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當兵的故事—初到烏市

老鐵

<h3> 一路上的好奇、躁動、欣喜、疲憊現在都變成等待。再一次的天亮已經快9點了,新疆和內地是有時差的。愣娃們起“床”洗刷也不利索了,就像冬日里新疆的太陽懶洋洋地不愿出來。廣播里聽到我們已經過了吐魯番,我們新疆好地方也唱的更歡。</h3><h3> 越來越接近目的地,準士兵們都靜靜的坐在座位上等待著。最后一個晚上大家不用鉆到座位下邊上到行李架上睡覺了,同車廂的鄉黨在哈密下車后大家都能找到一個長座椅睡覺。最后一次報站名應該是烏拉泊,我們在接兵干部的指揮下各自拿下自己的行李,做下車準備。列車員大姐開始鎖廁所門,廣播也不唱了,就要到站了。</h3> <h3>  遠遠看去,烏魯木齊上空籠罩著一團黑霧,應該是取暖的副產品。那時,烏魯木齊取暖主要是煤,鐵爐子、火墻、暖氣鍋爐都是燒煤,空氣中彌漫著黑色顆粒,在外活動一會兒,兩個鼻孔都是黑的,戴口罩的,鼻孔處明顯有兩個黑點。一個冬天幾乎看不到晴朗的天,人們生活在霧霾中。</h3><h3> 火車廣播的最后一天消息是:列車已經到達終點站烏魯木齊,請各位旅客攜帶好自己的行李和隨身物品,準備下車,再見。幾天的路途顛簸中午結束了,沒顧上和同車的一撥同鄉告別(他們要去另一個部隊),就在接兵軍官的率領下下了火車,經過站臺出了車站來到車站廣場。</h3><h3> 廣場上停著很多解放卡車,綠哇哇一大片都是新兵,新兵們一隊一隊背著背包提著提包,等待認領??。很快接兵軍官和來接站的軍官取得聯系,接我們的車停在廣場外邊,要走一段路。新兵們站著三路縱隊急促前行,幾個好奇心強的,身處這個陌生城市,難免東瞅西盯肩瓷臉影響隊伍行進速度,被軍官大聲訓斥,立馬加快步伐。多年后,觀看反映軍隊影視劇,才知道我們就是那群“菜鳥”。</h3><h3> 關于新兵,在部隊的別稱有很多,其他都和方言有關,只是這新兵后面加個蛋子,真不知道真正含義。這些稱呼聽起來不雅,但也沒有貶低歧視的意思,所以約定俗成。新時期軍隊建設,又增添了一個新的名字—菜鳥??????????????。</h3><h3> 接站的車是蒙著帆布的解放卡車,還有一個吉普車。吉普車是接丹鳳來的送兵干部,卡車是菜鳥們坐的。接兵軍官在車前給我們列隊點名后,給接站軍官交待了幾句話,然后上了吉普車先走了。估計他的任務完成了,此后到部隊很長時間都沒看到過他。接站軍官拿著名冊又點了一下名,然后做了簡短講話:“我是你們新兵連指導員,下來按照先后順序依次登車,放下棉帽的護耳,不要凍壞耳朵,聽清楚沒有?”</h3><h3> “聽清楚了”。</h3><h3> “登車”。</h3><h3> </h3><h3> </h3><h3><br></h3> <h3> 這是我聽到過最簡短的講話,也是我第一次接觸到部隊這個稱作“指導員”職務的軍官。指導員是一個白白凈凈的年輕軍官,個子不高,大約1.6米左右,穿著一身干凈的84式軍裝,戴著大蓋帽,架著一副茶色眼睛,頗像渡江偵察記里的情報處長。雖然個子不高,但他那干練的講話、標準的軍姿、以及和講話軍姿一樣干練標準的普通話,給我們這群菜鳥留下深刻的印象。后來學了條例條令才知道他的這身裝束是違規的,也是再后來得知當天他是刻意這么打扮的,目的就是給我們“扎勢”,留下深刻印象。但不得不承認指導員是我見過第一個標準軍人,2011丹鳳戰友聚會時,特邀老首長從西安來丹鳳給我們帶隊,英姿不減當年。</h3> <p class="ql-block"> 烏魯木齊,準格爾蒙語意為:優美的牧場。陳佩斯在小品中稱烏魯木齊大草原是沒錯得,只是那是很久以前的事。地處天山北麓,南北疆交通要道,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最初因清朝在新疆駐軍而發展起來的一座城市,1763年清乾隆擴建筑城,改稱迪化,解放后又改稱烏魯木齊。</p><p class="ql-block"> 拉著菜鳥的軍用卡車在這個邊陲重鎮穿行,這里的城市建設遠遠落后于西安,但對于這些來自秦嶺大山深處小縣的菜鳥來說也是大開眼界,畢竟我們久居小縣城,去大城市的人數和次數極少,更何況還有的人居住比縣城還偏僻的村鎮。這是一個充滿異域風情的城市,高樓大廈間點綴著好多伊斯蘭元素的圓形建筑,所有的招牌都是用兩種文字書寫,公交車站、街邊不時出現長的像外國人一樣的少數民族小伙子和姑娘們,路邊隨處可見戴著花帽守著哈密瓜攤或是其他攤子的維吾爾商人。我在隊尾,登車時依然在最后,有幸第一時間目睹這個陌生的城市。</p> <h3> 卡車慢慢離開鬧市區,上了河灘路(后來知道的路名),相對空曠了許多,路上多是卡車,馬車,毛驢車,偶爾看到一個像阿凡提一樣騎著毛驢留著長白胡子的維吾爾老人家或是穿著民族服飾坐在馬車上的維吾爾姑娘,引起后面菜鳥的驚叫,車廂前面的被帆布蒙著啥也看不見,聽到后面叫聲立馬躁動不安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h3><h3> </h3> <h3>  車突然停了下來,有人駕駛室出來。接著就是大聲訓斥:“一群瓜皮,包喊叫咧,沒見過騎毛驢的?都靜靜地。” 地道的陜西話,應該說地道的西安話。是哪個打扮像“情報處長”,自稱指導員的小個子軍官在車下指責這群愣娃們對行人不禮貌的喊叫。車上立馬靜悄悄,但是這頓訓斥并沒有使我們感到不安,反倒是對小個子軍官增添了親切感和安全感。因為離家前,不少有經驗的退伍老兵給不少即將遠行愣娃們傳授過在部隊關于鄉黨的重要性經驗。的確,這位小個子軍官,在幾年后為了保護自己的兵自己的兄弟,彰顯愣娃本色,率領部下和臨部隊的兵們大打出手。這是后話。</h3> <h3> 卡車越走越荒涼,兩邊都是丘陵地帶,不知道還要走多遠。過了一片廠房家屬區,進了一個有士兵站崗的大門,估計是到了部隊營區。一排排紅磚墻平屋頂的營房,能看到士兵出入,當看到路左邊的幾門高射炮時車上又是一群驚叫,這次沒有訓斥,估計因為高炮不會因驚叫感到不滿吧,但一路上沒看到坦克。</h3> <p class="ql-block">  其實我們的目的地,是在這一大片營區的后面,我們部隊在1979年剛成立時在這個坦克團代管過,后來獨立了還走一個大門,再后來才另立門戶各走各的門。</p><p class="ql-block"> 過了大約7、8排營房,過了一段空曠地帶,卡車進入另一個營區,比前一個規模小多了。沒有大門,也沒有正規站崗的,整個營區沒有圍墻。卡車停在筆直的營區道路邊上,在新兵指導員———小個子軍官的指揮下下車,從那以后幾年時間再也沒聽他說好陜西話。</p><p class="ql-block"><br></p> <h3>  我們被帶到操場,菜鳥們瓜兮兮的東張西望,猜想著下來等待我們的是什么。操場上除了我們,還有早在等候的新兵連長,新兵一排長、二排長和三排長,再有就是新兵班長。我們被依次點名分到三個排,這三個排也分別從屬于一二三連。我和大多數先被一排丁排長帶走,其余的被二排長和三排長帶走。多年來,一個好奇心始終沒明白,那時通訊落后,新兵名冊不會提前傳到部隊,最快也是那個坐上吉普車的接兵軍官提前一會兒帶回部隊的,那么是隨機分的兵呢?還是一連優先選兵的?</h3><h3> 瀟灑帥氣的一排長帶我們來到一連操場,這次連名冊都不用。“你,你,你出列,一班站這!你,你,還有你,還有邊上那個對就是你,出列站這二班!其余的三班站這邊。”就這么簡單,從下火車,到現在所有軍官的話都是簡單簡練,不拖泥帶水,沒有一句多余話,就連連長的歡迎詞也是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也許這就是部隊作風。</h3><h3> </h3><h3> </h3> <h3> </h3> <h3> 我和小查,文超,長命,董毅跟著一班長陳康到了新兵一班。比我們早到幾天的昌吉奇臺戰友很熱情,幫我們拿下背包,取出床單鋪床,用自己的臉盆打來熱水要我們洗臉。剛剛就緒,就聽窗外有哨聲,早來的戰友顯然比我們有經驗,說開出去集合,給你們開飯,還拿出自己的飯盆飯碗給我們。納悶懵懂之間,已來到院子。</h3><h3> “集合!立正,稍息,向右轉,齊步走”。</h3><h3> 還是這么簡單,只有口令,沒有闡述。以后多年的生活都是這樣????????。</h3><h3> 進了飯堂門,班長下令吃飯。還給幾個沒拿碗筷的找來碗筷。部隊給我們安排的第一頓飯是面條??,這是傳統,送兵餃子接兵面。連續幾天的面包??,方便面,各種干糧,盒飯,使得我們的胃對熱乎飯極度需求,當看到一大鍋漂著肉末油星的湯面條時,視覺信息迅速傳遞,胃馬上發出咕咕的聲音,嘴的反應更加強烈,兩腮一酸口水大量分泌,馬上撈面打湯。不記得撈了幾次面,也不記得面里都有些啥,只記得有肉塞牙了????????。一個個吃的打飽嗝后,班長叫我們回去休息。</h3> <h3>  幾天沒有床的睡眠,加上一頓肉末湯面條的大快朵頤,倒頭就睡。不知睡了多長時間,有嘈雜聲,迷迷糊糊睜開眼,感覺還是在火車上搖曳著,況馳著。</h3><h3> 完全醒來,才看是分到二連得幾個過來認門,在一個新地方,及時掌握同伴的位置也很重要。</h3><h3>(平凡的故事,平淡的敘述。謝謝閱讀!)</h3> <h3>  </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家居| 江口县| 游戏| 乳山市| 芷江| 怀仁县| 金堂县| 武隆县| 绍兴市| 邵阳县| 阿图什市| 佛学| 武夷山市| 武定县| 临江市| 河源市| 嘉峪关市| 大石桥市| 上虞市| 永康市| 淄博市| 高陵县| 寻甸| 文昌市| 日土县| 甘德县| 河西区| 萝北县| 晋江市| 南昌市| 祁门县| 清流县| 甘南县| 兰溪市| 大城县| 宁海县| 泉州市| 东光县| 教育| 易门县| 茶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