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溫莎城堡占地7公頃,是一組花崗石建筑群,氣勢雄偉,挺拔壯觀,最初由威廉一世營建,目的在于保護泰晤士河上往來的船只和王室的安全。威廉的選址很講究,將城堡建在一片古代撒克遜獵場的邊緣,同時又靠近泰晤士上游河道,可以說是依山傍水。自12世紀以來一直是英王的行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溫莎城堡俯瞰圖,網上下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近溫莎城堡,第一眼看見的就是維多利亞女王銅像,她以君臨天下的姿態屹立于通往溫莎城堡的大路中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溫莎城堡的石拱門口,爸爸正在給三個寶寶拍照,這個門是不允許游客通行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手持卡賓槍的英國大兵,不知道槍里有沒有子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隨著時代的變遷,溫莎城堡也由皇室的堡壘漸漸轉變成皇室的住所。這里也是皇家墓地,葬有眾多的國王和王后。英國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都發生在這里,2018年5月19日,哈里王子與梅根的婚禮在此舉行,王室成員、社會名流等數百人在教堂見證了這一時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城堡游客接待大廳里巨幅彩色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愧為王宮,連路燈上都帶著皇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堡群中央的高崗上聳立著一座12世紀建造的圓塔,這個圓塔既是溫莎城堡的地標,也是溫莎堡群中最高的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溫莎城堡記錄了英國王室無限的榮耀,當今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幼年就是在溫莎城堡中度過的,據說她非常喜歡這座古堡和溫莎小鎮上的景色,所以至今她都常常帶領眾多隨從來此度假和度周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城垣上還設有古炮,這門古炮,是城堡曾經是要塞的重要見證。</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院子里矗立著查理二世的騎馬雕像。</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城堡內部裝飾典雅豪華,盡顯皇家風范,收藏著英國王室數不清的珍寶。城堡可以進到內部觀看皇家的收藏,真是金碧輝煌,琳瑯滿目,其中不乏達.芬奇、魯本斯、倫勃朗等大師的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溫莎城堡里不讓拍照,只能親臨城堡感受她的輝煌了。這兩幅照片是我從網上下載的,欣賞一下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世界各國軍隊中,有一支獨具特色的部隊——英國皇家衛隊,他們一直保持著幾百年不變的傳統:不變的服飾、不變的禮儀、不變的作風。隊員們頭戴熊皮帽,身著紅色制服,這頂帽子有著兩百年的歷史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溫莎城堡最受歡迎的皇家衛隊換崗儀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架飛機剛好從城堡上空飛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伊頓公學和溫莎城堡近在咫尺,我們瀏覽完溫莎城堡后,自然要去伊頓公學一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伊頓公學(Eton College)也位于溫莎小鎮,地處白金漢郡泰晤士河河畔,與溫莎城堡隔岸相望,伊頓公學是一座古老的學府,由亨利六世于1440年創辦。作為英國最著名的貴族中學,排名全英前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美麗的泰晤士河,跨過這座橋就來到了伊頓公學所在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伊頓以“精英搖籃”、“紳士文化”聞名世界,也素以軍事化的嚴格管理著稱,學生成績大都優異,被公認是英國最好的中學,是英國王室、政界、經濟界精英的培訓之地。這里曾造就過20位英國首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伊頓公學是一所男校,奉行英國紳士教育,至今保留只招收男生的傳統,伊麗莎白女王是唯一的榮譽女校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伊頓公學的畢業生照,拍攝于路邊的櫥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英國流傳著一種說法,牛津被稱作“大學中有城市”,劍橋則是“城市中有大學”。劍橋大學是這座城市的經典名片,學校有800多年的歷史,設有國王、王后、達爾文、神學院等31個學院,涌現出牛頓、達爾文等一批引領時代的科學巨匠;造就了培根、凱恩斯等貢獻突出的文史學者;培養了彌爾頓、拜倫等開創紀元的藝術大師,從這里走出了8位英國首相, 9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此外,還有李光耀、甘地夫人等很多外國政要也是從該校走出來的精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陛p吟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蕩舟如詩如畫的劍河(也稱為康河),瀏覽劍河兩岸幾百年的古老建筑,穿過著名的數學橋、格蕾橋和嘆息橋,在這么優美的環境中讀書真是享受,難怪詩人徐志摩寫出這么膾炙人口的詩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劍橋大學還流傳著許多的傳說,其中最著名的一個是有關王后學院的數學橋的。傳說中該橋由牛頓所建,整座橋原本沒有使用一個螺釘,但是后來一個好奇的學生把橋拆掉研究,卻無法按原樣裝回去,只能用螺絲釘重造了這座橋。這個故事是假的,因為數學橋是在牛頓死后22年才建起來的。真正的情況是,該橋最早是用鐵釘連接,比較不明顯,但是現在新造的這座用的是螺絲。(不過這座橋似乎確實是被一名好奇的學生拆開來,然后再重新裝回去的)。</span></p> 格蕾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而在劍河眾多的橋中,嘆息橋的名氣最大。據說,維多利亞女王參觀這座橋時,贊嘆不已:“這么秀麗!這么別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威尼斯有一座嘆息橋,劍橋的這座橋,由于結構與那座橋相似,所以建成后,人們也把它叫作嘆息橋。</span></p> 劍河沿岸的美麗風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圣約翰學院是劍橋大學第二大學院,在學生人數上僅次于三一學院,圣約翰學院的建筑十分宏偉壯觀,學院還擁有5個庭院,其中以1589年始建的第二庭院最為聞名,被譽為是“英格蘭最漂亮的都鐸式庭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一學院由國王亨利八世創立于1546年,無論是學術成就還是經濟實力、學院規模,在劍橋大學現在的31個學院中都是名列前茅的。三一學院最令世人仰慕的就是,這里還是偉大的科學家牛頓,著名哲學家培根以及包括查爾斯王子在內的多位王室貴族及六位英國首相、多位諾貝爾獎得主的母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學院大門入口處有亨利八世的雕像,令人捧腹的是:威嚴的國王左手托著一個象征王位、頂上帶有十字架的金色圓球,右手卻舉著一根椅子腿。據說,本來亨利八世右手中握的是一根象征王權的金色節杖,雕像竣工不久,當時還是大學生的詩人拜倫,悄悄地爬上去,把節杖抽出來,用現在的這根椅子腿取而代之。奇怪的是,幾百年來,竟然沒有任何人去管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門右側的綠草坪中間,長著一棵枝繁葉茂的蘋果樹,據說,就是這棵樹上的一個蘋果,落到牛頓頭上,從而啟發他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這顆蘋果樹已經不是當年的蘋果樹,據說是從牛頓家鄉移植過來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國王學院是劍橋大學內最有名的學院之一,成立于1441年,由當時的英國國王亨利六世設立創建,因而得名“國王”學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國王學院建于亨利六世,完成于亨利八世,國王親自規劃了學院的整個布局,但是只有禮拜堂按照國王的規劃建成,而光這項工程就耗費了100年。不過這座禮拜堂確實是劍橋大學中最壯觀的哥德式建筑之一,禮拜堂的唱詩班在每年的圣誕夜都通過BBC向全英國廣播頌歌,已經成為一項傳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入口是雄偉的19世紀哥特式門樓,學院中庭的綠地上矗立著創造于1879年的亨利六世青銅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劍橋大學圣體學院建于1352年,是劍橋最老的幾個學院之一,由中世紀的圣體和貞女瑪麗宗教協會的成員建立的。學院位于劍橋市中心偏南,大門正對著國王學院門口的大街,學院面積不大,歷史悠久,建筑非常大氣,草坪花園非常漂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格林尼治天文臺(也被翻譯成格林威治)位于倫敦市中心東側的格林尼治,由英國國王查理二世設立于1675年。格林尼治最重要的成就之一便是設立了本初子午線并于1884年被追認為世界標準本初子午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的線叫經線或子午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經線長度相等,經線標注的度數就是經度。國際上將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原址的那條經線稱為0°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后來成為英國航海部和全國海洋博物館天文站。里面陳列著早期使用的天文儀器,尤其是子午館里鑲嵌在地面上的銅線———0°經線,吸引著世界各地的參觀者。到這里的游人都喜歡雙腳跨在0°經線的兩側攝影留念,象征著自己同時腳踏東半球和西半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悄悄的我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正如我悄悄的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揮一揮衣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不帶走一片云彩?!?lt;/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在倫敦的5天行程結束了,大巴車載著我們開始了下一段的快樂之旅。</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鄱阳县|
包头市|
肃宁县|
牙克石市|
山东省|
宜昌市|
渭南市|
梁平县|
民丰县|
渝北区|
张掖市|
南宫市|
淳安县|
封丘县|
兰考县|
来凤县|
荆州市|
枝江市|
淳安县|
新营市|
沙湾县|
千阳县|
德令哈市|
江都市|
莱芜市|
武夷山市|
上饶市|
虎林市|
巴里|
务川|
类乌齐县|
桐梓县|
丹江口市|
太和县|
五原县|
沙湾县|
昌邑市|
乌审旗|
五华县|
都昌县|
镇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