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安吉游戲”學習之旅

華小卉

<p class="ql-block">“安吉游戲,早期兒童學習的革命”公益培訓</p> 緣起 一 <p class="ql-block">與安吉游戲結緣是2013年3月在浙江師范大學參加湖北省園長省外高端研修的20天、其中有一天由杭州幼兒師范學校的黎老師帶領我們第一次走進安吉,第一次聆聽安吉游戲的開創者程學琴老師關于安吉學前教育整體發展與幼兒園戶外游戲開展情況,第一次走進安吉縣機關幼兒園、安吉縣實驗幼兒園、梅溪鎮雙一和橫山塢教學點。當時驚嘆的是本土資源(如家長資源、自然資源)在幼兒園的充分利用、還有孩子們在游戲中的暢快淋漓。</p><p class="ql-block">之后的這些年里我將自己戀戀不忘的安吉游戲無數次將給周圍的人、把自己的對安吉游戲理解和認識通過講座傳播給幼教同行們。這些年一直通過各種媒介和程學琴老師的微信以及安吉游戲公眾號關注著安吉游戲的不斷發展、影響和壯大。默默祝福著“安吉游戲”,內心對以程學琴老師為核心的安吉幼教人充滿了無比的敬意。</p> 二 <h3>非常偶然的機會,我在《學前教育》雜志上看到安吉游戲研究中心發布的安吉游戲公益培訓報名搖號入選通知,抱著試一試的心理,我掃了雜志上的報名二維碼。時隔兩個月,我收到200人的入選培訓通知。</h3> 預習 學習一 <p class="ql-block">出發之前忍不住翻閱了一些關于安吉游戲的最新介紹:</p><p class="ql-block">安吉游戲是安吉縣內所有幼兒園正在進行的游戲課程,這種游戲課程是幼兒最喜歡、最自主、最符合天性、最體現幼年生命本質的一種活動安吉幼教人堅信孩子的游戲有價值、有意義,創造開放的游戲環境和獨創的玩具材料,賦予幼兒自主游戲的權利,而教師只作為游戲的觀察者與支持者存在,師幼在其中彼此理解、信賴、互動互學、共同生活與成長。幼兒在教師完全不干預的自主游戲中自我學習、自我構建、互動互助,充分地體驗發現、創造的樂趣;教師們在游戲中與幼兒默契般地愉快配合,并把游戲精神滲透到了幼兒園教育的所有環節中,體驗著發現、了解、支持幼兒的樂趣,不斷有所領悟、有所進步,樂在其中,從未有過的職業幸福感與使命感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安吉游戲體現出的投入、反思、冒險、喜悅、愛,極大的感染了前來參觀的國外幼教專家與教師,從未有這樣一種產自中國本土的教育文化讓他們如此震撼,安吉游戲已會同國外知名專家學者共同起草了《安吉游戲國際推廣計劃》,并在麻省理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7所大學和9個社區中心及谷歌、斯坦福大學幼兒園進行了專題演講,來自各大洲的幼教工作者與教育機構及政府部門前來咨詢并表達了加入安吉游戲的意愿,安吉游戲國際試點園已在美國威斯康辛州、加利福尼亞州及麥迪遜市正式落地,隨著“一帶一路”的蓬勃發展,“安吉游戲”也正積極籌備“一帶一路”部分國家試點園區,更多試點園正在籌備中。</p><p class="ql-block"><br></p> 學習二 <p class="ql-block">隨著安吉游戲國際影響力的建立,各國的專家與學者不斷前來安吉常駐并熱衷于安吉游戲的學習與研究。安吉游戲的理念契合了當前幼教理論的發展方向,獲得了大量國內外幼教專家與教師的認可。2014年榮獲國家教育部首屆基礎教育成果一等獎。2017年5月教育部在安吉組織全國學前宣傳月活動,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建設兵團的教育廳分管廳長及業務處室負責人和教育部36個幼教實驗區負責人,在安吉參觀學習、推廣“安吉游戲”經驗。2018年浙江省教育廳發文為落實成岳沖副省長關于“學習推廣安吉游戲”的批示要求,全面推進幼兒園課程改革,全面提高保育教育質量,決定在浙江90個縣,各縣、市、區設立1家“安吉游戲”實驗園。2019年5月300多名來自20多個國家的國際幼教嘉賓和國內幼教學者、一線幼教實踐者參加了第一屆“安吉·真有戲”國際研討會。</p> 學習三 <p class="ql-block">安吉游戲”經歷的三個階段:</p><p class="ql-block">第一階段:放手游戲 發現兒童 改變兒童觀</p><p class="ql-block">?改變室外場地環境,為幼兒提供具有自然、挑戰的游戲場所;</p><p class="ql-block">?調整游戲材料投放,為幼兒提供能自主掌控的開放性游戲材料;</p><p class="ql-block">?改革幼兒園一日生活時間安排,為幼兒提供充分的自主游戲時間;</p><p class="ql-block">?確立教師的兒童游戲觀,給幼兒游戲的自主權;</p><p class="ql-block">?調整教師角色,學習過程觀察和客觀記錄幼兒的游戲行為;</p><p class="ql-block">?開展家長培訓,使家長在游戲過程中發現自己了不起的孩子,支持幼兒園游戲。</p><p class="ql-block">第二階段:解讀游戲 理解兒童 改變教育觀</p><p class="ql-block">?提供幼兒自主表達游戲的機會,教師通過傾聽繼續發現兒童;</p><p class="ql-block">?改革一日生活的活動組織方式,在一日生活中滲透游戲精神;</p><p class="ql-block">?開展案例式游戲教研,對照《指南》解讀幼兒游戲中五大領域的發展;</p><p class="ql-block">?繼續家長培訓,使家長發現游戲中的學習,認識游戲是幼兒特有的學習方式。</p><p class="ql-block">第三階段:回應游戲 追隨兒童 改變課程觀</p><p class="ql-block">?學習捕捉游戲中的幼兒學習契機,把握回應游戲的事宜時機與方式;</p><p class="ql-block">?嘗試生成與《指南》目標一致的教學,推動幼兒基于游戲的深度學習;</p><p class="ql-block">?繼續家長培訓,讓家長領悟游戲的課程價值,初步形成與幼兒園的教育合力。</p> 抵達 <p class="ql-block">2019年6月22日下午兩點我順利抵達湖州站。滿懷激動與希望投入即將開啟的安吉游戲再學習。</p> <h3>坐上湖州開往安吉長途汽車站的大巴,映入眼簾的是一路的青松和翠竹、連綿起伏的山坡上長滿婆娑起舞的綠植、待車靠近,吃驚地發現是滿山的竹子、粗的細的挺拔著不斷被拋到車后。勿怪我們來到學習報到酒店、出門就看見““竹鄉特色街”。竹鄉,名副其實哦。同事我也回想到程學琴老師去年到武漢在華中師大大學分享的時候、說到的安吉幼兒園曾經全面開展本土資源在游戲活動中的運用、用“竹天竹地”來概括。</h3> 隨問隨答 <p class="ql-block">報到的檔口接受了兩名研究生的錄像采訪:1、您對這次學習充滿哪些期待?2、您來安吉學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稀里糊涂地隨口做答了,但情急之中的回答一定比較真實。希望后期能夠看見自己的這段視頻,也非常期待明后天的安吉游戲學習與下園觀摩之后,能夠驗證自己的回答,并帶著這樣的答案再出發。</p> <p class="ql-block">這是這次公益培訓的活動安排。</p> 學習記錄 <p class="ql-block">以下記錄兩天半的學習隨筆(關鍵圖文、重要印象與關鍵詞)</p><p class="ql-block"><br></p> 第一場 <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2019年6月23日上午</h3></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安吉游戲發展歷程</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主講:安吉游戲研究中心主任程學琴</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再見程老師還是那么的熱血滿滿、激情四射。題外題外)</h3><h3>安吉游戲是堅定不移地落實“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結果。</h3><h3>安吉游戲是堅持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不斷反思實踐的人結果。</h3><h3>安吉游戲19年把游戲權利還給孩子的革命:2000年之前小學化、無游戲;2000-2008年功利主義、形式主義、假游戲;2009年以后回歸天性、真游戲。</h3> <h3>安吉游戲的生態系統:</h3><h3>1、兒童、老師、行政員、家庭、社區和政府都互相由愛、冒險、喜悅、投入和反思定義的關系被連在一起。</h3><h3>2、利益是緊密相連的、并非自上而下的執行模式。</h3><h3>3、幼兒園影響小學(讓小學幼教化)</h3> <h3>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說安吉游戲</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什么是真游戲?</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真游戲就是真學習,也是每個兒童的權利。真游戲是兒童和老師一起成長的奠基石。我們在發現兒童、兒童在發現世界。</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在這個條件下,一個老師、一個家長、一個社區和一個國家才能真正的支持兒童的發展。</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安吉游戲精神:追問到底、解決問題。</h3> <h3>華愛華教授說安吉游戲</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追問到底、發現真相</h3> <h3>從游戲中發現不一樣的兒童</h3> <h3>用最大限度的自由和最小程度的干涉來實現“解放兒童”</h3> <h3>安吉游戲革命的過程也是幼兒教師改變兒童觀、教育觀和課程觀的專業成長過程。</h3> <h3>程學琴老師講座結束后,迅速被粉絲團包圍,雖然我做了看客。心里默念:真好!</h3> 第二場 <p class="ql-block">2019年6月23日下午</p><p class="ql-block">安吉游戲背景下的教師成長</p><p class="ql-block">主講:安吉縣實驗幼兒園園長章潔</p><p class="ql-block"><br></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教師專業成長的核心:兒童觀、教育觀、課程觀的改變</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教師專業成長的主要路徑:教研活動(縣域層面、園級層面)</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教研活動方式:追問到底、回答清楚、尋求真相、落實到位</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教研活動時間的保障:全縣幼兒園每周五下午三點孩子全部離園、留出半天時間給老師們做教研。</h3> <h3>教師成長的三個階段</h3> <h3>第一階段的要求</h3> <h3>第一階段教師的困惑</h3> <h3>第一階段教研重點、主要措施</h3> <h3>第一階段收獲</h3> <h3>第二階段教師困惑</h3> <h3>第二階段教研重點、主要措施</h3> <h3>第二階段收獲</h3> <h3>第三階段:教師困惑</h3> <h3>第三階段:教研重點、主要措施</h3> <h3>第三階段收獲</h3> 第一天學習收獲 <p class="ql-block">今日體悟:</p><p class="ql-block">安吉游戲,是以程學琴老師為核心的安吉幼教人做出來的。在堅信“兒童是有能力的學習者、兒童游戲是復雜的可持續的深度學習”,洗心革面、打破功利主義、形式主義的金殼,一步一步做出來的、悟出來的。</p><p class="ql-block">說,永遠是道理!</p><p class="ql-block">做,才會發現真理!</p><p class="ql-block">努力實踐才會不負此行。</p> 第三場 <p class="ql-block">放手游戲,發現兒童</p><p class="ql-block">——2019年6月24日上午到安吉縣實驗幼兒園觀摩隨記</p> 幼兒園環境 <p class="ql-block">安吉縣實驗幼兒園簡介</p> <h3>生態、自然的游戲天地</h3> <h3>沙水一體</h3> <h3>便利桶</h3><h3>(存放孩子衣帽、水瓶等)</h3> <h3>自在</h3> <h3>能夠自由呼吸的游戲環境</h3> <h3>安靜</h3> <h3>冒險</h3> <h3>小小山坡有無限探究的可能</h3> <h3>這樣的沙水池據說每個幼兒園都有兩到三個。</h3> <h3>廢棄的車子玩起來也有無限的樂趣和秘密</h3> <h3>泥土地就是最孩子游戲的最好保護墊</h3> <h3>投入</h3> <h3>所有材料可移動可拆卸可自由搭建</h3> <h3>專注</h3> <h3>愛</h3> <h3>這樣的洗手水龍頭據說每個幼兒園至少有100多個。</h3> <h3>喜悅</h3> <h3>墻上地上被顏料連為一體</h3> <h3>分享</h3> 游戲故事 <h3>游戲故事</h3> <h3>孩子們游戲后敘述</h3><h3>教師幫忙記錄</h3> <h3>這些游戲故事都是活頁、</h3><h3>放在透明的袋子里</h3><h3>可供孩子和家長取放和閱讀</h3> <h3>我在這里遇上了故事的主人—-一個中班小男孩。他主動向我講述了他的游戲故事、居然跟寫在紙上只字不差,表達非常連貫。臨走的時候他依依不舍地跟我揮手告別。</h3> <h3>這樣的畫和話,活動室墻面隨處可見。</h3> <h3>每一個游戲故事都精彩。</h3><h3>這里面除了孩子們的表現和表達、還有老師的耐心聆聽和及時的記錄。</h3> <h3>觀察記錄</h3> <h3>每個活動室門前是孩子們的畫與話</h3> 追星 <h3>被來自全國各地粉絲包圍的安吉游戲創始人程學琴老師</h3> 第四場 生成性教學活動 <p class="ql-block">反思性分享活動</p><p class="ql-block">上午一小時游戲活動結束后,教師組織大班孩子集中分享、交流和討論。</p> 1、經驗回顧 <p class="ql-block">老師首先選取了一個孩子的游戲故事圖文、展示給集體提問是誰的。然后主角上場介紹自己的游戲故事,之后還有一同玩過這個游戲的孩子做補充。</p> 2、還原現場 <p class="ql-block">隨后老師播放自己抓拍到的這個孩子描述的活動現場視頻。并引導大家針對故事主角講述中關于“球為什么沒有落到輪胎中”進行討論。</p> 3、各抒己見 <p class="ql-block">孩子們各抒己見,憑借已有經驗進行判斷與猜想。在此過程中老師把所有發言權全部交給了孩子們、并配合孩子的的討論會回放視頻。</p> 4、交流反思 <p class="ql-block">交流討論的氛圍特別熱烈,孩子們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還會注意傾聽別人的發言、并不時的舉手表示我還要補充誰誰誰的、或者誰誰誰的想法不太正確。差不多在場的每個孩子都發言了。</p> 第二天學習收獲 <p class="ql-block">今日體悟:</p><p class="ql-block">《畫格子布的小女孩》</p><p class="ql-block">游戲快要結束的人時候我路過這里看到的、聽到的。</p><p class="ql-block">小伙伴說“我今天帶了媽媽打球的東西、“打球的東西可好玩了”,畫格子布的人小女孩回應了一些停頓了一會兒又繼續自己的工作……左手畫出的小方塊、迅速涂鴉完成的填色。</p><p class="ql-block">曾經我們追問過:技能到底教不教?范畫要不要?瞬間有了答案。</p><p class="ql-block">環境、材料都是會說話的老師。</p><p class="ql-block">兒童發現世界、教師發現兒童。兒童發現世界是學習力、教師發現兒童是專業力。所謂共成長。</p><p class="ql-block">手機里存儲的照片與視頻值得回去好好靜心梳理和感悟!</p> 第五場 <h3>2019年6月25日</h3><h3>雨中來到紫梅幼兒園</h3> 幼兒園環境 <h3>紫梅幼兒園每周食譜</h3> <h3>生態泥沙地</h3> <h3>彈簧桶</h3> 我的發現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看似不經意,實則用心良苦的設計。</h3> <h3>最掩蔽的往往是最神秘的</h3><h3>應該也是孩子們最愛的游戲王國</h3> 第三天收獲 <p class="ql-block">每日一悟</p><p class="ql-block">《玩麻將的男孩和他的老師》</p><p class="ql-block">吸引我走近他的是一堵規律排序的麻將城墻。“老師,老師!”在小男孩的召喚下只見身穿白體恤的老師疾步而來穩穩地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準備好欣賞的姿勢)“你看!”小男孩話音剛落,嘩啦啦,豪華城墻突然倒下了一半。老師攤開雙手笑著說:“我沒動!”“我也沒動!”小男孩說。“倒了”“怎么倒了”小男孩自言自語地邊說邊開始搗鼓殘缺的那堵墻起來。就在這個檔口,老師摸摸男孩子的頭丟下三個字“再想想”起身而去。接下來小男孩開始一塊一塊拆城墻,忽然發現新大陸一樣興奮地舉起了雙手。</p><p class="ql-block">剛才的意外、此刻的故意,有聯系?我表示看不懂。</p><p class="ql-block">游戲飽含兒童探究的熱情,</p><p class="ql-block">兒童的學習是復雜的。</p><p class="ql-block">好像只有這兩句話能解釋。</p><p class="ql-block">原來,放手游戲放的是觀察者內心的那些條條框框。</p><p class="ql-block">“閉上嘴”“管住手”“豎起耳”睜大眼”是對兒童游戲的尊重、是給觀察者向兒童學習的機會。</p><p class="ql-block">這里的老師專業起點也許便不高,只是在執行國家關于“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信念不動搖的過程中,學會了放手兒童的游戲,悟出“兒童是游戲的高手、向兒童學習”的真諦。</p><p class="ql-block">聽,是聽到的</p><p class="ql-block">看,是看到的</p><p class="ql-block">悟,才是真實的收獲。</p><p class="ql-block">再見安吉。來過,不一樣!</p> 我的觀察 <h3>游戲后的整理</h3> 第六場 研討交流 <p class="ql-block">談游戲環境</p> <h3>二談游戲材料</h3> <h3>三談安吉游戲關鍵詞</h3> <h3>各方聲音</h3> 返程路上 <p class="ql-block">返程路上回放入園拍到的游戲視頻,覺得要解讀自己還需要不斷學習和修煉解讀兒童的能力。今早睜眼見學習群里各位專家關于案例解讀分享、欣喜看完、非常受益。昨天返程高鐵上也是一路聽同行的伙伴們分享手機里的安吉游戲故事,一個人描述、會聽見來自不同的解讀聲音、真好。真的是旅途多愉快!</p><p class="ql-block">無處人不在的學習更感安吉之行與我的特殊意義。[抱拳]感恩遇見!</p> 學習群里的聲音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學習群里的李老師在安吉縣實驗幼兒園抓拍到的孩子們游戲中起沖突了的兩個片段。</p><p class="ql-block">請看群里專家老師們的各種解讀。</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陳老師群里留言:</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感謝張老師的慧眼,捕捉到了如此精彩的一幕[玫瑰]</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我以為,視頻里的孩子們,表現出了皮亞杰所說的典型的小班幼兒“自我中心”特點:搭墻修路的一組,搭得的理直氣壯;騎車的一組撞墻撞得理直氣壯。都認為自己有理,兩不相讓,于是沖突就發生了。</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欽佩程老師和安吉老師們的智慧,給孩子提供真實的學習情境,充分相信兒童,在沖突性情境中引發認知沖突;通過引導兒童表述自己“心里想的”但“別人并不知道你是這么想的”,讓兒童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從而學習“去自我中心”。</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安吉老師們真是社會教育的高手啊。</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付老師群里留言:</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感謝李老師捕捉分享的視頻,非常有研討的價值!其實不必擔心解讀的對與不對,只有帶著這樣的思考不斷嘗試解讀,才能提升“觀察—解讀—支持”幼兒的能力。因為每個人的已有經驗不同,對孩子的理解程度不同,對于地區的教育文化環境也不同,所以解讀的程度會有差異,但不同視角的解讀會讓理解更客觀!</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光看最后一段視頻時,我首先被拉車的孩子所感動!一個單薄的力量卻敢于面對強大,而且不屈不撓,別的同伴都放手了,他依然頑強的抵抗著,只是因為他認為他們撞倒了他的墻,不能這樣就走了,必須要道歉。他心中有自己堅持的理由,而且無所畏懼的抵抗著。如果是小班孩子,認知靠動作,當表達跟不上思維時,就會用動作來表現,何況時這樣的情境,他已經憤怒的無法用語言表達。基于我的經驗,我覺得老師介入得適時,應為小男孩已經“奮不顧身”了,情緒失控了,再下去可能會出小危險。老師的介入既能同理孩子們,又能引發孩子表達為什么,只是欠缺傾聽和給予兩邊孩子們充分表達討論的空間,發現各自的問題,達成相互理解的默契。其實相互充分的表達和討論是孩子們之間相互理解的重要途徑,也是老師理解事情經過,形成客觀判斷,不斷調整支持策略的機會。所以視頻終止于老師帶著孩子去清理,調整情緒了,但這件事一定不能完,一定要有后續的解決,否則就失去這段學習情境的教育意義------</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反過來如果光看這段視頻只能嘗試著解讀,因為缺少故事背景、孩子的年齡、到底有沒有撞?是誰撞倒的?如果不在場你也判斷不出來。于是我又看了上一段視頻,確實有撞倒的過程,也有兩組孩子拉扯的過程,貌似最后拉的車不是撞倒墻的那輛,但是我也能理解小男孩的行為。他把他們看成一伙的,只要能拉住一輛表達他的憤怒和想法就行。所以這也充分說明孩子學習的復雜性,教師解讀的重要性,教師如果不清楚就要想辦法了解清楚。所以解讀不僅在現場,還要聯系每個孩子的特點、性格、過往的經歷等等,研討的價值也由此充分體現出來,這就可以成為我們教研內容,老師們智慧的碰撞才會讓解讀更客觀,支持途徑更適宜,我們的專業能力也會伴隨著鮮活的教育實例而成長起來。</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所以有能力的孩子背后一定是有能力“觀察—解讀—支持”的老師!當老師越來越有能力適時、及時回應孩子時,孩子的學習與發展會更好!</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最后我很感動李老師的學習精神,主動學習就需要這樣內動力和品質!而且從您捕捉的視頻及表達中,我也感受到你的兒童觀在不斷改變,你能捕捉到孩子讓你感動的時刻,你能發現孩子的想法和品質,正如程老師對你所說:“發現兒童驚喜無限!祝賀張老師發現了!你回不去了”愿我們大家能在研究兒童的這條道路上共同努力!</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以上僅是我的一點看法,沒有看到現場,只是看了兩遍視頻,僅供大家思考。</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在這場沖突中感受到那個哭的孩子:委屈、憤怒,又有些無助。也看到老師對他情緒的回應:我聽明白了……孩子因為被懂得,情緒緩和很多[強]。</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要表揚觀摩的老師沒有介入[強],安吉的老師介入還是過早。(因為孩子還沒有求助)這樣的游戲情境老師抓拍了可以作為游戲后孩子們討論的話題。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肯定會遇到沖突,這是孩子學習的契機,老師們要最大程度的用好這個機會。</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遇到這樣的沖突,老師要好奇:孩子會怎么處理?會用哪些方式解決問題?會不會成功解決?孩子會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什么?<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而不是盡快替孩子解決。</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但是,老師的問題很好:你有沒有說讓他們道歉</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把最大程度的解決問題的機會了留給孩子。</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安吉的老師也一樣需要不斷修煉!</span></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梁老師留言:</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硯?關于沖突的問題非常同意您的觀點,老師還可以再等待。關于女孩兒想參與游戲被拒絕的情景中,由于視頻超時沒有上傳成功,其中的一個細節就是那個拒絕女孩兒但又想參與別人游戲的男生,別的孩子在接納他參與游戲的同時就給他提出了要求:不許搗亂,不許……我想一定是可能就是因為這個男孩兒之前有侵犯他人或不遵守規則的情況,被同伴記住了。當時的勝負由于各種原因并不能說明什么,但這樣的行為一定會對之后別人的態度帶來影響,那么同伴之后的態度就是最好的結果反饋,而只有這種真實的反饋才會對之前有錯誤行為的孩子真正有所觸動!</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張老師在群里的留言:</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看到大家對一段段視頻引發的解讀,太精彩了!謝謝大家的分享!也可想見放手游戲之后的安吉老師的專業成長了。這樣的學習和研討形式才是有效教研。安吉研究團隊高質量高效率的工作也是不同一般。安吉之旅,不虛此行!感恩程老師為我們提供的學習機會!感恩各位同仁的無私分享![玫瑰][玫瑰][玫瑰]</h3> <p class="ql-block">程老師,我很好奇: 昨天那位倔強的小男孩,他當天的“游戲故事”里講了什么故事?老師的觀察記錄里是否采摘了這一段?游戲之后的分享,有沒有討論這一段啊? 這個班其他孩子在遇到類似情境時,會有哪些反應?大家比較認同的方式是什么?[調皮]</p><p class="ql-block">因為我想知道,小男孩的行為,在他是常態還是偶發?他對于“規則”的理解是什么樣的。謝謝</p><p class="ql-block"><br></p> 思考才開始 <p class="ql-block">追問到底,發現真相。</p><p class="ql-block">安吉游戲的精神和精髓。</p><p class="ql-block">學習結束了,思考才剛剛開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幼兒園自主游戲觀摩后,作者接受安吉游戲研究中心工作人員的專訪</p> <p class="ql-block">圖文作者:華小卉</p><p class="ql-block">關于轉載說明:任何人使用請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感謝理解!</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连| 米脂县| 通海县| 阜新| 西华县| 商河县| 剑阁县| 海兴县| 昂仁县| 巴林右旗| 新民市| 正镶白旗| 阿拉善左旗| 乌兰浩特市| 麟游县| 盐城市| 廉江市| 嘉兴市| 普兰县| 临洮县| 房山区| 东安县| 二连浩特市| 绍兴市| 尚志市| 闵行区| 泊头市| 山东| 同江市| 莫力| 津南区| 嘉禾县| 紫阳县| 普洱| 大埔区| 海南省| 明光市| 凤冈县| 黄浦区| 方正县| 泗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