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當我們拿起相機準備攝影時,</h3></br><h3>必須清楚四個最基本的要素,</h3></br><h3>這四個要素是攝影的基礎,</h3></br><h3>只有這樣才能創作出有價值的作品來:</h3></br><h3><strong>一、立意</strong></h3></br><h3>我理解的立意的涵義就是,</h3></br><h3>在決定開始拍攝一幅作品前——</h3></br><h3>無論這個時間多長或多短——</h3></br><h3>作者必須部分或者全部地明確:</h3></br><h3>——這個場景里到底是</h3></br><h3>什么東西/元素打動了我?</h3></br><h3>——核心元素是什么?</h3></br><h3>不可或缺的輔助元素是什么?</h3></br><h3>——我得到了什么樣的感受?</h3></br><h3>——這個直觀感受是否能</h3></br><h3>升華為某個視覺主題?</h3></br><h3>——別人會對這樣的主題感興趣嗎?</h3></br><h3>——如果我決定記錄并且傳遞這個主題,</h3></br><h3>這個場景足夠表達嗎?</h3></br><h3>這里面包含了一個自我驗證的過程。</h3></br><h3>你可以允許部分人在一段時期</h3></br><h3>對你的作品有不同的理解,</h3></br><h3>但是你不能讓所有人永遠不理解它。</h3></br><h3>這里,舉一個拍攝海景的例子來說明一下過程。</h3></br><h3>一次,我和深圳的兩位老友約定</h3></br><h3>去大鵬半島拍攝海景,整個過程如下:</h3></br><h3>——拍攝主題的設計:</h3></br><h3>我確定營造一幅“縹緲的、</h3></br><h3>仙風道骨的礁石海景”;</h3></br><h3>——實現途徑的確定:這樣的效果,</h3></br><h3>只有通過對礁石、</h3></br><h3>海浪的長時間曝光才能產生;</h3></br><h3>——天氣、拍攝地的選擇:</h3></br><h3>選擇有日出的晴天,</h3></br><h3>大鵬半島面向東邊突出的海灘,</h3></br><h3>拍攝前夜在當地住宿,</h3></br><h3>提前熟悉地形、到達拍攝點的路線路況等;</h3></br><h3>——拍攝時間的安排:</h3></br><h3>該季節日出約在5:50-6:00之間,</h3></br><h3>海邊天空露白較早。</h3></br><h3>以此反推,要求在5點15分之前</h3></br><h3>架設好相機、完成拍攝準備;</h3></br><h3>——實際拍攝過程:我從5:15分開始,</h3></br><h3>先以F/8、16min的組合拍攝了第一張,</h3></br><h3>接著,在太陽已經躍出水面的情況下,</h3></br><h3>我又應景拍攝了幾張。</h3></br><h3>其中一張暖調的作品是F/22、1/8sec的組合;</h3></br><h3>——作品:結果是幾天之后沖洗出來才看到的。</h3></br><h3>作為試機片,自己感覺還算過得去。</h3></br><h3>長時間曝光的那張,</h3></br><h3>基本上達到了自己預期的效果。</h3></br><h3> <h3><strong>二、構圖</strong></h3></br><h3>構圖技法方面已經有很多專著了,</h3></br><h3>無需我贅言。我在這里分享</h3></br><h3>一些實際拍攝過程中積累的感想:</h3></br><h3>——在立意過程中養成上述思考習慣,</h3></br><h3>將極大地有利于幫助構圖。</h3></br><h3>比如,分清場景中的核心元素和輔助元素,</h3></br><h3>就能幫助我們順利地提煉出主體、陪體。</h3></br><h3>實際上,很多情況下立意</h3></br><h3>與構圖是同步或穿插進行的;</h3></br><h3>——主體(興趣中心)的位置必須突出。</h3></br><h3>可以放在“黃金分割”的交點上,</h3></br><h3>也可以放在畫面正中或其他位置,</h3></br><h3>完全視創作意圖而定。</h3></br><h3>——只保留必要的陪體,</h3></br><h3>使得畫面簡潔、有序;</h3></br><h3>——要注重畫面的整體平衡感。</h3></br><h3>當然,某些主題需要特意</h3></br><h3>營造某種不平衡感,則不在此列;</h3></br><h3>——善于運用前后景、景深以及</h3></br><h3>將觀者的視線導向主體的視覺引導線等元素,</h3></br><h3>營造畫面的立體感。前景有時</h3></br><h3>還能起到很好的平衡畫面的作用;</h3></br><h3>——構圖不要太滿,風光攝影</h3></br><h3>多數情況下畫面要有留白;</h3></br><h3>——留意水平線在畫面中的位置高低,</h3></br><h3>以及是否處在水平狀態;</h3></br><h3>——自己認為好的場景,我通常會橫、</h3></br><h3>豎構圖各拍至少一張,以備不同用途;</h3></br><h3>——我從一開始就要求自己嚴謹構圖,</h3></br><h3>從不采取隨意拍攝、</h3></br><h3>后期再來做裁切出品的方式。</h3></br><h3> <h3><strong>三、用光</strong></h3></br><h3>光影或影調效果好的作品,大多是有跡可循的:</h3></br><h3>——善用早晚光線,營造低色溫、</h3></br><h3>底反差的畫面,比如早晚霞、</h3></br><h3>長時間曝光作品;</h3></br><h3>——善用逆光或側逆光,</h3></br><h3>勾勒景物輪廓或制造剪影效果,</h3></br><h3>增強畫面的立體感;</h3></br><h3>——善用側光在非平滑物體表面</h3></br><h3>造成的明暗差異,凸顯物體的質感;</h3></br><h3>——善用逆光凸顯紅葉、</h3></br><h3>黃葉的色彩明度、飽和度以及樹葉質感;</h3></br><h3>——借用穿過云層或物體縫隙的集束光</h3></br><h3>對主體的照射,得到類似舞臺燈光的效果。</h3></br><h3>比如西部高原的小村寨,</h3></br><h3>常常能遇到光線照亮了村落、</h3></br><h3>而四周的山體和田野則隱在</h3></br><h3>云層遮蓋下的暗影里這樣的場景;</h3></br><h3>——巧用物體在水面的倒影;</h3></br><h3>——用慢門或減光鏡延長曝光時間,</h3></br><h3>使得移動的物件產生拖尾效果、</h3></br><h3>水流成綢緞狀、浪花成云霧狀、</h3></br><h3>快速移動的云層模糊化、</h3></br><h3>夜里的車燈形成光帶……等等。</h3></br><h3> <h3><strong>四、色彩</strong></h3></br><h3>拍攝彩色照片的情況下,</h3></br><h3>作品的色彩構成是又一大評價維度。</h3></br><h3>評價色彩構成時,</h3></br><h3>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方向。</h3></br><h3>一說是,有強烈對比色的畫面更引人“注目”。</h3></br><h3>對比色通常是指互補色,</h3></br><h3>比如青與紅、品與綠、黃與藍。</h3></br><h3>每一對互補色混合后均會消色(即得到白色)。</h3></br><h3>另一說是:色彩和諧的畫面更“悅目”。</h3></br><h3>色彩和諧,通常指畫面包含的色彩</h3></br><h3>在顏色(即色彩種類)、</h3></br><h3>純度(指鮮艷程度)和明度</h3></br><h3>(指處在白-灰-黑之間哪個位置)</h3></br><h3>三種屬性各自相近的情況:</h3></br><h3>——顏色相近。比如,同樣是</h3></br><h3>紅色系的兩種顏色,易于和諧;</h3></br><h3> <h3>——純度相近。比如,兩種中等純度的顏色,</h3></br><h3>比一高純度和一低純度更和諧;</h3></br><h3>——明度相近。比如,兩種淡色,</h3></br><h3>比一淡和一濃更和諧。</h3></br><h3>此外,一些心理因素會影響</h3></br><h3>人們對于色彩的感知。比如,</h3></br><h3>——色彩面積的大小、形狀和分布;</h3></br><h3>——各種色彩組合,當被看成抽象的形狀、</h3></br><h3>或看成可辨認物體的表現時;</h3></br><h3>——觀看者的年齡、受藝術教育程度;</h3></br><h3>——長時間觀看會產生適應性效應,</h3></br><h3>從而混淆對色彩組合的吸引力的感覺;</h3></br><h3>——廣告會引導人們對于色彩組合</h3></br><h3>是否符合潮流的判斷,等等。</h3></br><h3>黑白照片的情況下,</h3></br><h3>三個顏色屬性只剩下一個:明度。</h3></br><h3>它和細節是否豐富(尤其是亮部或暗部的細節)、</h3></br><h3>層次/過渡是否細膩、反差大小都有關。</h3></br><h3> <h3>上述四個基本要素中,那個要素</h3></br><h3>最能體現作者的專業水準呢?</h3></br><h3>——立意:這是美學、哲學層面的問題,</h3></br><h3>與作者和欣賞者各自的藝術修為有關,</h3></br><h3>沒有硬性的標準可言,所以可以先放到一邊;</h3></br><h3>——用光:有明顯的高光/暗部溢出的作品</h3></br><h3>(某些特殊需要除外),</h3></br><h3>當然不在我們討論的范圍內;</h3></br><h3> <h3>——色彩:基本上參見“立意”,</h3></br><h3>只要搭配別太俗都可以。</h3></br><h3>所以,我的看法是:構圖水平是區別</h3></br><h3>“專業水準”還是“業余水準”的分水嶺。</h3></br><h3>當然,我這里說的“專業”、</h3></br><h3>“業余”指水準而言,與職業無關。</h3></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环县|
乌拉特后旗|
泸水县|
红原县|
开鲁县|
布尔津县|
庆阳市|
高雄县|
墨玉县|
延长县|
隆昌县|
淅川县|
星子县|
梨树县|
阿图什市|
巩留县|
城固县|
张家界市|
太湖县|
高要市|
从化市|
文水县|
武强县|
东乡族自治县|
平乐县|
泉州市|
牡丹江市|
凤阳县|
中西区|
高州市|
法库县|
绥德县|
汉寿县|
和林格尔县|
永宁县|
勐海县|
武平县|
嘉义县|
株洲市|
如东县|
马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