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阿凡提和地主、惡霸斗智斗勇,小帽一歪,捋著胡子嚯嚯一笑,調(diào)轉(zhuǎn)調(diào)皮的小毛驢頭,“得哆得哆得”走向下一個地方繼續(xù)斗智斗勇,幾乎每回故事的路數(shù)都一樣,連轉(zhuǎn)身的方式也是一樣的,連小毛驢對著鏡頭眨巴眼睛的次數(shù)都一次不差,但每天晚上,小伙伴們還是守在電視機旁看《阿凡提的故事》,一集不落,這是我對新疆的第一個印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各族小孩子都從阿凡提的故事里得到了一種啟示:自己也正是阿凡提那樣的聰明人,長大以后所做的事情就是把惡霸們一個個氣得吹胡子瞪眼。這種遙遠的記憶,怕是只有7080后的人才有了吧?不如回想一下,在那個還分辨不出我們自己和電視上人在服飾方面上不同的年紀,除了阿凡提和小毛驢,你能記到的畫面里,一定有制馕的場景吧。1、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早餐吃的一般是窩窩馕,掰成小塊,抹上酥油,空嘴先吃,嚼得差不多了,送上一口熱乎乎香乎乎的奶茶,就有一股肺暖熱直達肺腑,說不出的適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大的馕是懶人故事里大餅的藍本:懶人的媳婦要出遠門,做了足夠吃到自己回來時候的一個大餅套在懶人的脖子上,可等到這媳婦回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懶人還是餓死了,因為他只將脖子周圍的餅吃光了,卻連歪歪腦袋伸伸脖子吃另一邊餅的動作都不想做,生生把自己懶死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奶茶</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3、烤包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烤包子是在馕坑里,這種馕坑,平時烤肉、烤馕,早就吸足了香氣,正如老壇、鹵罐,一掀開,就是香味,就是一戶人家的故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4、薄皮包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餡心以洋蔥和羊肉丁為主,一眼就能看出和其他包子的不同。新疆美食在做法上并不講究,就是這么實在實的吃肉、塞肉,嘿,可就是比別地兒楞塞肉的好吃,什么原因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5、油塔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油塔子用羊油、鹽巴、花椒、純堿配合面粉揉制,“盤”制方法像漢族人的花卷。吃起來油香椒香,滲透到每一縷能夠拉出來單吃的面絲里,配合粉湯食用,味道更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6、羊肉粉湯</font></h3> “阿媽的熱粉湯,喝著就是香<br></br>滾著的辣皮子,滾著的蔥花花<br></br>蔥花花個飄上,醉人的羊肉湯粉塊塊放上<br></br>?筋那筋的粉條子,香菜也配上... ”新疆粉湯有女兒湯的別稱,不單是回族朋友節(jié)慶上用來招待賓客的,還是回族姑娘從娘家?guī)У狡偶业囊婚T手藝。做的粉湯好不好吃,是考驗回族媳婦的方法之一。 <h3><font color="#010101">7、包爾沙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個,大概是沒有肉餡的烤包子?烤得脆生生,一口下去,掉渣,配奶茶配粉湯吃,新疆人民的豆?jié){油條~</font></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兴县|
保山市|
富源县|
潍坊市|
永新县|
太白县|
大英县|
东阿县|
丹寨县|
吉林市|
元阳县|
温宿县|
普宁市|
贞丰县|
宁安市|
甘孜县|
门头沟区|
九寨沟县|
大洼县|
大宁县|
浦县|
民县|
中牟县|
南投县|
黄山市|
新田县|
澄江县|
年辖:市辖区|
云龙县|
宝山区|
普定县|
铜川市|
鹤峰县|
阿城市|
通化市|
托克托县|
崇义县|
茌平县|
龙江县|
丰县|
和林格尔县|