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裝備公司、器材公司、定向井公司及技術發展部四家單位機關黨支部組織60余名黨員,奔赴漢中市南鄭區,參觀川陜革命根據地紀念館。</h3> <h3>紀念館位于漢中紅寺湖景區入口處,由主展館、愛國主義教育廣場、紀念碑、何挺穎烈士紀念廣場共同組成,主題建筑與紅寺湖秀美的自然風光巧妙結合。<br></h3> <h3>川陜革命根據地是1932年12月徐向前率領的紅四方面軍主力自鄂豫皖根據地戰略轉移,突破重圍,自陜入川后在川陜邊黨組織和川東游擊隊配合下創建的。以南江,通江,巴中為中心,范圍包括二十三個縣政權,約六百萬人口。1933年成立的中共川陜省委和省蘇維埃政府,被毛澤東稱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第二疆域”。</h3> <h3>川陜革命根據地南鄭紀念館館創建于1980年5月,原址在南鄭縣城關鎮南大街,1990年遷往南湖湖心島。2006年遷至南鄭縣紅寺湖風景區。紀念館匯集并保了分散于各地的,瀕臨泯滅的革命歷史文物,展示川陜蘇區革命歷史全貌,成為弘揚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的教育基地。<br></h3> <h3>黨員們來到紀念館分兩組在紀念碑前重溫入黨誓詞。</h3> <h3>紀念館陳列共分為五部分:一,徐向前,李先念等革命老前輩為該館的題詞題詩共19條;二,中代陜南地下組織當年開展革命斗爭的歷史遺物;三,巴山游擊隊,紅二十九軍,紅色交通線的活動史料;四,革命英烈生平事跡介紹;五,紅四方面軍在碑壩留存的石刻標語拓片。</h3> <h3>一本本泛黃的書籍,一張張珍貴的照片,一份份詳實的文獻資料,讓大家了解了紅軍入陜、陜南蘇區革命活動、打破圍攻站穩川陜以及紅色交通線等革命史實,再現了川陜革命根據地的建立發展和以何挺穎為代表的革命先烈的英勇斗爭,大家仿佛回到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紅色歲月。<br></h3> <h3>黨員們一邊走,一邊看,一邊問,詳細了解過去那段紅色往事。</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浑源县|
景东|
海南省|
樟树市|
拜泉县|
禄丰县|
石嘴山市|
大竹县|
日喀则市|
丰顺县|
肃北|
金山区|
冷水江市|
和田县|
内丘县|
波密县|
古交市|
乐山市|
双峰县|
清苑县|
滕州市|
金沙县|
四子王旗|
东乡族自治县|
乐都县|
贡嘎县|
山阴县|
靖安县|
寻乌县|
衡阳县|
南木林县|
噶尔县|
阳春市|
米易县|
诏安县|
息烽县|
曲麻莱县|
萨嘎县|
泸溪县|
洛阳市|
宜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