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螞蟻溝的光影。</h3><h3> 在我攝影的朋友圈里,許多人都說我攝影十分執著。細想想,我有時還真的有點“一根筋”,對留有遺憾的拍攝地總是想找機會去彌補,我不可能做到最好,但力求做的更好。今年正月十五前,我和十堰影友來到甘泉雨岔峽谷,驚現神秘斑斕的中國“羚羊谷”,一紙峽谷“美篇”得到許多朋友的贊譽,攝影人鏡頭下的雨岔峽谷成了“網紅”峽谷。</h3> <h3>甘泉縣下寺灣的周書記告訴我:拍峽谷五月份是最好的時間,應朋友的邀請,也為了彌補上次“蛇河溝”后半程沒有走完和“蝴蝶溝”未能涉足的遺憾,我們從西安租車,又一次走進甘泉,走進雨岔峽谷群。從西安出發,天氣陰霾,我的心有些忐忑不安。拍峽谷的靈魂是要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沒光沒影是拍峽谷大忌。我這個“太陽神”感到一股無形的壓力。??????</h3> <h3>我的運氣真的太好!到達下寺灣,預報多云的天氣卻是晴空萬里。周書記說第一天去“螞蟻溝”,這是當地人新發現的沒有任何開發的“野溝”,前幾天,被我美篇“忽悠”去的重慶影友找到周書記去了螞蟻溝,據說相當不錯。這是我計劃之外的收獲,第一天就當練練手。</h3> <h3>我們的車停在路邊,徒步進入螞蟻溝,路不是很好走,既然是野溝,就一定深居山里。然而,越往里走我越興奮,沿途砂巖上多彩多姿的紋理,已經讓我們感覺到這個峽谷的驚艷。</h3> <h3>偌大一條溝只有我們四個人,顯得十分冷清。山里早晚氣溫很低,原以為大晴天不會冷的我,單衣單褲在洞里凍得瑟瑟發抖手腳冰涼,而想要拍到心儀的圖片靠的就是耐心等待。周書記拾來一些干枯的樹枝,燃起一個火堆取暖。藍色的火苗跳躍著,不僅讓我頓時感到一股暖意,更是這堆火??給峽谷增添了幾分原始和神秘感。</h3> <h3>太陽徐徐升起,峽谷外面的山體已被照亮,而峽谷里陽光只有點點斜射,春天峽谷特有的青苔一顯現它的夢幻。我們也按耐不住急切的心情,架起腳架開始此行第一個峽谷的“激情拍攝”。</h3> <h3>戴老師的拍攝姿勢好專業!難怪乎他拍出的圖片總是勝我一籌。獨到的眼光,不同的角度,就會拍出不同尋常的作品,如何尋找不同的拍攝角度這正是我要反思的問題。</h3> <h3>洞里漸漸亮起來,鬼斧神工的峽谷輪廓已十分清晰呈現眼前。而我們等待的是那最具輝煌的一刻。</h3> <h3>峽谷里有些陰森森的,拍一會兒就覺得很冷,走出來烤一會兒火,給自己增加些熱量。太陽升的很高了,和煦的陽光照在身上暖暖的。抓緊時間返到峽谷,千萬不要錯過好的光影。我朝著洞口望去,我們的身影在龐大的峽谷里顯得那么渺小,多彩的峽谷仿佛把我們瞬間攬入她的懷抱。</h3> <h3>走進五彩洞門,映入眼簾的是被陽光直射下的石柱。那一刻,我似乎屏住呼吸不敢眨眼,生怕這璀璨的光影瞬息消失,靜悄悄的峽谷里只聽得見我們的快門聲。</h3> <h3>在瞬息萬變的光影作用下,剛才那青苔的幽幽綠色變成了夢幻的大紅,紫紅,橘紅……。</h3> <h3>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上天的神來造化讓我感動,令我折服。</h3> <h3>我們繼續向深度進發,一塊腐朽的木板搭在一條水溝上,不知這水是冰雪融化而成還是洞里有溪水,好像水還不淺。既然有浮橋,里面一定有美景,我們決定進去看個究竟。這個木板距離還不短,上面泥濘濕滑,真佩服自己,竟然顫顫巍巍的也走過去了,也似乎明白這條溝為什么叫“螞蟻溝”了。</h3> <h3>這是走過“獨木橋”看到的第一眼景色。圖片左下角那一條亮的細細的縫隙就是我們要走的必經之路。那不是路,只是峽谷的一條十分狹窄的“一線天”,不管你有多瘦,都只能側身貼著崖壁“擠”過去。我掛在胸前的相機必須舉過頭頂,否則就無法前行。腳下站立的地方更是窄之又窄,我都嫌自己這雙36碼鞋的腳太大了,擠在縫隙里很是難受。心里突然閃過一個可笑的想法:如果是雙幾寸的金蓮小腳能站直了??????。</h3> <h3>袁老師曾是南京小紅花藝術團舞蹈“頂梁柱”演員,至今還是藝術范十足。行動敏捷的他走在最前面給我們探路。待我好不容易摸黑擠過縫隙想爬上去,袁老師告訴我們,不能上去,那邊積水很深過不去。為了保證安全,我們原路返回。這段路我們盡管“無功而返”,但對我的體能和耐力都是一種檢驗。前幾天我才得知:袁老師就是在這里探路時腳腕處扭傷了,當時為了不影響同行我們的情緒,他硬是沒有說,幾天的峽谷拍攝他都是腫著腳走下來的,而且一路在爬高登下處總是幫著我,看著他至今還沒有消腫的腳,作為大姐的我真的有些內疚。</h3> <h3>走出那條“一線天”,這時的峽谷金光燦燦,仿佛走進人間天堂。于是我就有了這樣的感慨:“人的一生總是苦樂摻半、跌宕起伏。就如這峽谷,經歷多少個千年的風霜雨雪的洗禮,才打磨成這樣的璀璨之艷。承受得了苦樂摻雜,經得起沉浮歷練,才會迸發出觸動心弦的樂章,才會難以抑制地感動了自己……?!?lt;/h3> <h3>在不同角度的光線照射下,色彩也會不斷的變化,當我手忙腳亂的用相機,手機,長焦,廣角……不停拍,看著自己拍下的各不相同色彩的光影世界,驚嘆不已卻又無語言表!</h3> <h3>螞蟻溝洞頂較高 洞口也較小,陽光直射的時間不太長,隨著光線的移動 ,峽谷砂巖上的紋理會發生千姿百媚的變化,驚嘆這個隱居山里的處女溝光影效果太神奇了!</h3> <h3>穿過這個峽谷,我仿佛穿過的是千年時光隧道;拍下的張張圖片,仿佛是經歷千年萬年風霜雨雪洗禮的峽谷對我的訴說。我很幸運,它還未被世界“正式”發現,我就領略到它婀娜多姿的魅力;我很幸福,它的“家門”剛剛開啟,我已是為數不多的一個匆匆來客!“來時容易別亦難”,留下一串淺淺的足跡,留下一個小小的身影,再見,螞蟻溝!</h3> <h3>走出螞蟻溝,我眼前一亮,遠處山谷幽幽處,就像是一座金色的地下宮殿,霎時,原本冰冷發暗的峽谷變得溫暖溫馨。</h3> <h3>一路走進陜北,所見所聞讓我們感嘆不已。我曾經用這樣一首打油詩形容黃土高坡:七溝八梁一面坡,四季刮風坡上過,寸草不長黃土坡,對面喊話手難握。但如今,山溝里,莊稼地到處是綠油油的,配以特有的七彩地質風貌,用陜北話說:真是美煞個人嘞!</h3> <h3>二:心形峽的神奇</h3><h3> 心形峽據說是一位放牛的老漢發現的,只有一個景點,但真的很奇特。順著山路一直往里走,沿途沒有什么大牌風景可拍,時不時有一些野花會引起同行的兩位兄弟的拍攝興致。走到頂頭山崖下,回望來時路,哇!一個大大的“心形?”橫空出世。</h3> <h3>到心形峽拍攝不需要很長時間。每日下午雨岔峽谷里面沒有光線了,就可到心形峽來拍攝。上次我們來這里天氣不太給力,而此行心形峽藍天白云,如果碰上一個落日晚霞,那一定美不勝收。我當時想像在心形峽拍銀河的情景,最終都因為自己的不堅定而沒有如愿。</h3> <h3>一隊“不速之客”從我們的鏡頭里穿過,我急忙換上“魚眼”,將暮歸的老牛收入“囊中”,這是我們第一天行程中又一個意外意外收獲。</h3> <h3>路邊值得一拍的景點——洛河峽谷。河水在這里突然拐了一個大彎,成為大自然的神奇一絕。雖然它不似長江第一灣,金沙江第一灣……那么有名氣,但它千年流淌在黃土高坡,見證這里的世事變遷滄海桑田,是黃土高坡的精髓所在!</h3> <h3>其實不用拍片,站在這里看一眼山花爛漫,藍天白云 ,吸一口帶有鄉土氣息的空氣,就足矣了!</h3> <h3>三:樺樹溝的色彩。</h3><h3> 第二天,天氣格外晴朗。我們決定把最好的光影帶進色彩最豐富的樺樹溝。樺樹溝是雨岔峽谷群中最有看點的峽谷,隨著雨岔峽谷的對外開放,樺樹溝的名氣越來越大,不僅僅是攝影人去“追光逐影”,旅游團帶著一批批游客也前往觀光。這天既不是節日,也不是休息日,雨岔峽谷里擠滿了人。在牡丹溝人多的走不動步,根本沒法拍片。我們果斷放棄牡丹溝 前往最精華的樺樹溝。</h3> <h3>樺樹溝游人也很多,狹窄的溝里你想停下來找個合適的角度拍片,那是不可能的,想支個三腳架拍慢門那是連“門”都沒有。你稍停腳步,后面一片“快走呀”的催促聲。其實我很理解,想想大家都不容易,千里迢迢來到這里不也是為看這世界奇怪嗎。</h3> <h3>好在樺樹溝我來過一次,哪個地方是經典的拍攝點比較清楚,隨著人流慢慢移動,到了拍攝點眼疾手快拍上幾張,繼續涌動前行。</h3> <h3>樺樹溝有進出兩個口,不用走回頭路,今天人滿為患的峽谷里也無法逆行。我想:先隨著旅游隊伍走一遍,從出口出來后轉山返回到進口,來個“二進宮”。此時正值中午,旅游團都要返回去吃團餐了,中午峽谷一定人少,而我們就可以在最好的光線下盡情拍攝了。為自己這個聰明的想法點個贊!</h3> <h3>爬出洞口就急急返回到進口處。我和同行的兩位兄弟老師走散了, 邊走邊和他們電話聯系,他們一定會贊同我的“高見”。電話好不容易打通了(溝里信號太差),他們說,已經返回二進溝了??????,咳,看來攝影人都聰明絕頂。</h3> <h3>果然,大批游客都走了,樺樹溝人少多了,也安靜許多。有幾個攝影師已架起三腳架在潛心創作。剛才覺得那么狹窄的峽谷這會兒變得寬闊敞亮了。</h3> <h3>同行的小兄弟戴老師,他曾到過美國的羚羊谷,拍下的圖片實為震撼。今天他卻是這樣評價樺樹溝:“這里的色彩比羚羊谷更豐富。不用去美國,可以更壯觀!”</h3> <h3>合適的時間,遇到最佳的光影,來到最美的景點,仰望洞頂上方,仿佛一朵牡丹花在我頭頂綻放,如夢如幻的光影世界!</h3> <h3>我和他們都仿佛從遠古走來,穿越時空隧道,將人生的時鐘定格在這神秘的峽谷中。</h3> <h3>曲徑通幽,驀然回首,驚艷就在闌珊處。</h3> <h3>這是我二月到此拍攝時忘了一個女性應有的矜持躺地仰拍的景點,今天“故地重游”頗有感慨。同一個拍攝點,不同的時間,不同的角度,折射出的光影大不相同,其色彩的變幻光怪陸離。</h3> <h3>一條條流暢的波紋曲線,在巖壁上折射出五彩繽紛的迷人色彩。</h3> <h3>樺樹溝的色彩不知用怎樣的語言來描述它的璀璨,我已是二次走在這狹窄的峽谷里,似乎一雙眼睛還是有點不夠用,覺得每一段巖壁的圖案光影都那么神奇瑰麗,想用鏡頭把它們都拍回去。</h3> <h3>在這里我站了許久,想找一個最好的角度,豎拍橫拍都停不下手。清幽的色彩神秘莫測,有種讓人飄飄欲仙的美感。</h3> <h3>樺樹溝最好的拍攝時間應該是中午12點至下午2點。強烈的陽光透過峽谷裂縫,在巖壁上折射出不同的色彩。赤橙黃綠青藍紫,全都呈現眼前。</h3> <h3>仰拍凝視,透過崖縫看見天是那么的藍,透過崖縫光影把峽谷輝映的如此多嬌。</h3> <h3>色彩迷離的巖石,波浪起伏的線條,亦動亦靜,像一幅流動的畫卷。</h3> <h3>峽谷里只有太陽光照射進來,才能感受到它的震撼!我們恰好在這個時段進到谷底。有了光,峽谷瞬間充滿靈氣,眼前的圣境令多少有人嘆為觀止。一位游客自言自語說:我家祖祖輩輩是陜西人,還是第一次知道這個地方,太神奇了!</h3> <h3>數千年的雨水沖刷,風雪蠶食,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峽壁凹凸不平,線條流暢的美麗峽谷。</h3> <h3>多少游人用手機拍下這“天使之光影,人間之天堂”。</h3> <h3>從明亮的橙色到絢麗的紅色,既奇幻又優雅。</h3> <h3>這是我用魚眼鏡頭拍的一張圖片,夸張的修辭手法仿佛給樺樹溝更添一層神秘色彩。</h3> <h3>像一首流暢的旋律,而“此曲只有天上有,人間又得幾回聞?”</h3> <h3>四:蛇河溝的神秘。</h3><h3> 走在蛇河溝彎彎曲曲的小路上,三個小時的徒步有些累,但“風景這邊獨好”的蛇河溝讓人來了還想再來!這張圖片上巖壁紋理圖案,上次看我感覺像楊過為小龍女療傷的白玉床,而今再看,卻像是“關公戰秦瓊”???????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h3> <h3>蛇河溝的五月,與二月相比景色完全不同。二月的蛇河還結著厚厚的冰,那冰是藍顏色的,山體巖石的色彩相對有些單調。五月的蛇河溝,萬物復蘇。蛇河流水潺潺,草叢中成群的蝴蝶翩翩起舞。巖石上長滿的青苔,與呈現多種色調的巖石混為一體,整個山體在陽光的斜射下徐徐生輝。</h3> <h3>今天的天又是那么的燦爛!我這個“太陽神”樂滋滋的當然不讓了??。天好人爽,腳步顯得那么輕快,我還在拍攝呢,一轉彎我的兩個兄弟都已經下到峽谷里了,在他們面前,我是真的老嘍??。</h3> <h3>蛇河溝也是一條“野溝”,沒有對外開放,旅游團是不進來的。路途遠,路也不是太好走。冬天我到這里沒有其他游客?,F在游人也多了起來?;径际亲园l找當地居民做向導,再租當地人的小車,開到溝口徒步進來。且基本都是年輕人。我這“老朽之輩”背著沉沉行囊,快步超過一隊隊的紅男綠女,也真的是“令人刮目相看”了。??????</h3> <h3>從這個洞口我們進入蛇河溝峽谷,我一邊走一邊摩 挲著兩邊的巖石,粗糙而堅硬的肌理 向人們訴說著遠古的故事。我憑空的想象未必就是虛幻,只是我們對這些自然的生命限制了思想。即便是眼前的巖石,它的色彩搭配變幻和紋理的延伸加深,不就是生命的演繹嗎!。</h3><h3><br></h3><h3><br></h3> <h3>盡管已是五月天,但洞里石階上冰還沒有融化,那冬天的故事又在我的腦海里浮現。我喜歡堅硬的巖石,那是一種頑強;我喜歡斑斕的色彩,那是生命的綻放;我喜歡藍影的冰凌,那是未來的希望。</h3> <h3>聽周書記說,天晴時蛇河溝里面的那一束“射線”光特別好,我就請了一位“大姐”跟我們一同進溝,并囑咐周書記別忘了帶幾根香,攝影人都知道:營造氣氛。</h3> <h3>此緣峽谷中,我感覺到它的縱深,遠到千年之外。千古風蝕,打磨出最美的軀體。它從千年的遠古走來,與我這個千里之外的匆匆過客訴說它的前世今生。</h3> <h3>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上帝對人類的饋贈!多少年你深藏閨中無人問津,今天我第二次走近你,揭開你那神秘的面紗,給世人一個驚喜一個震撼!</h3> <h3>正月里,由于沒有向導帶路,蛇河溝我們沒有全程走完,今天我來彌補往日的遺憾。但是,當我走進蛇河溝的后半程,我才明白:上次我們何止只差幾十米,而是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且十分難走的路。</h3> <h3>翻過一個陡峭的爛石堆,走過狹小路滑的峽谷,才看見周書記他們當地人放在那里的長梯子。爬上圖片上的這部梯子還要走很長的路才到峽谷的頂頭。這時我也才醒悟,冬天來時,就是知道路怎么走,我也不可能進到最里面,結了冰石坡,浮橋,鐵梯子我們根本上不去。冥冥之中,倒像是上天有意不讓我們失望,心存念想才會擇時再來。</h3> <h3>爬上梯子,穿過黑黑的洞口,走進去“柳暗花明又一景”。</h3> <h3>世界有多少種繽紛,世界有多少種絢爛,也許你我都不是很清楚。從多個角度看世界,得到的會是異樣的世界。游離在夢和現實之間,換一種思維,換一種心境,或許會收獲另一片璀璨。</h3> <h3>仰望谷頂,感覺一切都是夢幻般的神奇。真不知天工巧奪如何雕琢出一幕幕傳說中的佳話,讓我們無法追憶 它的滄桑巨變。</h3> <h3>爬過梯子,走出蛇河溝“后門”,來到山頂一個大平臺,綠樹成蔭,郁郁蔥蔥,黃土高坡另一番無限風光盡收眼底。</h3> <h3>來到大平臺,其實就走出蛇河溝了,順著山路就到“彼岸”。(我沒有走過,所以具體能走到哪里,我也不得而知。)</h3> <h3>而我們還是走了“回頭路”,一是我們的車停在蛇河溝的進口,二是返回蛇河溝要等待光芒最璀璨的那刻。好戲總是在后頭。</h3> <h3>這“回頭路”真的不好走,峽谷此處十分狹窄,一個人也只能側身而過,稍不注意,胸前掛的相機就會和巖壁來個“親密接觸”,可憐我的相機蹭掉幾處表漆,真的心疼。情愿蹭破的是我手腳的皮,暫時有點皮肉之痛,但會再長出來,可相機就慘了,這是真心話,是否有點“財迷之嫌”???</h3> <h3>眼前的魅力,一掃前面所有的艱苦與困惑。</h3> <h3>上天在洞頂撕開一條縫隙,陽光倔強的從裂紋中透過來,只是一束光,卻驚艷了歲月,凝固了時光。</h3> <h3>四周靜寂,萬籟無聲,靜得如同天地之間只有自己的心跳聲一般。</h3> <h3>她走過來了,仿佛是從遠古而來,盡管身影有些模糊,但卻是我的一個神秘美好的邂逅!</h3> <h3> 有一種美,它需要穿過時光的長廊,在繁華凋盡的歲月反復吟讀品味,才悟其深意。</h3> <h3>幽幽峽谷,你站立這里成了千年的風景,不會流淚,不會心傷。夢落于塵土,幾番輪回。多少過往如夢如煙;多少記憶淺淡痕殘;多少愁怨凝結此中!</h3> <h3>石壁九曲回轉,如波浪般從身邊劃過。來到這里的過客大概都會想象著億萬年前,這里曾發生過怎樣的地殼震動,今日的黃土高坡當年又有過怎樣的驚濤駭浪?!</h3> <h3>穿過蛇河溝,神奇莫測變化萬千的斑斕,給我留下永久的記憶,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久久回味。</h3> <h3>我們三人從蛇河溝出來,就像急行軍一樣快步回返,耳際邊掠過一陣熏熏然的山風,路邊夾雜溪水的沙沙聲,陽光穿過谷頂,斜斜的撒落一地溫暖,我們的心情也是分外暢然。</h3> <h3>五:蝴蝶溝的紋理。</h3><h3> 第一次 來到蝴蝶溝,開啟一個新的旅程,用鏡頭去發現更新的世界,擁抱自己內心的渴望!</h3> <h3>人生旅途踏上一條條征程路,只顧欣賞沿途的風景,不用彷徨前方有多少艱難,至少給自己一個曾經驕傲的背影?!蠋熆偸亲咴谖覀兦懊?,在我鏡頭里都是他小小的背影。</h3> <h3>蝴蝶溝像一副油畫,更像大師的杰作,但它不是大師的杰作,而是大自然的饋贈。據說,它之所以隱藏在那么深的地下,因為在億萬年前它是海底的深溝,所以蝴蝶溝當地人也有稱之為“海底溝”。</h3> <h3>蝴蝶溝的精華艷麗,在于它砂巖上的紋理,線條紋路有的波瀾起伏,有的行云流水,有的恬靜素雅,有的濃烈奔放。而無論怎樣看,它都有“蝴蝶”的潛質隱匿在其中。</h3> <h3>蝴蝶溝至今還沒有列入甘泉政府對外開放的景區之列,只是景區外的又一條“野溝”。身臨其境,我似乎能悟出的原由。蝴蝶溝隱秘太深,去蝴蝶溝的路難行有一定的危險性。山路坡度很大,雨雪天或雨后路泥濘車是進不去的。就是晴天,也需要越野車行駛進入,大車無法進入。下了車要步行一段距離,且爬山下坡需要一定的體力。所以蝴蝶溝沒有旅游團進入。</h3> <h3>看了我的描述,您該不會嚇得不敢前往了吧?那我還告訴你:蝴蝶溝值得一去,只要做好安全防范準備工作就可以如愿以。奇幻的地址景觀,蝴蝶溝將成為攝影愛好者們的拍攝殿堂,這個結論一點都不為過。</h3> <h3>合適的時間,來到最美的峽谷,遇到最佳的光影,仰望洞頂上方,蝴蝶溝里仿佛到處有一只只五彩的蝴蝶在我頭頂飛舞,一條條流暢的波紋曲線,在巖壁上折射出五彩繽紛的迷人色彩。</h3> <h3>仿佛蝴蝶的翅膀在抖動,有種夢幻的視覺。</h3> <h3>你可以發揮無數的想象,想象這只展翅蝴蝶的意境。</h3> <h3>一只蝴蝶代表虛幻,難道幽幽峽谷的巖壁刻下的那是莊周的境界;</h3><h3><br></h3> <h3>兩只蝴蝶寄托愛情,千年峽谷演繹的是梁祝的癡迷;<br></h3> <h3>那么,三只四只……乃至成群結伴鋪天蓋地的數不清的蝴蝶呢?冥冥之中,又寓意著什么呢?<br></h3> <h3>奇異的是同一絕壁上,往往會出現截然不同的顏色,隨著斑駁的石紋節理不斷變幻著,也就給予我無限的遐想。</h3> <h3>歷史跨越千萬年,將時光定格在這神秘的“蝴蝶”大峽谷。</h3> <h3>蝴蝶溝的色彩不如樺樹溝濃郁,因為蝴蝶溝深藏地下,常年陰暗潮濕,布滿青苔,色彩有些單調。然而上千年的默默打磨,它的肌體紋理變得婀娜多姿,這是其它峽谷無法比擬的。</h3> <h3>九曲通幽,蕩氣回腸。小小身影的攝影師,置身其中,用自己的辛勤捕捉大大的美景!</h3> <h3>拍完蝴蝶溝,我們的峽谷拍攝之旅就要結束了。拍攝四天的甘泉縣下寺灣都是藍天白云,陽光燦爛。我們的運氣真的太好了,以至于我都有點沾沾自喜且被感動著。一路懸著的心換來此行的好運,今天我總算把心放回原位了??。</h3> <h3>雨岔峽谷,是一幅雄奇的濃郁油畫;是一座天然的地址博物館;是一卷厚重的歷史教科書;是一個給我力量智慧的地方!</h3> <h3>陜北,不僅僅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也是一片紅色的土地!是我們有著深深情懷的地方。</h3> <h3>我們來到志丹縣建在懸崖峭壁上的永寧古寨。上次我徒步走上山頂,今天換個角度看古寨,仰視它的壯觀。這里是老革命根據地,相傳當年劉志丹在此建立了革命根據地,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后,劉志丹曾邀毛澤東主席在古寨小住四十余天,共商革命大事。</h3><h3><br></h3><h3><br></h3> <h3>俯瞰洛河的落日余暉,洛河環繞山水之間,用它的博大胸懷保護者這片土地安康永寧!</h3> <h3>回望古寨,回望峽谷,回望陜北,耳邊仿佛傳來一首歌,一首熟悉的歌:“高樓萬丈平地起,盤龍臥虎高山頂,邊區的太陽紅又紅,咱們的領袖毛澤東……?!?lt;/h3> <h3>我的游記寫完了,這一集只是我重走陜北峽谷的記錄。走過螞蟻溝,樺樹溝,蛇河溝,蝴蝶溝,我們用腳步丈量了它的距離,我們用心記錄了這里的溝溝壑壑,用情發現這里一幅幅唯美的畫面。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抹去物欲橫流的污垢,敞開容納百川的心扉,大至蒼茫乾坤,小到一粒沙塵,蒼山絕壁,一抹陽光,千年峽谷,滿目色彩,在我們的心里,都會感悟到它們美的誘惑,都是我心中揮之不去的眷戀情結!</h3> <h3>一個行程結束了,一段經歷留在了心里。我的一位朋友在朋友圈這樣評價我們的“峽谷之旅”:“有這么一群人執著地不知疲倦地心里美滋滋地做著與錢無關的事,他們的眼界大到蒼穹,小到水滴,世界之大,大不過他們的鞋碼!蘋果姐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我只是無數攝影人中的小小一粒沙,我們都只是“祖國之壯美,祖國之神奇”的宣傳者,播種者。贊譽既鞭策,詩和遠方亦在心中!</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兰县|
阳山县|
潢川县|
平武县|
鸡泽县|
吉首市|
乌鲁木齐县|
连城县|
抚顺县|
仙居县|
遂溪县|
苍溪县|
通山县|
榕江县|
佛坪县|
手游|
嘉兴市|
东莞市|
榆林市|
龙门县|
陕西省|
嵩明县|
正宁县|
子洲县|
渑池县|
永丰县|
东山县|
固镇县|
金溪县|
济宁市|
大丰市|
金山区|
罗田县|
武安市|
密山市|
临沭县|
万全县|
阿图什市|
墨江|
泰州市|
象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