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元朝末年,中原戰亂頻繁,練江河北岸現老街一帶,本不多的幾戶人家,也舉家逃亡,于是這里再次變成一片荒野……<br></h3><h3><br></h3><h3> 明洪武年間,有安、張兩姓家族從山西先后遷移至此(今驛城區老街鄉老街村張姓仍占很大比例,且安姓另迀至安樓,獨立成村)。</h3><h3><br></h3><h3> 他們南依練水(古名,今稱練江河),結廬而居,若干年后,便發展成一個小自然村。因村子四周長滿野生苧麻,時人謂之"苧麻村"。</h3><h3><br></h3><h3> 明成化年間,崇簡王就藩汝寧府,在此設驛站,于是改苧麻村為“駐馬店”。由于京漢官道(現樂山路最南段)經過于此,人們便在道邊筑屋開店,進行商業經營。當時的駐馬店也是遠近聞名的交通要道。</h3><h3><br></h3><h3> 清朝末年,老街安姓名人安增,曾考證過“駐馬店”的來歷。他在本人文集中敘述道:“曾考鎮東岳廟北,駐馬店肇自天順初,實安氏名全者為創始。又見觀音閣成化碣,鎮屬下隗保,其名曰:苧麻。蓋鎮之東古有苧麻村云”。這就是今天駐馬店這一名稱的來歷。</h3><h3><br></h3><h3> 據清初朱氏橋碑刻記載:“確山縣迤北四十五里鎮名駐馬店,西街之西有橋,曰‘朱氏橋’……此橋固行商過客冠蓋輻輳,亦往來之要津也”。由此可見,明清時期,駐馬店曾經是一個客商云集的繁華集鎮。</h3><h3><br></h3><h3> 二十世紀初,京漢鐵路通車后,原駐馬店商戶搬遷到火車站附近經營,于是老駐馬店街區廢棄,變成駐馬店老街區,亦稱“老街”。隨著時代的變遷,老街繁華漸逝……</h3><h3><br></h3><h3> 但從“苧麻村”到“駐馬店”,再到“老街”這么一段的悠遠曲折的歷史變遷,卻是現代駐馬店的肇始之源。</h3><h3><br></h3><h3> 二十世紀改革開放之初,老街作為當時駐馬店市的一個下轄鄉鎮,一度成為整個駐馬店地區九縣一市中鄉鎮企業的龍頭老大,曾輝煌一時。當時“啤酒廠”“陶瓷廠”“玻璃廠”“造紙廠”“京都大酒店”等總多鄉鎮及民營企業云集老街,老街成位遐邇聞名的富裕鄉鎮。</h3><h3><br></h3><h3>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駐馬店的城鎮化進程的快步發展,原來作為城郊蔬菜隊的大片菜地,多被開發商用,村莊也被包圍在眾多高樓大廈之中,成為名副其實的“城中村”。</h3><h3><br></h3><h3> 尤其近來,駐馬店棚戶區改造工程力度加大,不久的將來,老街將變成地圖上的一個地名,再次消失在人們的視野……</h3> <h3>普通民居</h3> <h3>曲折的小巷</h3> <h3>村里所剩不多的幾棵老榆樹</h3> <h3>小巷人家</h3> <h3>高樓襲來…</h3> <h3>即將拆除的雙層小樓</h3> <h3>小巷幽深</h3> <p class="ql-block">"國亮私房菜館"一一最后的回眸…</p> <p class="ql-block">京漢古官道(樂山路南端)</p> <h3>新起的商住區</h3> <p class="ql-block">即將折遷的老街居民</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江县|
淮阳县|
南江县|
绍兴县|
鸡西市|
安陆市|
渭南市|
泰顺县|
南江县|
中宁县|
荆州市|
古田县|
南溪县|
沙田区|
普陀区|
东莞市|
洛浦县|
综艺|
勃利县|
烟台市|
巫溪县|
林芝县|
镇宁|
平邑县|
荔浦县|
小金县|
永德县|
当阳市|
固阳县|
镇江市|
会理县|
弥渡县|
海口市|
铜鼓县|
张北县|
合水县|
株洲县|
牙克石市|
临夏县|
龙泉市|
咸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