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心里 夢里 黎里</h3><h3><br></h3> <h3>2019年6月22日下午,我們到了黎里古鎮。尚在開發中的商業氣息還不濃,且被周邊如周莊古鎮的名聲所掩蓋,雖然是周六,游客也不是很多。第一印象,悠靜。</h3> <h3>從在建的游客中心向南走幾百米,便到了古鎮的東頭。一幅典型的水鄉畫面映入眼簾,小橋流水,黛瓦白墻,凹凸石徑,木棚迴廊,烏篷倒影,擼搖波光,綠樹婆娑,天色悠長。第二印象,景美。</h3> <h3>天陰著,云飄過,一會兒淅淅瀝瀝下起了小雨,平靜的水面跳動著朵朵白花,正好將游人帶入撐把油紙傘,走在青石巷的意境中。</h3> <h3>夜幕降臨,古市河沿河亮化照明開啟。與許多亮化工程不同的是,這里的亮化基本是單色燈帶勾勒輪廓,雖無流光溢彩,倒也平和、淳樸,仿佛呼應著安靜的河水過濾掉喧鬧。</h3> <h3>得知第二天為晴天,甚喜。早上4點半便起床拍照。水鄉的早晨靜謐得有些神秘,河面如鏡,折射出晨曦的嫣紅、藍天襯托的片片白云。一呼一吸,空氣濕潤,一舉一動,感受怡人。從昨晚到今晨第三印象越來越強烈,清爽愜意。</h3><h3><br></h3> <h3>5點前后,小鎮開始蘇醒。腳步叩打石板路,那是阿婆去買菜了,有大嫂在河邊洗涮,漿聲響處是清潔工在打撈垃圾,小河蕩起的陣陣漣漪,把嘮家常的吳濃軟語渡往遠處。第四印象,置身小鎮之晨,真實。</h3> <h3>黎里鎮隸屬蘇州市吳江區,東臨上海、西瀕太湖、南接浙江、北依蘇州,地處江蘇、浙江、上海兩省一市交匯的金三角腹地</h3> <h3>黎里曾叫犁花村、犁花里,歷史可上溯到春秋時期,宋代開始興盛,經歷了八百來年的滄桑。</h3> <h3>黎里古鎮最有名的名人是柳亞子。他原籍吳江北厙大勝村,12歲隨家人遷居于此。1922年,柳亞子以3000大洋典租原屬于乾隆直隸總督周元理的宅第,居住五年,現為柳亞子紀念館。第四、五進為柳亞子舊居。柳亞子最出名恐怕是大家都知道的與毛澤東的四次詩詞唱和。其次,柳亞子曾創辦并主持南社。曾任孫中山總統府秘書,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上海通志館館長。“四一二”事變后,被通緝,逃往日本。1928年回國,進行反蔣活動。抗日戰爭時期,與宋慶齡、何香凝等從事抗日民主活動,曾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常務委員兼監察委員會主席、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中央常務理事,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執行委員。1949年,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建國后,柳亞子曾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h3> <h3>這里還有中西合壁的教堂。</h3> <h3>八十多歲的老木匠每天還在勞作,像這位老師傅一樣的原住民還很多,漫步古鎮你能看到原汁原味的水鄉人家生活。</h3> <h3>古鎮依市河而居,駁岸、纜船石仍在,宅院、小巷尚存,歲月浸潤的斑駁,似乎映射出往昔時光。而令人印象更深的是這里的廊棚和小橋。</h3> <h3>穿古鎮而過市河近5里,而廊棚幾乎首尾相接。這里是居民交往相聚、娛樂休閑之處,也是游客了解當地風土人情的好去處,還是城里人暫別嘈雜喧囂,超脫發呆的必選,仿佛每根廊柱都藏著一個故事,朝前看到廊棚的出口總給人希冀似的。</h3> <h3>黎里一共有12座古橋,8座是原汁原味的明清古橋。如果說廊棚像一根線,那古橋就是顆顆寶珠,廊棚串起東西,古橋連接南北。</h3> <h3>我們在黎里度過不到24小時,看到了真實、淳樸的江南水鄉,體驗了舒緩、悠靜的古鎮生活,意猶未盡。</h3> <h3>黎里如夢。</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教育|
慈溪市|
霸州市|
阿坝|
波密县|
保定市|
合阳县|
侯马市|
莆田市|
定安县|
庆元县|
文登市|
茶陵县|
乡城县|
三门峡市|
北流市|
册亨县|
额敏县|
九龙坡区|
大关县|
雷波县|
合川市|
获嘉县|
吉安县|
宜春市|
塘沽区|
泽库县|
蓬溪县|
乐业县|
双辽市|
偏关县|
同心县|
壤塘县|
陆川县|
丹阳市|
焉耆|
尚义县|
庆城县|
汕头市|
拜泉县|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