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圖文:良士瞿瞿</h3> <h3><font color="#010101"> 東山,一個舟曲人地理意義上的區塊。俗言“東山五地方,四十八大莊,七十二小莊,不算李家莊",這實屬傳說夸張。</font></h3> <h3> 昔時東山過度的荒蕪也是該地區人類活動最早的見證,資源的耗盡使人們窮于世代,如此便有了東山猴之說,還順便成就了多少揶揄人的笑話。</h3> <h3> 現在這個很名氣的地方在步過改革開放奔小康的歲月,煥發出她獨有的光彩。在這個夏季,就讓我們走進東山,認識東山。</h3> <h3><font color="#010101"> 縣城向東順山勢蜿蜒而上,過了馬蓮坪便是心桃口。我寧愿他是心跳口演化而來的地名,站在他的緣端,一股寒氣直透脊梁,向前一步,你的元魂會循化成遠處曲折的山路。巡視遠方的縣城,斜陽下原來她是這般迷人,遠遠望去豁然一個大大的X,美與不美自在你的心田。</font></h3> 東山的首端屬于城關鎮的馬蓮坪村,因城關好多耕地在其周圍而劃歸城關鎮。順坡而上嶺端還有東半山村,與西半山村遙相對望,上面還有牛圈骨堆,也許是東山最高的自然村了。 <h3><font color="#010101"> 轉過幾彎,沒水山之濱,綠意盎然,此時的你決難將此處與缺水關聯。古來此地因無水而得名,現在的綠得益于生態的改善和大自然的恩賜,當然人工飲水也解決了方園住民們千古難事。</font></h3> <h3> 沒水山村與石磊村遙相呼應。坐落于綠樹蔭掩之中,這對主人駕馭的耕牛更能體現東山人勤奮努力團結奮進的精神,故且稱它為東山的深圳奔牛吧。</h3> <h3> 何以謂東山五地方?井坪、弓子石、坪里、石家山、中牌者也。要說村莊數那也是夸大了,對于沒出兩河口的古人來說,行腳的確也要一天路程,但現代交通即是曲路迢迢也不過兩小時洞穿。</h3> <h3> 當然對于山大溝深的舟曲要找這樣一塊相對平緩的塬地也是很難,翻開舟曲地形圖你會發現這一塊等高線較疏,色塊較淺的區域就是東山,環視周圍則是密針走線,其實就是斷崖削壁,深谷峽河。</h3> 與東山隔白龍江相望的南山沒有這么平緩。遠處的姚家楞,云臺村纏繞著那獨特的云田絲帶,以其另一種風韻綽姿彰顯著人世間美色,與夏日東山相映成輝,共享河山。 <h3><font color="#010101"> 石磊村農莊彩燈映襯于藍天之下,杏旗在望,召呼遠客可來識我。農村“三變改革”中各類合作社如雨后春筍,在這個夏季里競爭相成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這是東山最好的世外仙苑井坪,四面環嶺,方圓無水,只因前邊樹叢中僅一眼深井,滋潤周圍的百姓生活之用,天旱不枯,雨天不溢,因之而得名井坪。</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田野似絨,思緒在波濤間恣意蕩漾,一味清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鄉道彎彎,亦如綠海里開辟的一抹浪縫,他的遠端是否依然美倫美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小村寧靜依偎于母親的懷抱,幾株大黃豎起無聲的點贊,遙遙駐立。</font></h3> <h3> 東山在不遠的過去是苦焦的代名詞,被視為沒柴沒水一輩子窮困潦倒的地界,在那個基本刀耕火種生活的年代,至少沒人愿意將姑娘下嫁此地,只能就地解決,因此而整個東山都有親緣關系糾葛。</h3> <h3><font color="#010101"> 許是為夏而醉,臥于盛極而衰,或是太愛這深沉大地葡伏而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不忍打破宇宙的寧靜,驕陽下靜靜的村莊無言著自己的前世今生,讓人世間默默體味會意此刻的靜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藍天為鏡,山川作衣,嫁與東風,一塵無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拐過一彎便是楊德的故鄉上灣村,淹于綠海不知深處,如同楊德那幕古老的傳說,勾連人們無限遐想。</font></h3> <h3> 盛夏中的下灣村,似是拳師楊德綁日成真,一抹紅霞凌空而瀉,撫摸熟睡的嬰孩,讓人久久不忍離去。 </h3> 要說楊德的傳說,那也是東山文化中口口相傳的一朵奇葩,據說楊德為一拳師,但功夫了得,能縛日定時,改變晝夜,為百姓延長農忙時的白天,亦能降魔除妖,能與鬼神戰斗。這與傳統中華文化中夸父逐日、后羿射日是一脈相承的,也折射出中華民族發展過程中泛神色彩,沒有宗教派別,以人為天的傳統人文思想光輝。 如今彎里村背后某個仙洞還被杜撰為楊德的功夫秘笈藏匿之所,就讓它成為人們心目中理想的寄托,這些文化瑰寶也算是給夏日東山增添一道亮麗風景吧。 <h3><font color="#010101"> 誠然,連老天爺也得</font>幡然悔悟,時代不同了,在奔赴小康的大道上,東山健兒亦是時代弄潮兒,告別貧窮,活躍于社會大舞臺,合奏一曲新時代的樂章。 那些不快往事的腸腸肚肚都在逐漸淡出歷史舞臺,代之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過了下灣村便可順弓子石梁下行,可見識撼人靈魂的灣里大谷地,遠端血染的傷口緩緩而下,成就了亞洲著名的泄流坡大滑坡,世世代代給山下的人們以挑戰,使人不單臣服于大自然,更激發人們譜寫改造自然,戰天斗地的壯麗華章。</span></p> <h3><font color="#010101"> 這里是圍繞曳流坡周圍的幾個村之一的青崖頭村,</font>不屈智慧的東山人繪制繞梁纏天的銀絲帶,仙揚神飄,人間鮮見。</h3> 這便是人們常說的泄流坡村,在外人的思維中那是一個坐在滑板上的村子,被巨大的滑坡擠到山腳臺地上。面對兇險的大自然,人們依然選擇了堅守。山之高有人征服,地之險不離故土。如今這個村在扶貧攻堅中整體搬遷到虎家崖村,所有舊房整體拆除,增經造訪該村一探究竟的愿望也落空了,標志一個時代的結束。在舟曲這種整村遷出舊地的村還有幾個,希望人們的生活都是越來越美好,如同這東山之夏,生機盎然,持久綿長。 眼前的景象是不是有秦萬里長城遺痕的聯想阿,它是泄流坡大滑坡的分水嶺,西邊泄流坡滑坡,東邊是真節滑坡。中華文明的發展史也可以說是一部黃土流失史,在這里可見一斑。做為黃土高原一分子,在漫長的造山運動中黃土層不斷流失入東海,如今只有東山坪定等少數地段還殘留著些許黃土層地貌。 遠方的縣城和近處的滑坡被波光瀲艷的白龍江連結,不太遠的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是這一滑坡阻斷白龍江造成堰塞湖,蓄水上淹到縣城。這個不定的滑坡體也給縣城和上下游的安全造成一定威脅,現在環境保護有了一定的改善,或許那種災難不再發生。 這是泄流坡周圍另一個村白家山村,關于她我不能提供更多信息,但在我心目中也是一個村堅強的典范。 管家山村也是滑坡邊上一個小村,居山梁而住,現遷往虎家崖村。有時間造訪一下這即將消失的仙境,就今年夏天吧。 生活在這個圈上有泄流坡、青崖頭、白家山、管家山四個村,費這么多口舌就是因為他們是東山人與天斗與地斗的壯麗詩史,面對她們我只能以謳歌報之,舍此無它。 由此向東就是真節大滑坡,溝底的村落就是真節村,住有王房桑奐四姓百姓,面對嚴酷的自然環境,卻有天生經營生意的傳統,曾經活躍在黑河南坪這條茶馬古道上的真節馬幫后來有部分在南坪縣落戶,也就是現在的九寨溝縣,營商有道,遠近聞名,前幾年還投資尋根,和真節村聯合修訂家譜,為東山家譜文化發揚廣大添彩。 <h3> 東山的廟宇文化是處可見,每村都有一個龍王廟以及婆婆廟,以示人們祈求風調雨順,人丁興旺的美好愿望。</h3> <h3><font color="#010101"> 東山鎮政府隱掩于遠處的密林中。枕遠山,面麥海,枯樹單立。</font>一曲無聲的原野之歌,余音裊裊,曲斷絲連。此時自拍的你是樹矣,樓矣,人矣......</h3> 鎮政府周圍是魯羅二姓居民,分別為羅家村和魯家村,亦屬于黃土高坡上的一抹西北風吧。 鎮政府的東北角是奐家山,這是一個環保意識很強的村子,遠在文革時期上學路過這里時總能看到村前村后綠樹蔭掩,在那個時代很是難能可貴。 <h3><font color="#010101"> 奐家山旁就是大楞口,大楞口西望,烈日下的山影重</font>巒迭障,亦真亦幻。此處為東山中段分界點,正好將東西分成兩半。</h3> <h3><font color="#010101"> 大楞口向東,李家莊、店子灣、坪里、溝家灣、石家山盡收眼底,直到天界處蔭掩于云霧中的格楞梁影影綽綽,向你招喚。</font></h3> 關于李家莊、店子彎、坪里、楞里、果園村各自的特色這里不能提供更多信息,有待大家共同的認識。在這片開闊的緣地上,坪里學校曾是東山人才的搖籃,上世紀從這里走出的50乃至90后,都成為不同階段舟曲建設的中堅。后來在集中辦學時撤并初中保留小學,近年又醞釀恢復初中。歷史就是重復,希望坪里學校能恢復往日的輝煌,為東山培養更多的人才。 坪里一過轉向東南,這里便是轉燈的故鄉---石家山。轉燈是東山民俗文化的另一朵奇葩,源自唐宋,是從古代人民生產生活中演化而來的一種蘊含祭祀、文化、娛樂、戰訓、生產、生活等多種元素的綜合民俗活動。 每年春節當地群眾都舉辦燈會進行踏苗活動,借以保護開春后莊稼不受春雪霜凍,保護生產,在這個意義上說是為生產而產生的民俗活動。但整個過程又含有祭祀神靈先祖,融合燈會、鼓樂、轉燈踩字等文化元素,祈禱來年五谷豐登,國泰民安,轉燈中所用的排陣布局、四門八向又蘊含古代兵戰的陣型成份,也是習文練武,保家衛國的烙印。 東山轉燈的唯一性在于它在黑夜的雪地中憑借四門所扎的燈為方位指示,由頭人領燈人帶隊,如同在茫茫宇宙里游走的一彎燈龍,后人跟著前人隨鑼鼓的鼓點依曲前行,踏出一幅天繪的篆字圖形,字字不同,分毫不差。而領燈人不一定文化高深甚至目不識丁,令人不可思議。轉燈的另一特色是家什隊伍以多人雙排競爭的陣勢鼓樂,氣勢磅礴,動作張揚,狂放不羈,力道十足,場面震撼,攝人魂魄。 東山轉燈與縣城正月十九的迎婆婆松棚燈會一道,可以說天下無二,領受非物質文化遺產實至名歸,受到國家發掘保護,活動與當地龍神祭祀掛鉤,將會長久不衰的傳承下去。 轉燈的古鄉石家山還有另一個文化元素----韓龍正傳奇,人們口口相傳的傳奇故事中韓龍正被塑造成一位智慧超群,擠富濟貧,不怕權貴的傳奇人物。對此韓龍正后人表示不能認同,認為這是對韓龍正個人的曲解,傳奇有將其描畫為市井無賴之嫌,有失顏面,應該正本清源。 對此應該正面積極看待,韓龍正傳奇已經不是一個個體,升華為一個文化符號,屬于石家山人,也屬于東山人,亦屬于舟曲人。人們只所以口口相傳歷久不衰,就是因為他是一個智慧的化身,承載了勞動人民渴望社會公平,歌頌正義,向往美好生活的理想化身,這也和中華文化一脈相承。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更應該發揚廣大,不應狹義的糾結于某個人某件事上。希望更多的人能挖掘這一文化遺產,不要使之失傳。 東山文化的買點很多,上世紀80年代,東山一個小村子竟然演義起三拜九叩名曰周禮的“經典”來,他們雖然是一群農民,但禮樂禮儀,一應俱全,有模有樣,雖然落后于時代,但又不得不驚詫于周禮的生命力和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現在隨著那一代人的離世,這種帶有濃厚歷史色彩的文明遺痕也隨之流失在歷史的長河里 。 曾經的傳說,東山人被“油客”,所有的貧窮竟然讓一瓶油裝盡世俗偏見,但細究起除卻揶揄之外,又如何不蘊含著東山人雄辯、鬼才、猴精以及以尚理為人呢? 如今一個大時代的結束,貧窮這頂帽子似“今人棄冠”潮流一樣甩進歷史垃圾堆的時候,隨便某個場合有人拉“油客”笑話,立馬會有不止一個理直氣壯的應聲者。 今時今日,東山人對“油客”的稱謂已不再是諱莫如深,而是有些許驕傲的面對。作為抖包袱者又何償不是以一種善意的敬重呢。 <h3><font color="#010101"> 過了坪里便來到格楞梁,身處梁上,極目西望,</font>群山逶迤,遠處“有廣緣沒格子”的傳說漸行漸遠,只有林濤的壯美在落日余輝里愈顯嫵媚。</h3> <h3> 格楞梁涼爽的夏意輕拂虔誠者的心靈,風不吹,云不移,你只需在這夕陽的靜默里感受無言的云空,凝固時空,享受東山落日的禮遇。</h3> <h3><font color="#010101"> 妖霧重重,身臨其境,實感靈魂的洗滌,感嘆大自然的偉大,就讓這神秘面紗多纏綿吧,這壯美巍峨的河山是怎樣的多姿爛漫。</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格楞梁朝東,便是中牌的地界,這片叫山里的綿綿林海,背書幾代人數十年努力,如今終于披上綠裝,成就了美美河山夏日夢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中牌谷地東西走向,那是一塊砂石膠泥滲和的貧瘠土地,這里的人們從遠古走來,與整個谷地緩緩下滑,和歲月同行,默默耕耘,奮力前行。</font></h3> 遠處的村落名叫暖泉村,因山崖腳一股泉水正對太陽沐浴,溫暖如春而得名,這里條件更艱苦點,但村民尤其是年輕一代十分出色優秀,走南創北,做好自己的營生,據說村里很少光棍漢,這在偏僻山區絕對是一個小小的傳奇。 綠樹蔭掩下的瞭洞村也是一個注重生態的小村,如今更是讓人心儀愛憐。 東山文明甚是久遠,格楞梁遺留的海貝化石把我們拉向了蒼海桑田的史前,下莊村出土的文物陶片印證東山有仰韶文化的遺痕,史料的缺失使我們不能勾勒東山人類活動的軌跡,太多的迷等待東山后人的破解。 <p> 5.12地震中新生的下莊新村現在和牙地村合二為一,共同見證著國家的繁榮昌盛和人民生活的節節攀升。</p> 舟化公路為人們詮譯著天路的注腳,拆出一絲倏遠的鄉愁,讓你拿不準是贊嘆,還是驚嘆!<br> 她連結著張家、韓家、尹家、毛家、謝家五個村,也是東山鎮最東端的幾個自然村,與鄰縣宕昌的化馬鄉隔河相望。 <h3><font color="#010101"> 尹家谷地渡過春天,在這個盛夏為你炫耀,你可貪婪,亦可哭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與松崖大山相視,云蒸霞蔚,流云忘年,清風癡情,藍天失憶,有誰能自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大楞梁上感受晨起的太陽風,雖仙山蓬閣不過如此。</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歡呼吧!跳躍吧!無論是得意忘形抑或是如癡如癲,都為你---我值得驕傲的東山。也許這樣的自拍才能釋放此時的情懷。呵呵......</font></h3> <h3> 夏晚長空,天如冰玉,彩云追日,格楞梁作枕,洗滌一天的疲憊,這一夜的夢一定身輕心空。</h3> <h3> 東山的村名大多冠之以姓,這跟他們居住戶有關,大多數居民自認為來自大槐樹下,每一個村就一兩個姓,因此以姓為村名,很少雜姓居住,人口亦比較稠密。舟曲山后至上河一帶都有由此遷徒出去的住民,偶爾還有尋根尋祖的事發生。</h3> <h3><font color="#010101"> 要說東山的苦難,不太遠的記憶中依是那打柴路上的艱辛和危險。</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花兒崖---歲月無痕,記住了多少苦難和歡樂,且留住了一代人史詩。今天人們再也不用翻山越嶺去為一捆柴而與生命相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東山之路也是人生的縮影,坎坷曲折而風光無限,就看前行者以什么心態對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宛如人生巨大的問號,在山之巔,在河之濱!答案何方?</font></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中牌大緩谷,仍然不忘那首小曲:鄉音依稀舊,村廓掩白墻,犬寧人不見,碧玉下斜陽。哦哦,這就是那</span>魂牽夢繞、越老越想去的故鄉。</p> <h3><font color="#010101"> </font>家門前的這塊名為厚坪的童年地,從我咿呀學步學語起,就是我每天出門第一眼唯一,與吾同樂同喜,今時的厚坪,更綿長了才下眉頭又上心頭的鄉緒。</h3> <h3><font color="#010101"> 東山的生命別致的頑強,只要有陽光就會無限燦爛,張揚出勃勃生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東山,一不留心就會迭進童話世界,那么的迭巖起伏而魅麗多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當第一縷陽光喚醒沉睡的東山大地時,陶醉與無聲的你是否會融化進山魂里,盡情沐浴太陽風的溫暖懷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生為東山子民,長于斯,深深愛戀著故鄉的草草木木,總覺得她無處不在的絢麗,即便是一抹彩虹也能記憶于心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誰能懷疑梭山煙云就是為夏之禾而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東山之東的盡頭可以遠眺鄰縣柳家灣大峽谷,岷江穿谷東去,高速公路與鐵路膀身穿腹而過,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即便是崇山峻嶺亦瞬間過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夏日的東山,似醇酒,如迷藥,此刻的我不能自己,瞬間就這么永恒,以至多年后還能品味當時當地的心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走過一山,走過東山,接受一次大自然的洗禮。東山之巔,還有如迷如漓的破事,等待著探尋者的足跡,去為她崔眉折腰,風流無限......</font></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利县|
城步|
平罗县|
什邡市|
屏南县|
樟树市|
宜春市|
尼木县|
洞头县|
谷城县|
张北县|
金湖县|
南部县|
油尖旺区|
克东县|
滁州市|
鱼台县|
元谋县|
阳城县|
云和县|
石狮市|
西丰县|
浦东新区|
三门县|
屯留县|
辛集市|
崇信县|
红原县|
南充市|
句容市|
通化市|
报价|
新平|
库车县|
庆城县|
舞阳县|
沂源县|
东丰县|
德昌县|
安泽县|
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