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孔孟之鄉,禮儀之邦,母教文化,源遠流長。孟子研究院的趙永和書記研究儒家文化,依托得天獨厚的圣地鄒城的孟子文化,創辦了孟子研究院家長教育學校,對家長就子女教育進行公益培訓,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先后被省內外主流媒體宣傳報道,“家長好好學習、子女天天向上”的家長教育品牌更是深入人心。</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家庭要建設,家風要樹立與傳承。</span></h3><h3><br></h3> <h3>本次講座趙書記主要闡述了教育孩子的理念:要明確教育的目標,不要迷失教育的方向;家庭建設要以孩子為中心,不要以家長為中心;家長要有自知之明,不要以家長自居;要引導保護孩子的興趣,不要抑制扼殺;要表揚批評并用,不要過多的批評孩子,更不要當面呵斥、侮辱孩子;要以和為貴,不要濫用武力;要重視挫折教育,不要祈求孩子一帆風順;要注重培養孩子發散的思維模式,不要培養孩子單一的思維模式;要倍加重視孩子的精神健康,不要只注重孩子的物質生活;要統一思想、形成合力,不要各自為戰、一盤散沙。</h3> <h3>趙書記講,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是家長的唯一,家長是孩子一生的影響者!</h3> <h3>家長是職業,特殊職業,因為它面對的教育對象無法選擇,教育工作永遠在職,不能辭職,最重要的是教育的單程旅程,形成的教育遺憾無法彌補。</h3> <h3>趙書記以一位家長的切身體會提醒在座的所有人,家長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為減少遺憾,我們必須學習,學習家教經驗,學習孟母教子,做一名幸福家長,實現教育的最高目標---成人教育。</h3> <h3>如何把孩子培養成人?作為家長這是個必須要好好思考的問題。善畫竹子的鄭板橋,五十多歲添一兒子,也沒有特別嬌慣,五六歲時開始刷碗做家務,十二歲時就能幫家里挑水。他病危時給兒子留下的鏗鏘有力的話語是“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漢”,教育兒子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道理。</h3> <h3>家長要把孩子培養成什么的人?八個字概括。</h3> <h3>首先,做人做事要勤勞。</h3> <h3>一懶生百丑,一勤天下先。孩子能做的,家長一律不要包辦,學習亦是這樣,做事同理。勤勞,自古以來就是我們民族的美德。</h3><h3><br></h3> <h3>天下第一完人王陽明先生說過,人須在事上練。</h3> <h3>孟子七篇中出現的善字多,“與人為善”出自《孟子》。</h3><h3>為人還要善良,善良是為人處世的名片。</h3> <h3>第三,為人還有講求誠信,人無信不立。社會要誠信社會,每個公民都要誠信作為。</h3> <h3>教育孩子還要講公正,有是非觀,要勇敢,要做人格健全的人。</h3> <h3>楊振寧的父親要求孩子會背《孟子》,而三萬多字的《孟子》,是影響楊振寧一輩子的經典。</h3> <h3>孩子的好品德,是他一生的上等風水。</h3> <h3>然后,趙書記又結合孟子思想、孟母三遷、斷機教子等經典故事和現代社會家庭教育的主要特點,詳細闡述了子女教育中“十要十不要”的教育特點。一,要明確教育的目標,不要迷失教育的方向;二,家庭建設要以孩子為中心,不要以家長為中心;三,家長要有自知之明,不要以家長自居;四,要引導保護孩子的興趣,不要抑制扼殺;五,要表揚批評并用,不要過多的批評孩子,更不要當面呵斥、侮辱孩子;六,要以和為貴,不要濫用武力;七,要重視挫折教育,不要祈求孩子一帆風順;八,要注重培養孩子發散的思維模式,不要培養孩子單一的思維模式;九,要倍加重視孩子的精神健康,不要只注重孩子的物質生活;十,要統一思想、形成合力,不要各自為戰、一盤散沙。</h3><h3> </h3> <h3>孟母教子的故事之一是買肉食言。是個講求誠信的故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h3> <h3>母教故事之二是三遷擇鄰。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環境的重要。家庭教育中要以孩子為中心,給他創造一個適合成長的環境。</h3><h3>做父母的,要以孩子為重心,影響孩子的煙場酒場,不要參加。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首先做到。</h3><h3>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從小教育好孩子,就是給他一輩子的幸福。</h3> <h3>故事三,斷機教子。孟母不計眼前的謀生布匹的損失,考慮的是小孟子的學業中斷而沒有了將來,所以毫不猶豫的斷機教子,目的是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半途而廢。大贊孟母,<span style="line-height: 1.8;">志在孔子的圣賢教育,成就了亞圣孟子。</span></h3> <h3>故事四,阻子休妻。</h3><h3>孟子曰,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有了問題,不要怨天尤人,自我反省,一切從自身找原因。</h3><h3>問題孩子的根源,在父母。</h3><h3>父母要有自知之明。</h3><h3>孩子不可小看。</h3> <h3>父母要尊重孩子們的興趣,保護好他們的興趣。</h3> <h3>故事五,釋子之憂。</h3> <h3>父母對孩子要以表揚為主,表揚具體化,是有明確的目標,孩子有方可尋。羅森塔爾效應是說,你越是從正面鼓勵孩子,孩子就表現更好。</h3> <h3>以和為貴,父母對孩子不能粗暴打罵。家,是溫暖的港灣,不要在家里爭對錯。</h3> <h3>挫折教育---不怕吃苦的教育,父母做到了嗎?</h3> <h3>現在的小學生們,有過幾次的春游,秋游,徒步,登山,野炊?學校里為了學生的成長也想組織,可一旦有危險,誰又敢呢?</h3> <h3>父母要關注到孩子的精神層面,發現異常狀態,一定要溝通交流。</h3> <h3>要教給孩子靈活的思維方式,孩子的想法可能千奇百怪,不要急于否認,多問問為什么,往往是大人想不到的,可能是孩子想到了……</h3> <h3>父母的教育觀點要一致,統一戰線,不要各自為戰,得形成一種教育的合力。</h3> <h3>趙書記以孟母教子的五個故事為主線,與現代家庭教育中出現的問題與思考,給廣大聽眾上了一堂深入淺出的教育專題課。這是一堂智慧+溫情的課,是一堂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的巧妙結合融會貫通的課,是一堂啟迪年輕家長,引思中年家長,溝通老年家長的有態度的課。</h3><h3>臺上細語潺湲,臺下會心一笑;</h3><h3>臺上慧語箴言,臺下筆記用心;</h3><h3>生動又深刻的案例,啟發了眾多家長教育中沒來得及的思考。</h3> <h3>護駕山上</h3> <h3>規矩園</h3> <h3>家風長廊</h3> <h3>父母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把積極的人生態度傳給子女,為當好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我們每位家長都要勤學習,共進步,提升自身素質,塑造良好家風,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河县|
曲周县|
武宁县|
淄博市|
报价|
扶沟县|
静宁县|
巩留县|
奇台县|
石家庄市|
监利县|
三穗县|
沽源县|
鄂托克前旗|
宜丰县|
湘乡市|
蕉岭县|
东方市|
会理县|
金堂县|
娄底市|
平邑县|
瑞昌市|
财经|
兰州市|
东兰县|
竹溪县|
枣阳市|
宿州市|
南皮县|
曲水县|
威信县|
应城市|
彭阳县|
平顶山市|
常德市|
灌南县|
木里|
汝南县|
玛多县|
兴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