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攝影/撰文?燭影搖紅</b></h1><p> 今天將瀏覽巴黎的主要景點,包括盧浮宮、凱旋門、塞納河風光和埃菲爾鐵塔,一天下來還是蠻緊張的。因為圖片較多所以只能分兩部分介紹。唯一缺陷是隨團游,不能細致欣賞各景點的奧妙,不過能親臨實地觀賞體驗也算不虛此行。</p> <h3> 路經協和廣場瑪德蘭敎堂、海神噴泉與埃及方尖碑</h3> <h3> 協和廣場,這個建于260多年前的廣場,曾三易其名,最初叫路易十五廣場,廣場中央是國王騎馬的青銅雕像,大革命開始青銅雕像被換成了斷頭臺,于是改稱革命廣場,經歷一段腥風血雨后,又改稱協和廣場,方尖碑取代了斷頭臺。才有了今天的祥和氣氛。</h3> <h3> 廣場中央高大的方尖碑,是埃及神廟前的紀念碑,有3000多年的歷史,來自埃及總督的饋贈。</h3><h3> 由一整塊花崗巖雕刻而成,重達230噸。</h3> <p> 盧浮宮的廣場前沒有停車場,大巴車把我們放下就開走了。我們順著大街穿過路口,走向盧浮宮,在行進中陸續看到小凱旋門,路易十四雕像,羅浮宮外觀等等。</p> <h3> 盧浮宮,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盧浮宮現有藏品約40萬件,其品種之豐富與價值堪稱世界第一。</h3><h3>(第一,法國巴黎盧浮宮、第二,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第三,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第四,俄羅斯圣彼得堡博物館)。</h3> <h3> 盧浮宮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北岸,始建于1204年,歷經900多年擴建、重建才形成今天的規模。</h3><h3> 佔地面積約45公頃(包括綠地),分為舊樓、新樓兩部分,舊樓部分為路易十四時期建造,新樓部分為拿破侖時期建造。</h3><h3> 圖為盧浮宮外墻雕塑和浮雕。</h3> <h3> 巴黎是歷史之都,巴黎是文化之都,在游覽的過程中,讓我們深深感到這個古都的文化底蘊,同時也感到了知識的不足。</h3> <h3> 廣場上的小凱旋門,是為了慶祝拿破侖1805年前后,一系列戰爭的勝利而建造的。紅白色大理石圓柱間,有三個圓穹頂門洞,樓頂上四匹青銅鍍金奔馬,系從意大利圣馬可大教堂搬來。原物己于1815年歸還意大利,現在的是復制品。</h3> <h3> 廣場前杜勒里公園側面的雕塑</h3> <h3> 廣場上路易十四雕像</h3> <h3> 參觀的人群排隊進入博物館</h3> <h3> 從玻璃金字塔入口(團隊優先),進入拿破侖大廳。大廳巧遇一米陽光!</h3> <p> 我們在大廳處集中,旅游公司專門配備了中文講解員和耳機,因此只能按集體路線活動。</p> <h3> 對應地面的玻璃金字塔,拿破侖大廳里是一個倒置的玻璃金字塔,采光效果極佳。</h3><h3> 游人很多但很有秩序,因此大廳顯得相對寬暢明亮。在這里有紀念品商店、信息服務臺、咖啡廳和各種產品專賣店等等。倒置的金字塔周圍是購物中心最吸引人的地方。</h3> <p> 盧浮宮入口處的玻璃金字塔,和拿破侖大廳的采光處理,是八十年代由華人設計師貝聿銘設計,經巴黎市民公投改造建成的。</p><p><br></p> <p> 親眼目睹盧浮宮三寶,《維納斯》雕塑、《蒙娜麗莎》畫像、勝利女神雕塑。</p> <h3> 《薩摩特拉斯的勝利女神》</h3><h3> 1863年在一個叫薩摩特拉斯的海島上,為慶祝公元前一次海戰的勝利而作。</h3> <h3> 勝利女神站在德農館東面一個寬闊的樓層平臺上,只有身軀和兩只巨大的翅膀(無頭),薄衫和長裙緊貼在她豐滿的身上,迎風而立。<br></h3><h3> 當你仔細欣賞高處微微挺身的女神時,仿佛聽到海風的聲音和被海風撕扯的衣服皺褶,飄逸的衣角和似乎振動的雙翼,感覺女神豐滿富有彈性的身軀,似欲輕盈的乘風而去。</h3> <h3> 《米洛的維納斯》</h3><h3> 據科學儀器分析己存在2000多年,1820年在米洛島上被一個叫約爾哥斯的農民發現。</h3><h3> 維納斯佇立在敘利館底層,一個長方形展室的盡頭,參觀游人眾多,團隊又不等人,很不容易拍攝。</h3> <p> 維納斯在古希臘神話中叫阿佛洛狄忒,是愛與美的女神,愛神丘比特是她與戰神阿瑞斯的兒子。</p> <h3> 維納斯以她美麗、端莊、典雅、靜謐征服了全世界。</h3> <h3> 盧浮宮的Cour Marly展廳</h3> <h3> 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展廳,好像是意大利雕塑館,因為比較怱忙未能記清名字。</h3> <h3> 進大廳過道的兩側都是雕塑,隨便哪一個都價值連城,由于導游不到位,以至於我們沒有抓住重點,漏掉了一些重要雕塑的拍攝。</h3> <h3> 長廳—最長的油畫展館</h3> <h3> 各展館都是人滿為患,找不到好的角度</h3> <h3>去古意大利展廳的過道兩側都是雕塑作品,因為集體活動,未能一一拍照。</h3> <h3> 把各個展廳的雕塑集中放在了一起,供大家方便欣賞。</h3> <h3> 《鮑爾熱的斗士》年代公元前100年</h3><h3><br></h3> <h3> 《戴頭盔的雅典娜》</h3><h3> 是公元一世紀復制的雕像,被發現意大利韋萊特里,是希臘神話中的女戰神,發明了笛子。</h3> <h3> 米開朗基羅雕塑館前的浮雕,來源于希臘帕特農神廟。</h3> <h3> 米開朗基羅的兩幅著名的雕塑</h3><h3> 《垂死的奴隸》</h3> <h3> 《被縛的奴隸》作者米開朗基羅</h3><h3> 二幅雕塑是米開朗基羅為羅馬敎皇朱理二世陵墓而創作。</h3> <h3> 《愛神吻醒普賽克》</h3><h3> 普賽克是凡間一個非常美麗的公主,被維納斯嫉妒,維納斯派她的兒子丘比特去陷害她,不料丘比特到凡間后竟愛上了美麗的姑娘,並把她帶回宮殿成為自己的妻子,但提出一個要求,要求妻子永遠不能看他的真面目。</h3><h3> 普賽克思念家人,丘比特就把她的兩個姐姐接到宮殿,姐姐們嫉妒妹妹的幸福,就說妹妹的丈夫一定是個惡魔,慫恿她偷看丈夫真身。</h3><h3>普賽克偷看了丈夫真身,發現丈夫是豐岸俊俏的青年,驚醒了睡眠中的丘比特。丈夫認為妻子沒有遵守諾言,扔下一句“愛情不能與懷疑共存”飛走了。</h3><h3> 悔恨和悲傷的普賽克到處尋找愛人,受維納斯欺騙,聞到瓶子里黑暗睡眠水至長眠不醒。</h3><h3> 丘比特知道后,回到普賽克身邊,用箭和吻喚醒了公主,帶回天庭正式舉行婚禮。</h3><h3><br></h3><h3><br></h3> <h3> 《楓丹白露的女神》作者本芬尼多?瑟利尼 年代1500—1571</h3> <h3> 走廊或過道的拱頂上布滿絢麗多彩的浮雕和壁畫。邊走邊拍角度很難控制,所以出現一些變形。</h3> <h3> 看到這些穹頂雕塑和壁畫,充分顯示了盧浮宮的藝術特色,金壁輝煌,色彩斑斕,沉淀了多少歷史故事和藝人們的畢生精力。</h3> <h3> 以下是油畫部分,因游人很多拍照的環境很不理想,但都是我親手拍攝,略加修整后展示于此,雖然比不上專業撮影畫冊,但自認為別有一番風趣。</h3> <h3> 紅廳—意大利繪畫館,著名的的大型油畫基本上在本館存放和展出。</h3> <h3>《蒙娜麗莎》達?芬奇</h3><h3>《蒙娜麗莎》是全館唯一被玻璃罩住的油畫,並有繩子欄截和專職管理人員執勤。在此處駐足和拍照的人特別多,光線、環境也特別不好,只能照出此種效果,還不如畫冊上印刷的清晰。</h3> <h3> 《大宮女》作者安格爾(大衛的學生),創作于1814年。</h3><h3> 描寫東方土耳其內宮生活。</h3> <h3> 《自由引導人民》作者歐仁?德拉克洛瓦</h3><h3> 畫面描述的是1830年7月推翻波旁王朝的革命運動場面。圖中持槍拿旗的年輕姑娘,正在召喚大眾前進,是自由女神的象征。</h3><h3> 這幅圖曾印入法國政府發行的100法朗鈔票和1980的郵票上。在我國的知名度也很高。</h3><h3><br></h3> <h3> 《拿破侖一世加冕大典》雅克?路易?大衛</h3><h3> 這是大衛在1805—1807年受拿破侖之托,創作的一幅大型人物油畫。油畫真實紀錄了1804.12.2日拿破侖在巴黎圣母院隆重舉行的拿破侖一世加冕儀式。</h3><h3> 挿曲:歐洲皇帝加冕,須經羅馬敎廷敎皇授予加冕,不可一世的拿破侖在儀式開始,拿起皇冠就自己戴在頭上,根本沒理左側的敎皇庇護七世。本圖大衛為避開尷尬,只得畫了拿破侖在給皇后約瑟芬加冕皇后皇冠的場景。</h3> <h3> 《約瑟芬皇后》作者保羅?普律東 </h3><h3> 拿破侖第一任皇后 </h3><h3><br></h3><h3><br></h3> <h3>《拿破侖過雪山》</h3> <h3>《圣塞巴斯蒂安》作者安德烈亞?曼特尼亞,木板油畫。作品年代約1450年。</h3> <h3> 圣塞巴斯蒂安的又一版本</h3> <h3> 《拿破侖在埃勞戰役戰場》作者雅克?路易?大衛 年代1808年</h3> <h3> 《薩賓婦女被綁架》作者雅克?路易?大衛 年代1799年。</h3> <h3> 《薩爾丹帕勒斯之死》作者歐仁?德拉克羅瓦 年代1828年</h3><h3> 描繪亞述一世王朝的最后一位暴君,在皇宮陷落之際,將自己所有后妃,宮女一齊殺死、焚燒自盡的慘烈故事。</h3> <h3>《耶穌誕生》作者Fra ,作品年代1465—1470年,木板油畫。</h3> <h3>《同圣朱利安和圣尼古拉斯在一起的圣母子》</h3><h3> 作者洛倫佐?迪?克雷 意大利佛羅倫薩派 </h3> <h3> 《站在博雅七面前的年輕人》</h3><h3> 作者桑德羅?波提切利 意大利畫家 年代1484年</h3><h3><br></h3> <h3>《耶穌受難》</h3> <h3>《耶穌受難與圣多米尼加》作者安利科,意大利畫家,蛋彩木板畫。</h3> <h3> 《天使圍繞莊嚴圣母》</h3><h3> 作者契馬布,意大利畫家,蛋彩木板油畫。作品年代1280年。</h3> <h3>《割禮》作者BARTOLOMEO 意大利威尼斯畫家</h3> <h3> 看完展覽,有一件事需要鄭重說明一下:這個世界頂級的博物館,沒有禁止拍照和攝像的警示牌。只在說明書里面有這樣的提示:請勿觸摸展品,本館展品均屬孤品,且極易損壞,它們曾歷經了漫長的歲月,應該完整的留給后世……<br></h3><h3> 看到這里我沉默了…</h3><h3><br></h3> <h3> 盧浮宮里的人物花絮</h3> <h3> 這是搶拍的鏡頭,個人認為不錯。</h3> <h3> 巴黎歌劇院</h3> <h3> 從盧浮宮出來后己經中午,抓緊30分鐘時間去看了凱旋門。</h3> <h3> 凱旋門矗立于巴黎戴高樂廣場的中心,是紀念拿破侖1806年戰爭勝利(以意大利君士坦丁凱旋門為藍本)而建造的。</h3><h3> 拿破侖被推翻后,曾一度停止修建,待波旁王朝被打倒后,又重新修建至1836年7月才全部竣工。</h3> <h3> 凱旋門外墻四面有四塊大的浮雕,分別寓意表示為“勝利”、“和平”、“出征”、“抵抗”。</h3><h3> 其中“出征”又名《馬賽曲》浮雕最為著名,是雕刻大師弗朗索瓦?呂德的不杇杰作。</h3> <h3> 塞納河暮色</h3> <h3> 回到賓館己見落日余暉。</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渑池县|
宣汉县|
广南县|
阿拉善盟|
连江县|
子长县|
南平市|
资源县|
楚雄市|
班玛县|
北宁市|
永安市|
正镶白旗|
中阳县|
阿巴嘎旗|
旬阳县|
南木林县|
格尔木市|
台南市|
久治县|
潜江市|
平塘县|
广州市|
灵宝市|
海兴县|
温泉县|
武定县|
恩平市|
武平县|
繁峙县|
同心县|
沂南县|
佳木斯市|
健康|
镇雄县|
龙山县|
普兰店市|
五峰|
新丰县|
固安县|
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