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6月24日下午來到了大山里的古村落茆坪村,該村屬桐廬縣富春江鎮,自宋元之際建村,至今已900余年,三面環山,一條卵石鋪筑的古道自北向南穿村而過,也是古時桐廬通往浦江、義烏等地的一條商貿之道。茆坪群山逶迤,滿目青翠;村落民居,粉墻黛瓦;繞村溪流,青碧如玉,小橋流水枕人家,宛如一幅神清骨秀的水墨畫卷的魅力</h3> <h3>茆坪村位于桐廬縣西南、富春江鎮東南、蘆茨(白云源)溪流域的大山峽谷中段。緊挨的杭新景高速公路、320國道,通過20省道直達。總面積29.1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積35908畝,土地面積783畝。人口1263人,七成為胡姓。現為富春江鄉村慢生活體驗區的主要村落之一。</h3><h3>茆坪村山清水秀,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深厚,是一塊集休閑娛樂、度假觀光為一體的處女地,由于村集體資金薄弱,古建筑大部分需要修復保護,才能更好的保護好祖先留下來的寶貴遺產。</h3><h3>2019年1月,茆坪村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h3><h3><br></h3> <h3>茆坪家訓十八條</h3> <h3>文安樓始建于清末民國初年,系茆坪村商人胡儒藝所建。由于胡氏源出于湖南文安,故名“文安樓”。說起“文安樓”的興建,還有一段曲折的故事。胡儒藝有一個親家名叫俞子聯,那時在上海經商,有一年俞子聯在上海購買彩票,一連中了3注頭獎,發了大財。恰巧胡儒藝要與兩個兄弟分家,由于自己沒有房子,便向親家借了一大筆資金,再賣了一些田地,在山清水秀的茆坪村建起了自己的“文安樓”。</h3><h3> 據說當年建造“文安樓”耗資3萬銀元,歷時3年。樓的整體結構采用明清建筑風格,有前廳、后堂還有左右兩廂房。前后廳堂均建有天井,寬大的天井下面,用大青石鋪成明堂,東南面附墻外還建了個風格獨具的望月臺。廳堂前后上下雕梁畫棟,蟲魚花草、風景人物無不栩栩如生,彰顯著昔日的尊榮。特別是其牌坊形的大門,制作精美,是其他地方難得一見的。</h3><h3>據胡氏后人回憶,當年康有為變法失敗以后輾轉各地,曾逃難至此,在“文安樓”滯留了3個多月。康有為飽賞茆坪的小橋流水、古木澄潭,閑來揮毫潑墨,作畫題詩,臨走時還依依不舍。據說,康有為來的時候還帶來一只“百寶箱”,送給了胡儒藝點綴“文安樓”,里面不僅有康有為自己的18幅字畫,還有“戊戌六君子 ”的書法作品,京劇大師梅蘭芳題字并使用過的折扇。其中最為珍貴的是4件半米來高的菩薩雕像,據說原是清皇室珍藏的文物。不過這批寶貝在隨后動亂的年代中,全都燒的燒、擄的擄了。除了康有為以外,一代宗師、大畫家葉淺予也多次來過這里。葉老尤其喜歡坐在“文安樓”的望月臺上,面對如畫美景寫生作畫。康有為和國畫大師葉淺予都曾贊譽其為“江南第一農居”。</h3><h3>現在的胡家,居住著胡儒藝的兒子和孫子。胡儒藝之子胡宗陶老人年已八十多歲,看上去身體不是很好。家中事務由孫子打理。其孫告訴我們,為了保護這幢農居,桐廬縣政府已將其列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胡家人希望,能盡快落實實質性的保護措施。</h3><h3><br></h3><h3>?</h3><h3><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社旗县|
神木县|
会东县|
永春县|
嘉兴市|
长岛县|
宁陵县|
揭西县|
尤溪县|
鄂托克旗|
盘山县|
庄浪县|
昭通市|
偏关县|
石柱|
友谊县|
渝中区|
襄樊市|
石渠县|
乌鲁木齐县|
曲周县|
屯留县|
东辽县|
金坛市|
永丰县|
沂南县|
承德县|
丹东市|
四子王旗|
射洪县|
读书|
社会|
南投市|
西盟|
伊通|
沙田区|
平南县|
济源市|
华蓥市|
连平县|
枣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