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為弘揚民族精神,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萊陽馮兆俊、孫吉民、陳虎毅、黃建省、劉民熙、藍書祥6名盲人藝術家~既膠東大鼓傳承人,將于6月27日晚7點在水沐花園小區廣場(御龍灣小區路北)舉行專場盲人說唱(膠東大鼓)大型非物質文化遺產演出晚會,其中三人上過央視《星光大道》欄目,萊陽愛心大使崔立東也來本次晚會奉獻演出,由上官主持,希望大家前來觀賞。</h3><h3> </h3><h3></h3> <h3>萊陽盲人說書 最后的樂隊</h3><h3> 盲人說書流行于過去萊陽廣大農村,具今已有近三百年的歷史了,它以民間佚事作為說書的重要題材、以盲藝人口傳心授為傳播途徑,在民間頗受人們喜愛,極大地活躍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和淳樸的鄉土氣息,因貼緊當時生話現實而深受萊陽人們喜愛。“盲人說書”是萊陽人民的無形文化遺產,是萊陽歷史積淀的結果之一,是具有一定廣泛性和突出代表性的民間文化遺產。他們以喜聞樂見的民間故事為題材,通過加工提煉,使故事情節生動活潑、通俗易懂,形成了獨特的風格。盲人說書,“盲”只是其最顯著也最本份的外在特征,人們更關心的是“說”與“書”。樂器除鼓外,還有二胡、三弦、四弦、镲、鐃、鈸、梆子、梆板等,后來也融入了一些西洋樂器。內容與評書無異,多是三俠五義、水泊梁山之類,或忠臣孝子、或才子佳人,或公案、或演義,也有神話傳說、舊聞軼事。主要是說和唱,通過說唱來交代故事,捕繪人物,渲染氣氛,說的親切,唱的動聽,其特點是簡便易行,一兩個人,一兩件樂器,甚至一個人帶著擊節鼓板,不需化妝,不需行頭,走到那里就說唱到那里。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北方,一些走村竄戶說書匠很多,其中不乏有些盲人也成了流動的說書匠,當時人們稱之“瞎子說書“,在那時農村文化比較貧乏的時期,哪個村子里來了盲人說書,老鄉們就像過大年一樣,歡天喜地,好一派熱鬧。盲人說書歷史久矣。秦漢宮中“瞽史”既為盲人,能唱會算,后流之民間,唐宋成型,明清日盛,成為盲人謀生裹腹的生計。他們或一人或兩人走街串巷,唱的是三國、水滸,說的是家長里短,更有那忠臣孝子、才子佳人、市井新聞,隨手拈來,不一而足。討些零用,混個熱湯,居無定所,走風去雨,可謂艱辛倍至。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紅火一時,萊陽“瞎子說唱”,音調高低變化很大,高亢又婉轉,十分豐富動聽,此后便被繁雜多樣的現代文化形式所覆蓋,基本處于堙滅狀態。現偶爾出現在鬧市一角的乞丐盲藝人,雖是此藝之延續,但也以影響市容而面臨取締。對觀者而言,盡管乞討盲人與時俱進,摻進不少流行歌詞以迎合路人,但贏來的多是憐憫與譏笑。挖掘與保護民間藝術,不能讓它們從我們的世界上消失。讓我們一起來保護它!</h3><h3> </h3><h3></h3> <h3>萊陽市藍天愛心義工隊前幾天通過走訪慰問這幾位老人,知道他們生活特別艱辛,對他們堅持不懈的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那份執著而感動,特為他們舉辦一場大型公益演出,免費安排6位老藝人住宿及本次活動的其他事項,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揚光大。</h3><h3></h3> <h3>活動現場將由萊陽著名書法家周國、季磊、遲桂春、蓋玉儉、畢建高、于瑞茂、陳愛玲、姜維元等8位書畫家奉獻書畫作品用于現場義賣,所得款項當場全部贈送6名老藝人。</h3><h3> </h3><h3></h3> <h3>萊陽市愛華家電音響城大力支持本次活動,免費提供音箱、燈光等設備。</h3><h3> 畫家王勵均也為這6名老藝人送來溫暖,安排他們在蘋果園藝術主題酒店免費就餐。</h3><h3> 希望看到此文章的朋友多轉發,讓更多人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讓中國特色、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發揚光大,傳承下去。</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淳县|
慈利县|
青冈县|
宜丰县|
宜君县|
怀柔区|
当涂县|
青神县|
辽宁省|
武隆县|
日土县|
龙胜|
乌什县|
奉化市|
沂南县|
深圳市|
大关县|
天祝|
鄂伦春自治旗|
平昌县|
屏东市|
通州区|
宁陕县|
八宿县|
图木舒克市|
洮南市|
海丰县|
卫辉市|
鹰潭市|
庄河市|
延边|
新和县|
潮安县|
重庆市|
五指山市|
宁德市|
汪清县|
富平县|
濮阳市|
望奎县|
元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