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從小到大去過許多博物館,從籍籍無名的小博物館到聲名遠揚的大英博物館,每次都是走馬觀花,粗粗掃視文物和介紹,沒有收獲,亦無留戀。</h3><h3>這次我決心改變這一情況。</h3> <h3>我用的方法是記筆記,雖然這個字真的是我寫過最丑的,但是…最重要的是記錄的過程吧!經常有路人問我為什么不拍照,我想,拍照只是浮光掠影,也不會回看。只有抄寫一遍才有理解知識的過程。</h3><h3>比如看到前面說,西周禮樂制度分鼎制和懸制,如果只是拍照,我根本不會思考它們是什么。但因為筆記,我當時就在懸制邊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參觀到后面才發現,懸指的是樂懸,是懸掛的樂器的意思。</h3> <h3>曾侯乙墓是曾國一位諸侯的墓。</h3><div><h3>曾國原來被稱為隨國(漢東之國隨為大——齊桓公),位于湖北隨州。后面發現很多青銅器上都有“曾”的字樣,于是叫曾國。</h3><h3>先參觀的是青銅器,對應禮樂制中的鼎制。參觀到的很多食器、水器,在此不多贅述。</h3></div><h3></h3> <h3>印象深刻的有銅鑒缶。鑒為水器,尊缶為酒器。在古代,隔夜的酒容易酸脹發臭,于是古人就發明了一種裝酒的器具。在鑒與尊和缶之間裝上冰,可以使酒清冽。</h3> <h3>然后是樂器,對應禮樂制的懸制。其實很多人都應該聽說過曾侯乙編鐘。當站玻璃窗外,看著柔光的燈下的編鐘時,你會被那一種歷史的大美無言所震驚。</h3><h3>還有一個小科普,是金聲玉振這個詞語的由來。孟子說:“編鐘之集大成者,金聲而玉振之也。”編鐘是以青銅(也叫青金)鑄成的,編磬是由玉片制成的,因此鐘磬的聲音,清脆悅耳又恢宏悠揚,金聲玉振也用來比喻智慧的觀點。</h3><h3><br></h3> <h3>周朝給人的感覺是有很嚴格的禮樂制度。鼎制中分正鼎和陪鼎,正鼎又與簋相配,官員的墓室中有奇數的正鼎,偶數的簋。天子是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h3><h3>禮樂也是,天子的墓中四面有懸樂,稱宮懸,諸侯三面有懸,稱軒懸……</h3> <h3>以上寫的全部都是手記下來的知識,沒有參考互聯網,若有不對請多指教。</h3><h3>我今天參觀兩個小時,夠我學到這些,甚至連曾侯乙墓的漆器都沒有時間看,而這一個館僅僅是整個博物館的九牛一毛。</h3><div><h3>然而我所感受到中華古典文化的壯美,學習到淵博的知識,卻是走馬觀花的欣賞,遠遠無法達到的。</h3></div><h3></h3> <h3>我看綜藝節目的時候,看到有一個人說,他每天都會問自己一句,今天比昨天更博學了嗎?如果現在見到他,我很想跟他說一句,來博物館看看吧。<br></h3><h3>若你走馬觀花,看到的只是一棟富麗堂皇的建筑;但若細細研究,博物館真的是一棟取之不盡的寶庫,等著你發覺。</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川县|
日照市|
历史|
黔西县|
阳信县|
怀仁县|
连平县|
新营市|
吉隆县|
杂多县|
伊川县|
东源县|
永兴县|
西昌市|
斗六市|
嘉黎县|
治多县|
曲靖市|
永靖县|
贡山|
阳原县|
塔河县|
开封县|
南靖县|
荥阳市|
上虞市|
绍兴市|
邯郸县|
太保市|
雅安市|
大悟县|
靖江市|
綦江县|
平顶山市|
洛阳市|
拜泉县|
云阳县|
吉安县|
巨鹿县|
沙雅县|
马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