育工作者有慢的心態(tài)和慢的能力.努力去淡化當今社會急功近利的辦學思想.也希望我們的教師能從書中得些啟發(fā),深刻反思我們的教育行為,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鼓勵,多一些信心給孩子,讓孩子們在自由寬松的和諧的氛圍中自由自在的發(fā)展,那該有多好呀!</p></h5> 關于此文 <h5> 這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閱讀體驗,非常感謝擔當者活動推薦本書,我從來都不是一個能主動閱讀的人,理由很簡單也很大同,那就是“太忙”,并長期借用“工作之忙”作為借口解釋了很多自己沒有做到或沒有做好的事。事實上,當下的老師們確實太累,做著太多與本職工作無關的“重要”工作,實屬無奈,紛紛表示想學分身之術。我從接到要寫體會至今,確實每日奔波于各項各類工作,難有周末,難有自己的時間,就不一一細述。這本書,我是利用每天睡前半小時閱讀時間(強迫自己,雖然時長不長)看完的,書中諸多場景與教育細節(jié),讀時深有體會,放下時又經(jīng)不起忙碌的沖擊,而導致個中感悟慢慢淡化,這就是我前面提到,學習與成長需要慢慢來。因此,匆忙之中,從雜亂思緒里,提出一兩點較為深刻的體會與眾君交流,奈何,才疏學淺,文筆粗陋,所言不當之處,還請大家多多指教。 (7月29日晚)</h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萨尔县|
孟州市|
弥渡县|
邻水|
刚察县|
澄江县|
龙江县|
东宁县|
方正县|
都江堰市|
土默特左旗|
前郭尔|
阜阳市|
闻喜县|
富源县|
苗栗市|
满洲里市|
东明县|
郁南县|
延安市|
芷江|
阿合奇县|
交城县|
永清县|
平定县|
滨海县|
绍兴市|
龙口市|
武平县|
景德镇市|
奉新县|
东乡县|
曲周县|
台北市|
酒泉市|
册亨县|
青川县|
娄底市|
夏津县|
海伦市|
宣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