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夏日捉蟬</h3><h3> 每當夏日來臨,聽著蛙鳴、蟬噪的交響曲,就會不由的想起南朝著名詩人王籍“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詩句來,當蟬聲這種天籟之音在樹林中傳來,我總是回想起幼年時我和小伙伴們捉蟬的趣事。</h3><h3> 我的童年在農村度過,農村的孩子,尤其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左右出生的,大多都有鮮明而深刻的捉蟬記憶,它不僅是一種頗具娛樂性的活動,而且還是一種果腹充饑的形式。</h3><h3> 在童年的記憶里,不知道它有多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只知道它的肉很香,很解饞,積攢的蟬殼還可以賣錢用來貼補家用。</h3><h3> 在我們魯西南老家,蟬有多種稱呼:爬搽猴,解了猴,解了龜,知了猴、知了龜等。在眾多童年的歡樂間,依稀記得有這樣的一首歌謠:爬搽猴,露露頭,睜開眼,叫我逮,逮不住,爬楊樹,楊樹梢,變解了,解了飛,變飛機,飛機響,讓我當隊長,隊長我不當,讓我扛機槍,機槍扛不動,讓我下地洞。。。。。。這首歌謠不知陪伴我們走過多少天真爛漫的歲月,每每想起,心中便溢滿溫馨的情愫。</h3><h3> 聽老人說,蟬可養人,且有明目之功效,我不知道我現在的一雙好眼力是否跟當年經常吃蟬有關。在那個物質生活極度貧乏的年代,經歷了一個寒冷的冬天和干燥的春天之后,一切食糧的動物都顯得那樣干癟和清瘦,可是,有了這出蟬的季節,拮據的生活就會明顯得到點改善,我尤其期待炎炎夏日的來臨,因為捉來的金蟬可以讓我盡情體驗食肉的快感。</h3><h3> 捉蟬有很強的時間性,在太陽還沒有落山之前,它已早早的挖好了通道,守候在洞口,此時其洞口如同蟻穴,試以草棍或手指一捅,薄薄的一層土便落下去,“知了猴”就只有束手就擒了。不過有的知了猴很狡猾,上面一有風吹草動它就立即沉下去,再也不肯出來,這樣的知了猴的洞穴往往很深,我們謂之“跳井”,如果你有耐心的話,可以在上面等,也可以往洞穴里插個草棒什么的等著它“順桿上爬”,若等不及的話,可以拿鏟子挖,也可以用水灌,最終總會想辦法把他們一個個“緝拿歸案”。</h3><h3> 每當夜幕降臨,我們便成群結隊來到村東面的樹林里,遠遠望去,燈光閃爍,這都是找知了猴的。榆樹、楊樹地下知了猴最多,太陽西下,知了猴從土里鉆出來,屏住呼吸,用手指輕輕挑破土皮,露出了下面的“挖掘工”,輕輕地把它引出來,成為餐桌美食。</h3><h3> 當暮色四起,爬搽猴開始爬上樹干,為此樹干的每寸肌膚都幾乎被無數目光頻繁掃過,我能熟悉每棵樹的姿態和形狀,記住某棵樹某個高度上疑似爬搽猴的疙瘩。爬上樹的爬搽猴姿態舒展,動感十足,趕快捏住它的背,把它從樹上揪下來,一股喜悅滿足之情便油然盈滿心房。</h3><h3> “爬搽猴”往往是比鄰而居的,所以只要你發現一個洞穴,那么周圍肯定能找到一個和它面對而筑的洞穴,捉到一只,另外一只就很難逃脫。這也成了一個不成文的經驗之談。所以,當我們說某個人人際關系處得差時,經常比喻說爬搽猴還有個對臉的。</h3><h3> 在只有過年過節才能吃上肉的那個年代,在這近一個月的時間里,家家戶戶每天都能吃上蟬肉,對于孩子們來說確實是一件無比奢侈而宏大的幸福和夢想了。 </h3><h3>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雞鴨魚肉成了家常便飯,想吃爬搽猴時再也不用勞形傷神地摸黑去捉了,隨時隨處都可以買得到??刹恢獮槭裁?,卻怎么也吃不出當年的味道。</h3><h3> “爬搽猴”在我童年的夏季給了我無窮的樂趣,這種夏天不停唱歌的小昆蟲,曾經滿滿占據我的生活,填滿了我快樂幸福的童年時光,成為我悠長甜蜜記憶的一部分,并永遠定格在那個特定歲月的河床里。</h3><h3> 在這個知了聲聲的季節里,愿所有和我有過一樣經歷的朋友,都能重溫那童年美好的不倦記憶和快樂過往。</h3><h3> </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州市|
樟树市|
伊宁市|
无极县|
松桃|
镶黄旗|
九龙城区|
桐庐县|
色达县|
晋城|
盐津县|
呈贡县|
广汉市|
肃宁县|
临澧县|
分宜县|
都匀市|
玛多县|
青岛市|
驻马店市|
东乡族自治县|
盐山县|
同江市|
淳安县|
辽源市|
枞阳县|
九寨沟县|
皋兰县|
临泽县|
阜平县|
武定县|
分宜县|
屏边|
双柏县|
东台市|
紫金县|
黑水县|
聊城市|
横山县|
华安县|
封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