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白馬寺,也稱金剛崖寺,覺化寺,瑪藏觀。位于西寧25公里白馬寺村紅崖子溝口東側半山崖上,白馬寺由居于半崖的經堂,僧舍,崖窟,金剛浮雕像和崖前平地的大福塔等組成,總面積4516平方米。<br></h3> <h3><br>該寺歷史悠久,在省內外享有盛名,公元九世紀中葉,吐蕃贊普朗達瑪業佛,西藏曲臥日山禪僧瑪爾,釋迦摩尼,藏饒塞等攜帶經卷取道新疆來青海,曾居此地,后逐漸形成寺院,古藏語稱該寺為瑪藏觀。宋初西藏佛教后弘鼻祖喇欽貢巴饒賽來此居住,后弘佛法于公元975年在此去世,享年84歲。喇欽貢巴饒賽,在該寺自覺化眾,開啟后弘法道,故亦稱覺化寺。<br></h3> <h3>明萬歷十二年1584年,第三世達賴喇嘛來佑寧寺等地途經這里時,坐騎的白馬死去,遂在寺窟塑造白馬一尊作為紀念,故該寺又易名為白馬寺。<br></h3> <h3>該寺金剛崖雕像,背依險峰,目視前方湟水,左手托缽右手舉前,似推拒湟水,保佑一方百姓免遭水患,故也稱金剛崖寺。清同治年間,該寺曾毀于兵亂,后又修復。<br></h3> <h3>據傳說,紅四方面軍西征,有幾個被打散的女戰士曾經落腳白馬寺,受到寺院喇嘛的保護,給予糧食和金錢,使得這幾個女戰士在蘭州和大部隊會合。</h3> <h3>文革期間,造反派曾經要來砸毀白馬寺,結果周總理知道這個消息,派當地駐軍保護寺院,才讓這個古老的寺廟保存下來。</h3> <h3>白馬寺1957年被列為青海省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班禪額爾德尼大師,視察青海時,曾親臨該寺舉行過宗教儀式。<br></h3> <h3>室內供有:釋迦摩尼,無量壽佛,文殊菩薩,宗喀巴佛,觀音菩薩,三賢哲等諸佛像。<br></h3> <h3>這是現在主持白馬寺的三旦嘉措喇嘛,心地善良,待人和藹可親,我們在參觀白馬寺的時候,受到他熱情的接待,并詳細為我們介紹和敘述了白馬寺的歷史和典故。</h3> <h3>瑪藏寺碑。</h3> <h3>寺院中保存著精美的壁畫。</h3> <h3>寺院中接待客人的地方。</h3> <h3>布達拉宮的精美刺繡。</h3> <h3>少林寺主持釋永信的弟弟釋永懷的佛教書畫。</h3> <h3>這是佛堂里的油燈。</h3> <h3>佛堂里精美的宮燈。</h3> <h3>寺院里的經石。</h3> <h3>我們在參觀時遇到了一對藏族的小學生,他們倆是同胞兄弟。</h3> <h3>拉隆.貝吉多杰修行洞:拉隆·貝吉多杰(藏文:???????????????????????),一位生活在公元8世紀末(或9世紀中葉)至10世紀,充滿傳奇色彩的藏傳佛教著名僧人、修行者,因藏王朗達瑪滅佛禁法而刺殺了朗達瑪,由此成為吐蕃王朝末期具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人物之一,曾經在白馬寺的金剛崖洞中修身養性。現在洞中還有很多精美的壁畫,但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的文物,已經對游客不開放了。</h3> <h3>這是崖壁半山腰上一個獨立的洞窟,大家仔細看,洞頂上還遺留著精美的壁畫。</h3> <h3>一架飛機正在飛過白馬寺的上空。</h3> <h3>一群飛鳥和飛機在崖項上不期而遇。</h3> <h3>這五個石頭上寫著佛教的六字真言。</h3> <h3>我們從寺廟的平臺上,可以俯視整個城市的風貌。圖中左下角是六十多戶藏民居住的白馬寺村,寺廟和白塔隔村相望。</h3> <h3>這是寺廟圍墻上一組精美的銅像。</h3> <h3>一塊巨大的山石已經脫離了山體,高高的聳立在那里。三旦嘉措喇嘛告訴我們,這塊山石叫金剛忤,象征著降魔驅鬼的法器。</h3> <h3>白馬寺的亮化工程已經全部做完成,夜間華燈初上,金碧輝煌。可惜我們下午要坐飛機返回,沒有機會拍到寺院的夜景,留點遺憾,下次再來吧。</h3> <h3>制作這個美篇,得到三旦嘉措喇嘛,白馬寺民管會主任和白馬寺民管會會計的大力幫助,在此表示深深的謝意!特別感謝佛教愛心人士李生鴻先生為白馬寺查證撰寫的簡介。</h3> <h3>本文作者圖片攝影好人老師和三旦嘉措喇嘛,白馬寺民管會主任,白馬寺民管會會計就今后寺院的維護發展進行了親切交談。</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平市|
河西区|
江西省|
巧家县|
蛟河市|
尤溪县|
嘉义市|
东丽区|
浙江省|
荥阳市|
哈巴河县|
桂林市|
青浦区|
威海市|
佳木斯市|
定陶县|
潜江市|
咸丰县|
福建省|
丰城市|
永丰县|
岱山县|
临西县|
肃南|
云林县|
新平|
遵化市|
伊宁市|
卓资县|
麻阳|
山阳县|
金坛市|
博野县|
鲜城|
永昌县|
大冶市|
深水埗区|
宁陕县|
绥芬河市|
得荣县|
梓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