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大山里的姑娘~春花

無 聲

<p>(伴隨音樂更能進入文章境界)</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說起“春花”這個名字,那還是我們知青上山下鄉時給她起的,她就是我們知青房東的女兒 “垢痂” 。</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村里人原先一直叫她“垢痂”,起初我還以為是個男孩,起了這個不好聽的名字也就罷了 。誰知見面后竟是一個有著一雙明亮的大眼睛,留著不加修飾兩條小辮,滿臉污垢,但卻有著俊俏的臉龐 ,身上穿著黑不黑、藍不藍衣褲,消瘦的身姿背著和自己極不相稱大背簍山村小姑娘 。我們見到后一問,方知她今年才十二歲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回想起一九六八年十月二十五日,我們坐上西去的列車,從西安下鄉到寶雞縣西部山區一個叫固川公社柿溝三隊的地方,就讓我流連忘返,意惹情牽 ……</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柿溝三隊離固川鎮二十多里山路,穿過一條長長的山溝,翻兩架山才能到 。柿溝三隊分上下兩攤子,下攤子叫張家山,上攤叫三坪,相距五六里山路全是羊腸小道,全村二十多戶,五六十口人家,但卻種著六七百畝貧瘠的山坡地,是一個真正靠天吃飯的地方 。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記得一九六八年十月二十五日那天給我們五人送行的同學和朋友就來了五十多人 ,當晚八點多才到達隊里 。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一個小小的山村,哪見過這么多人前呼后擁、呼天喊地的到來,這場面可想而知,全村一下子沸騰起來了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隊長忙前忙后不停地吆喝著張三李四趕快支鍋做飯,安排住宿 。送行的同學、朋友有些就是來游山玩水,湊熱鬧來了,把此行當送親鬧新房似的,鬧騰的全村雞飛狗跳,幾乎整夜不得消停,那場面讓人看了就哭笑不得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直到第二天下午送行的該走的走了,該留的留下了,全村一下子才平靜下來 。</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十月份的柿溝,格外絢麗多彩,滿山遍野的柿樹,橡樹、楓樹五顏六色,紅紅綠綠裝點著山坡,一下子把我帶進五彩繽紛世界 。</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因下攤子“張家山”已經安排了幾位知青,隊長就把我們五人分配到上攤子一個叫“三坪”的小山村。那里居住著八九戶人家,我們三男兩女知青,被分配到一個叫垢痂的農戶家,也就是我們知青的房東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房東家姓張、祖孫三代,房東本人是一個半聾半啞,傻乎乎經常穿了件四季不分的黑棉襖,腰間綁了條黑布帶、四十來歲叫“羅羅”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羅羅有一個六十多歲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小腳母親,當地人叫小腳拉婆,而真正家里主事還是在固川正在上學十四歲的兒子叫“會成” 。再有就是經常在家干活主事,沒上過幾天學十二歲的女兒“垢痂”了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房東家住著一明兩暗三間破舊不堪的上房,上房有一層很低用來存放糧食、雜物的閣樓 。院子不大,左右各有一間搖搖欲墜岌岌可危的磨房和牛棚 。院子前面就是山溝 ,溝里全是碗口粗的橡樹林 。</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們三個男生就住在臨時騰出來閣樓上一間雜物房,兩名女生住在上房一間廈房里 ,廈房有一個土炕,鋪著一張破爛不堪席子 。我們去時房東家把炕燒的挺熱,閣樓上煙熏火燎 ,閣樓上的窗戶有雞籠那么大,用舊報紙糊著,旁邊支著一個較大的木板床 。條件如此艱苦我們完全沒有想到,因是隊長臨時分配,我們也不好說什么,總認為是接受再教育來了,也就湊合了,誰知這一住就是兩三年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村里一直未通電,家家戶戶晚上全靠一盞小小煤油燈來照亮,那就更談不上電話了,如有消息傳遞,隊長就站在高高的山坡上,高聲扯著嗓門,呼喊著對方。每到傍晚山里靜悄悄的,只有明亮的月光隱隱約約照亮著山間的羊腸小道 。</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全村二十多戶人家,共用二十多頭牛,分散在各家圈養著 。開始我還不理解,后來才知道牛對山里人來說多么的重要!它不光是犁地碾場,它是山里人唯一的主要動力來源 。家家戶戶幾乎都有石磨,全靠牛拉磨,雖然一天磨不了多少但卻很實用,就是太費時間了。記得我們剛來還是垢痂教會我們怎么套牛、怎么上磨的呢 。</span></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山里人從來不外出磨面,我們如果想要水磨,還需把糧食背到十幾里外翻兩架山的棗園隊去磨 。冬季山高路滑,風雪交加就更沒有人外出磨面了。</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常言道: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我們隊全住在山上,雖沒有大川河流但甘泉小溪遍布山坳 ,全村上下都吃著山溝里的泉水,這是一塊未開墾的處女地 ,她需要我們去開墾,去耕作,去奮斗 。</span></h1><h1> </h1><p class="ql-block"><br></p> <h1> <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們的到來給村里增添了新的活力,山里村民看到城里來的知青一切都很新鮮,經常問長問短,我們和村民在接觸中相互慢慢地了解,逐漸加深著感情 。 </span></h1><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垢痂因是我們的房東,接觸我們的機會更多,也喜歡和我們知青在一起,慢慢地她同女知青無話不談成為好朋友,經常問東問西 。</span></h1><h1><br></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次我們知青問她 ,誰給你取的名子這么難聽 ?她說 從小家里人就叫她垢痂,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問她什么時候生的? 她說春天,這下我們知青圍上來七嘴八舌地說起來了,你這名字太難聽了,改改吧 !叫你“臘梅”吧 ?有的說:叫“山菊”好聽,還有說: 叫“春花”,叫“山妹”的……。反正給起啥名字的都有,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叫“春花”比較好些,春天里的花,朝氣蓬勃,氣象萬千 。</span></p><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家約定“垢痂”這個名字從此咱們知青首先誰都不許叫了,今后就叫張春花吧 !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垢痂心里美滋滋的,聽說大家叫她春花很自豪,高興地嘴都合不攏了,可能她內心早就嫌棄了她原先的名字吧 ! 從此春花這個名字就這樣在村里叫開了 。 </span></h1><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春花從未出過遠門,最遠也只是固川鎮上轉轉而已。三坪上有些年紀大的村民一輩子沒出過山,沒坐過火車,連寶雞市什么樣也不知道,他/她們一輩子住在這大山里,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而終老一生 。</span></h1><h1><br></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常想:人這一輩子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環境 。假如能夠選擇,我想誰也不愿生活在此地,這恐怕就是他/她們的“命”吧 !</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隊雖然沒電沒煤,但滿山遍野的樹木和荒草,不愁沒柴燒 。 記得剛來時我獨自去林子砍柴,山雞與五顏六色的紅腹錦雞、就在我不遠處三五成群嬉戲,聽到我砍柴響聲,驚恐地從我頭頂飛過 。我三下五除二砍回一捆表面光溜溜、胳膊粗細的柴火剛剛放下,春花看到就立刻讓我把那捆柴火扔掉,我很是不解,問為什么?她講: 那是漆木,千萬不要燒、會咬人的。這時隊長正好經過看到說 : 你們知青不知道,不是什么樹都可以砍來當柴燒的,漆樹會分泌一種白色乳液,就是生漆,生漆接觸到人的皮膚會過敏的,是有毒的,有些人聞到漆樹燒的煙味也會中毒,嚴重會死人的 ! 隨后便說 :沒柴燒了先到我家背上一捆去。當時我感到驚訝 !說不出一句話,心里想還有這么厲害的樹 !果不其然當晚我就感覺到手腳發癢,但不礙大事,可能也是接觸時間短,我還戴著手套,加上年輕氣旺身體好吧 !這是我第一次知道漆樹的厲害 。 </span></h1><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告訴隊長,今天在林子里還看見我從未見過五顏六色的錦雞,太漂亮了 !隊長和春花都笑了,不已為然說 : 不光這些,咱們這里還有狼、鹿、狐貍呢 !冬季最常見,咱隊后山林子里聽說以前有人見過狗熊、豹子,你們知青最好不要去后山砍柴,那里比較危險,我聽后感到又吃驚又神秘 。</span></h1><p class="ql-block"> </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們居住的三坪可能是公社知青插隊最遠的小山村了吧,四隊離三坪只隔了一條溝,沒有安排知青。四隊距坪頭火車站到固川火車站一樣遠 。 </span></h1><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常言道 :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里人沒有別的經濟收入,村民經常背上百十斤柴,到固川鎮賣上一兩塊錢,換些煤油、食鹽等生活用品 。 </span></h1><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山里人缺醫少藥,看個病都要到固川鎮衛生所去,頭痛腦熱的對他們來說根本就不算病,從小背背扛扛,個頭都不高,有些人不到五十歲就腰彎背駝的,大關節病在這里也是常見,他們世世代代就生活在這樣的大山里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那些年思想工作抓的很緊,隊里經常開會、隊長怕影響地里的農活,都放在下工后晚上喝完湯(晚飯),隊長就吆喝著各家派代表去張家山隊委會傳達上面文件精神 。</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們知青干了一天的活,累的個個不想動,回來還要自己擔水做飯,誰也不想去那么遠開會, 但隊長督促著我們知青必須去,我們商量讓女生做飯洗碗,男生開會,女生心向往之,我們也懶得去做飯。春花家也只有她跟著我們去開會,一來會成在固川住校,羅羅開會又聽不懂也說不清,二來開會還能賺幾個工分,春花有知青做伴也求之不得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每次晚上開會隊長都提著他那老掉牙的馬燈,走在山間小道前面,跟在后面的人根本就看不清彎彎曲曲山間小道,高一腳低一腳,一不小心就會摔倒 。尤其開完會返回三坪時都十一二點了,困的人直打磕睡,還要走五六里山路,我當時真想找個地方躺下好好睡一覺 。</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隊里對我們這批知青特別器重 ,知青在村里的威望一天天提高 。每次開會知青就給隊里提些合理化建議,擴修道路,改良果樹品種等,逐步改善提高現有狀況,隊長和老鄉聽了都很贊同知青提出的建議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當年隊里就采納我們的建議,派知青去縣里采購果樹苗,冬季農閑時組織社員修繕上下山間道路 。因知青的到來,村里也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村里每年都要開一次而且也是全村最多村民參加的重要會議,那就是全年決算分配和勞動工分評定,因這將關系著村民家庭收入和分配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這貧窮的山村,沒有任何外來經濟收入靠天吃飯的地方,只有靠勞動工分多少來決定家庭經濟的好與壞了。</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記得我們剛去那年,村里決算下來每個勞動日工分只有一毛八分錢,我們知青有趣地說: 連一包兩毛錢的“寶成牌”香煙都買不起 ,讓人聽了都不可思議,但這就是現實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們知青去的第二年,也就是六九年全年決算下來,每個勞動日工分一下子增加到七毛二 。 </span></h1><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知青當年男女都是最高工分。春花家因勞力少,年終沒有分到多少, 半聾半傻的羅羅只給評為八分,春花被定為五分,會成因上學,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也只給了七分,年終決算下來春花家連自家口糧都買不回來,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到頭來還倒欠隊里的錢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命運將我安排在一個貧窮落后的小山村,我就得承受每日三餐不飽的歲月 , 命運將你安排在繁華都市,你就得不懈地競爭,誰也無法改變命運的安排,誰也不知道自己今后命運如何 ……</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寶雞市是陜西第二大工業城市,也是隴海線主要交通樞紐,固川到寶雞市大約四十公里,火車要穿越二十一個隧道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當年我們知青沒有錢,坐火車從來不買票,遇到什么車就坐什么車,實際上是在逃票,就是回西安也是如此 。 </span></h1><h1> <span style="font-size:22px;"> 記得知青第一次帶春花去寶雞市逛街,回來給我講 : 她們剛到固川火車站就來了一趟悶罐貨車,拉上春花爬上貨車,春花本來就有些害怕,緊緊抓住女知青的手,這是她第一次跟知青坐不掏錢的火車,生怕把她丟了。當火車鳴笛聲在前方響起,拖著十幾節車廂轟轟隆隆穿行在山間 ,列車突然飛馳般的鉆進黑暗的隧道時,春花她“哇”地一聲大叫起來,娘娘 !娘娘 !Nia Nia(寶雞地區口語:我的娘呀!)嚇的她一下子蹲臥在車箱地上,緊緊抓住女知青的衣褲,當時她全身發著抖,知青不停的安撫著春花,告訴她不要怕!莫事、莫事、放心吧 !山洞一會就過去了。列車轟隆隆穿過一個又一個山洞,行駛不到一個小時緩緩停到寶雞車站,這時候春花的心才放下來 。 </span></h1><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當她們拉起春花,才發現春花褲子早已濕透,手心還冒著冷汗 ,她害羞地不好意思低下頭 ,躲在女知青的身后 。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寶雞的那一天,知青走到哪里春花始終緊緊抓住她們的衣角寸步不離,生怕把她丟了。她們回來后告訴我,當時我聽后又好笑又心酸,大山里的孩子沒見過世面,外出到大城市去既新奇又膽怯,這是春花生平第一次坐火車,可能也是她最后一次坐這樣悶罐火車了吧 ?</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們柿溝三隊是名副其實的柿子溝,每年柿子、核桃、毛栗子多的很,隊長就派社員用背簍背到固川公社供銷社賣掉,多多少少給隊里增加些收入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記得當年一斤柿子三分錢,核桃一等品才一毛錢,還要送到固川鎮上。我們知青每人背八九十斤,每天至少跑兩趟山路送到供銷社 。</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每次都是村里壯勞力干這種活,春花家的羅羅有時也跟著去,我們男知青更不例外。每年隊里交公糧、買化肥也是如此,一送就是連續五六天,一天送下來累的人腰酸背痛、汗流夾背、骨頭都快散架了,回來累的倒頭就睡 。</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回想起哪些年,這怕就是當年知青提倡的奮斗精神和磨練意志艱難歲月吧 !……</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不由得讓我想起年少時,我們在學校時常以 保爾柯察金的精神激勵自己 ,“ 我愿在烈火中燃燒,在急劇中冷卻,不然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記得當年我回西安過春節時,給母親說起我們知青房東春花和三坪上的趣事,母親聽后很是同情這個山里小姑娘 。過完年母親不放心我,非要同我去下鄉的地方看看 。臨走時做了好些我喜歡吃的東西,還專門買了件春花能穿的白花藍底棉襖說給春花帶上 。</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這是母親有生來,第一次去固川大山,看到如此艱苦條件,心里別提有多難受 。當她看到春花時無比同情,口中說著 : 這么漂亮的小姑娘怎么打扮成這樣子了?立即把帶來的白花藍底棉襖拿出來送給春花 。母親讓她穿上,春花看到這么漂亮的新棉襖高興壞了,她從來就沒有見過這么漂亮的棉襖,表面上又不好意思 。母親說 : 穿上試試吧!她說 :“ 現在不穿,留著以后過年過節再穿 ” 。 母親當時聽了這話眼淚都流出來了,多么淳樸善良懂事的孩子呀 !</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回想起這些往事讓我久久不能釋懷 。多年后,母親還經常在我面前提起春花來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歲月如梭 ,光陰似箭 ,轉眼間進入七十年代 。山里人結婚都比較早,春花、會成一天天長大,男婚女嫁很快就擺在她/他面前 ……</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們知青也已成為村里主力軍了,春夏秋冬四季農活樣樣得心應手,我們知青再也不是剛來那生澀樣子了。?</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每年冬季三坪上風很大,我想過多少次,為何不把它利用上,記得我曾在電影《唐吉訶德》和畫報上看到中外利用風車磨面、發電,而且我國南方解放前就有過。我把這一大膽想法告訴了同學,給隊長講述風力發電原理和風車磨面的好處,隊長和村里人根本就不相信,他們說: 祖祖輩輩全縣也從來就沒有聽說過風能發電、磨面 讓他們感到疑惑不可思議 。新鮮事物讓山里人一下子不可能接受,我很理解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春花知道我們要做風車的事高興的說: 以后再也不用她磨面了,牛也不用放了、草也不用割了,家里還能用上電燈。我聽到她這么說,不由自主開心地也笑起來了,心想這目前也只是紙上談兵還不知如何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為了讓村民更好了解和支持,我首先動手做起了風車模型,我又給江南風力研究所去信了解情況,希望能給于支持和幫助。十天后得到回復: “現在南方電力發展早已取代風力發電了,風力發電此項研究早已停止、故無法提供相關資料 ”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后我一直于心不甘,就在我托人找資料,尋求家人幫助時 ,一九七O年八月份一天,突然一聲秋雷震憾著固川所有知青,上面下來文件 ,知青要返城了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知青要返城了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知青中到處傳遞著這一消息。</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消息很快傳遍了各個知青點,知青鬧騰起來了,固川鎮也熱鬧起來了 。</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九月初固川第一批知青已被西安招走 ,其中就有我們三坪上的一個女知青 。我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燥動 ,十月份公社干部陪同招工單位就來三坪了解我的情況 ,一九七O年十二月底我被寶雞八十一號信箱招錄 。</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前隊長死活不肯放人,經公社、大隊再三做工作最后才算放人 ,當時我很理解隊長的心情,隊里人少地多,勞力極為缺乏,好不容易來了幾個,沒待幾年就又走了 。春花更舍不得了,因前段時間才走了一個,現在又要走兩個,真是難舍難分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走時隊長和房東家的春花 、會成及鄉親們戀戀不舍,隊長告訴我: “去了工廠好好干,有機會常回來看看 ”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被他簡單的送別言語所感動,兩年多來、朝夕相處共同走過的日日夜夜,相互之間建立起的感情,一下涌上我的心頭 。這時候我的淚水像蟲子一樣慢慢從眼眶中爬出,我有意轉過頭遙望著天空,哽咽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進廠后的第三年秋,我又回了趟柿溝三坪 。見到了多年不見的隊長和鄉親,他們熱情拉著我去他們家,把家里最好吃的拿給我,并說: 今年咱們隊蘋果長的不錯,多虧你們知青當年出的主意。臨別時家家都給我送來核桃、毛栗,蘋果等 ,他們仍然是那樣純樸熱情,讓我十分感動和欣慰 。</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又來到當年我們知青居住的房東春花家時,首先看到了半聾半傻的羅羅站在院前,見了我傻乎乎笑著,腰比以前更駝了,頭發還是那么蓬亂 ,嘴里嘰哩咕嚕語無倫次不知說些什么 ,但我知道他見我來了高興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腳拉婆去年才過世,會成和媳婦今天有事外出不在家 。</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當我問起春花時,羅羅用手指著遠方的大山,吱吱吾吾說不清,后經問隊長和村里人才知道,會成年初娶媳婦家里沒有錢,娘家要的彩禮錢也確實拿不出,正好娘家哥住在后山也未婚,只不過身體有些殘疾腿腳不好罷了,家里經濟一般,后經雙方協商“換親” 。</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當時春花連對方長什么樣都不知道,死活不同意 。最后沒辦法,為了哥哥會成能把嫂子娶進門,就這樣春花嫁到了更遠的深山 ……</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隊長告訴我: 今年會成家日子好多了 。</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平凡的人生,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你認輸也罷,</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不認輸也罷,</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誰都無法擺脫現實和命運…… 。</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走在返回的山路上,心里一直想著,如果沒有知青返城政策,知青的命運如何 ? 我的命運又將如何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五年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十年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十年又不知怎么樣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不敢再往下想 ……</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當我走到最后一座山梁時,站在高高的梁頂,回過頭遙望著柿溝上的三坪 。</span></h1><h1><br></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高聲呼喊著 : </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再見了:</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柿溝三坪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再</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見了:</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三坪上父老鄉親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再見了: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春花.會成.羅羅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多少年后,每當回想起固川柿溝三坪插隊時的知青歲月,我就感慨不已 ……</span></p><h1><br></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美麗的小山村,</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遙遠的小山村,</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留下我們年少時多少回憶。</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無論路有多遠,</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抖落多少風塵,</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天涯海角忘不了,</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因為那里有生命的根和源 。</span></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远县| 镇康县| 巩留县| 繁昌县| 安阳县| 金山区| 房产| 梁山县| 南雄市| 永仁县| 屏山县| 招远市| 蚌埠市| 临泽县| 顺平县| 福清市| 溧阳市| 安宁市| 临沂市| 舟山市| 梅州市| 武清区| 沭阳县| 叙永县| 界首市| 金湖县| 抚松县| 固原市| 徐汇区| 汝城县| 萍乡市| 天峻县| 宜兴市| 石渠县| 台前县| 桦甸市| 宁津县| 台州市| 福州市| 潮州市| 榆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