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6月17日,在縣教育局教研室鐘敬華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開啟了“山東省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培訓”的體驗之旅。</h3><h3> 此次培訓,主要針對四至六年級的語文教材進行解讀。講座的專家、老師們分別從新教材的體系結構、內容編排、教材的主要特點及使用建議等作了詳細的分析和講解,使我們更深一步地了解新教材的特點,明白了如何使用教材、采用什么樣的方式教學更恰當,讓我們對統編版的教材有了更全面的認識。</h3> <h3> 首先,山東省教科院語文教研員---李家棟老師,就如何使用好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確立了五個意識。</h3><h3>1.國家意識</h3><h3> 2.學科意識</h3><h3> 3.教材意識</h3><h3> 4.學生意識</h3><h3> 5.研究意識</h3><h3> 李家棟老師說:“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其中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雙線組織單元。一條是‘內容主題’線,一條是‘語文因素’線。語文因素包括語文知識、語文能力、學習策略、學習習慣等。這些點有淺入深、由易到難、分布在各冊、單元首頁、課后練習、語文園地。”</h3><h3> 縱觀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不難發現,新教材更注重整體教學,以專題組織單元,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們在備課時,要注意把握每組教材各部分內容之間的相互聯系。若想教好學生,首先自己要吃透教材,并進行與之相關的閱讀,才能在此基礎上使用好教材,讓教師真正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h3><h3><br></h3> <h3> 李老師還提到:讀書為要,構建精讀、略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課程體系,引導學生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h3><h3> 統編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先生在2018年全國教材培訓會議上明確提出:統編本語文教材有什么特色,最主要的就是“讀書為要”,“新教材專治不讀書”。</h3><h3> 可以看到,新教材中專門為閱讀設立的---“和大人一起讀”、“快樂讀書吧”、“課內拓展讀”等板塊,都在告訴我們閱讀的重要性,尤其是針對學生們的閱讀方法,多位專家、老師提到“連詞成句的讀(連讀、擴大視域);不回讀;帶著問題讀(尋讀);邊讀邊想圈畫關鍵詞(鑒別閱讀)。”</h3><h3> 引導學生閱讀要教方法,舉一反三,采用1+x方法拓展閱讀也是多位專家、老師提到并付諸于實踐的。每講一節課,就附加若干篇同類或者相關的作品,讓學生自己去讀。就拿最后一天三年級的執教課文《守株待兔》來說,在講解文章過后,教師要求學生依據本課的學習方法讀課后“閱讀鏈接”中的《南轅北轍》,處理完后又出示了《自相矛盾》進行自學。也就是說,新教材不僅對學生的閱讀有“量”的要求,還對教師們的“教學計劃,教學目標,安排適當的課外閱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h3> <h3> 威海市環翠區教育教學研究培訓中心的劉丹老師,對“統編教科書與原教材教學銜接”作了細致的說明。</h3> <h3> 劉老師建議對于補學的字詞,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記,在課外閱讀中識記,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教師也可以用多種方式將有關聯的漢字信息集結成識字網絡,進行歸類學習。例:按字義歸類、按部件歸類、按字音歸類、按構字特點歸類、按識字方法歸類。</h3> <h3> 關于“缺失語言積累”中,劉老師建議:利用晨誦午讀熟讀成誦;積累過程手腦并用,邊讀邊寫;對于某些經典需要材料,不必追求理解上的一步到位,可先記憶在反芻。</h3> <h3> 今年暑假過后,我省所有小學語文教材將全部更新為統編版新教材。教材新舊更替的同時,也給老師們敲響了警鐘。新教材中有“新文”也有“舊語”,若老師們再沿著老路子走下去,按照原來的方法教學,那么新教材對于老師、學生的意義將蕩然無存。</h3><h3> 通過這次培訓,我對新舊教材的變化,新教材的編寫意圖,今后的教學目標及可采取的教學策略等有了整體的認識和把握。</h3><h3> 也許,新舊教材如何改變不重要。但是,善于思考,有所感悟,才是最重要的。</h3><h3> 也許,新教材拿到手中后不知如何教起。但是,知道不足,在教學過程中不斷修正、優化,才是最重要的。</h3><h3>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h3><h3><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西县|
蕲春县|
梁山县|
清水县|
东至县|
循化|
巧家县|
翁源县|
安塞县|
宁强县|
富裕县|
泸州市|
英吉沙县|
彭泽县|
桐梓县|
德兴市|
册亨县|
柯坪县|
和林格尔县|
高邮市|
宜昌市|
井研县|
桑日县|
吉安市|
南充市|
安化县|
惠州市|
昭通市|
合作市|
紫阳县|
环江|
潞城市|
集贤县|
吉林市|
阜南县|
新昌县|
通州区|
台中市|
贺兰县|
花莲县|
孟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