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9.6.10 晚21.00時從莫斯科乘坐火車前往圣彼得堡,6.11 早上六點多鐘到達俄羅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h3> <h3>圣彼得堡,位于俄羅斯西北部,波羅的海沿岸,18世紀這里還是一片沼澤地。1703年,彼得大帝以獨特的遠見,看到了這片土地的戰略地位和經濟價值,即:贏得出海口和獲取琥珀等豐富的資源,。于是發動北方戰爭,奪取了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以及英格利亞這片土地,獲取了波羅的海的出海口。并在涅瓦河三角洲兔子島上修建了彼得堡羅要塞,作為軍事之用,后逐步擴建為圣彼得堡城,并將這片土地納入俄羅斯的版圖。</h3> <h3>彼得大帝于1712年遷都于圣彼得堡,至1918年這長達200多年間圣彼得堡都是歷代沙皇俄國的首都。圣彼得堡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昔日帝都留下了眾多的歷史文化名勝古跡,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h3><h3><br></h3><h3>與莫斯科相比,我感覺圣彼得堡的古建筑群更具有皇家風范,尤其是夏宮、葉卡捷琳娜宮和冬宮等建筑更為絢麗多彩!難怪圣彼得堡會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第八位受歡迎的旅游城市。下面請隨我所拍攝的原創圖片,走進圣彼得堡主要景區……!</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一 夏 宮… 一一</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夏宮 位于圣彼得堡市郊30公里處的芬蘭灣南岸的森林地帶,占地八百余公頃,是歷代俄國沙皇的郊外宮殿,也是彼得大帝最喜愛的宮殿。它始建于1704年至1723年峻工,由瑞士多梅尼克-特吉尼所設計。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到德軍的破壞,后經修復,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h3> <h3>夏宮 由大宮殿及上下花園和群噴泉組成。如今,已成為包括18世紀和19世紀宮殿花園的建筑群,被譽為‘’俄國的凡爾賽宮‘’。</h3> <h3>我們在上花園進入夏宮大宮殿,宮殿是一座宏偉的二層建筑,非常漂亮!</h3> <h3>宮殿內有30間展廳,藝術彩繪美輪美奐,鎏金裝飾奢華無比。</h3> <h3>宮殿內的宴會廳最為出名,以前是上流社會的活動中心,用于舞會、派對、慶典活動等。天花板上的大幅油畫和四面墻壁的精美裝飾,美不勝收!</h3> <h3>繪畫廳陳列了300多幅油畫,大部分為意大利著名畫家羅達利亞之畫作。</h3> <h3>金鑾殿大廳中央擺放著鍍金寶座,寶座后上方墻上懸掛著威尼斯畫家于1734年完成的彼得大帝金身油畫像。畫中以北方戰爭一一波爾塔瓦戰役中、彼得大帝率軍戰勝瑞典軍隊時作為畫面背景,以示勝利永遠與彼得大帝相伴。</h3> <h3>墻面及門框上裝飾著金飾雕塑</h3> <h3>音樂室</h3> <h3>小會客室(注:宮殿內各廳墻面貼的都是我國產的真絲織綢緞)</h3> <h3>豪華的餐廳,餐具全都從英國定制而運送于至。</h3> <h3>精致的臥室</h3> <h3>走出夏宮宮殿,便是一條露天長通道,在這里可俯瞰夏宮下花園。</h3> <h3>每天中午十一時,在雄壯的音樂聲中群泉噴發,人群沸騰,爭先恐后拍攝這壯觀場面!</h3> <h3>夏宮的下花園有百余座金色雕像,150座噴泉,2000多個噴柱同時噴發,形成二級梯形瀑布群,頗為壯觀。</h3> <h3>從不同角度拍攝這激動人心的場景!攝人心魄!</h3> <h3>美!</h3> <h3>夏宮后花園全景圖</h3> <h3>圣彼得堡整個城市分布在<b>涅瓦河</b>三角洲的44個島嶼上,93條人工運河,由580座橋梁連接,有‘’北方威尼斯‘’之稱。</h3> <h3>夏宮游覽結束后,我們來到涅瓦河邊,這里有眾多的歷史文化古跡!</h3> <h3><b>獅身人面像</b> 位于涅瓦河邊,為一對帶有獅身的阿門霍特布三世的法老面像,是埃及國王送給圣彼得堡的禮物,1832年從尼羅河運送到了圣彼得堡,距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h3><h3><br></h3><h3>把照片放大看,這兩座獅身人面像沒有胡子,那是因為胡子在埃及乃權力的象征,不能留給俄羅斯,于是就用槍托把此像的胡子給打掉了。但殘缺的獅身人面像更籠罩上一層神秘的色彩,給了人們更多的幻想!</h3> <h3>不知何因? 獅身人面像下方的這座獅子雕像前排起長隊,多為俄羅斯人,以很崇拜的心情在祈禱,可能會帶來好運吧!</h3> <h3><b>瓦西里島古港口燈塔</b> 位于涅瓦河邊的瓦西里港口的廣場兩側,兩根船頭形裝飾的圓柱,柱高32米,它曾是古碼頭的航海燈塔,被稱為拉斯特萊里柱。</h3> <h3>站在瓦西里島古港口燈塔處,可遠眺到彼得堡羅要塞及要塞里金燦燦的圣彼得保羅大教堂。</h3> <h3><b>彼得保羅要塞</b> 位于圣彼得堡市中心涅瓦河右岸,是圣彼得堡著名的古建筑。前面已談到:1703年,彼得大帝在涅瓦河兔子島上建立該要塞,以發動戰爭之用,后逐步擴建成俄羅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現今,這里已是一座歷史博物館。</h3> <h3>要塞里最著名的建筑是圣彼得保羅大教堂,建于1703年,是一座早期俄羅斯巴羅克式大教堂。大教堂的鐘樓高122米,鐘樓尖頂上方的天使塑像高3.2米,塑像雙翼伸展3.8米,塑像頭上十字架高6.4米,金光閃閃的塔尖頂直指藍天,頗為壯觀!</h3> <h3>要塞內有造幣廠、兵工廠、彼得大帝雕像等建筑。</h3> <h3>環繞要塞的后城墻高12米、寬達2.5~4米,城墻上有6個棱堡,面向涅瓦河的納富什金棱堡的大炮,在每日中午12時就發射一顆空爆彈,向全城居民報時,這一習俗延傳至今。</h3> <h3>曾作為對外作戰前沿陣地的要塞,1917年已演變成統御臣民的國家監獄。高爾基和列寧的哥哥亞-烏里揚諾夫等愛國人士都曾被關押在這座監獄里。</h3><h3><br></h3><h3>十月革命前夕,要塞成為起義軍司令部,1917.11.7 以城墻棱堡的旗桿上掛著一盞明燈為信號,‘’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向冬宮發射了十月革命的苐一炮,統治俄國幾個世紀的沙皇王朝被徹底推翻。</h3> <h3><b>阿芙樂爾號巡洋艦</b> 艦長124米,寬16.8米,現今被固定在涅瓦河畔,作為永久性的紀念。</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一一 葉卡捷琳娜宮… 一一</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 <h3>葉卡捷琳娜宮 坐落在圣彼得堡南邊30公里處,修建于1717年,占地面積200多公頃,這是一座由俄羅斯帝國三代女皇造就的世界上僅有且規模最大的女皇宮殿。尤其是葉卡捷琳娜二世女皇再次擴建后,超越了俄羅斯巴洛克時期的所有建筑,是一座有著歷史傳奇的豪華宮殿。1990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h3> <h3>葉卡捷琳娜宮殿,是一座長達306米的三層樓房,天藍色的外墻造型耀眼奪目,皇宮教堂那五個蔥頭式塵頂在藍天白云下金光燦燦。</h3> <h3>來到葉宮,首先得知曉葉卡捷琳娜二世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葉卡捷琳娜二世1745年成為彼得三世的妻子,但婚后夫妻生活很糟糕,1762年在謝苗諾夫支持下發動政變,推翻丈夫政權而即位,成為沙俄帝國第四位女皇。</h3><h3><br></h3><h3>在1762~1796年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期間,顯示出她政治家和外交家的才華:對外發動多次戰爭,占領克里米亞半島,打開地中海的出海口,并將奧斯曼和波蘭及土耳其等國的大片領士納入囊中;對內開鑿93條運河,以緩解芬蘭灣海水倒灌進入圣彼得堡城,造福于民……。因她治國有方,國強民富,功績顯赫而聞名于世,成為沙俄歷史上威望僅次于彼得一世的女皇。但她的情場作風卻很淫蕩,生活極致奢華,葉卡捷琳娜宮殿就是她一生驕奢生活的縮影。<br></h3> <h3>進入宮殿內所見的建筑裝飾格局精巧淫摩,色彩斑斕,彌漫著女性的柔情和嬌媚的風韻!在這里,可體會到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理想和藝術品味。</h3> <h3>葉卡捷琳娜宮殿由著名藝術天才設計師拉斯特雷利設計,他設計的每個展廳都成為巴洛克風格的經典之作。其中黃金大廳最為出名,整個大廳富麗堂皇,流光溢彩!</h3> <h3>黃金大廳天花板上為巨幅彩繪油畫,兩側裝有拱形窗,窗與壁之間鑲嵌黃金珠寶和巨型鏡子,地面為名貴材料拼圖花紋組成,光彩溢人!(注:為保護地面不受損,進宮時不許帶水和腳穿鞋套)</h3> <h3>壁墻上的黃金雕塑</h3> <h3>宮殿內的各廳室之間通過一扇扇不同鍍金花紋的大門,形成一條金色的走廊,華麗輝煌!</h3> <h3>宮殿中最有看點和最有故事的是一間55㎡的琥珀房,它是1716年由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送給彼得大帝的禮物。該房間整個墻面由6噸多的琥珀和名貴珠寶鑲嵌成各種花紋,閃耀著從檸檬黃到暗紅色系列中的一切色彩,美到令人窒息!堪稱世界一絕,被列為世界第八大奇跡!</h3><h3>但在二戰期間,這座寶屋被德國納粹劫掠竊取。后由俄國巧匠重新按原貌復原,這一復原工程歷時25年,耗資1100萬美元。(注:由于房內嚴禁拍照,故這張照片為網上截圖。)</h3> <h3>來到油畫廳,只見墻壁上鑲嵌著百余幅來自荷蘭、法國、意大利、德國等國繪畫大師的油畫作品,描繪了宗教故事和皇室人員及生活情景。</h3> <h3>展廳的天花板轉角處,也用黃金飾品鑲嵌著女神與兒童的油畫作品。</h3> <h3>展廳內地面花紋,光彩奪目!</h3> <h3>這間房裝飾很素雅而不失華麗,正中一張為掩蓋式寫字臺,左邊為壁爐,直立到頂,外型形似中國的青花瓷,這是仿建荷蘭式的壁爐。</h3> <h3>宴會廳,墻面裝嵌著無數黃金和紅綠室石,餐桌上都為銀質餐具,左角也設有壁爐。</h3> <h3>從葉卡捷琳娜宮殿窗內可看到葉卡捷琳娜花園景色</h3> <h3>參觀葉卡捷琳娜宮殿結束后,來到其花園這幢兩層樓的回廊式建筑。</h3> <h3>這幢建筑是以英國建筑師查爾斯-卡梅倫的名字而命名,稱為‘’卡梅倫走廊‘’,廊入口處有尊古希臘赫爾庫勒斯青銅雕像。</h3> <h3>走廊二層的兩邊,擺放著女皇收藏的各種雕像,散發著藝術氣息。</h3> <h3>看到葉卡捷琳娜二世改建成的英式藝術園林,可以說,園中到處是詩,到處是畫,無處不飄灑著令人美醉的旋律,無處不彌漫著花草的芬芳,令人流連忘返!</h3> <h3>葉卡捷琳娜宮游覽結束后,即參觀了斯莫爾尼宮…等幾處歷史古建筑。</h3> <h3><b>斯莫爾尼宮</b> 位于涅瓦河的左岸處,建于1806~1808年,由意大利建筑師克瓦倫吉設計建成。斯莫爾尼宮原為貴族女子學院,其建筑與右側的莫爾尼修道院渾然為一體,是一處巴洛克式風格和俄羅斯風格相融合的斯莫爾尼藝術建筑群。現在是圣彼得堡市政府機關所在地。</h3> <h3><b>圣伊薩基輔大教堂</b> 位于圣彼得堡市中心,大教堂高102米、長112米、寬100米,建于1818~1858年,歷時40年,大教堂外觀造型雄偉壯觀,被視為沙皇時代晚期古典建筑的精華。它與梵蒂岡的圣彼得大教堂、倫敦的圣保羅大教堂和佛羅倫薩的花之圣母大教堂并稱為世界四大教堂。</h3> <h3><b>青銅騎士像</b> 位于圣伊薩基輔大教堂附近的十二月堂人廣場上,由著名雕塑家法兒科內創作,1782年,葉卡捷琳娜二世為彼得大帝建造。該塑像象征著向世人昭示:彼得志在必得,所向披摩。</h3> <h3><b>喀山大教堂</b> 始建1801年至1811年峻工,由俄羅斯建筑師沃羅尼欣設計。該教堂位于圣彼得堡的湼瓦大街,是一座造型為94根圓柱廊所形成一個半圓型的廣場大教堂,教堂內有庫圖佐夫墓和1812年打敗拿破侖的各種勝利品,內部裝飾古典精美。(注:教堂內不許拍攝照片)</h3> <h3>教堂柱廊前面,矗立著俄軍統帥庫圖佐夫紀念碑。據導游講解中提到,普金總統最喜歡的大教室,并常來此地。</h3> <h3><b>滴血大教堂</b> 位于湼瓦大街,始建于1883.9至1907.8 峻工,由建筑師巴爾蘭德以莫斯科紅場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為藍本建造。其建筑高度約81米,有著寬闊的外型、色彩斑斕,充分展示了俄國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典型的東正教堂的建筑風格。(大教堂正在整修)</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一 冬 宮 一一</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 <h3>冬宮廣場非常壯觀,廣場中央樹立了一根亞歷山大紀念柱,高47.5米、直徑4米、重達600噸,用整塊花崗石制成,始建于1830年至1839年峻工,以紀念1812年亞歷山大一世率俄軍戰勝拿破侖軍隊的偉績而建。</h3> <h3>冬宮 面向涅瓦河,始建于1721年,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師巴托洛米奧-拉斯特雷利設計,是一座蔚藍色與白色相間的俄羅斯巴洛克建筑,高三層,宮殿長約230米、寬140米、高22米,呈封閉式長方形,占地9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6萬平方米,它與倫敦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的盧浮宮、紐約的大都會藝術館一起,被稱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地。</h3> <h3>冬宮博物館的各類珍藏品數量浩瀚,徜徉于這座金壁輝煌的歷史藝術宮殿,仿佛步入知識的海洋!據說若想走完冬宮約350間開放的展廳,行程約計22公里。我們馬不停蹄穿行于各類廳室約一個小時,只見了其一部分展品。</h3> <h3>步入油畫廳,有著賞不完的名家油畫,聽不完的神奇故事。特別令我幸運的是親眼目睹了世界上幾位著名畫家的真跡!!!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幾幅為:</h3><h3>(注:每幅畫都有著它的歷史故事,除特殊原因外,其它的就不再敘述了。)</h3> <h3><b>達芬奇</b>的油畫——《利塔圣母》</h3> <h3>威尼斯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畫家<b>提香</b>的油畫——《丹奈兒》</h3> <h3>值得一提的是:這幅是荷蘭畫家<b>倫勃朗</b>(簡稱)的油畫——《達娜厄》</h3><h3>這幅畫被一個酷愛倫勃朗的畫家潑上了硫酸,現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一幅殘品。</h3><h3>為什么這幅名畫會被潑上硫酸呢? 原因是這位臨摹畫家掌握不了這幅畫中所運用的螢火蟲式的技藝(把屋內光線中的顆粒和灰塵朦朧表現于畫面),而痛不欲生,十年以后,他便進入冬宮,瘋狂用硫酸潑向這幅名畫。這幅殘品一一達娜厄那‘’受傷‘’的腿,雖經專家修補過,但還是能看出其畫面的傷殘。</h3> <h3>其他頗有名氣的油畫數不勝數!</h3> <h3>絢麗多彩的拉斐爾長廊,是仿拉斐爾在梵蒂岡教堂中的畫而建造。拱頂、柱、墻上全都是繪畫,長廊的右側用窗戶做裝飾,與左邊真正的窗戶相對應,放射出的光線使長廊變得十分明亮,給頂部畫面給予不少的補光,分外靚麗!</h3> <h3>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珍品更是令人咋舌!</h3> <h3>孔雀石大花瓶</h3> <h3>著名的科雷萬大花盤,外型類似樽,不過頂端呈橢圓型。此盤高25米,長寬直徑分別為4.5米和3米,重達19噸,是我國新疆阿爾泰區工匠用烏拉爾整塊碧玉、歷經12年精心打磨制作而成。再用160匹馬組成的拉車,從阿爾泰地區運送到烏拉圭后,用平底大駁船沿水路運送至圣彼得堡。</h3> <h3>在連接幾展廳的大走廊上,拱形頂部為透明頂和實心頂所連接了九個大圓型頂,造型別致…美矣!</h3> <h3>圓頂的繪畫形態逼真,想必也有著耐人尋味的故事!</h3> <h3>走廊中央擺放了許多精美的大理石雕像,極其生動,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h3> <h3>步入神象大廳</h3> <h3>看到了<b>宙斯座像</b>,它制作于公元一世紀末,用整塊大理石雕琢而成。雕像高3米多,右手里站著維多利亞智慧女神的雕像,左手持著象征最高權力的神仗,座像的神仗旁停留著一只鷹。雕像剛毅神威。</h3> <h3>短暫的三天里,匆匆穿行于夏宮、葉卡捷琳娜宮、冬宮等古建筑群,有看不夠的稀世珍寶,賞不完的名家畫作,聽不完的歷史故事,遺憾的是我們僅僅欣賞了些鳳毛麟角,但也增長了知識,開拓了視野。特制作成美篇,終生留念!</h3><h3><br></h3><h3>注:部分文字查閱百科資料編輯而成</h3><h3><br></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分享快樂 謝謝瀏覽</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审旗|
东丽区|
固始县|
株洲市|
万年县|
错那县|
灌阳县|
固原市|
德格县|
海兴县|
安福县|
姚安县|
河津市|
洞口县|
水富县|
涟源市|
马龙县|
临泽县|
北票市|
通州市|
鲁山县|
青川县|
崇州市|
略阳县|
玉林市|
余庆县|
米林县|
宜良县|
临沧市|
信宜市|
峡江县|
容城县|
沙田区|
奎屯市|
康乐县|
堆龙德庆县|
武威市|
四川省|
淮北市|
富裕县|
双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