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天上午,我收到的朋友來的一條微信?!拔覀兓禺斈瓴尻牭拇謇锟纯?,想村里曾經在一起勞動生活的鄉親了?!薄巴?!”</h3><h3>回村人數、車輛和時間不到半天就確定了下來。成行的日子為2015年高考開始的第一天。</h3><h3>出行前的夜里,我仔細的又一次檢點著這次行程的各個細節,漸漸地思路把自己又帶到40年前插隊生活的村莊里面。</h3><h3>四十年前鄉村泥濘的小路;昏暗小屋內坐滿年輕人的調侃和嗆人的手卷煙;端著大碗蹲在大街邊和院門口的村姑;瞪著大眼直盯女知青屁股的村里單身漢;總是咋咋呼呼的治保主任;背著雙手的知青隊長;寫得一手好字的大隊會計;又白又胖大眼睛的赤腳女醫生;供銷社里打磨時光的老人;不愛多說話和藹可親的小學校長;大隊部每天凌晨和夜晚村干部的開會叫嚷聲……</h3><h3>所有的這一切,就像這靜靜之夜的天空,深沉而看不到邊,如星光和明月在云層的漂浮中時隱時現。</h3> <h3>回村的車輛沿著40年前常走的老路行走,記憶中熟悉的道路,被許多巨大變化的村莊和路邊的企業切割成一段一段,只有靠同車的知青你一句我一句的提示才能串聯在一起。</h3><h3>手機的鈴聲響起。清徐琦峰集團的當家人兼劉村村長的“黑蛋”打來電話,“來了以后直接到家里,我們在家里吃早飯。”</h3> <h3>回家里,世間再沒有“家”讓人感到溫暖。模糊的眼眶中,他一個40年前個頭不算太高瘦瘦的小青年,光著膀子,在師傅小鐵錘的指點下,輪著幾磅的大錘砸著燒紅的鐵條。臉上的汗珠和身上的汗水像油似的涂滿全身,在紅紅的火光下勾畫出發亮的輪廓。</h3><h3>他,一個不愛說話,穿戴總是同城里來的知青一樣,當我們知青湊到一起天南海北聊得時候,他默默地卷好煙卷遞給抽煙的知青。他愛聽知青們講城里所有的事,外面的世界在他的眼里總是那么的陽光!</h3><h3>終于在“家”的院子里見到抱著小外甥女散步的“黑蛋”村長,微笑中他掀開門簾像是迎接兄弟姐妹般,沒有一個大集團公司當家人的傲慢,沒有村長豪氣般的夸張。平和中熱情地詢問著大家的生活、工作、家庭的近況。調侃著當年美麗少女現已變成如今的奶奶;數落著五谷不分但又愛偷懶的當年“人精”。當“黑蛋”拿出最好的香煙、端出熱茶和水果的時候,遺憾著叨叨著因有事沒有回村里老知青的名字。</h3><h3>早餐我們圍坐在家庭小飯桌,一碗碗熱熱的湯面,溫熱了我們久違的鄉情。</h3><h3>沒有變的是鄉情,變得是鄉景。在這個奉獻出我們最佳青春年華的村落,人們改變了農耕唯一方式的生存理念;人們改變了緊閉院門封閉小院的居住環境;人們改變了“五間房、老婆、孩子、熱炕頭”的追求和向往;人們開始體會田園生活和城市時尚夾雜在一起帶來的快樂。</h3> <h3>改變總是在時間的滾動中永恒不變。記得在我回城后聽到一個朋友告訴我,村里一個為數不多的高中畢業生一個小鐵匠暗戀上村里的一個女知青。我開始有些驚訝。那是一個政治掛帥的年代,城鄉之間現實的差別如此的巨大,這個小鐵匠他將會面對多大的壓力和困難?他將為這樣的愛付出多么艱難的自我改變?他需要在靈魂的掙扎中付出多大的勇氣!我深深地記住了他的名字,“黑蛋”。</h3><h3>現實總能夠教會人做出選擇,后來幾年的“黑蛋”,他選擇了村里一個能夠“旺夫”和最漂亮的一個村姑作為了愛妻,他選擇了可以“按時發皇糧”的穩定工作。時間就這樣在他生兒育女,平淡安穩中延續。</h3><h3>天有不測風云,一個在現在看來不是問題的問題,一個政策和時間錯位的變故(體制內人員不能生二胎),他失去了工作?!盀榱思彝?、父母和四個兄弟,為了不是別人眼里的沉淪”,他又一次選擇踏上去邊關塞外打工的旅途。正真的朋友總是在你最需要的時候出現?!盎貋戆?,我們一起來干”,就是這簡單的呼喚,技能、辛苦、信任、信譽的擁有,讓他們小小的軋鋼廠淘到了第一桶金。那年的小鐵匠已是36歲。以后暖氣片廠、洗煤廠、紡織廠就這樣在這小小的村莊周邊一個一個聳立起來。</h3> <h3>《山西商報》的記者最近對他企業產業改型做過一次采訪,他微笑地説“社會的進步和生產力發展應該是科技的發展和回歸自然、為社會民眾服務的進步發展?!币粋€利用當地傳統文化和釀造資源,占地160畝的精品醋釀造園和綠色采摘園在一年半期間建成投產、開園。</h3> <h3>在醋園的大門有一個裝飾并不豪華的照壁,照壁上面的題詞看上去也不是著名書畫大師所提。唯一讓人眼前一亮的是上面的題詞是老子的一句“上善若水”的話。企業的門口題詞沒有像“時間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錢”口號般的赤裸,為沒有“踏踏實實做人,靠本事吃飯”居高臨下般的警示,也沒有“企業是我家,我是企業人”般的虛華。</h3> <h3>上善若水” 這四個字,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h3><h3>水隨方則方,遇圓則圓,甘處卑下,甘守低凹之處,才得以無傾覆之患。選效水而行,水流善下,處卑下、居善地乃修身!</h3><h3>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是老子“為無為,則無不為”治國從政,指導思想的具體表現,怎么治?怎樣辦?如何動?其主旨就是以柔克剛,滴水石穿,不立苛政。</h3><h3>琦峰醋博園建筑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建筑主題為《地域歷史文化起源及農耕進程》;第二部分建筑主題為《中華民族傳統精神忠孝之精華》;第三部分建筑主題《傳統制醋工藝演示著未來的“綠色”》</h3><h3>作為一個企業的當家人,堅實、鮮明的企業文化、落地生根的經營理念、感恩社會回歸自然惠顧于民的行為目的,在這小小的醋博園略見一斑。</h3> <h3>在這五層仿古建筑的琦峰醋園的大樓前,一條“歡迎劉村老知青返村品醋”的條幅醒目可見,現已大媽大叔的老知青在會客廳中國古典式家具落座后為之動情。</h3><h3>四十年前修“大寨田”時推的獨輪車;谷地里撿苗時難以移動的雙腿;打麥場夜班的燈光;脫穗高粱時的刺撓;趕著毛驢車送糞時的安逸。這一件件勞作的場景,對接著鄉親一壺熱熱燙腳的熱水;一碗飄著醋香的“包皮面”;一顆躲在麥垛后西瓜;一個嘮了家常后派工時的照顧;一個悄悄為你補上勞動進度而回頭一笑的村姑。</h3><h3>如父母和家人!</h3><h3>一年中,天冷時鄉親在你收工前早早地把爐火打開,天熱時一碗綠豆湯灌在瓶子里悄悄放在你的窗臺前。他們會因為你把院落打掃干凈或挑一擔水、從城里帶回常用的藥品、給他們講報紙上的事情,輔導調皮的小學生,逢年過節時會把你請到家里的熱炕頭吃飯答謝!</h3><h3>當年的小知青現在被叫成老知青;當年的老房東有的已經蹣跚地永遠西行;當年一起勞動的兄弟姐妹也開始圍著膝下兒孫駝背忙碌??僧斈曛嗷爻菚r鄉親托手含淚的話“你們要常回來看看”此時在老知青的心里更加清晰和響亮。</h3><h3>“如果我們這幫老知青用我們已經富裕的時間和經濟能力,真正的回到村里,回到我們的鄉親們中間該多好。建一個養老院,建一個托兒所,把一些外出做工人的閑散土地承包起來種植其他作物,‘反哺’!”</h3><h3>平時不善言笑的“黑蛋”又一次臉上泛紅和激動。</h3><h3>“‘反哺’!那時候你們知青來到村里,給村里帶來了新的文化知識和城市文明的光影。這次如果你們能夠真正的回來,我想帶回來的是感恩升華后的社會公益和又一次凈化后的田園風光?!碑敿胰恕昂诘啊苯又f。</h3><h3>“太原離村里27公里,在北上廣這些國際大都市,這個距離也就是上下班的路途。隨著太原的城區改造南擴規劃和城市休閑居住的新理念,27公里的距離很有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被縮短,城鄉之間社會保障和政策的同步已經在新的國家領導關注下進行。我作為一個企業集團的當家人或村里的父母官,可提供給你們許多公益項目、居住的便利和協調支持?!?lt;/h3> <h3>面對一個當年的一個“小鐵匠”,如今成為連任多屆的父母官,每年都在為全村1700多人口土地澆灌、播種、收割、取暖和孤寡老人福利付出近幾百萬元的村長,他所做這些讓老知青深深為此感動。</h3><h3>四十年前的插肩而過,在插隊時的一次次勞作和收工之后,四十年中的擦肩而過又在城市的安逸和拼搏的歲月中交替。人生沒有幾個四十年,今天當又一次分手告別的時候,“黑蛋”仿佛回到了年輕時的小鐵匠,“人不要攀比,把有限的時間和金錢用在回歸社會和真正的健康快樂中,能含笑五次就不要留下三次?!?lt;/h3> <h3>以上文章是我在2015年時在qq空間寫得,今天用美篇形式發出來,想表達的是,在社會變革過程中,許多的成功人士走過的路總是帶著濃濃的人性情感和服務社會的責任。2017年“小鐵匠”兌現了他的承諾,為經濟困難的老知青和愿意在晚年享受田園風光的老知青提供了十幾套只收取建筑成本的住房。如今“小鐵匠”已經辭退了村長和許多社會職務,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心態讓快樂同時代進步同行。</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巩留县|
曲松县|
璧山县|
清丰县|
元朗区|
县级市|
北辰区|
夏邑县|
边坝县|
榆林市|
平山县|
营口市|
东阳市|
义乌市|
普陀区|
阜城县|
鄂尔多斯市|
永年县|
闻喜县|
繁峙县|
若羌县|
和政县|
萨嘎县|
南川市|
靖安县|
富阳市|
响水县|
满洲里市|
高平市|
杭锦旗|
富宁县|
遵义县|
古丈县|
郑州市|
阿城市|
札达县|
政和县|
哈巴河县|
芒康县|
林甸县|
晴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