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06年,宣紙制作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h3> <h3>時間:2017年9月16日</h3><h3>地點:安徽 涇縣 崇星宣紙廠</h3><h3>攝影:村夫(何宣東)</h3><h3>器材:華為P9手機</h3><h3>后期:snapseed</h3> <h3>宣紙,中國文房四寶之一。</h3><h3>宣紙制作技藝是傳統手工造紙的杰出代表。其技藝源遠流長,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一千多年來依靠師徒口傳心授而代代相傳,從未間斷。其產地一直集中在安徽涇縣,并獲得原產地域保護,現有100多個作坊,主要分布在縣內小嶺、烏溪、蘇紅、古壩、晏公、丁橋等地。</h3><h3>宣紙按規格可分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丈六、丈八、二丈等。尺寸越大,其手工制作工藝越復雜,配料和技術要求越高。</h3><h3>2017年9月中旬,我在涇縣丁橋崇星宣紙廠有幸見識并用手機影像記錄了“丈八”巨幅宣紙手工制作的主要工藝。</h3><h3><br></h3> <h3>撈紙,是最能體現宣紙傳統制作工藝精髓的一道工序。這是作坊里寬敝的撈紙車間。</h3> <h3>一丈八(600cm x 248cm)尺寸的宣紙,需要巨幅的紙簾進行撈漿。一張紙簾的操作得十四個工人同心協力方能完成。</h3> <h3>紙簾須在漿池內左右傾斜撈漿和平衡晃動,方能使紙漿均勻覆著在紙簾上,</h3> <h3>撈紙完成后的紙簾被抬往紙臺上揭下紙坯。</h3> <h3>紙簾被垂直撐起。</h3> <h3>對正著紙坯垛慢慢放下,然后揭下紙坯。</h3> <h3>紙坯垛被運往另一個車間。工人正在小心翼翼地揭下一張濕紙坯。</h3> <h3>兩人合作將巨幅濕紙坯貼上高溫的磚砌的焙籠,即所謂“曬紙”。</h3> <h3>幾分鐘后,曬干的宣紙被工人從焙籠上揭下。</h3> <h3>這間工棚內,兩位女工正在進行宣紙的質量檢驗。</h3> <h3>合格的宣紙被疊壓切邊修邊。</h3> <h3>好啦。這些打理好的“丈八”宣紙就可以包裝銷售了 !</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盐县|
阿拉善盟|
城步|
滕州市|
宁德市|
饶阳县|
志丹县|
鞍山市|
井陉县|
康定县|
滨海县|
喀什市|
韶关市|
邯郸市|
威信县|
闵行区|
高台县|
金溪县|
板桥市|
山东省|
泾川县|
宝坻区|
宁德市|
社旗县|
桐庐县|
茂名市|
高陵县|
锦州市|
兰西县|
阜新市|
洮南市|
永春县|
苍梧县|
华宁县|
漾濞|
新郑市|
贵州省|
教育|
扎赉特旗|
双城市|
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