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漸行漸遠的歲月一一寫在兒子的不惑之年

冬雪

<p>  古人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古稀,八十耄耋……&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今年我的兒子進入了不惑之年,隨著光陰的流逝,明年我也將進入自己人生的古稀之年。</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歲月在不經意間匆匆而去,兒子出生、童年、少年時代那些往事卻從沒在我的記憶深處忘記過,不是刻意去記起,卻是揮之不去。</p><p><br></p><p>(一)&nbsp;&nbsp;出生</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79年11月的最后一天,也是羊年農歷的十月十一日,清晨八點三十七分,兒子在省醫產科呱呱墜地,出生時體重6斤8兩,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及所有的親人們高興極了!兒子的出生一點不折騰人,這天正好是我的預產期,好準時啊,大清早的就蹦出了娘胎,來到了人世。如今,四十年過去了,這一切象是發生在昨天,每一個細節,我都還記得清清楚楚。</p> <p>  兒子出生的當天,也許是過于興奮和激動,當天我一夜未能入眠。由于母嬰分室,我不能看到兒子,第二天一早才由護士用小推車推著嬰兒一個病房一個病房的送到母親床前。當母親了,第一件事是要學會給嬰兒哺乳,還好,我的奶水充足,當時的老人們開玩笑的說,兒子是自帶飯票來到人世的。每當懷抱兒子喂奶時,一種初為人母的幸福感縈繞在心頭,臉上不自覺地溢滿幸福的笑意。在省醫產科住了三天,因為是順產,便出院了。</p> <p>  回到家的第一天,不知何故,兒子鬧了整整一宿,也許是他感覺到換了一個環境吧!當時的住房條件也確實過于簡陋,那是從農村疏散回城后,原來的住房已被別人占用,好心的老鄰居找了一塊空地,在街坊親戚的幫助下,用油毛氈搭建的一間約十來個平方的住宅,可想而知,房子的密封不好,冬天會不時的有風透進來。當時也沒有什么單元式的住房,只有這個條件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兒子出生未滿月的日子里,外婆三十天如一日每天清早往返兩地為兒子解包換洗,因外婆本是婦產科專業人士,隔壁鄰居們每天都有人來探望,連連夸獎外婆的“手藝”。在月子里,兩位祖輩一一外婆和太太辛苦并快樂幸福著。(根據老貴陽人當時的習慣,大都稱奶奶為太太)很多時候,太太會情不自禁的抱著孫子喃喃自語,不管他是睡著還是醒著的,且臉上透露著喜悅滿足的笑容。每當這樣的時刻,兒子的爸爸總是說,不要有事無事的老抱著,養成習慣難得收拾哦,可老太太毫不理會,有時甚至會回應幾句:你也是我從小這樣抱大的,養兒才知報父母恩呢。老太太每天都要抱著襁褓中的孫子看啊看啊,有一天終于發現了問題,她說孫子和他爸爸小時候一樣,舌頭和下鄂是連著的,他爸爸是一歲多才發現的,要去醫院手術剪開才行,不然以后長大說話是大舌頭,現在還沒滿月,發現越早越好,我聽了著急得眼淚直流。待醫生的外婆來時才說這問題不大,待滿月后去醫院剝離開就行了。記得那天去外公工作的醫院請一小兒科醫生一分鐘時間都沒有就用消毒過的手術剪分離開了。醫生說,這叫舌系帶矯正。很順利,兒子只哭了幾聲就沒事了,可那一刻我的心有多痛啊!</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那年頭人們的生活談不上有什么條件,好不容易熬出了月子,首要問題是洗澡,家里沒有淋浴間,都是到外面浴室花錢去洗。我給兒子喂了奶就到大十字一家浴室去洗澡,哪知看到等候排隊的人較多,大約有好幾十號人吧,因洗澡間有限,里面有人洗完了騰出位置才放外面排隊的進去,一次放幾人不等。我等了近一小時還沒輪上,奶也漲得濕了前胸衣服,想到家中剛滿月的兒子,我哪有心思等下去呢?便毅然決然的轉身回家了,正好兒子也醒來要吃奶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br></p> <p>(二)嬰幼兒時期</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關于取名</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剛懷孕那段時間,他爸爸正在師專進修中文。恰逢學習古漢語先秦文學部份。《詩經.國風.七月》第三章末尾句“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于是決定以后不管生兒子還是女兒都取名孔陽。本家“孔”姓,“陽”在本文中意為鮮明亮麗之義。朋友來看望時都說這名字取得好聽,老太太驕傲的說是他爸爸取的,當然好咯。至于取名的本意老太太卻不知道來由。事后一想,這名也真的是取得好,因1979年是羊年,兒子的親外公也姓楊,羊、楊和陽,都是yang</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2.黎平生活的日子</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滿月了,意示著可以出門走親串戚了,更何況產假即滿,也準備回我當時工作的地方黎平縣機關去了。那年代產假規定只有56天。一天,我用老太太親手縫制的背帶背著兒子去外婆家告個別,可還沒進家門,外婆就連連擺手說要我們過幾天再來,她是感冒的,怕傳染給嬰兒。因為我父母皆是醫生,這方面的意識比一般人強嘛。無奈我們只好打道回府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是文革中的老三屆(66屆)初中畢業生,1968年上山下鄉到黔東南黎平縣高屯公社,知識青年插隊落戶。后抽調在縣機關工作。黎平算是我的第二故鄉吧。兒子1979年出生時我還在縣機關工作,懷孕期在黎平度過,回貴陽生產,待兒子滿月后又帶著吃奶的兒子回黎平工作生活。兒子滿周歲后送回貴陽由太太帶,直至我83年調回貴陽,結束兩地分居生活。</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記得那個寒冷的冬季,我得回黎平去工作了,剛滿月的兒子還在哺乳期,當然不可能離開母親,于是兒子他爸送我們到黎平后便立馬回去了。現在想起分別時的情景仍然讓人心中陣陣痛楚。可當時的環境條件不容我胡思亂想,我得堅強起來,在異鄉為生計工作,還要好好撫育兒子。</p><p><br></p> <p>人生的第一張照片。兩個月時攝于黎平縣城照像館。</p> <p>  那個年代,照像對于人們來說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能夠擁有一部相機的人成了大家羨慕的對象。能夠去相館照一張相別提有多開心啦。</p> <p>四個月時攝于黎平縣城照相館。他爸爸小時候有一張照片和這張幾乎一模一樣。放在一起簡直就是同一個人。</p> <p>  回到黎平縣機關后首要問題是要找一位帶兒子的保姆。經同一辦公室的周大姐介紹,在縣城老街上有一老婆婆是專門以給人帶娃娃為生的,姓龍,街坊上都稱呼她為龍婆,目前剛好帶大了一個接走了,正好可以接著帶。我目測了一下感覺龍婆老人家面容慈善,穿戴整潔,講好了價錢,便將兒子托咐給龍婆帶了。現在說起都叫人不相信,那時僅白天帶娃娃每月保姆費才13元。兒子爺爺每月都給寄來保姆費。每天我六點就得起床,給兒子洗換,喂奶后就送去龍婆家,中途十點來鐘去喂一次奶;中午下班在食堂吃了飯就去接兒子回來喂奶,睡午覺;下午兩點上班之前又送去龍婆家,四點去喂奶,六點下班又去接回,每天如此。所幸龍婆家就在我上班的縣機關旁邊,也才十分鐘不到的路程。晚上就背著兒子洗當天換下的衣服、尿布等。那時也沒有什么尿不濕,尿布都是用大人穿舊的棉織內衫撕成小片條或用棉紗口罩拆成片,每次換下的尿布洗干凈后得燒開水燙,在房間拉起繩子晾好,當時時髦的稱為“掛彩旗”。那時也沒有自來水,用水是在縣委宿舍儲水池用自備的小提桶一桶一桶提上來,倒在盆里洗衣服。</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的奶水充足,兒子出月后長得白白胖胖,煞是惹人喜愛。因我身體瘦小,兒子卻長得白胖壯實,機關和縣城的熟人朋友都形容說我們是茄子娘,冬瓜崽,我背著兒子幾乎就占領了我的整個身背。</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從兒子四個月開始就在白天給他搭一些輔食,有時把雞蛋煮熟后只取蛋黃用調羹壓碎摻到代乳粉里調成糊狀喂他。兒子五個月時,有幾天總是拉稀便,我急得抱著兒子去縣醫院就診。一路上想到自己一個人在黎平帶孩子萬一有什么閃失怎么辦啊,眼淚便不由自主流出來。可到了醫院醫生一看,一逗,兒子笑啰啰的,醫生連說,沒問題沒問題,你看娃娃的笑容就知道,且精神面貌很好嘛,常言道“小兒無假戲無真”。媽媽不用著急啦,嬰兒生長時期是要換換肚腸的,保證沒事。</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外婆得知拉稀便的事,也想外孫子,便從貴陽到黎平看望。一進門看見我帶兒子生活的境況,行李包都沒放下就抹著眼淚說,你們這日子也過得太苦了,又上班又要帶娃娃,因外婆本屬知識婦女輩,我們家兄妹幾個她從沒帶過,我們都是奶娘帶大的,所以她覺得我又要工作,又要帶娃娃,特別的辛苦。</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那是1980年初春時節,孔陽四個多月。有一天中午該上班了,可他還在午睡中,我不忍心弄醒他,便先到辦公室上班去了,約半小時后,宿舍鄰居(一家屬)到辦公室叫我,說聽孔陽在屋里哭得厲害,叫我快去。我急忙小跑步的回到宿舍,開鎖時沒聽到哭聲,我急了,一看才發現兒子可能是邊哭邊動,已被整床被子捂住了,掀開被子,兒子滿臉通紅,滿頭大汗,還抽泣著,好險啊。我事后想起真后怕。從那以后,我再不敢放他一個人在屋里去上班了。</p> <h3>插一張拼圖。二人照是我和兒子的小姨</h3> <p>八個月了。攝于黎平的家中及龍婆抱著孔陽。我當時上班的黎平縣科委有一部120相機,且還有沖洗印片等一套設備。兒子的爸爸放暑假從貴陽到黎平看望我們。經領導同意便借用了相機,于是就有了這幾張照片。</p> <h3>八個月的嬰兒肥胖壯實,小男子漢的氣味十足!</h3> <h3>抱著玩具可愛的樣子</h3> <h3>拼在一起的幾張</h3> <h3>喂你吃奶,偏要去看爸爸照相。</h3> <p>八個月時在黎平家里床上</p> <h3>九個月就試著讓他站一站</h3> <p>十個月大時在黎平住宅院中。</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3.&nbsp;&nbsp;周歲后離開黎平回貴陽</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帶著兒子,一天忙忙碌碌,雖辛苦卻也享受著做母親的艱辛和快樂。滿周歲了,首要問題是要給他斷奶,把我“解放”出來。兒子斷奶也非常的順利。當天晚上他爸爸照料他睡,半夜醒來要吃奶,他爸爸將事先準備好的奶瓶塞到嘴里,吸了幾口,就又睡了,直到天亮。第二天晚上竟一覺到天亮沒鬧。事前聽說有的孩子斷奶可把一家人折騰夠了,沒想到兒子斷奶竟如此順利!</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兒子斷奶后,太太愛孫心切,想把他帶在身邊,不讓我再帶回黎平上班。我只好孤身一人返黎工作。雖說只有一兩個月時間就又可以請探親假回來,可回到黎平那段時間,我卻飽嘗了前所未有的思子之痛。才滿周歲就離開娘,怎不令娘想斷腸呢。那段時間我在黎平只要看到周歲牙牙學語、學走路的小孩就會聯想到我的兒子,眼淚會唰的流下來。真想不顧一切的跑回貴陽去,但不可能啊!現在我真的無法理解那些留守兒童的父母,怎么就放得下心丟下年幼的孩子呢?當時把兒子留下老太太帶,說實話我真的十分不情愿,可他爸爸和太太輪翻勸說,要我絕對放心,一定會把兒子帶好。我當時一人帶兒子,要哺乳、工作、做家務,一年下來,確實體力消耗惱火,人消瘦憔悴,也需要調養一下。最主要是老太太太想這個孫子。當時提倡計劃生育,又是個男孩,她在街坊四鄰面前該多有面子啊!自從有了這個孫子,老太太一改平日淡漠勞苦的表情,幸福滿足的笑容隨時掛在臉上!這也許是人們所祈盼的天倫之樂吧!</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才隔了兩個多月,當我再次回貴陽探親去太太家看兒子時,長大了許多,可他竟然不認得我了,不讓我抱,就要太太。那一刻別提有多難過了。還好,在一起玩了一會,就熟悉了。</p> <h3>滿周歲后和太太在一起。</h3> <h3>在太太家門口坐著。這表情怎么了?</h3> <h3>學步,扶著自己來。</h3> <h3>還不敢放手</h3> <p>和小伙伴王珺合影。王珺是王安平伯伯的兒子,王安平伯伯是爸爸的好朋友。</p> <h3>一歲那段日子。</h3> <h3>媽媽回來了,在當時三十三中宿舍家中。</h3> <h3>唯一的一張全家福。爸爸抱著我。照片中有我的爺爺、太太、姑姑、媽媽。</h3> <p>一歲時和父母合影</p> <p>少有的和父母照</p> <h3>爺爺抱著我在他單位(遵義董公寺102地質隊)門前。</h3> <h3>和爺爺在鐵路邊合影</h3> <h3>和媽媽在鐵路邊合影</h3> <h3>一周歲照</h3> <h3>大概是兩周歲照吧</h3> <p>  4.工作調回貴陽</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兒子送回貴陽后,我一人回黎平工作。經受著難耐的思夫念子煎熬,日子難過。同時開始著手調動工作,經過兩年多折騰,為此不知遭遇了多少白眼冷漠,也不知流了多少眼淚,其中所遇心酸苦痛、艱難曲折實不忍一一道來。外婆那時年富力強,沒少跑有關部門,找關系,終于在83年初調回貴陽,當時在貴陽市烏當區教育局所屬烏當師范學校財務室任會計工作;后又于85年調回市內貴陽幼兒師范學校教導處工作直至2005年退休。</p> <h3>插拼圖一張。上面右者為表哥楊東小時候。</h3> <h3>兩歲時和媽媽在貴陽照相館合影</h3> <h3>三歲時和媽媽在貴陽照相館合影</h3> <h3>四歲時和媽媽在貴陽照相館合影</h3> <h3>五歲時和媽媽在貴陽照相館合影</h3> <p>和媽媽、玲姨在凱里玲姨家中。</p> <h3>在烏當師范和同事一起合影</h3> <h3>在我曾經工作過的烏當師范學校</h3> <h3>參加烏師組織的春游活動,在百花湖游船上。</h3> <h3>笑得多開心呀</h3> <h3>學游泳,在三十三中游泳池。</h3> <p>  5.幼兒園生活</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兒子三歲多時,因為我和他爸爸都在學校工作,經學校岀具證明進了位于市中心小十字白沙巷的市教育系統所屬“六一”幼兒園。開學那天,我親自送他去幼兒園。一開始就給他報了全托,一周接一次。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孔陽很不習慣,一直拉著我的手吵著要回家。經老師左哄右呵,他終于放開了我的手,和小朋友去玩玩具了。老師示意我趕緊離開。我剛走出教室門,他發現了,隨即哭著追喊媽媽,我要媽媽,我也只好含著眼淚“狠心”的走了,直到走出幼兒園大門外還聽著他的哭聲。我當時工作的烏師在郊區,也是兩三天或一星期回一次家。這一周我幾乎無心工作,兒子幼兒園的哭聲不時在耳邊回響。到了周末我急急忙忙去幼兒園接他,可萬沒想到老師告訴我,孔陽三天前就讓他太太接走了,原因是那天我走后他一直哭,白天哭,晚上哭,還不吃飯,老師著急了,只好打他爸爸單位(三十三中)電話(那時唯一的通訊工具)讓他先接回去慢慢適應一下,爸爸就讓太太去接了。老師建議先上日托,每天接送,待適應一段時間再上全托。一個月后孔陽慢慢適應了,就開始全托了。一學期下來,學了很多東西,會背好幾首兒歌,且是全園小朋友中身高體重增長最快的一個。我記得有一次周末去幼兒園接他,在回家的路上,他拉著我的手高興極了。他背了一首兒歌:“ 有個爺爺他姓顧,上街打醋又買布,一不小心弄翻了醋,打濕了布,回到家沒有了醋,還要去洗布 ”。背完后對我說,媽媽,這個顧爺爺好倒霉哦。</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兒子從小就是個溫順乖巧的小男孩。無論老師,街坊鄰居都說他是個難得的乖娃娃。老師告訴我說,每次叫小朋友們不要說話了,快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全班總是孔陽第一個先坐好。有一次太太去接他,看到小朋友們都排著隊,有一個小朋友跑來插隊,把孔陽推開摔地上了,孔陽自己站起來一聲不吭地拍拍衣服又從最后一個排起。回來后太太學給我聽,說當時她很生氣,后給孔陽說下次哪個再推你,你就推哪個,推不動就咬。</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有時周末我會帶著孔陽去外公外婆家,幾個表哥表弟也在。有一天,幾兄弟在一起玩,很熱鬧,外公在看書,到了吃飯時間,便要他們不要鬧了,快坐好,孔陽便抬個小凳子坐下來,那三兄弟還在鬧著,孔陽就說,“外公叫你們不要鬧了,聽見沒有,快坐好了。”&nbsp;&nbsp;&nbsp;外公聽了笑起來說這些娃娃還是孔陽最乖。總之,他小時候隨便帶他去哪里都非常聽話。從來都是一片褒獎聲。</p> <p>暑假跟隨爸爸去旅游,好象是河南的一個景點。</p> <p>記得這是暑假期間我帶他去河南洛陽看爺爺和姑姑,在鄭州轉車時照的,沒記錯的話,應該是鄭州火車站。</p> <h3>這幾張照片是爸爸帶孔陽在甲秀樓玩時照的</h3> <p>  6.意想不到的分手</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工作調回貴陽后,一家人團圓了,度過了一小段平靜無味的日子。我在郊區學校工作,騎自行車上班。他爸爸在市內中學工作,我有時一周回家一次,有時也會兩三天回來一次不等,那時根本還沒有什么雙休日,一周七天就只有周日休息,工作六天。孔陽在幼兒園。每周接一次。可我和他爸爸之間也許是長期分居,也許是各自的身份、工作環境變化等原由吧,他休息日和晚上都經常外出不在家,這樣我們在一起交流的時間越來越少。有時在一起討論問題會產生分歧。記得那段時間,有時我和他爸爸在一起爭論問題,聲氣越來越大,孔陽會在旁邊用嚇唬的口氣說:警察來了,警察來了哈,意示嚇唬一下我們,別再爭吵了。有一次把他爸爸逗笑了,他爸把他舉起來連說小屁孩你太聰明了。這樣的情形時間一長,沒意思嘛,也許是緣份已盡,最后結果只有分手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分手后我帶著兒子一起生活。那時幼師還處于建校期間,沒有宿舍,學校領導就在剛建好的琴樓一樓給我安排了一小間琴房,僅4.5個平方,可以放得下一間單人雙層床和一張課桌。在琴樓一起住的還有十來個年輕未成家的同事。就這樣住了近5年直至1990年學校建好宿舍分了一套兩室一廳房子才安定下來。</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三). 中小學時期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nbsp;&nbsp;小學生歲月</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孔陽上了小學,先在南明小學,挨太太家近,可憐老人家想孫心切,經常去學校看,還接回家,有時我去接又撲空,把生活和心情都搞得很糟糕。那時單位座機是唯一的通訊工具,聯系也很不方便。因是他爸爸執意要離婚,我的條件是只要兒子,其他都可以不要。基于這點,對于老太太來說是有點殘酷了,但沒法。后來我索性給兒子轉學到離幼師很近的育英小學。為此,老太太還在她兒子不知情的情況下到幼師來大鬧了一次,真讓人哭笑不得。這事在我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陰影。幾十年來,我N多次的在夢中和老太太進行奪孫奪子大戰,每次都會哭醒來,嚇出一聲冷汗。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也允許節假日或太太想孔陽時,孔陽就過去。</p><p><br></p> <h3>省老年大學游泳池。</h3> <h3>小學生了。那一年的生日。在幼師琴樓走廊。</h3> <h3>小學生,那一年的生日,在幼師琴樓住宅。</h3> <h3>和小伙伴尹磊在幼師琴樓前</h3> <h3>游花溪公園</h3> <p>王孃(幼師教師,琴樓鄰居)帶我去河濱公園游玩。</p> <h3>和闕阿姨(媽媽最要好的同學)在幼師校園</h3> <p>小學時,每天放學回家自覺做作業。我的同事拍下了這一鏡頭。記得有一天,我的同事彭老師對我說,孔陽是個好學生,自覺努力學習,有照片為證。隨即把這張照片給了我。那時還住在幼師琴樓4.5平方的小房子,夏天就在校園里的石桌子上作業,冬天就在小房子里的小課桌上作業。</p> <h3>和表弟梅宬在幼師校園。也不知是誰給拍的。</h3> <p>在幼師校園,是輝輝阿姨照的。</p> <p>童年時光無憂無慮多好啊!</p> <p>和表哥楊軍在幼師校園</p> <p>和表哥楊軍在幼師家中</p> <p>有一年外婆在幼師住,表兄弟姊妹們都到幼師家中來過年。</p> <h3>和表哥楊東楊軍在幼師宿舍家中</h3> <p>幾兄弟在幼師校園</p> <p>河南洛陽少林寺</p> <p>黔靈公園一角</p> <p>那年那月在黔靈公園</p> <p>小學畢業照</p> <p>幼師校園內</p> <p>郊外花溪公園</p><p>下圖幼師琴樓住宅一角</p> <p>做怪樣</p> <h3>小學時代</h3> <h3>這兩張是在陳篤瑤阿姨的單位八公里省林科院照的。</h3> <p>這張有點做作哈,記不起是在哪兒照的了。</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和兒子在學校琴樓住下來了。琴樓座落在校園中,除一樓作為臨時的單身教工宿舍外,這棟七層的樓房就是幼師學生上音樂課練鋼琴用的。在學校這個環境生活,孔陽性格開朗,愛說愛笑,無壓抑,這讓我頗感欣慰。每天放學后在校園里和學生們在一起玩,他都叫學生們姐姐。有時還會向我講述他和姐姐們在一起聊天的內容。記得有一次他對我說:“媽媽,今天有個姐姐問我怎么沒看見過我爸爸,我說,你還是少管閑事。”&nbsp;&nbsp;有時學生們班上搞活動都會把他帶上。有一張照片可惜找不到了,那是學生開晚會時,他和學生們一起演唱歌曲,一個小男孩站在一群女孩的演唱隊伍中還挺認真的。</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他和學生姐姐們混得很熟,除了上學時間,課余閑暇時間都是在幼師校園和教室。有時也會和同事的孩子與他同齡的小伙伴們一起玩。有一次他和王引(同事女兒,同齡)在高老師家玩,王引拿出一條用竹子編的玩具蛇嚇他,他連連后退,怯聲聲的說,高老師你看王引拿蛇嚇我呢,當時在高老師家玩的一位朋友笑著說,這是哪家的兩個娃娃?女娃娃象個男娃娃,男娃娃倒象個女娃娃。這里提到的高老師,還有高老師的夫君李老師是我的同事,我們同年進入幼師工作,且處于同一科室。李老師還是我們科室領導。也許是特別有緣,我們一進幼師就很要好,相處幾十年親近得就象一家人。他們有兩個優秀的女兒都畢業于國內名校,現全家定居美國。孔陽小時候常出入于高、李老師家,和二位姐姐常在一起談笑風聲,雖說年齡相差十來歲,但絲毫不影響他們之間交往。高老師的二女兒(孔陽口中的小文姐)是貴大英語專業高材生,畢業后分配在貴工科技英語系任教,工作之余在一家私立外語學校任教,每天放學后,還是小學生的孔陽屁顛屁顛跟著小文姐去上課,還給小文姐提著錄音機。有一天上完課回來,孔陽告訴我,和小文姐一起任教的一位外籍老師給他取了一個外文名,叫Kai&nbsp;&nbsp;wen,他好高興。</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記得孔陽小學四年級那一年,我因工作關系兩次去廣州出差學習,每次去都是二十天左右。孔陽一人在家。出差前我給他在學校食堂買了飯菜票,他每天放學就自己去食堂吃飯,還托同事領居幫照料他日常起居。待我回來時了解到他這段時間的情況,除有一天睡過頭了一覺醒來已是中午,曠課了半天,其他都還自覺,管理自己不錯,從小就鍛煉了自理生活能力。</p> <p>高老師和媽媽是幾十年如一日的閨蜜姐妹</p> <p>  2. 初、高中時期</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歲月流逝得飛快,孔陽小學畢業升入初中了。所幸我們住宅區的貴陽十九中在市屬中學里也是重點中學,中考率一直多年居高不下。孔陽順利進了十九中重點班。班主任是一位年輕的男老師,姓高。在初中孔陽有些偏科。明顯的,文科成績、特別是英語科成績很好,理科成績卻不怎么。課余之外他喜歡美術,體育運動愛好打藍球。有一次孔陽看見高老師從食堂端著一盤熱氣騰騰的包子出來,事后他把這個場面用鉛筆畫出來了給高老師一家看,直讓他們哈哈大笑,至今他們都還記著。我和高老師微信聊天,高老師不止一次地聊起這話題,說孔陽畫的她端著一盤包子從食堂出來,畫的包子上還冒著熱氣,孔陽其實很有美術天賦。看電視他就愛看體育頻道。在初三下學期,有一天放學孔陽告訴我,他想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已寫了入團申請書,我說好事呀。在初中畢業前夕他如愿以賞的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青團員。</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中考時理科成績不怎么,體育也拉了分,幸許語文和英語搶了分數,還是費了點小周折,才進了貴陽一中高中學習。初中階段總結起來就是,孔陽在學習上不刻苦,有些貪玩,僅憑著聰明勁完成了初中三年學習,學習成績最多也只能算是挨邊中上等。</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高中三年,隨著年齡的增長,性格和小時候完全不一樣,和我也不象小時候那樣愛說愛講了。有時他在自己的臥室關上門,我也不知他是在學習還是在做其他事情。我隱隱地感覺到母子之間開始變得有些陌生了。那個階段我們也發生過一些爭執,我領教了兒子的叛逆,心中憑添了無名的苦惱。現在想來我也留下了深深的愧疚和悔恨,當時還是缺乏對兒子的理解;特別悔恨的是自己心情煩悶時還隨口而出說過一些不應該說的話。事后我在日復一日的歲月中常反思自己,雖有了警醒,卻也永遠留下了深深的愧疚、悔恨和自責。</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九八年是孔陽的高考年。離高考日子不遠了,那年時逢奧運會期間,孔陽幾乎天天看奧運會節目,我很不高興的對他說,你這樣能考上大學嗎?一開始他不吭聲,有時會關掉電視坐到寫字桌前看書,但我知道他是不情愿的。有天他又在看電視,我真有點火了,便帶著責怪的口吻問他,你還想不想讀大學了?沒想到他挺有把握的回擊我:你怎么知道我就考不上大學呢?倒弄得我啞口無言。實在的說,高中三年,我沒覺得他有多刻苦,只感覺他思想日趨復雜,有許多我不理解的行為,也許是他在成長,而我卻在原地不前,這應該就是代溝吧!有一次我在和一位到我校培訓的外省大學年輕教師閑聊時,不知怎么談起了兒子,我說現在的兒子和我之間很少有話說,我根本不知道他的心思,這位年輕教師對我說,他的事也不會對他父母說,這正常的,勸我不必為此舉煩惱。</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高三階段,兒子代表學校參加全國高中生英語大賽獲得優勝獎,可他沒告訴我,還是我無意中打掃家中衛生時發現了他放在書架上的紅紅的燙金證書。</p> <p>  兒子從小到大,從沒在穿著上有過什么要求,給他買什么衣服就穿什么衣服。常撿別人的舊衣服穿。有時我的同事都說,你也給孔陽買點新衣服穿嘛。</p> <p>上初中了,母子一樣高,可以撿媽媽的衣服穿了。</p> <p>穿著媽媽的西裝。那段時間常撿媽媽的衣服穿。</p> <p>那年冬天下雪了,比媽媽高出了一大截。</p> <p>周末在郊外</p> <p>  (四)大學歲月及以后</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如果孔陽是個刻苦學習,一門心思撲在學習上的話,憑他的智商可以說考個重點院校應該不是問題。也許,當年高考他給自己定的目標就不高,最后結果輕松考上二本。在選擇專業上,他想選擇文科報讀文學院或外語學院。現在想來作為家長的父母犯了個大錯誤,當時父母要他報讀理科,還振振有詞對他說,你文科好,去讀理科占起手,文科本就是工具課,多有門知識對自己有好處。在這問題上孔陽居然不表示出自己的意愿,一味服從了父母。最終就讀于貴大物電系。</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貴大離市區17公里,從上大學起,孔陽就住校,周末回家,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獨立生活了吧。一開始我還不太習慣,但同時也感覺到有一份輕松自由。大學期間,按當時的經濟生活水平給他生活費,我記得每月就400元。除此之外,他從沒開口向父母要過任何錢。現在想起心中很是愧疚,當時也沒問問這錢夠用嗎?雖然他也很少和我談及學校學習、生活的情況,可我一直放心著他在貴大的學習和生活。</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大一上學期結束的時候,他輕松過了英語四級,隨后第二學期又過了六級,為此深得英語老師林老師的賞識,更是讓同學們羨慕不已。</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大一下學期,他的英語科任老師林老師主動給我打電話說孔陽英語成績出眾,本應是學英語專業的料,怎么讓他去學理科?她想給孔陽從物電系轉到英語系,征求家長意見。我當時也有點愣了,后來才知道孔陽偏科情況比較嚴重,物電專業科成績一直不太理想,而英語成績卻躍躍領先,且因在各類英語演講及比賽中頻頻斬獲頭獎而在物電和英語系小有名氣,甚至在校際之間都有了名聲。當時的英語系同學們都知道物電系有個孔陽英語特別棒!我校英語系一名年輕教師是貴工英語系畢業的,都已經是畢業參加工作了,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我辦公室看見玻板下我兒子的照片才知道孔陽是我兒子,這位年輕老師告訴我,有一次她們校際英語專業演講比賽時,孔陽得了第一名,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孔陽的口語太棒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后來林老師完全動用她私人的各種關系硬是把孔陽從物電系轉到了外語系。轉系后林老師也從貴大調到外省去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林老師約四十歲左右,從為數不多的幾次交往中,我感覺到她是一個精明能干,且心地善良,又心直口快的人。林老師愛才惜才,對孔陽很是賞識,直接象對自己的孩子一樣。林老師辦完孔陽的事后就調往外省(好象是浙大)去了。在平日的相處中,孔陽和林老師之間毫無疑問的有著一份濃濃的師生情,林老師對孔陽充滿了信任。她去外省任職時,托咐孔陽輔導她還在貴陽中學就讀的兒子的英語課學習。我感覺得到林老師調走后,孔陽情緒低落。孔陽事后也和我談到由于林老師是一個心直口快的人,也得罪過一些當官的,所以不想在貴大呆,走為上策。至今我一直遺憾林老師的調離,因為對孔陽的發展影響還是蠻大的。不管怎樣,我要永遠感謝林老師對孔陽曾經有過的賞惜之情和良苦用心!</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大學四年的時光很快,可就在孔陽即將上大四的那個暑假,有一天半夜三更的,我被他從熟睡中推醒,一看時間才凌晨三點。我說有什么事?沒想到孔陽居然很平靜的對我說,他不想在貴大讀書了,想給我和他爸爸借點錢,去北京報考電影學院。那一刻我的睡意全消了,震驚之余,我問他理由呢,他告訴我,他一直喜歡電影編導,貴大校風差一中多了,他很排斥繼續在貴大讀下去。天,還有一學年就畢業了,怎么會這樣?我當時無法接受這個現實,可孔陽說,人的一生若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哪活在這世上還有什么意思呢。最后談下來的結果是第二天請他爸爸來一起商議后再說。那一晚,毫無疑問的我們母子是完全不可能有睡意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待第二天他爸爸過來一起商議時,他爸爸也不同意此時輟學,因為差一年時間就畢業了,不劃算,沒必要嘛。現在想來孔陽還是很壓抑自己的,可想而之他是在怎樣的心境下堅持了這最后的一年。當時作為父母根本不理解孩子的心思,當然也無法接受同意他的決定。</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大學四年光陰就這樣過去了。從孔陽進大學的第二年起,國家就取消了大中專畢業生工作分配制度,都是自主擇業。歷來自尊心很強的孔陽等不及的選擇了在距家很近的田田英語(一家私立外語學校)任教。田田的老總也是貴大英語系畢業的,算是他的師姐吧。任教大約有五年左右時間,因他專業出眾,在田田也算是骨干教師,他多次輔導過學校推送到省及全國參賽的學生,得到家長和學生的好評!我的年輕同事的孩子大多就讀田田的輔導班,有時他們會和我閑聊孔陽老師的軼聞趣事。他們叫他“姚明二世”,還說孔陽老師是田田老師中工資最高的一個等等,可我從來沒和他說起這些。那段時間我除日常工作外,逢周末還承擔省電大和西南師大提升學生學歷的帶班工作,母子各忙各的。后來孔陽又因為他忠愛的翻譯和文學創作而從田田辭職。</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時光荏苒,光陰飛逝。</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孔陽到了三十歲,他身邊的同齡伙伴都結婚生子了,可他一點動靜都沒有,我的心多著急呀。我的同事朋友屢次和我談到給他介紹女朋友的事,我一說他都打斷我,叫我別管他的事,他已是成人了,會處理自己的事,我能說什么呢。</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是呀,兒大不由娘。日子就這樣過著。</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時光在一天天流逝,生活并未按自己想象的軌跡發展。</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10年夏天我和兒子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各自獨立生活了。在決定了和我現在還生活在一起的老伴后,我第一時間告訴了孔陽,他很支持。我和老伴生活在一起了,孔陽一人獨自住幼師宿舍,所幸我們倆處隔得不遠,慢慢步行也就二十來分鐘。我隔三差五的也會去幼師家中看看。</p><p><br></p> <p>  在我和兒子各自生活近五年后,那是2015年的初春,我從江南旅游回來。有一天我象往常一樣去幼師家中看看,在打開房門的那一瞬,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門墊上一雙女孩的白皮鞋,還有沙發邊放的一個女式單肩背包。驚喜之余,我意識到家里一定有貴客。我徑自進了原先的臥室,兒子隨即跟過來對我說,他要女孩過來和我打個招呼,接著女孩來到我面前,我看見了一個穿著休閑裝,長相清秀的女孩。她含羞帶笑地叫我阿姨,兒子在旁邊介紹:她叫文雯。</p><p> 不言而喻,這是明擺著的了。我心里很是高興,因為女孩給我留下的印象不錯,應該是兒子要尋找的那類女孩。后來我知道了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一些故事。原來他們在四年前邂逅于影院,女孩親口對我說,她看見孔陽的第一眼就喜歡上孔陽的,沒想到四年后又在影院相遇,雖四年時間未交往,但彼此之間居然沒有“移情別戀”。這也許就是前世的姻緣吧!</p><p> 半年后,順利的是女孩的父母知道他們相戀的情況后也很支持。就在同年秋天的尾聲,一對新人舉行了婚禮,收獲了愛情,也收獲了親友們的祝福。兒子最終遇到了一個愛他的,同時也是他心儀的女孩。為娘的心里踏實了!</p><p><br></p> <p>  說實在的,我從心里滿意文雯這個兒媳婦。她從小隨父母工作一直在北京上了小學、中學,還在奧地利維也納大學讀過兩年書,后回國就讀于南開大學理工專業。文雯是個多才多藝的女孩,也是個頗具個性的女孩,美術、鋼琴、文筆都不錯,我最滿意的是她良好的生活習慣,象我們家的人,愛好整潔,衣柜里的衣物擺放有序,家里衛生也收拾得一塵不染。她個人經濟條件也可以,可她不追求奢侈,不從眾,不攀比,有禮貌,懂得關心人,這就很不錯了。</p><p> 一晃而過的時間又過去快五年了,小兩口情趣相同,相敬如賓,雙方父母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們的生活安排有序,工作之余或假日,他們在一起看書、寫字、畫畫、彈鋼琴、彈吉它,在家里欣賞自己的家庭影院;每逢長假,他們都會選擇出境旅游,當然不會跟團,因為他們沒有語言障礙。</p><p> 不知不覺兒子就到了不惑之年。我也在年復一年的歲月中走近了古稀之年。近年來常會憶起往昔的點點滴滴,并時常會在夢中回到了自己的兒時、少年、青年乃至中年及近老年的時日里,有歡樂,有苦辣,有傷痛,當然也有幸福!</p><p> 寫了這么多,卻不可能把兒子四十年來的林林總總敘述得天衣無縫。更何況有些往事是不忍觸碰的,因為怕塵封的心靈再度沁出血珠,也許就讓它永遠在心底封存好些吧。</p><p> 好象還來不及更好的體驗人生就快進入了人生的最后一站。回首往事,反思自己,有時會為人生道路上的某段歲月和某段往事,自己表現出的處理方式的不成熟,甚而是不理智,而深深的悔恨、內疚、自責……好在人是隨著歲月和學習不斷成長的,我慶幸自己在快進入晚年的時候終于明白了很多事理,人總不能老是為過往的不成熟不理智而生活在懊悔里吧,重要的是要學會釋懷。我更要感謝的是兒子在以往相處的日子里對我曾經有過的一些不好的言行的包容。</p><p> 現在我才特別的領悟到,我不祈望兒女們有多優秀,多出人頭地,但品行和德性一定要正派、善良。更重要的是他們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事,開心的生活才是人生的真諦。</p><p> 人的一生會經歷許多的風風雨雨,人的一生也充滿著變數,人的一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的一生也不可避免的留有諸多遺憾……</p><p> 隨著漸行漸遠的歲月,讓我們且行且珍惜,各自珍重。我愿小倆口一直的情投意合下去,在今后的人生歲月中更好的體味人生吧!</p><p> </p> <p>效外拍攝婚紗照</p> <p>就要結婚了</p> <p>接親的當天(文雯閨房)</p> <p>生活照(幼師家中)</p> <p>在留下童年時代腳印的地方(幼師校園劉氏支祠)</p> <p>境外旅游</p> <p>旅行時光</p> <p>旅行時光</p> <p>旅行生活</p> <p>旅行途中(土耳其)</p> <p>小兩口旅行生活(越南)</p> <p>旅行生活(2020年初)</p> <p>旅行照(2020年初)</p> <p>外婆和媽媽</p> <p>知青時代的媽媽和玲姨</p> <p>我的四姐妹</p> <p>中年的時光</p> <p>我的哥兄姐妹共七人所幸都還健在</p> <p>哥兄姐妹近照</p> <p>周末在小兩口家做客</p> <p>周末在家中</p> <p>青蔥歲月的我還曾給畫者做過“模特”</p> <p> 結束語:此美篇皆為我人生的真實寫照,皆出自于我的真實心聲,作為送給兒子的一份生日禮物吧!</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仙居县| 元氏县| 吴旗县| 鄯善县| 商洛市| 大足县| 竹北市| 东源县| 纳雍县| 额尔古纳市| 弋阳县| 镇远县| 清丰县| 郧西县| 洛阳市| 图片| 东城区| 延川县| 南投市| 牟定县| 道孚县| 察隅县| 上栗县| 始兴县| 大英县| 姚安县| 三门峡市| 岑巩县| 阳江市| 思南县| 剑河县| 丹江口市| 益阳市| 克拉玛依市| 余江县| 彭泽县| 馆陶县| 津南区| 锡林浩特市| 麻栗坡县| 双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