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記知青詞作者楊世杰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原創 延 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山路那個崎嶇荒原茫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古老的那個山村歷經風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年輕的我們滿懷向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背起行囊走過歲月滄桑,</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窯洞里那盤暖暖的土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老媽媽為我把油燈挑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酸菜小米把我養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教我懂得淳樸,學會堅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啊,陜北,我的陜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啊,陜北,你養育了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你給了我黃河血脈大山脊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你是我向往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心留在陜北》這是一首由詞作者楊世杰,音樂人、作曲家耿志杰共同創作完成,由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王麗達演唱。那樸實、純真,帶著濃濃的陜北鄉音,那高亢、豪放,帶著暖暖的民歌風情,二零一九年四月十日由寶塔區委、區政府組織召開“紀念北京知青赴延安五十周年”,在參觀北京知青博物館“知青文物捐獻儀式”現場,由耿志杰老師慷慨激昂,酣暢淋漓的演唱,在大廳上空回蕩,在百名老知青心靈中震顫,大家滿含熱淚激情四溢隨聲高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激動、熱烈的場面讓兩鬢斑白的知青淚流滿面,無法釋懷。那曾經的崢嶸歲月,那雪雨風霜的滄桑,那青春爽朗的倔強,那生命筑起堅固的脊梁,敞開博大的胸懷,邁著堅定的步伐迎接明天的到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陜北也是我的第二故鄉,那流動的血脈,那向往的地方,同樣在我心里流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楊世杰生于1952年7月4日,是1968屆初中畢業生,是哥哥去了山西插隊剛走不到一個月,他偷出戶口本注銷后,于1969年元月13日離開北京。臨出發時拒絕老淚縱橫的姥姥和滿臉愁容的母親,領著幼小妹妹為他送行,也沒有見到被關押改造的父親。只有弟弟提著行李跟在他的身后送到學校,一路上兄弟倆沉默無語。當大轎車開出學校大門時,透過車窗看見弟弟孤獨地站在操場中間向他揮手告別,他含著淚望著遠送的親人與同學們登上了西去的列車,轉乘軍用大卡車來到了延川縣馮家坪公社賀家溝。八月轉插到黃河畔張家河新勝古村,因為這里的大隊書記魯雄錄是四屆人大代表,多次上報縣委要求自己生產隊也應該有北京知青,就這樣六男三女趕著毛驢,馱著行李步行100多里路來到這里插隊鍛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世杰,從小就有文藝天賦,嗓音寬厚,外表形象英俊、帥氣,是培養唱現代戲的好苗子。1970年夏參加延川縣文藝匯演,因為扮演“樣板戲”李玉和而名聲大振,得到了鄉親們的好評。秋季被縣里抽調到臨時組建的延川縣毛澤東思想宣傳隊當了一名演員,1971年4月正式被錄用,成了“公家人”,在這片土地上一呆就是十二個春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這片古風古韻、厚重的土地,善良、淳樸的鄉親們,用金子般的小米,用銹滿風沙的羊皮襖,用蒼涼、幽遠的信天游,給了他親人般的呵護和疼愛。這里沒有階級成分的劃分,沒有“文革”運動的宣泄,更沒有歧視、冷酷的眼神,用包容、寬廣的胸懷接納了來自遠方的娃娃們。這里貧窮、落后,不能接受科學的再教育,而是更多接受的是鄉親們人性、情感和品質的再教育,是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積極向上的再教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世杰在這里有幸結識了陜北作家路遙和海波,他們身上的質樸、熱情、人性化的情感,感染和啟發著他。1971年他參加了由焦文平作家,詩人創作的知青題材的小歌劇《延安路上》受到了延安文學藝術界的一致贊揚,并被選入參加陜西省小戲匯演節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路遙經常鼓勵他要在表演上有所突破,像電影演員趙丹、孫道臨、王新剛、白楊等表演藝術家學習,囑咐他多留意、觀察和積累生活。特別是細節和帶有個性化的人和事,一定準確把握人物個性和心理活動,才能在舞臺上表演的生動、細膩、感人,空閑時間多讀書特別是外國名著:高爾基的《童年》、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和國內的《創業史》等對人物心理描寫和</b><b style="font-size:22px;">刻畫,對你都有很大的幫助和提高。</b></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70年參加舉辦的通訊員</p><p class="ql-block"> 學習班(后排左一)留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世杰告訴我:“我愛上表演也是受路遙的影響,他曾經送給我一本斯坦尼的《演員的自我修養》一書,從中得到了啟發和引導,后來我對表演創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陜北,這片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來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形成了深厚、獨特的地域文化內涵和地質地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百姓卻養成了樂觀、豁達,勤勞勇敢,淳樸善良的性格。在苦難、艱辛中讓他真正認識和了解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陜北農民,用僅有的一點酸菜、小米,接納和養育了這群北京學生。他告訴我:“開始我們看不起這群又臟又土的農民,甚至鄙視他們的無知落后,經過歲月的滄桑,風霜洗禮后,對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在磨難中學會了堅強,沒有陜北那段刻骨銘心的人生經歷,就不會有今天割舍不斷的情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00年5月1日,離開二十年后的他,重新踏上這片熟悉的土地,見到了人生中最親的人。鄉親們像接待高貴的客人一樣,當年和他一起長大的小伙伴幫他脫掉鞋,讓他坐在炕中間。大伯大娘像當年一樣親切地喚他:“小楊,還沒忘了坐炕,你還記得咱這噠的話嗎?”他盤坐在炕上,用地方方言與鄉親們啦話,用手摸著這熱炕,聽著這暖暖的鄉音。忽然,一股熱淚模糊了他的雙眼。世杰心中奔流著一股從未有過的激情和沖動,在歌詞創作中,眼前浮現的是當年插隊的往事和點點滴滴的親情,滿含熱淚寫下了這首沒有苦和悲,只有苦中作樂的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世杰激動地告訴我:“陜北是最苦、最感動的地方,讓我遇到了世上最親的親人,他們給了我太多太多,他們講不出什么大道理,卻將北京學生變成了自己的娃,哪一樁樁的往事從我心里淌過……村里啞巴木匠師傅赤手擋住了差兩寸就砍到我迎面骨的錛斧,鮮血從他的手心流了出來;老隊長的婆姨用老粗布連夜為我縫了一副墊肩;大連媽將一碗錢錢飯遞到我手里,含著淚說‘哎,恓惶哩,這娃娃就得沒媽媽的信兒……’我們與百姓同甘苦,共命運,用汗水、淚水凝成了不變的親情和友情。后來轉插到黃河畔生產隊,每次走到村口時,攔羊老漢扯著我的衣袖不讓走,讓我多歇歇。村里小伙伴照顧我少受苦,棗樹的棗剛長成豆子那么大就讓我去(著看),我將家里母親寄來的懶漢鞋送給那里的小伙伴。這就是陜北農民,一個個憨厚、真誠的形象出現在眼前,記憶猶新,無法釋懷。心里裝的故事太多,在創作這首歌曲,我真是日思夜想,有時在夢境里被哭醒,有時靈感來了,半夜爬起來打開手機趕快記錄,我老伴經常說:為創作這首歌你魔怔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世杰用心地給我講述著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同樣感染著我。因為我也是北京知青,至今依然在這里辛勤地耕耘和奉獻。他告訴我:“至今我喜歡吃酸菜和腌韭菜,在農村面對繁重的體力勞動,總是餓的前心貼后背,直不起腰。每當這個時候大伯大娘就對我說‘娃娃,恓惶,小楊餓了就去窯里尋著吃,見什么就挖著吃’,每次聽到這暖暖的方言,讓我從心底感激他們,心暖,暖的是沒有娘的娃。我在那片荒蕪、貧瘠的地方度過了一生中最寶貴的漫長歲月,那年頭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飽,再奢侈點的想法就是吃頓‘炸醬面’,越是吃過苦越讓人刻骨銘心。因為那是超乎極限的,近乎原始落后的痛苦中得到了可能,在其他地方得不到的珍貴財富,只有在這片圣潔的土地上,我們的心才真正回歸到人性,回歸到‘人之初,性本善’的真誠、善良、寬容、低調、忍耐、堅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心留在陜北》經過四十多次的修改、醞釀、編排,滿腦子都是當年的人和事、村莊、土地和溝壑。望著那原始、自然的村莊、院落,是滿腔的柔軟;迎著那真誠、憨厚的面孔、淚水,是纏綿的繾綣;摸著那熟悉、暖暖的土炕、窯洞,是創作的源泉。最終以真情、質樸,朗朗上口的詞,渾厚、激昂,陜北民歌的曲,將知青的魂和作曲的根融入一體。知青用青春和汗水譜寫了人生,用熱血和生命澆灌了這片貧瘠、干涸的土地,他們的足跡化成音符唱響在祖國大地上,唱響在老知青的心坎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采訪即將結束時,那首歌又在耳邊回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多少年情牽黃土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多少次夢回陜北村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鄉親們把我輕輕呼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魂牽夢繞回到了我的故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黃土坡上棗花飄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濃濃的鄉音記在我心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多少貼心的話兒在耳邊回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千叮嚀萬囑咐腳下路長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啊,陜北,我的陜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啊,陜北,你養育了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你給了我黃河血脈大山脊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你是我心留住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19年4月20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邑市|
淄博市|
南昌县|
秦皇岛市|
习水县|
邛崃市|
遂川县|
冕宁县|
洞口县|
南乐县|
淄博市|
汾西县|
靖江市|
长乐市|
广南县|
安徽省|
滦平县|
盐亭县|
密山市|
金塔县|
咸丰县|
集贤县|
盐池县|
汝南县|
油尖旺区|
莱州市|
鹿泉市|
诸城市|
高唐县|
普安县|
白沙|
谷城县|
宝山区|
信阳市|
黔东|
巍山|
吐鲁番市|
札达县|
曲麻莱县|
呼和浩特市|
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