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 轉眼又到了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節日,屈原在戰國時期主張變法,主張對內舉賢能,修明法度。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屈原不僅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的作品《離騷》、《九章》、《九歌》、《天問》等對后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h3><h3> 我與端午的緣源是因為五月初五端午節這天也正好是我的生日,沾了屈原的光了。屈原名“平”,我名字也恰好有個平字,不知是父母有意還是巧合,我倒從沒有問過。不過,從記事起,就知道端午節我生日這天吃粽子,當然,后來從父母那里才了解包粽子的風俗是因為屈原投河后,人們為避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而包粽子喂魚延續下來的。</h3><h3> 我兒童時期正好是七十年代初期,那個時候生活比較清貧,不到端午節是吃不到粽子的。要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星期,因為不僅僅是自己的生日,更是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就提前做好包粽子的準備,先一天讓我們姊妹幾個到礦區河邊薅蘆葦葉,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母親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粽子最香。包粽子一般是在端午節先一天下午或者晚上,在包粽子之前,家里早早泡上一盆糯米和一些大棗,母親要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再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后,就開始包粽子了。母親先取三片蘆葦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錐體的模樣,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后把葉子用線捆好,粽子就包好了。等把粽子都包完后,把粽子放在大鍋里煮三到四個小時。一般煮好粽子都到夜里十一二點了,母親把粽子泡在備好的涼水桶內,待到第二天端午節早上,粽子正好放涼入味。只是因為我和哥哥姐姐等不得放涼,熬夜等待粽子煮熟了不待放到桶里便狼吞虎咽般吃起來了。母親包的粽子原料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誘人的。撥開棕子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來,如果蘸上白糖吃,那吃起來真是香甜可口,回味無窮。</h3><h3> 現在,母親已去世十多年了,但端午節母親包粽子的技藝我還是學了下來,至今每到端午節我都是自己包粽子,不僅僅是為了吃粽子,也是對母親的懷念,更是對端午風俗的繼承和傳揚。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屈原對國家民族的涓涓之誠,特別是希望祖國富強起來的高尚精神,一直作為自己人生追求的目標。屈原那種銳意改革、正直的性格、高潔的人格也是對自己在工作中的一種激勵和鞭策。</h3><h3> (此篇文章寫于2015年端午節前,發表于一個刊物上。如今又過端午,遠在成都的兒子讓把這篇文章發給他,我也借此機會,思念母親,并重新溫故屈原大夫的愛國之情。)</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东市|
汝城县|
阳西县|
离岛区|
平安县|
平凉市|
阳谷县|
铜陵市|
蓬安县|
龙井市|
乌拉特前旗|
江永县|
洛南县|
德清县|
石嘴山市|
景德镇市|
三原县|
吉林省|
绍兴市|
嘉兴市|
阜平县|
佳木斯市|
荣昌县|
永吉县|
阿巴嘎旗|
察哈|
民丰县|
海原县|
留坝县|
辽宁省|
兖州市|
宜州市|
酒泉市|
祁连县|
屏山县|
乐都县|
富顺县|
祁东县|
金沙县|
易门县|
合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