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11年5月至8月,歷時3個月,獨自1人自駕2005年買的已經行駛13萬公里的樂馳spark手動0.8小紅汽車,從大連出發,途經河北、山東、河南、陜西、四川、云南、西藏(川藏、滇藏、青藏、拉薩至尼泊爾)、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北京,又返回遼寧。里程表顯示15340公里。這期間spark穿過貢嘎雪山、梅里雪山、喜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唐古拉山、昆侖山、祁連山。跨過金沙江、瀾滄江、烏江、雅魯藏布江、長江源頭坨坨河、貴德黃河源頭。一路上沒出現任何毛病。期間在四川徒步穿越貢嘎雪山8天、穿越稻城亞丁3天、云南梅里雪山轉山4天、徒步穿越西藏藏南墨脫6天、尼泊爾騎行9天。</p><p><br></p> <h3><font color="#010101">5月6日早晨從大連出發。一路逛景一路行,途經河南焦作登云臺山、參觀洛陽牡丹園,陜西登華山,參觀世博園。掠去2000字不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離開大連,進入營口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出了西安,準備翻越秦嶺,在此吃點飯</font></h3> 5月12日下午離開西安開始上路,到達秦嶺山下用餐,因為白天的太陽太毒,有點受不了。上半夜也不困就趕點路吧。晚8點起步就開始上山,路很窄,全部是曲曲彎彎上上下下的,有點類似大連的濱海路。夜里看不清兩邊的景色,只是感覺黑漆漆的山谷和深淵。從來沒駕駛過這么長的沒完沒了的盤山路。精神自然不敢掉以輕心,全神貫注的盯著前方的路面。不時的有山上滾落下來的碎石挺恐怖,遇見一塊大面積的坍塌,小心繞過。想照相可心里又害怕隨時掉落石塊不敢久留,放棄想法快速通過,路上車很少,大概駕駛員一般都不夜行此路吧。我也就是無知者無畏。我想我的車在山谷里也就像個螢火蟲一樣的在秦嶺大川里游蕩。無休無止的踩剎加油,方向盤左扭右擰,就這樣由起初的興奮到后來的麻木不仁。其中路過一個路邊指示牌惹得我生氣了,真的很生氣。上面寫的是:“小心駕駛,不許超過60公里”。可我的速度一直都是20-30公里啊,即使這樣在急轉彎時還是覺得快呢。就這樣一路單調的行駛著,不知不覺困意襲上心頭。原以為路上會遇到村落住下,可是到此才明白秦嶺上這百八十公里的G108國道根本沒有人居住。一路不斷地上坡,不停地變換檔位,最陡的要減到1檔。大約10點半的時候,正前方出現一個隧洞,寫著“秦嶺隧道”,隧道入口前有一片平地。我主意已定就在這扎寨。<br><br><br>5月13日:一夜香甜不表,實在是得益于我的充氣床墊和電動充氣泵。夜里秦嶺的山上還是很冷的。各種動物的啼鳴不絕于耳,看是很靜的夜晚,當你靜下來時其實并不平靜。或許身體勞累也就很快進入夢鄉。清晨被汽車的轟鳴聲吵醒,看一下時間已經八點四十了。起床收拾好行囊出發。這時才看清自己所處的環境,趕緊拍照記錄。<br><br>途中翻越秦嶺時在秦嶺隧道口露營<br> <h3><font color="#010101">下秦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到達漢中之前去一個山洞參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參觀后返回國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又去沿路上的另一個景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下秦嶺后經過漢中。四川廣元游玩劍門關,一路順利抵達成都。對車進行保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5月16日離開成都夢之旅,正式走川藏線318國道。此前去成都雪佛蘭4s店給汽車做保養檢查,花了860元。中午上路,過雅安、天全縣,最后住宿在新溝。還遇見大連女騎友蝴蝶,她是乘飛機到成都騎行川藏線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離開成都,開始翻越二郎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7日住宿在康定背包客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8日在康定休整一天,泡溫泉,游覽康定情歌風景區。</font></h3> 5月19日: 離開康定背包客棧,獨自一人去老榆林貢嘎穿越的起點。在那里拜訪了著名的當地向導多吉大叔(比我小兩歲),在多吉大叔家里聆聽了很多過于貢嘎山穿越的事情,受益匪淺。他看我帶自行車來了,就建議我抗自行車上山,理由是穿越盤盤山埡口和4650米的一個雪山埡口(不知道叫啥名,聽不懂)后就是一段幾十公里的緩下坡,徒步很痛苦,騎行卻很爽。關于高反,多吉說他會看面相,并說我不會有高反,以后證明我確實沒有高反。我來到多吉家本意是找同行人一起穿越。經與多吉幾個小時的交談我覺得貢嘎穿越不象想象的那么難,于是決定獨自一人穿越。下午四點鐘,我獨自一人推著自行車,背著行李出發了。<br><br><br><br>老榆林村是穿越貢嘎雪山的起點,村口小賣部一位藏族小姑娘告訴我村里的專業向導<br> <h3><font color="#010101">按照藏族小姑娘的說法,我找到了村里的多吉大叔家將小紅車寄放在藏族老鄉家,開始獨自一人穿越蜀山之王——貢嘎雪山。8天后騎自行車返回這里取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多吉大叔的老婆給我做了一頓豐盛的午餐,4點鐘我做出瘋狂的決定,獨自一人帶著自行車穿越貢嘎雪山。這是出發時情形。小紅車就寄放在他家院子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身后的雪山就是我即將穿越的雪山</font></h3> 6點鐘找到第一塊草坪露營地,這里水溪很多,一切如常開火做飯,然后就鉆進帳篷睡覺。夜里聽見帳篷外的套鍋咣當一聲響,打開帳篷門一看,是一只大馬在吃我擺在外面的食品,我一聲大喊,馬嚇跑了。接著又睡。第二天一早起床一看,帶的20塊豆腐干被馬吃了17塊。<br><br>扎帳篷 <h3><font color="#010101">開始做飯,氣壓低,密封的食品袋鼓起來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川藏線上第一次穿越的野炊就這樣開始了</font></h3> 5月20日:<br> 今天起床后接著開始攀爬盤盤山埡口,高度約4200米,路相當的難走。不是河里穿就是石頭堆里行,隨著路程不斷地延伸,路也變得更加陡峭,我后來干脆先把行李抗上去,再下來取自行車。就這樣來回倒,累的我是精疲力盡。但是在無助的逼迫下都挺過來了,還有不遠的路程馬上就要登頂成功,幾十公分寬的小路被一只牦牛犢和牛爸爸擋住去路。我放下自行車背著行李想硬闖過去,結果公牛在我接近時,突然向我發起攻擊,用牛角插進我的肋下,將我挑起來又重重的摔到地上。背包也掉落下來。我起身后牛沒有接著攻擊,我后退10米與牛相向而視,背包在我與牛的中間,我沒法取。決定退遠一點等待牛的離去。等了一個多小時,天色已全黑,這兩頭牛仍然沒有走的意思。近在咫尺的埡口露營地卻無法到達,萬分焦急。后來我爬上山坡到達背包的垂直位置慢慢下山,牛沒有啥反應,我就沖下去抓起包就跑。一切都沒發生,包被我拿到了。可是卻發現外掛的帳篷沒了,這下我可慌了,沒帳篷咋過夜啊?在牛攻擊我的地方周圍找了個遍,坡上坡下那么大的東西怎么會沒了?莫不是途中就掉了?在沒有任何辦法的情況下決定下山再找。當時的心理狀態我就是一只無頭的蒼蠅。將背包和自行車藏好以后一路急行軍下山,走到山底下也沒碰到,毫無辦法又走投無路的回到山頂上再仔細找,還是無果。這時夜空又下起了雨。時間已經是夜里11點,我不能束手就擒坐以待斃。當機立斷下山找挖蟲草的藏族同胞的帳篷求宿。主意已定,立即將自行車抬到山坡上的一塊巨石后面藏起來,將背包放到山下一片矮棵植物叢中,用雨衣和樹枝蓋起來。用頭燈再仔細檢查照一照,確定物品確實藏匿好了以后,就快速下山,估計最近的藏族帳篷有五公里遠,預計需時2個小時。一路蹦跳加小跑。已經到了山底下很遠了,這時奇跡就發生了。在頭燈燈光的照射下,前方一個藍色的帳篷包橫在路的中間,咦!那不就是我丟的包嗎!高興地拾起來就往回走。......。走了好一會,感覺周圍的環境有些陌生,可怕的迷路發生了。因為是夜間行走,視線不清岔路又多造成的吧。人急了有時智商就下降。恐懼了好一陣子,突然想起我不是帶著GPS了嗎!趕緊拿出GPS查看,與正確的軌跡向東偏移100多米。不想原道退回重走,就直接向西取最短的路線靠攏軌跡。當然切過去的不是路的路,是以荊棘叢生換來的。可能在白天這也不算難事。夜里做同樣的事難度可就大不相同。最后來到山頂與牛沖突的地方,那只牛還沒走,看來今夜就別打算過去了。有了帳篷就不怕了,后退幾十米走到一塊稍微平整的路面支起帳篷來。帳篷一側頂在山壁上,另一側懸在空中,這山坡的坡度不會低于60度。好在我軀體躺的位置是人畜行走的凹坑里,不會滾下去。就這樣將就吧。 <br><br><br>5月21日,天一亮大霧中起床收拾帳篷,我看牛還沒走。決定繞行,將背包和自行車抬到山坡上繞過去。總算過了這一關。 <h3><font color="#010101">將自行車藏在一塊大石頭后面,從底下的小路往上看是看不見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路上遇到一伙采冬蟲夏草的藏族年輕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經過驚險刺激的人牛大戰和小心翼翼的一夜,第二天來到了盤盤山埡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上到埡口一看,大片的草坪真是露營的好地方,只是可惜沒用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一路又開始奔向身后的4650米雪山埡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經過5個多小時的跋涉終于到了雪山埡口。</font></h3> <br>下山并沒敢騎下去,主要是下坡有些陡,而且自己的身體太疲憊,控制力不太強怕摔,就一路推下去。到了山的基部,坡變緩,就一路騎下去。 <h3><font color="#010101">遙望山下的峽谷,我即將在峽谷里騎行27公里(GPS事后測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下午2點多鐘來到一個清澈的河邊,這時又累又餓,著決定露營,太累了打死也不走了(多吉勸告不要在這露營,這里氣候多變)做飯吃飯,下午4點鉆進帳篷開始睡覺。</font></h3> 5月22日:一覺到天亮,八點起床,打開帳篷門一看大雪已將帳篷覆蓋了,大地一片白茫茫。收拾帳篷,做飯吃。然后開拔,可是這草原的路在哪呢?原來比較清晰的小路被雪覆蓋以后一點痕跡都沒了,一路就這樣跌跌撞撞的闖過來,過來十多公里雪逐漸少了,路逐漸顯現出來,一路下坡很是爽。中午抵達了多吉大叔的親家,玉龍西的奇米家,熱情接待自不必表<br><br>清晨,打開帳篷門一望,大雪封門 <p>穿越此山需要若干天,穿越100多公里無人區。回程要騎行接近200公里。要在山上露營。這是翻越的第一個山,下山山后露營,夜里天降大雪。</p><p>起來將雪掃掉<br></p> <h3><font color="#010101">還得吃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收拾完裝備準備出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大雪把本來勉強能走的小路也覆蓋上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往哪里走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只好推著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隨著海拔不斷地下降,終于走到沒有雪的地方,又可以騎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又遇到一伙挖蟲草的藏族年輕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我換上藏族服裝與藏族朋友合影。挺像的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太陽出來了,曬曬濕漉漉的帳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終于騎到計劃中的宿營地——玉龍西村一位藏族朋友家里,是多吉大叔的親家。可惜全家人都在山上采蟲草。我要等到晚上才能進屋休息。現在只好在路邊等</font></h3> 上面那棟房子就是我今晚住宿的地方<br> <h3><font color="#010101">主人為我安排的非藏式床鋪</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他家吃飯,真正體驗一把藏族人的日常飲食,常年如一日就是糌粑、酥油茶、土豆泥餡的包子、酸奶。與漢族的飲食沒法比,過于簡單。</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他家的客廳,電視不是用來看電視的,而是放碟片用的。根本沒信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當晚宿住在玉龍西村一家藏族老鄉家里,晚飯時,村里的藏族青年聽說這家來了一位漢族客人,過來好幾位帶來各種食品與我一同吃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然后一起圍坐在牛糞做燃料的火爐旁唱歌、跳舞、侃大山。</font></h3> 藏族家里的爐子燒的都是曬干的牛糞。<br> <h3><font color="#010101">熱情好客的這家藏族老鄉要送給我的冬蟲夏草,我說什么也沒要。</font></h3> 5月23日:決定休息一天,這個時節是藏族同胞上山挖蟲草的季節,一個好手一天能挖50只蟲草,價值1000元。我的房東全家全部上山挖蟲草,沒人陪我。我只好自己到附近轉轉。發現村里有個叫泉華灘的峽谷,門票20元。里面有4個海子(我們叫湖)真是好看極了,五顏六色的湖面和植物絕對與九寨溝有得一比,我由于沒準備,所以只帶卡片機拍幾張,還用高約1.5米高的泉水洗了腳(藏族人說的,而且不能洗臉)。在這里還是觀看貢嘎山主峰的好觀測點。<br><br>泉華灘位于貢嘎山西坡的康定縣貢嘎山鄉(原六巴鄉)玉龍西村,海拔約4000米,屬于高山河谷草甸地貌。東南面是貢嘎山,在泉華灘觀看蜀山之王之稱的貢嘎主峰是絕佳的位置。泉華灘因一種含有大量化學物質的泉水在地表產生化學沉淀而成,長達900多米,寬100余米,依山而下形成8個泉華階地。每個階地上有十幾個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五色彩池,水深40-70厘米,彩池里水草相依,石花點點,疑為瑤池降臨人間。<br><br><br>在村里的小賣部 <h3><font color="#010101">村里的小學</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泉華灘</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泉華灘最上部有一眼泉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可以洗腳,但不可以洗臉。這是當地的規矩。</p></font></h3> 站在泉華灘的泉水沉淀的鈣化石上,身后就是貢嘎雪山<br><br> <h3><font color="#010101">泉眼的泉水向山下流去,形成泉灘</font></h3> <br>5月24日:一早9點又是獨自一人開爬玉龍西埡口,就從我住的房子直接越過公路,越過大河的一座橋進入山谷,向上爬,無休無止的上坡很是折磨人。我也是一路氣喘吁吁,經過2個多小時的堅持到達山頂,這天氣也真是奇怪。我爬山時烈日高照烤人,當到山頂時大霧快速的襲來遮天暗日,能見度只有十來米。本來到玉龍西埡口就是最好的貢嘎山主峰的觀測點,這下我可傻了眼,天氣又變得奇冷。我放下包并從包里取出羽絨衣和沖鋒衣。就在我回眸一瞥時,主峰露出來了。我立刻拿起相機一陣狂拍。一分鐘不到大霧又一次襲來,視線又變得昏暗不堪。等了一會也毫無改變,估決定翻山下去,按計劃奔貢嘎寺出發。大霧彌漫,周圍的參照物悉數褪去,感覺就像茫茫大海一樣毫無方向感。我的GPS這時發揮了作用,分米不差的全部依它導航。一路上熱帶雨林和寒帶植物清晰的分布在山體上,在原始森林里杜鵑花一簇一簇,松樹上掛滿了淡綠色的松蘿。簡直就是阿凡達電影的再現,只是可惜光線昏暗,拍照不太理想。就這樣一路觀賞,一路拍照。于當天晚7點半抵達貢嘎寺。當夜宿營寺里。<br><br><br>快到玉龍西埡口<br> <h3><font color="#010101">站在玉龍西埡口,遙看被云彩遮擋的貢嘎主峰,腳下是一片云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一分鐘不到,腳下的云海就襲上來,變成漫天大霧</font></h3> 這樣的大霧,即使當地向導也不會繼續下去,如果長時間霧氣不散一般都是原路退回。我帶著Garmin 俄勒岡400T GPS并堅信這東西的可靠性,義無反顧的繼續走下去。<br><br>大霧中在水渠旁吃午飯<br> <h3><font color="#010101">前往貢嘎寺途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樹林里掛滿了松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太陽落山了,山里比外面黑的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終于在天黑之前的晚八點到達貢嘎寺。在這里住宿。貢嘎寺主持說,我讓他開眼了。這么多年第一次見到一個人穿越此山的、第一次見過60多歲的老人穿越此山的、第一次見過抗著自行車穿越此山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我住的房子。那天整個貢嘎雪山就我一個人在穿越,所以貢嘎寺住宿也就我和主持、喇嘛三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我的床鋪</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寺廟外面的大山</font></h3> <br>25日一早從寺里出發,經過三個小時的上上下下的享受來到上子梅村,說是村,其實只有7戶人家,在一位漂亮的女主人家里喝水休息閑聊一會。又開始翻閱子梅埡口。這一路全部是盤山公路,走的人很崩潰,(正常人走需5個小時到頂)下山后到了上木據,GPS記錄全程走行投影距離114.7公里,歷時56個小時。<br><br>從貢嘎寺出發,下一目標上子梅村<br>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黎县|
文安县|
安福县|
彭泽县|
韶山市|
芷江|
南阳市|
张掖市|
屏东县|
高碑店市|
阿拉善右旗|
甘谷县|
吉木乃县|
介休市|
太湖县|
亳州市|
余姚市|
长丰县|
塔河县|
樟树市|
白城市|
岢岚县|
东海县|
奈曼旗|
阳原县|
新源县|
南郑县|
通城县|
吴江市|
黔南|
红河县|
兴山县|
临江市|
抚宁县|
越西县|
东乡县|
台南县|
乐安县|
清水县|
沭阳县|
石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